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臣团羽柴四天王(羽柴秀吉与明智光秀决战之山崎之战的指挥部)
先说一下,本文信息量较大,缺少背景知识的读者,可能看起来会有点吃力。
前面写了朝日啤酒大山崎山庄美术馆,本来应该接着写美术馆后面的宝积寺,但因为这里牵扯到山崎之战的历史,所以中间插了一篇本能寺。
美术馆后面有条小路,可以通往宝积寺。
美术馆的班车就停在这。
从这里上去,前面往左就是宝积寺,往右就是登天王山的上山路。当年山崎之战时,天王山就是秀吉军和明治军双方拼命争夺的制高点,也是双方最早交火的地方。
这是宝积寺的本堂,改建于1605年。内供本尊是1233年打造的1.82米高的十一面观音木像。宝积寺位于天王寺的山腰,寺庙的山号也称天王山。天王山位于古代日本的山城国(大致现在的京都)和摄津国(大阪)交界处,所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1232年,宝积寺曾发生过一场严重的大火,现存建筑和佛像最早的也是那次大火之后的了。
本堂旁边的建筑叫小槌宫。
小槌宫里面供奉的是大黑天神,原本是印度教湿婆的化身,后被佛教引用,成为护法神,也称摩诃迦罗。在日本,大黑天神不仅是佛门的护法神,也是七福神之一,主管五谷丰收的财富之神,因其形象多持有米袋、钱箱和木槌,所以小槌宫可能就是这么得名而来的。
这座阎魔堂,里面供奉的是镰仓时代的阎罗王像。阎罗王(阎魔大王)是佛教的护法神,主管地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阎王爷。阎魔堂的墙外,宝积寺下面有很大一片墓地,可能与此有关吧。
其实在这里,重点并不是要说这个寺,而是与这里有关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山崎之战(也称山崎合战或天王山之战)。宝积寺院内,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被一个小围栏围着,旁边有个木牌,上写“秀吉出世石”。
天正10年(1582年)6月13日,山崎周边地区成为羽柴秀吉与明智光秀决战的战场,而天王山则是双方最初争夺的制高点。当时秀吉军黑田孝高的大本营就设在宝积寺。秀吉得了天下后,为了利于在京都的统治,在天王山顶修建了一座“山崎城”,因宝积寺,山崎城又被称做“宝寺城”。不过山崎城现在只剩下些残留的地基,如果有时间上山的话还能看到。山不算高,大概也就两百多米。
“秀吉出世石”,至于这块石头跟丰臣秀吉(当时还叫羽柴秀吉)有什么关系,我搞不清楚,也许有什么传说,诸如秀吉曾在这块石头上坐过之类的吧。出世二字,在日语中有出生的意思,也有发迹、飞黄腾达的意思。在这里肯定不是出生的意思,因为秀吉的出生地我去过,也就是现在的名古屋中村公园一带(中村公园,丰臣秀吉的出生地),当时属尾张国。所以,这里的出世,只能是发迹发达的意思了。如何发达,后面再慢慢叙述。
前文写本能寺之变,就是为这篇铺垫的。先来说说本能寺之变前的局势(配合看下面的地图)。
尾张国领主织田信长,通过三十多年的征战,大致统一了日本中部地区,破解了三次信长包围网,流放了室町幕府的末代将军足利义昭(只保留一个征夷大将军的虚名),天皇朝廷任命信长为大纳言兼右大将军(右大臣),地位基本就相当于过去的幕府将军了,信长也被称为“天下人”。
通过多年征战,织田信长下属的多个军事集团已有相当的实力,几个主力军团都在与一些偏远的军事势力在作战,如:
柴田胜家,对阵北陆地区的上杉家族。
泷川一益,对阵关东地区的北条家族。
羽柴秀吉,对阵中国地区的毛利家族。
依当时的形势看,用不了几年的时间,统一整个日本,结束一百多年的战国时代,指日可待。
