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解读41(论语解读03巧言令色)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这里的解释是: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参见《论语解读02、孝悌是仁之本》)。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开篇第三句话,就是孔子这句给巧舌如簧的人判了道德“死刑”的话:花言巧语的人,仁德是不会多的。在儒家话语统治的社会中,这种评价其实就等于这种人不能被放心的使用。
同时,孔子一直是厌恶论说能说会道的人。在论语中多次说道这种人,“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吾亦耻之。”《公冶长》,在《先进》篇中,孔子的学生子路不无狡辩的说,“有老百姓,有土地有五谷,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叫学问呢。”结果让孔子相当生气,“所以我讨厌强嘴利舌的人。”
孔子对会说话人士的偏见有什么理由呢?他是由其根据的。他认为“仁者其言也訒。”也就是说话迟钝,为什么呢?“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说话能不迟钝么!?有过些人生经历的人,应该对此有所感悟。所以,孔子一贯的主张是“讷于言而敏于行。”
正是出于说易做难的人生现实,孔子一直怀疑那些嘴上把不住门的人。认为"巧言乱德"(《卫灵公》),当官的时候,一定要“舍弃郑国的靡靡之音,疏远花言巧语的小人。郑国的音乐让人心乱,嘴上抹蜜的人实在危险。”
孔子所欣赏的人是“刚毅木讷”,刚强、果决、质朴,而言语不轻易出口,这才近于仁德。而孔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在家乡父老面前,不夸夸其谈,“领导”在的时候,更是谨慎有加。孔子不会花言巧语,也不愿阿谀奉承。
如今,我们更不追求什么仁德。不过,人常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那些嘴上没“闸”的人,话说多了,肯定多数无法实现,这样的人和话,当然无法让人放心。所以,认为夸夸其谈的人品德有问题或许是一种道德主义的妄断,但是,交人待友的时候,孔子的“偏见”显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