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起风年轻时的经历(朱起凤和他的辞通)

朱起凤和他的《辞通》1895年,一位22岁的青年,代他的外祖吴敬宣评阅书院的课卷一天批卷时,看到卷中的“首施两端”疑为笔误于是批阅:“当作‘首鼠’”卷子发下去后便受到众先生和学生的讥讽,说:“《后汉书》都没有读过,怎能批阅文章”,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朱起风年轻时的经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朱起风年轻时的经历(朱起凤和他的辞通)

朱起风年轻时的经历

朱起凤和他的《辞通》

1895年,一位22岁的青年,代他的外祖吴敬宣评阅书院的课卷。一天批卷时,看到卷中的“首施两端”疑为笔误。于是批阅:“当作‘首鼠’。”卷子发下去后便受到众先生和学生的讥讽,说:“《后汉书》都没有读过,怎能批阅文章!”

这位青年便是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训诂家朱起凤先生。

朱起凤,字丹九,浙江海宁袁花人。他出身书香门第,聪明过人,13岁能即席吟咏,15岁应童子试入选。17岁拜海盐名儒徐麟石为师,第二年补廪生。历任硖石米业学堂和国学专修馆教员、硖石图书馆馆长。讥笑他没有读过《后汉书》我想是想当然耳。他将“首施”改为“首鼠”不是没有读过《后汉书》,而是对古文中的字词通假还把握的不精不透。“首鼠”、“首施”、“首尾”三词在古时是可以通假的。前者见于《后汉书·西羌传》,后者见于《史记》、《左传》。刘大白在《辞通》的序文中专门对“首尾”、“首施”、“首鼠”作了辨析。他说:“其实,首鼠两端和首施两端大约是六朝时代的一句成语。首鼠、首施都是双声连语(即连绵词。笔者注),由鼠转施,是双声相转。”所谓双声相转,就是韵母发生了变化而声母没有变。它是字词通假的一种音变规律。

受到讥讽的朱起凤以这次“丢丑”为动力,“自此潜心读书,凡有疑义,摘载他册” 。1896年,开始摘录古书中的通假词。定笔记名称为《蠡测篇》,取《前汉书.东方朔传》“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之意。后来条目和书证逐渐增多,原稿“天地头”上写得密密麻麻,已经没有空白可写了。于是用纸条粘贴在原稿上。等到每页上纸条贴满,不能再贴了,然后另换一本新的本子。这样经过几年,不得不誊清一遍。此后不断增多,每隔数年,就誊清一次。到1918年,以工楷誊正,分订十二册,将《蠡测篇》改名为《读书通》。后知明人有同名的书,又改名为《新读书通》。直到1930年,在王伯祥、叶圣陶、周予同、郑振铎的极力赞成下,考虑出版的开明书店的主持人夏丏尊、张锡琛便拍板,以全书六千元买下书稿,出版《新读书通》——不过,将书名改为《辞通》。这一年,朱起凤57岁。从23岁开始到57岁成书出版,历时34年。可谓皓首穷经。在这三十余年里,易稿十余次,并且书稿曾经丢失过。并且《辞通》出版后,朱起凤仍继续不断写他的《辞通补编》,大约有五六十万字。可惜未及整理,他便仙逝了。1986年,《辞通续编》由其子吴文祺编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辞通》分上下两卷出版,著名学者章炳麟、胡适、钱玄同、刘大白、程宗伊、夏丏尊等都给它做序。他们对《辞通》的学术价值做了极高的评价。章炳麟说:此书“方以类聚,辨物当名,其度越《韵府》(指《佩文韵府》)、奚翅什佰!”钱玄同将《辞通》按语简洁,但求詮释明白,不以繁徵博引为贵比之於段玉裁注《说文》、王念孙疏《广雅》。

1934年《辞通》上卷五千本在出版后一个月内就全部售完,这在当时是一件盛况空前的事,震动了出版界。

《辞通》是一部以古书中的双音节同义异形词为收录、比较对象的词典。这些词语主要是联绵字,也有一些复合词和词组,它们或在字音、或在字形、或在字义上有密切的联系,作者通过音韵、校勘、语义诸方面的分析比较,帮助读者认清这些词语之间的关系,何者为假借字,何者为声近义通字,何者为同声通用,何者为形误,何者为别体,有时还刊正旧注的误解,从而真正读懂古书。全书收录词语约四万条。

《辞通》的同义异形词大致有三种情况:①

第一,因音同或音近而产生的同词异形,包括联绵字,如《庄子·秋水》“盳洋”,《释名》作“望佯”、《史记·孔子世家》作“望羊”、《论衡》作“望阳”;迭音字,如《孟子》“欣欣”,《晋书·陈兀达传》作“忻忻”、《史记·万石君奋传》作“訢訢”、《汉书·礼乐志》作“熙熙”、《唐书·孔戣传》作“轩轩”;通假字,如《尚书·禹贡》“岷山”,《史记·夏记》作“汶山”、《管子·小匡》作“文山”、《楚辞·天问》作“蒙山”等等。

第二,因字形相近或字体缺损而造成的同词异形,如《水经注》“旱山”,《山海经》作“毕山”;《史记·天官书》“玄戈”,《文选·张衡西京赋》作“玄弋”等等。

第三,因意义相同或相近而产生的同义异形,如《论语》“邦家”,《汉书·孙宝传》作“国家”、《后汉书·应劭传》作“朝家”;《汉书·萧望之传》“门生”,《晋书·李密传》作“门人”、《晋书·唐彬传》作“门徒”。

《辞通》的特点有三:一是搜罗古籍中的通假词和词组之多,远远超过前人的著作如明代方以直的《通雅》和清代吴玉搢的《别雅》之类;二是引证详密。书证详载书名、篇名,以便读者查核原文;举例甚多,这对于了解词义有很大帮;三是每条末了大都有作者的按语,有的采用清代朴学家的说法,在异说纷纭中,作者分析比较,折衷一是;有的是作者自己的创见。这是《辞通》和一般辞书不同的地方。②

《辞通》,海内外学术界评价它是与《辞源》、《辞海》并称中国三大辞书。然而,后两书是集合数十人力量编纂多年才完成的,而《辞通》则是朱起凤以个人的力量花了三十个寒暑,在没有一个助手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这在中外辞书史上实属罕见。

在大量的经、史、子、集等典籍中搜集有通假现象的词,并一一地进行考订、辨析,工程是非常艰巨的。而且朱起凤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在浩如瀚海的古书中,从搜集资料到研究、抄录,往往是“一字之征,博及万卷”。他对一些沿讹已久的词,不厌其烦地考订、校正。做这种工作是非常枯燥、繁琐和无趣的。如果没有对学术的坚持,没有甘愿坐冷板凳的精神,远离红尘和名利场,那么是吃不得常人体会不到的苦,费时三十年编纂一部辞书的。现在的知识分子就是缺少朱起凤先生的这种精神。

朱起凤先生是闹了笑话而潜心读书,钻研古籍中的通假词的。而且编纂成了益于时人和后人的辞书《辞通》。拿一句流行的话说,叫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并且成为站得挺拔的大写的人。而现在知识分子中闹笑话的时有,但以所闹的笑话为动力,潜心治学,成就一番事业的寡矣。

注:①引自繁体字网文化频道的《近人朱起凤的<辞通>一文介绍》

②引自吴文琪《辞通》《重印前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