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一生简介(被电影美化了太多)
公元737年,52岁的唐玄宗,看中20多岁的儿媳杨玉环。唐玄宗召见儿子,说:“朕想要娶你的妻子,再给你重新找一个,你可愿意?”寿王李瑁张了张嘴,想拒绝,又没有那个胆量,只好看着父亲抢走了自己的妻子。
杨贵妃影视形象
“太真”假道士翁媳真情人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四月的一天,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一队宝马香车驶出长安城,这是唐玄宗去骊山洗温泉。骊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城南骊山西北麓。依惯例,唐玄宗每年都要数次去骊山,或避寒,或避暑。只是这次出行,规模宏大,随行前往的多是些女眷,有宫内挑选的嫔妃、宫外百官的母亲、妻子,并且全都盛妆浓抹,艳丽多姿。
这是皇上最忠实的心腹宦官高力士特意安排的,意思是让皇上在这众多的美女中选中一人,来取代皇上最近死去的宠妃武惠妃。可皇上一个都看不上,还是眉头紧锁,闷闷不乐。高力士的满腔热情像是一下子冻结了,急得搓手跺脚.嘴里还咕哝着:“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高力士伴君多年,特别了解皇上。皇上是个多情的人,武惠妃的死,仿佛带走了他的魂魄,整日落寞哀思,少食懒动,情绪低落。高力士看到后宫佳丽无数,却找不到一个能让皇上动心思的,就给皇上召来这么多美女陪同皇上前往骊山,意在为皇上选美。无奈,唐玄宗的眼光实在是太高了。高力士见皇上还不开心,就绞尽脑汁地想啊想,终于,他想起一个人来!立时,他的脸上愁云尽散,朗朗放光地活泛起来,喜不自禁地说:“好!好!就这么办!
他想到的这个人姓杨,名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祖籍蒲州永乐。杨玄琰早逝,玉环自幼养在曾为河南府士曹的叔父杨玄璈家里,杨家人此时官位不高,但却是老牌的官宦之家,曾祖父杨汪在隋朝时曾官至刺史。杨玉环天生丽质,通晓音律,能歌善舞,十六岁时被册立为玄宗第十八子寿王妃,如今杨玉环人寿玉府已满五年了。
高力士曾在寿王府见过杨玉环一面。那是开元二十三年唐玄宗五十大寿时,传令诸王人京祝寿,因寿王是武惠妃所生,一直受到唐玄宗的宠爱,就命高力士前往相邀。寿王闻听高力士来到,知道高力士是皇帝身边的老宦官,说话办事很有分量,不敢怠慢,赶忙出迎,并为高力士摆宴。因高力士是宦官,家眷不用回避,也有对他高看一眼的意思,就请杨玉环出来为高力士敬酒。
高力士天天跟在皇帝身边,什么样的美女没见过,但一见杨玉环的绝艳丰姿,着实地大吃一惊,暗暗把杨玉环的美貌记在心上,又艳羡寿王艳福不浅。如今,高力士想到了杨玉环,他心里有谱儿,只要是皇上看到杨玉环,一定会十分满意。只是有一点,杨玉环是皇上的亲儿媳呀,这可怎么向皇上开口啊?皇上能不能责怪他的想法荒唐呢?
