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谈人老了怎么办(在不争论的时代)

这两天真是又喜又丧。

喜的是,我的两篇文章《中国的“公知”,润去美国就变成了“母(毋)知”》和《

“瑞雪三丈埋教授,春雷一声劈专家”——精英大众对立,这得说叨说叨》很受欢迎。

都是发出不到两小时就点击量过万,点赞量过千,分享量和评论量都是过百。

司马南谈人老了怎么办(在不争论的时代)(1)

丧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点击量快速上升到四、五万的时候,就戛然而止。

即便是努力地寻找失误,修改可能的敏感词,也都无济于事。

展现量不动,点击量自然也不会动。

然后,点赞量、分享量和评论量,当然也就跟着,都不会动。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是一个“不争论”的时代。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嘛。

司马南谈人老了怎么办(在不争论的时代)(2)

但是,在这个“不争论”的时代里,啥时候,又真正地停止过争论呢?

比如说,现在很多人都在争论的喜欢争论、也善于争论的网络自媒体大咖司马南先生,他就一直都在与人争论。

他自己,也时不时地成了被人争论的人物。

也正是因为他喜欢争论、善于争论,自己也时不时地成为被人争论的人物,他就成为了网络上的自媒体大咖。

为了舒缓这两天的一喜一丧所带来的郁闷,老曹今天,就也来争论一下这个喜欢争论、善于争论、他自己也被人争论的网络自媒体大咖——司马南先生吧。

司马南谈人老了怎么办(在不争论的时代)(3)

司马南先生为什么喜欢争论呢?

这个问题,应该不是个问题。

喜欢争论的人有很多,不止他司马南先生一个。

关键是,别人喜欢争论,有没有与人争论的机会呢?

别人都有没有能够与人争论的平台呢?

而他司马南先生,想争论就争论,是不谈“有没有机会”这个话的。

因为,他有他的可以与人争论的平台嘛。

司马南谈人老了怎么办(在不争论的时代)(4)

查司马南先生的履历,他1977年考入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系。

1982年,他担任国家商业部教育司公务员。

1983年,他在浙江工商大学任中文教师、教务科副科长。

1985年开始,他相继在《中国商报》,任新闻部副主任、总编室主任。

而正是从他1985年任职于《中国商报》开始,到2003的这十几年的时间,他就跟当时风靡全国的“气功热”杠上了。

前后十几年,他都是不遗余力地揭露和反对各种“伪气功”、以及其它的骗术。

司马南谈人老了怎么办(在不争论的时代)(5)

那么,在一个“不争论”的时代里,他为什么能够前后十几年,都不遗余力的跟当时风头正劲的气功热潮一杠到底,直至最后,几乎是凭着他一个人的一己之力,就把这个热潮给压下去了呢?

我们不能忽视他当时的身份啊。

他是当时《中国商报》的新闻部副主任、总编室主任啊。

他是媒体人,而且,是有实力、有地位、掌握着一个媒体平台之决策权的媒体人。

如果他没有这样的身份地位,没有这样的平台,那么,纵然是他想争论,他有机会去与人争论吗?他有地方去与人争论吗?

当然,他个人的才华与秉性,也是为他与人争论,而且能够争赢,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司马南谈人老了怎么办(在不争论的时代)(6)

他是一个很善于钻研学习,又非常头铁,不怕死的人。

为了揭穿各种骗术,他自己先钻研、学习了各种骗术。

然后,他再去以骗子的身份,向人们表演这些骗术。

在大家都对他的表演,惊奇地信以为真的时候,他又来个180度的大反转,突然告诉大家,这是假的。

接着,他就向大家介绍这些骗术的操作原理。

1990年8月10日,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的一场关于气功问题的报告会上,他扮演气功大师,现身说法地揭露“伪气功”的骗术,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继而,在海内外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司马南谈人老了怎么办(在不争论的时代)(7)

然后,他就趁热打铁,不断地以巡回演讲、出版书籍、出版影像作品等方式,持续地揭露“伪气功”所谓“神功”的骗术,前后长达十几年,直至当年那股狂热的气功风潮最终消退。

1997年,他还作为《工人日报》的诉讼代理人,与“神功大师”沈昌打官司,最终让这个沈昌“大师”认罪伏法。

1998年,为了揭露“神医”胡万林,他在陕西终南山,被不明真相的病人们围殴,甚至非法拘禁。

1999年,他又在河南商丘,再次遭到胡万林党羽的围殴。

后来,他终于担任胡万林非法行医致死人命案受害者家属的诉讼代理人,让这个骗子伏法了。

司马南谈人老了怎么办(在不争论的时代)(8)

所以,司马南先生那些年的关于“伪气功”的争论,对不对呢?