不过恰恰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本能寺之变的意外事件,织田信长统一日本的梦想就此破灭。
这里只说羽柴秀吉(简称秀吉),从1577年开始,织田信长就委派秀吉率大军征服中国地区(前文解释过,此处的中国相当于现在的山阴山阳地区),秀吉比较聪明(狡猾),作战能力确实很强,五年时间,大小战役数十次,胜多负少。本能寺之变前夕,秀吉军刚好陷于与毛利(辉元)军的僵持中,通过筑坝水淹的办法,将清水宗治驻守的备中高松城变成了沼泽中的一座孤城,因为四周都是大水,毛利的援军也无法解救。但秀吉也很难拿下高松城,双方陷入僵局有段时间了。所以,秀吉向安土城的信长请求援军。刚好,明智光秀因为招待德川家康不周之事,惹恼了信长,于是信长命令明智军前往中国支援秀吉。其实,几天之后,信长自己也将亲赴中国前线,几路大军汇合,毛利军估计也就招架不住了。而明智光秀也正是因为得知了信长前往中国要途径京都,并住在本能寺的消息后,才临时产生了要杀信长的动机。
于是,1582年的6月2日,改变历史的本能寺之变(京都本能寺,说说本能寺之变)发生了。
现在接着前文往下说。事变发生后,明智光秀派人给毛利辉元送去消息,织田信长已死于他手,希望与毛利氏联手。几乎同时,织田信长喜爱的茶艺师长谷川宗仁(也是堺市的一位商人)也派人给羽柴秀吉送去了消息。不过明智光秀的信使误闯到秀吉军驻地,消息被截获。羽柴秀吉看到织田信长死于本能寺的消息后,第一反应是崩溃地嚎啕大哭,但也不能确定消息的真假。不久,长谷川宗仁的信使也到了,消息被证实了。秀吉当年还叫日吉丸时,大概在17岁时,就投奔了织田信长,并改名为木下藤吉郎。从信长的鞋童开始做起,28年的时间,一步一步做到了大名,这都得益于织田信长对他的信任。当然秀吉也曾救过织田信长一命,后来还给他赐姓羽柴(织田信长两位大将丹羽长秀和柴田胜家的组合),应该说秀吉对信长的感恩之心是非常深厚的。所以信长死于本能寺的消息对秀吉来说是巨大的噩耗。秀吉的心腹黑田孝高(黑田官兵卫)冷静地分析了局势,对秀吉说,也许得天下的机会来了,秀吉听后也逐渐冷静了下来。于是他们下令严密封锁消息,并且将京都通往毛利军的所有道路都派人封锁住。在此之前,秀吉曾与毛利辉元有过数次谈判,秀吉要求毛利割让五国,并让高松城城主清水宗治切腹自杀。清水宗治是毛利辉元喜爱的家臣,毛利肯定是不能答应的,因此谈判一直陷于僵局。设想一下,假如毛利军得到织田信长的援军不会到来的消息后,毛利军肯定不会与秀吉达成合约。当秀吉得到本能寺的消息后,与黑田孝高商量的结果是,尽快结束这边的战事,然后杀回京都,杀掉明智光秀,替织田信长报仇。秀吉还剃了光头,并开始吃素。于是,秀吉又通过中间人安国寺惠琼去找毛利谈条件,改割让五国为三国,但还是要清水宗治切腹,毛利出于武家道义还是没有同意。于是秀吉又让安国寺惠琼直接去找清水宗治,摆事实讲道理,不投降的话,织田信长和明智光秀的援军马上就到,高松城的五千军队和百姓就都要死,没想到深明大义的清水宗治答应切腹,以换取他人的活命。是不是感觉这个安国寺惠琼有点像三国的蒋干,后来,没脸见毛利的惠琼归顺了秀吉,秀吉死后,又因反叛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与小西行长一起被斩首于京都六条河源,那是后话了。
再说清水宗治答应切腹后,他的哥哥和弟弟也强烈要求一起切腹,宗治只好同意了。
6月4日清早,按照约定,双方的两条船划到水中间,清水宗治在船上先是舞了一曲,然后坐下,先用刀横向切腹,再纵向切出一个十字,切腹后大喊一声“介错”。介错人迅速将他的头砍下。所谓介错,就是切腹后,人并不会马上死亡,为了减少痛苦,由介错人将切腹的人头砍下,通常介错人都是自杀者亲近的人。
清水宗治切腹后,他的哥哥和弟弟也相继在船上切腹自杀,最后,介错人也自杀了,这样一条船上就死了四条人命。旁边监看的秀吉方将领(堀尾茂助)和远处观看的羽柴秀吉和毛利辉元,以及高松城上的军民,都被这一幕感动的落泪。