高力士站在皇上身边思前想后,欲言又止。玄宗见高力士神态异常,就追问不休,高力士只得吞吞吐吐地把话说明了,边说边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着皇上的表情,他见皇上在他的描述中并未震怒,脸上却流露出向往的神情,这才放了心,上前奏道:“陛下想要亲见杨玉环不难,一切由老奴安排。”
其实,自打武惠妃死了,寿王的心情就一直不好,武惠妃只有他一个儿子,因母亲得宠,皇上也有立寿王为太子的意思。没想到,母亲突然病逝,立他做太子的愿望也就变成了泡影。因此,寿王既思念母亲,又感到失落,就连与他十分恩爱的杨玉环心里也有点不平衡。对寿王当太子她是抱着很大希望的,寿王当了太子,她也就是太子妃了,有朝一日也可当上母仪天下的王后,这个愿望天底下哪个女人不企盼呢?但随着武惠妃的死,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寿王听到高力士宣旨让杨玉环骊山面君,心里立时结了冰:母亲死了,靠山倒了,就连自己心爱的妻子也保不住了,他枉为一个男人啊!可他哪敢违忤天子?这天底下的所有生灵都是皇上的,他有权得到一切!寿王收住了泪,只能眼看着杨玉环随着高力士登车远去。
坐在饰金雕凤辇车中的杨玉环,心中的情感是复杂的,她与寿王五年来的恩爱让她难以忘怀,今朝一别,还有没有再聚的可能?想到这里,她就忍不住地落下泪来,可她不敢太悲伤,毕竞去面见当今天子,这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殊荣。想到这里,她的心里又感到安慰了,心情好了起来,频频挑帘观看外面的景致。她本来就是个妩媚多情的女子,看到秋色正浓,层林尽染,一时心旷神怡,神思渺渺。
似乎没过多久就到了骊山脚下,杨玉环先去温汤沐浴,然后梳洗打扮了一番才由高力士引着来见皇上。此时的杨玉环美如天仙,风姿绰约,唐玄宗见过无数美女,但哪一个又能比得过眼前这个美人呢?高力士看到皇上高兴,忙命人摆宴,为皇上得到美人庆贺,又命人将骊山华清宫皇上的寝殿收拾一新,当夜杨玉环就在华清宫侍寝。
唐玄宗与新宠佳人一夜欢爱后就再难割舍了,可杨玉环是他的儿媳,岂不让天下人耻笑?还是高力士替皇上出了一个主意,化解了唐玄宗的忧虑。
杨玉环陪皇上在骊山玩乐了几日,颇有感慨,皇帝虽然五十多岁,却精神饱满,风流洒脱,皇上的威仪和多情,都让她万分惊喜,她感到了被爱的幸福。
第一次侍寝后,皇上就拿出一对百宝翠花金钗和一个饰金钿盒,深情地对她说:“朕与妃子携老之盟,今夕伊始,特赐爱妃,作为与卿定情之物,愿结同心,永结合欢。”杨玉环感激得眼里涌出了泪水,能侍伴皇上她感到荣耀。她把金钗宝钿贴在胸口,眼含热泪说:“幸蒙圣爱,玉环感激不尽,金钗不单分,钿盒永完整,愿与陛下如这金钗钿盒永不分离!
骊山,成了他们爱情的摇篮。两人难分难舍。这日早朝,高力士当着殿上群臣跪奏道:“寿王妃杨玉环上表圣上,请求圣裁。”玄宗立命取过,草草看了,朱笔批了个“准”。高力士当众宣读:“臣妾自嫁寿王为妃,红尘罪重,愿出家修行,忏悔己罪,呈请圣上恩准!”皇上这种掩人耳目的做法真是煞费苦心,众大臣心里清楚,都默不作声。玄宗又赐杨玉环居宫中道观,赐号“太真”。
杨玉环名为“太真”,似乎已经超凡脱俗,其实在高力士安排下,夜夜与玄宗相会,纵情欢娱。玄宗已抛开宫中所有佳丽,视她为至宝,在他看来,这一至宝抵得上他全部的皇家宝物,甚至抵得上他的大唐江山!他还做了一首《得宝歌》,又名《得宝子》,并亲自制曲,此曲节奏明快,音调优美。这首《得宝歌》唱得唐玄宗心暖如春,听得杨玉环泪水盈盈,这是一首皇帝与“女道士”爱情的歌。
杨玉环明是女道士,暗做皇帝的情人,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年,女道士心也不甘,她常在皇帝面前撒娇嗔责他尽快立自己为正式的妃子,玄宗不能不顾虑“翁媳同床”的话柄,也不能不忌惮张九龄等一班正直老臣,因而只能对她说再等等,同时改口叫她“太真妃”,宫女们就都叫她“太真娘子”了。直到玄宗渐渐疏离忠臣,巨奸李林甫专权后,唐玄宗才给了杨玉环一个满意的答复,立她为贵妃。
唐玄宗先给寿王选聘了一个王妃,然后才举行了立杨玉环为贵妃的大典。册妃仪式在天宝四年(745年)八月举行,排场和礼仪都如立皇后一般,盛大而隆重。
杨玉环身着五彩罗衣,以倾国倾城之貌,名正言顺地面对满朝文武,面对天下芸芸众生。她的虚荣,她的企盼,她五年来的躲躲闪闪,背负的种种议论,都在这一瞬间有了结果,得到了补偿,她给了皇帝一个多情的微笑,这微笑又充满了自信,她已是天底下最高贵的女人了。
但她不曾料到,从骊山定情到唐宫得宠,这既是一场喜剧的开始,又是一场悲剧的开始。从今以后,她享尽了富贵荣华、人间欢乐,但也很快地走向悲惨命运的终局。
女人姿色:福兮?祸兮?
