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字的写法古代(屋里有猪)

猪字的写法古代(屋里有猪)(1)

上一篇文中说到汉字最早起源是图画文字,并通过一些图画文字呈现了远古先民的生产和生活情景。

我们知道,原始社会是人类的童年时期,长达二三百万年,绝大半部分处于旧石器时代。那时候人们主要依靠采集天然食物为生。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由简单粗糙的打制石器转换为更为精致的磨制石器,而且发明了弓箭和标枪,狩猎技术提高了,获得的猎物也多了。一些受了轻伤的兽类可以暂时饲养起来,以供不时之需,于是渐渐出现了原始畜牧业,而且人们学会了种植植物,有了原始农业。基于此,人们开始了定居生活,有了相对较为固定的住所。

猪字的写法古代(屋里有猪)(2)

图源网络

在人们捕获的动物中,野猪是重要的肉食之源,数量也较多。在长期的驯养过程中,野猪就渐渐被驯化成了家畜(家猪)。

汉字发明的初期,还只是图画符号,人们用图画表示事物,比如下面这个图:

猪字的写法古代(屋里有猪)(3)

甲骨文和金文:家

上面半包围结构图形,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房屋的侧视形,本义即房屋,或形似房屋的其他建筑物,引申为覆盖,后来半包围结构演变成宝盖头(宀,拼音:mián)。宀下是猪的形象是“豕”,也就是“猪”。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用屋内有“豕”(猪)的图形表示的字就是“家”。家,《说文》:“居也,从宀、豭。”《说文》又说,“豭,牡豕,从豕,叚声。”这说明,早在夏商时期,人们就有了“家”的观念,当然,那时候的家的观念跟现在人家的观念有很大的不同。

猪字的写法古代(屋里有猪)(4)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的大汶口汶水河畔,发掘出距今四千年到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称为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出土的一百多座墓葬坑中,发现陪葬品除了陶制生活器具,还有猪的头骨,但陪葬品多少不均,特别是猪头骨,有的墓葬里多,有的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出现了私有制,并出现了贫富分化。很明显,陪葬的猪头骨多的墓主人出身于较为富裕的家庭,而陪葬的猪头骨少,甚至没有猪头骨的墓主人,则出身于贫民家庭。

从“家”字可以看出,固定的住所(房屋)“豕”(猪)对人们生活的重要。“豕”是财富的象征,因此可以说,屋里有“豕”(猪)就是“家”,家里猪多就算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