据说,清水宗治的这种十字切腹法,后来成了日本武士们推崇的一种标准自杀方式。
此张图来自网络
清水宗治自杀后,双方随即签订了停战合约。几个小时后,织田信长死于本能寺的消息还是传到了,毛利方气的要命,大骂秀吉太狡猾,但既然双方签订了停战合约,信用还是要讲的。
羽柴秀吉第一时间开始了撤军,秀吉撤军的方法是,能跑多快跑多快,先到一站的等后面人马到齐后,再往下一站。四天后的6月8日,部队(经过冈山)进入到姬路城休整。
姬路城(日本首个世遗,姬路城)当时属于羽柴秀吉,由他的下属看守。到达姬路城后,秀吉洗了几天内的第一次澡,并交代小西行长将城内的财物分发给将士。商人出身的小西行长(天主教徒)负责军中的财务管理工作。看过《明朝那些事》的,一定对这位后来在朝鲜战场上与沈惟敬谈判的神人不会陌生吧,他的结局也是与安国寺惠琼一起被杀。
9日一早,大军离开姬路城继续东进,经摄津,11日到达尼崎(今大阪西)。驻守在高槻城的高山右近以及其他多位大名,听说秀吉军要为信长复仇,也加入到秀吉的队伍来。其实高山右近等人并不属于秀吉的下属,而是光秀的下属。槻字读音“规”,我在火车上曾拍到过这个站名。
再说说本能寺之变后的明智光秀。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杀了织田信长后的明智光秀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本能寺之变当日的6月2号,他就匆匆离开京都赶去安土城,端了信长的老窝,不过守城的军民都已经提前得到消息撤离了,只留下一座空城,为了表示自己的行为是替天行道的义举,光秀将信长留下的大量财宝分给了部下。
随后,又攻占了羽柴秀吉家眷所在的长浜城,不过秀吉的正室宁宁,也提前将秀吉的母亲和孩子等家眷全部转移到了山中,否则成了光秀的人质就麻烦大了。
从这一点来看,有关本能寺之变是秀吉和光秀的阴谋论就站不住脚了,因为秀吉是个大孝子,对母亲是为命是尊。如果有阴谋的话,不可能不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家眷。
8号前,光秀回到了坂本城。9号,也就是秀吉从姬路城出发之日,光秀从坂本城回到了京都。此时他可能根本想不到秀吉会神速地从中国撤回到京都。
本能寺之变后,光秀给所有他认为有可能联合的势力都发去了消息,包括信长的敌人和信长过去的部下,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不过没想到的是,日本的文化也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叛逆的行为不是普世的价值观。
决定跟随明智光秀的只是少数。所以,参加山崎会战的明智军只有约16000人。而秀吉军方面有将近4万人之多,其中秀吉自己从中国撤回的部队就占一半,其他都是响应讨逆而追随的各路大名。
最让明智光秀失望的,是他的亲家细川藤孝和女婿细川忠兴,这父子俩不仅剃发替信长戴孝,还痛骂了光秀派去的信使,最后父子两的军队都加入了秀吉的讨逆大军。
还有让他失望的,就是和他私交不错的筒井顺庆,筒井顺庆判断了一下局势,不看好光秀,就没有加入光秀的行动。据说,光秀在路口等了一天筒井顺庆,等到望眼欲穿,下属说,筒井大人肯定是来不了了,此时的明智光秀似乎有了众叛亲离的感觉,从心理上就已经未战先败了。
日本历史上把羽柴秀吉快速了断与毛利的战事,用不到十天的时间,迅速撤回大军的事件,称作中国大返し(ちゅうごくおおがえし),中文翻译则有中国大回返、中国大返还、中国大撤退等多种译法。中国大返还的里程大约有两百多公里,平均每天行军20多公里,最多时一天要走40多公里,中间还有几次停留休整。
那么,其他大名们又是什么情况呢?