杨玉环被立为贵妃没立为后,享受的却是皇后的待遇。唐玄宗对杨贵妃恩宠日加,真正是“春从春游夜专夜,三千宠爱在一身”。
大诗人李白曾经作过翰林学士,在一次皇上与贵妃欣赏牡丹时被应召入宫。皇上命李白为这次赏花游园叙写新词,善写奔放豪迈诗章的李白,很快写成了清丽婉约的《清平调》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李白的作品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杨玉环的美貌,刻画出唐玄宗对她的宠爱和眷恋。
杨玉环被封为贵妃,皇帝的特殊恩典也延及杨氏一族,她的已故父母被追封为太尉、齐国公和凉国夫人,叔父被封为光禄卿,两位堂兄也分别封为鸿胪卿和侍御史,唐玄宗又将太华公主许配给了杨贵妃的表兄,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大姐、三姐和八姐分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称为皇姨,各赐高宅大院。一时间,杨门新贵,显赫无比,天下无不称羡。当时全国盛传“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民谣,可见杨贵妃受宠对朝野的震动。
杨贵妃媚惑唐玄宗是有些独特的本事的:她年轻貌美,是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有“闭月羞花”之貌,史书上说她“姿质丰艳”,“殊艳尤态”,足以使好色的唐玄宗着迷。杨贵妃还爱好诗文,通晓音律,能歌善舞,而且还能作词谱曲,这与她出生在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有关。两人兴趣爱好相同,话语投机,自然也便情投意合,恩爱至深。玄宗对杨贵妃百依百顺,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她的要求。
有一次,杨贵妃患了牙痛病,茶饭不能张口,玄宗惶恐不安,便屡召御医,为贵妃医治,但效果不佳。御史吉温献上一枚产自于阗国的玉鱼,这玉鱼晶莹剔透,润凉透骨,盛夏时节,如将玉鱼含于口中,立即会觉得通体清凉,把玉鱼放在牙病患处,还止牙痛。果然,玉鱼放入贵妃口中,贵妃的牙不疼了,玄宗龙颜大悦,立即奖赏吉温。
这日是四月天,又值满月高悬,玄宗突发奇想,命高力士立即将宫中果物全部拿出,在坤宁宫开一个百果夜宴,为贵妃庆贺玉体康愈。高力士得旨,一溜烟地张罗。不长时间,宫女宫使们就将琳琅满目、色泽艳丽的各色水果摆上了桌,又点起数支红烛,宫中亮如白昼。玄宗拉着贵妃的纤纤玉手入席,请贵妃品尝。
贵妃将席上摆放的水果扫视了一遍,微微蹙了一下眉头。玄宗忙问:“这诸多水果中就没有爱妃想吃的吗?爱妃喜吃什么,尽管说来。”贵妃想了想说:“妾最喜荔枝。妾幼时生于蜀中,蜀中盛产此物,常常取食,自妾离开巴蜀后,多年来也未品尝过荔枝了,因而常思荔枝的甜美。”
