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春捂不易生病(春捂究竟捂到什么时候...)
山西省中医院 药剂科 李志强
春捂秋冻
“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时,经常有寒流和强冷空气南下,气温变化又大,导致气温急剧下降。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捂”着点儿,就很难适应这种冷暖的变化,使抵抗力下降,容易引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搜索Plus计划第四期##健康科普排位赛##山西省中医院超能团#
“春捂秋冻”是一句卫生谚语,这是人们维护身体健康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冬去春来,是从冷转热的过渡阶段,天气虽然已经暖起来,但是气候经常变化,往往是太阳出来后,风和日暖,遇到刮风下雨就会冷起来。由于人们在冬天已经习惯了多穿衣服,到了春天如果把衣服脱得太多,就会不适应气候变化而容易着凉得病。所以,人们在初春季节要有意捂着一点,慢慢地减衣服。
“春捂”是传统的养生之道,“春捂”的原则是过犹不及,不“捂”不行,“捂”过头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掌握春季养生法,才能为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春捂”穿衣应下厚上薄
春天防寒要注意好两头,照顾好头颈和双脚。尤其是老人,若在乍暖还寒的气温下,过早摘掉帽子和围巾,易遭受风寒侵袭,导致伤风感冒加重颈椎病的症状。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差,易受风寒侵袭,故寒多自下而生,因此春季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早春时节,有些人常早早地换上春装,把衣裤鞋袜穿得过于单薄。而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要比上不差,很容易遭到风寒侵袭。这时寒气与湿气就会悄悄地趁虚而入,尤其是裸露的膝关节,不知不觉间会感到酸胀不适,关节僵直等,从而引发关节炎。
把握“春捂”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明显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因此,捂的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晚了则犹如雨后送伞。
把握“春捂”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对儿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注意“春捂”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春捂的信号
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寒冷。面对温度百变的春天,父母应得随天气变化为孩子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
“春捂”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但是减衣不能太快,否则会出现没捂到位的现象。怎样才算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适应。减衣过快有可能会让他们冻出病来。
“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捂过了头,同样对健康不利。“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在增减衣物时,好先听听天气预报。天气转热后,有些人还穿着很多衣服,甚至捂出了汗,冷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人体无论季节如何变化,人的体温总要保持在37度左右,处于恒定的温度,一是靠血管的收缩和皮肤的出汗来调节;二是靠增减衣服来维持,如果过早地减掉衣服,就会破坏人体恒定温度的调节,引发疾病。所以“捂”是必要的,但也不能盲目的捂,要遵循以下几点:
1"捂"对温度
春捂,必须根据天气而定。一般来说,春季昼夜温差较大,早晚较冷时,可适当“捂”一会儿。
2“捂”对时间
一般情况下,当白昼气温超过 15℃且比较稳定时,穿得稍单薄些就不至于感冒。民间有 “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的说法。
3“捂”对重点
春捂,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由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早晚低温,细菌病毒活跃,人容易生病,重点“捂”头颈与双脚,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
4“捂”要有度
春捂”的原则是过犹不及,不捂不行,捂过头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掌握春季养生法,才能为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础。“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春捂秋冻的注意事项1、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利用节假日有利于出行的天气,增加户外活动,置身于大自然的环抱之中,有利于身心健康。
3、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避免元气外泄、耗气伤阴。
4、天气冷时及时增衣,天气暖和时也应适当“春捂”,以避免外感风寒。
5、饮食上应多补充水分,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阿胶、梨、黑米、豆类、木耳、菌菇等。
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中医养生”,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