织田信长的首席大将,应该属柴田胜家,此时他正在北陆越中国与上杉家族对峙,大概在本能寺之变三四天后得到了消息,第一反应也是要找明智光秀报仇,而且他认为此等重大任务非他莫属,他也根本想不到遥远的秀吉会抢在他前面杀回来。等他稳稳当当地安排好后,传来的消息是明智光秀已死。此时柴田胜家的原有优势已经失去,他平时很看不起的羽柴秀吉,由于抢先一步替主君报了仇,已经可以和他抗衡了。
丹羽长秀,应该算是排名第二吧,但他一直与信长的三子信孝在一起。从地理位置上,他们所在的大阪是离京都最近的地方,但他们似乎没有想过发兵讨伐光秀。丹羽长秀自己也做不了什么主,最后只是和信孝一起参与到秀吉主导的行动之中。
泷川一益,离得远不说,他也没这个能力。
德川家康,这个织田信长几十年的好友加盟友,刚刚从安土城接受完织田信长热情的接待,正在慢慢返回三河城的路上。得到信长的消息时,刚刚出了堺市(大阪附近)。家康的第一反应和秀吉有些像,先是悲伤。家康8岁时就在信长家做人质,信长大他7岁,两人的交情有三十多年。不过悲伤过后,家康也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将要有一番新的天下人争夺战了。信长之死的消息也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家康非常担心自己的安全,提心吊胆地回到三河后,他也想组织兵力去讨伐明智光秀,结果也还是被秀吉抢了先,这也导致家康后来只能臣服于丰臣秀吉了。
明智光秀在京都时,听到羽柴秀吉已经到了尼崎的消息,极为震惊,而且他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秀吉与毛利纠缠了好几年了,他从未想到过那个猴子能第一时间摆脱毛利的纠缠,赶回来与他决战。如果论织田信长部下的排名,秀吉和光秀至少是在一个级别的,光秀也从未看得起过这个平民出身,从鞋童上来的大名。
不管光秀信不信,秀吉大军到达尼崎已是事实,要不要迎战是个问题。光秀的老臣斋藤利三建议他不要硬拼,最好先退守坂本城,再从长计议,因为明智光秀的堂弟明智左马介光春还有三千精锐在那里。但明智光秀坚决反对,因为一旦退出了京都,他,一个靠弑主叛逆起家的人,就将什么都不是了。所以,光秀选择了前往京都的门户-山崎,迎战羽柴秀吉。
简单说说这位斋藤利三,明智光秀造反,与他的鼓动密不可分。后来他被羽柴秀吉俘获,在京都六条河源被处以磔刑。他的一个女儿斋藤福活了下来,后来成了德川家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乳母,并设法让家光成为了继承人,这个传奇的女子,后来被天皇赐名号“春日局”,川越喜多院(本丸御殿和喜多院(川越市))还有她住过的房间以及家光出生的房间。
再回到山崎战场,其实这场战役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赌注,输者自然退出历史舞台,但胜者也未必就能取代织田信长成为天下人,后面还有很多事要做,这里先不多说。
6月13日凌晨,双方军队开始遭遇,最先开始的是制高点天王山的争夺,最终羽柴军首先占据了天王山,他们就是从宝积寺的山门进入,然后顺着寺后的小路上山。天王山是两军最先交火的地方。
当时,欧洲的火绳枪(日本也称铁炮)已经在日本得到普遍使用,我觉得这点比大明朝要先进些,这可能也是当时小小的日本敢和大明朝在朝鲜叫板的原因之一吧。而当时信长军队中,火绳枪用的最好的就是明智光秀的部队,但是那几天刚好赶上下雨,火绳枪的效率大大打了折扣,这可能也是光秀军失败的原因之一吧。
