茅盾最经典语录(天赋自律茅盾的一生)

茅盾最经典语录(天赋自律茅盾的一生)(1)

茅盾

谈及茅盾,都知道他是现代文学中有名的“鲁郭茅巴老曹”之一(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是现代文学不可忽视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积极活跃于社会活动中,但是手中紧握一支笔,践行了“笔耕不辍”四个字。他将坚定“文学为人生”的创作理念,将文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孜孜不倦创作优秀的文学作品,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才是他一生中最为称道的地方。

茅盾,原名沈德鸿,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少年时被老师评语为:“将来能为文者”;从青年时以编辑开启文学生涯,后进入文坛,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涉及城市与农村两大主体,涵盖面不是一般的广;乃至晚年,卧病在床也笔耕不辍,撰写回忆录,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财富,他的一生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孜孜不倦!

踏上文学之路之前——天赋与自律加成

1、文学天赋初现——“将来能为文者”

文学大家虽有大器晚成者,但毕竟寥寥可数,大多数作家早已在少年时就已经在文学方面崭露头角,茅盾也不例外。茅盾在小小年纪就已是同龄人中的学霸,文学的可塑之才。茅盾在其回忆录中《我走过的道路.中学时代》一文中回忆道自己中学时期的一次作文课获得老师的赏识。当时的钱老师布置一篇作文,没有题目,任凭学生自由发挥。

大多数同学茫然不知从何下手,然而茅盾就着手模仿了《庄子.寓言》一文,写了一篇题为《志在鸿鹄》的文章。茅盾回忆道:“这篇作文的内容现在记不清楚了,大体是鸿鹄高飞,嘲笑下边仰着脸看的猎人。这象寓言,但因我名德鸿,也可以说是借鸿鹄自诉抱负。”后被钱老师评价为:“是将来能为文者。”由此可见,茅盾在中学时代就已颇具文学天赋,这不仅是他后来成为文学大家的佐证,也是他之所以能成为作家,先天就已显露出天分。

茅盾最经典语录(天赋自律茅盾的一生)(2)

2、严格家教与自我要求铸就自律

茅盾小时候家教极其严格,这也形成了他一生对待写作的态度,力求材料的真实准确,细致严谨,一丝不苟。茅盾进入私塾由父亲亲自授课,父亲对他极为严格,当时茅盾仅仅七岁,父亲便要求要读熟课本中节录的四句。后来又满满加上去,直到一天十句为止。

还有一件小事可以看出茅盾对自我的要求极其高。当年茅盾报考北京大学预科班,因为字迹潦草,差点与北大失之交臂。正因为这件事情,茅盾从此以后写字一笔一划、端端正正,从不草率。直到80多岁高龄,他写回忆录,还用毛笔正楷书写,字迹清晰俊秀。

正因为小时候父母的严格教育与茅盾自身极高的自我要求,使得茅盾算得上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从编辑踏上文学之路时就不停地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如果说天赋未必是人人都有的,那么努力和自律则是自我可以控制的,作为普通人,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在有限范围内要求自我,有力量与庸常的生活作抗争。

茅盾最经典语录(天赋自律茅盾的一生)(3)

多题材探索文学之路——社会变革中的人与农村生活的书写

1、于时代女性中管窥社会变革

茅盾作品中最为人注意的是他创作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在时代变革中或激流勇进、或固守不变、或犹犹豫豫,最终都在社会变革中历经命运浮沉,被时代裹挟着前进。

《蚀》中的女性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如静女士、方太太,她们脆弱、恬静、沉迷于幻想,思想观念较为传统保守:另一类则是像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这类女性勇敢、大胆、开放、思想激进。无论她们的性格如何,她们都带上了时代的色彩。

她们大都接受了新文化的洗礼,以独立的女性自觉站在了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思考人生、探索社会,寻求社会的解放之路,并且独自承受这个变革中的社会所带给她们的苦痛。而她们各自在历史浮沉中的命运变迁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

茅盾最经典语录(天赋自律茅盾的一生)(4)

2、《子夜》中的“悲剧人物”吴荪甫

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茅盾的茅盾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作品《子夜》。《子夜》从大的层面讲,它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家赵伯涛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主线,生动深刻反映了当时上海的社会面貌,几股力量在纠葛中尔虞我诈。