不管对不对吧,如果他不是媒体人出身,如果他最初没有他自己的平台,如果他不是首先依靠他自己的平台发声,那么,他在那些年,能够与人争论吗?

他有机会、有地方去与人争论吗?

当然,他最近的与联想、与柳传志们的争论,就不是依靠他自己的平台,而是借助于别的平台,来与联想、与柳传志们争论的。

那是因为,时代不同了,平台的样式不同了,他没有他自己的平台了,所以,就不得不借助于别的平台发声。

另一方面,他的名气打出来了,他有众多的粉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所谓“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平台也不得不注意到他这个老媒体人之“江湖大佬”的地位,对他给予特殊的通融。

司马南谈人老了怎么办(在不争论的时代)(9)

他有他发声的资本呀。

而正是因为他与联想、与柳传志们的争论,就使他自己也成了人们争论的中心。

他成了一个争议性的人物。

实际上,对于他的争论,这个争论的一方,是他的粉丝;另一方呢,不说全部,起码有多半,应该都是一些为了蝇头小利,而奉命作文的屌丝吧。

可是,联想、柳传志因为不是做媒体的,他们不善于争论,应该是情有可原。

问题是,那些为了蝇头小利而奉命作文的屌丝们,那水平也都太屌丝了吧。

网上对司马南先生的攻击很多,简直是铺天盖地。

可是,那里面很少见到“大佬”。

即便是有一两个“大佬”,那“大佬”的水平,也是叫人不敢恭维的,也是和那些为了蝇头小利而奉命作文的屌丝们一样的屌丝。

他们很少有就事论事、从司马南先生对联想、柳传志进行攻击的理论上,针锋相对地去实行反击。

司马南谈人老了怎么办(在不争论的时代)(10)

他们很少从司马南先生的立论、论证过程中,去寻找司马南先生逻辑上的漏洞,从而彻底地将他对联想、柳传志的言论攻击,击退或者化解,义正词严地捍卫联想、柳传志的名誉。

他们大多数都是围魏救赵,企图通过对司马南先生进行人身攻击,千方百计地把司马南先生搞臭,让司马南先生自顾不暇,然后,没有了司马南,联想、柳传志的麻烦就自动地解除了。

可是,即便是司马南先生臭了,即便是网络上没有司马南先生了,司马南先生对联想、柳传志的攻击,就不存在了吗?联想、柳传志的名誉就恢复了吗?

即使司马南先生臭了,即使司马南先生不在了,司马南先生对联想、柳传志的攻击还在呀,联想、柳传志的名誉并没有恢复呀。

充其量,就是联想、柳传志和司马南先生比着臭;就是这世界上没有香的,大家都是臭臭的而已。

司马南谈人老了怎么办(在不争论的时代)(11)

其实,司马南先生,和联想、柳传志之间的是是非非,老曹管不了,也不想去管它。

老曹所嫉妒的就是,那些为了蝇头小利而奉命作文的屌丝们,都和老曹是一个级别,都是没有多少粉丝,没有多大名气的菜鸟。

可是,老曹没有明目张胆地进行争论,更没有直接恶言恶语地去攻击某个具体的人,老曹却在网上活得很憋屈。

为什么那些为了蝇头小利,而奉命作文的屌丝们,却一个个活蹦乱跳,在网上生活得很滋润呢?

再说“不争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这个“不争论”,是哪些人“不争论”呢?

是法庭之内的法官们“不争论”呢?还是法庭外面的看客们“不争论”呢?

法庭内的法官们,只要依法断案就好了,他们没有什么可争论的。

如果他们发生争论,那是一定要出问题的。

而法庭外面的看客们,他们争论不争论,对案件有影响吗?

他们争论不争论,关谁的鸟事呢?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那是叫有职位,应该干活的人实干,叫他们不要空谈。

如果他们有职位、应该干活的人不实干,只会空谈,那是一定要误国的。

可是,没有职位的人,你叫他实干,他怎么干呀?

他去给正当干活的人添乱吗?

而没有职位的人,他们闲聊、空谈一下,又有何妨呢?

关谁的鸟事呢?

关键是,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够一视同仁,大家都“不争论”,这还能够叫人心服口服。

可是,有些人能争论,有些人却不能争论,“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这怎么能够叫人心服口服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