要说这场山崎之战,基本没什么章法,基本是硬拼。秀吉军主要是凭借为信长报仇的激情,以及人数的绝对优势,战役大概进行了三四个小时,明智方的多位大将阵亡,双方死亡各三千多,伤者更是不计其数,明智军开始全面溃败。明智光秀本想以死相拼,但被部下拦住,强行拖离战场,准备逃往坂本城。
6月13夜晚,随明智光秀溃逃的只剩下亲信13人,冒着雨行走到一个叫小栗栖的小村附近时,遭遇到了当地的村匪的偷袭(当地村民有袭击落败武士的习俗),骑在马上的明智光秀可能是被竹枪刺中,伤势很重,明智光秀自知命数已到,临死前写下了:
“顺逆无二门,大道彻心源。五十五年梦,觉来归一元”。
然后就引颈自杀了。他的几个随从也都在他身边相继自杀身亡。
五十五岁的惟任日向守明智光秀,也算是干了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不枉人间走一遭,否则后世可能也没人会记得他了。
明智光秀被杀的小栗栖,位于京都和宇治之间,大概在醍醐寺(京都)西南约两公里的地方。
明智光秀等人自杀后,尸体被随从草草掩埋,后来又被当地村民挖出首级,送去京都向秀吉邀功请赏。据说秀吉亲自检验了明智光秀的首级,后被挂在本能寺烧过的废墟上示众。
关于明智光秀,日本也有一种传说,就是他并没有死,而是出家当了和尚。后来成为了德川家康的智囊,即天海大僧正(也称南光坊天海,谥号慈眼大师)。其实这类传说在中国也很多,诸如建文帝、李自成等。都没有什么太多的证据。
明智光秀在京都曾拜见过天皇,天皇好像还没正式委托他什么职务,就去迎战秀吉军了。结果也就三天时间,光秀就死了,所以也被称作“三日天下”。
据说日本现在还有几个与山崎之战有关的成语,比如“天王山”形容事件的分水岭,“三日天下”形容好景不长。
6月14日,羽柴秀吉进入京都,恢复了首都的秩序。
剿灭了明智光秀,只是第一步,秀吉想要成为天下人,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还有许多关要闯。所以,宝积寺里的那块石头叫“秀吉出世石”,可能也有这只是第一步的意思。
从天王寺高处看到的淀川,也是当年山崎之战的战场,据说双方的血将河水染成了红色,尸体阻塞了河道。
宝积寺属日本佛教真言宗智山派(日本佛教的宗派相当复杂),真言宗(东寺,留唐回日的空海之根本道场)的始祖是弘法大师空海(师从大唐长安青龙寺惠果大师),在日本,如果提到大师,就等于说空海,就像提到太阁,就是丰臣秀吉一样。
我们是从后面进到宝积寺的,这个台阶下去才是寺的山门。左侧是一大片墓园。
这座三重塔,是日本的重要文化财。
三重塔旁边木牌上写有“丰臣秀吉一夜之塔”,我不能确定是什么意思,但后面写着塔的年代是桃山时代,也就是丰臣秀吉统治时期所建。我猜可能有纪念秀吉在此一夜成名之意吧。桃山时代得名于丰臣秀吉所建的桃山城(也称伏见城),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所处的时代,合称安土桃山时代。
宝积寺门前的石柱上刻有“圣武天皇敕愿处”。圣武天皇是奈良时代的一位天皇,东大寺就是他创建的。宝积寺是由圣武天皇敕建于724年。圣武天皇的女儿是日本第一位女天皇孝谦天皇,中国大唐赴日的鉴真和尚就是在东大寺为孝谦天皇受的戒,并由孝谦天皇赐地营建唐招提寺(唐招提寺,世上保存最好的唐式建筑),唐招提寺门前的牌匾就是孝谦天皇模仿王羲之所书。
这是宝积寺的大门叫仁王门,两侧的两尊金刚力士像是镰仓时代的。
羽柴秀吉安定了天下后,开始在京都大德寺为织田信长举办隆重的葬礼。而他与其他各位大名争夺天下人的斗争也将开始。下篇,将会写大德寺(京都大德寺,丰臣秀吉在此为织田信长举行过隆重葬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