而从个人层面而言,《子夜》又可看作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个人的“悲壮英雄史诗”,一个机械工业时代的胸怀大志的“英雄之子”,如何在与个人命运抗争的过程中一步步被击垮,这里有个人性格的原因,当然也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紧密相连。

小说中的主人公吴荪甫是一个颇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他性格复杂,一方面果断勇敢、心怀大志;另一方面又性格暴躁、刚愎自用。他是“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一心想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建立资产阶级王国。

因此,他建立益中信托公司,不择手段吞并小厂,只为自己谋利。在与其他民族资本家的交往过程中,他自信满满、干练精悍;而在与买办金融家赵伯涛以及工人的接触中,又不免显露出犹豫与不自信,这也是他最终失败宿命的一个根源所在。

但是,就吴荪甫这个个体生命而言,他的一生是在不断与宿命抗争的一生,如同西西弗斯不停地推着那块石头走向山顶,往复循环。人生价值如果注重于结果,那吴荪甫和西西弗斯则无疑是最为失败的那种人,但人生的意义还应当于过程中体现,那么吴荪甫一生波澜壮阔,看似悲剧,但也可谓极有价值,正如西西弗斯是幸福的一样。

茅盾最经典语录(天赋自律茅盾的一生)(5)

2、农村生活的书写

茅盾不仅仅将自己的创作集中在对城市变革的描写,而且他还关注中国农村底层百姓的生活困苦与经济状况,用自己的文学才华将底层农民搬上“荧幕”,为他们留下历史的一页痕迹。

农村三部曲是茅盾对那个时代农村生活面貌的集中展现,通过《春蚕》《秋收》《残冬》描写了老通宝一家辛辛苦苦地养蚕,最终却是“丰收成灾”的局面。茅盾将关注点放在了平民的现实生活、喜怒哀乐上。

老通宝是旧时代中国的代表,他迷信鬼神禁忌,盲目排外并且迷信权威,是被封建思想深深毒害了的麻木的农民;而儿子多多宝则是一个正在觉醒的新一代中国农民的想象,他勇敢、有主见、遇事沉着稳重并且富于变通,是一个会理性思考的人。

《霜叶红似二月花》是茅盾又一部颇具民族风格的力作。小说以“五四”前夕江南村镇为背景,描写新兴资本家和豪绅地主的矛盾与斗争,以及他们与农民的尖锐冲突,中间穿插着几对青年男女的感情纠葛,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

茅盾的笔触涉及了城市与农村两大主体,几乎可以说是涵盖了三四十年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茅盾的文学生涯中,他几乎不曾中断参与社会活动,却也在文学领域中著作等身。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唯有他这样时刻勤奋,不停地写、不停地写、不停地进行表达,才会成为如此重要的大家。茅盾对文学的探索,对社会的描写真可谓是情真意切、呕心沥血、达到忘我境界。

茅盾最经典语录(天赋自律茅盾的一生)(6)

晚年对文学的执著——病床上作《我所走过的道路》

正如茅盾在《我所走过的道路》一书序言中所写:“此道路之起点是我的幼年,其终点则为一九四八年冬我从香港到大连。”这本书记录了茅盾四五十年的人生历程,回顾了自己的半生。

茅盾晚年身体虚弱,疾病缠身,肺气肿引起的气喘与日俱增,伏案时间稍长就会引起气喘,所以每次写作不能超过两小时。即使是这样,他也每天坚持写八九百字,而这八九百字对正常人来说不足为道,对此时的茅盾而言却是在顽强意志,在与衰老的拼搏中写下来的。

即使到后来,茅盾病卧不起,也仍在病床上口述,让其儿子录音来坚持写这本回忆录。在疾病的缠绕下,心心念念的还是想尽力完成这本回忆录。然而天不遂人愿,茅盾最终未能完成这本回忆录,于1981年与世长辞,留下遗憾,也是后世人的遗憾。

总结

茅盾晚年80多岁高龄,仍然坚守对于文学的创作,足见他这一生与文学的牵扯,他真正地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文学。“终其一生为一事”因此才会有如此璀璨的作品与灿烂的人生吧!茅盾的一生真正践行了“笔耕不辍”四个字,其对自己所坚定的文学信念与文学道路的孜孜不倦地追求,值得我们终其一生向其致敬与学习。

参考文献:

1.《子夜》

2.《霜叶红似二月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