玄宗恍然大悟,立召高力士为贵妃寻找此果。
高力士奏道:“此果只产于岭南、巴中,二三月开花,五六月结果,现今才四月,所以地方还没有献果。”玄宗命高力士传旨地方,待果熟后立即送入长安。
六月的一天,玄宗皇帝忽听宫使来报,说是蜀中供奉的荔枝送来了,就命宫女们即把荔枝洗了,盛在金盘内,亲手捧着来到杨贵妃的坤宁宫。人还没入宫,就喊着让贵妃尝鲜。杨贵妃见了金盘内的荔枝,又见皇帝双手捧着,又兴奋又激动,脸都红了,眼角也湿润了,在玄宗的催促下,拿起一枚十分新鲜的荔枝,剥了皮放入口中,细细地品尝着。突然,她皱起了眉头,把荔枝吐在绢帕上,玄宗见了,忙惊问因由。
贵妃道:“荔枝这种果子,刚从树上摘下时,液质丰盈,果肉洁白,浆液甜酸,味道极美,但荔枝最忌讳陈宿。还有,荔枝种类很多,最好的品种是‘陈家紫’等,适才妾吃的荔枝品种不好,又兼运送多日,天气炎热。不仅美味皆失,还涩涩不爽。”
“啊,是这样。”玄宗见爱妃一脸失望,沉吟半响,下旨向宫中进献荔枝一律用驿马传送。驿马是为驿站所备专供传递紧急文书之用的,唐玄宗为了让杨贵妃吃到鲜荔枝,竟不惜动用驿骑,足见杨贵妃在他心目中占据有无可比拟的地位!
每当荔枝红熟时,便有驿马在五日之内把荔枝送到长安。这可忙坏了两地使臣和驿卒们,他们昼夜兼程,每至驿站换人换马,接力式传送,搞得疲惫不堪。其间,驮载荔枝的驿骑又横冲直撞,选择捷径,践踏庄稼,又伤行人,驿马进果成了社会一害!后来杜牧有诗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形象地刻画了统治者的骄奢和腐败。
与驿卒千辛万苦相对应,是为杨贵妃祝寿高潮的迭起。值得杨贵妃骄傲的是,玄宗皇帝为了庆贺她的生日,还亲自谱写了《霓裳羽衣曲》。
唐代是我国古典文艺的高峰时期,音乐歌舞极为发达,这与玄宗的大力提倡不无关系。玄宗懂音乐,并且造诣很深。他建立了梨园和内外教坊,招集培养了一批歌舞天才,他常常亲自到梨园进行音乐创作和指导。这次为了给杨贵妃祝寿,他特地做了一首《霓裳羽衣曲》。传说此曲是玄宗梦游月宫偷来的天乐,醒来后记谱创作而成。实际上,此曲来自国外,是由西凉节度使杨敬述献给玄宗的,名叫《所罗门曲》。玄宗得到此曲以后非常高兴,在此基础之上又深究细研,润色修改,再度创作而成,达到了一定的艺术境界。玄宗兴奋无比,命梨园试奏给杨贵妃听,杨贵妃十分喜爱,恳请皇上让她监督排演歌舞,还要亲自领舞,以谢圣恩。
经过紧张的排练,《霓裳羽衣曲》的歌舞如期完成,杨贵妃的生日也就到了。六月一日是贵妃的生日,五月三十日这天,唐玄宗就携杨贵妃前往骊山,依然是车队浩荡,旗幡蔽日,威仪无比。
骊山长生殿的长生宴是在中午时分开始的。美酒佳肴,气氛热烈,皇上与贵妃接受众朝臣拜贺。当《霓裳羽衣曲》徐徐响起时,满座如闻天籁之音。当贵妃穿着绮丽纷呈的羽衣和着乐曲翩翩起舞时,人们更加惊奇。这乐曲就像是专门为她制作的,是那样的和谐完美!霓裳羽衣舞,舞步轻移,腰肢流转,舞与曲配合绝妙,成为唐代乐舞艺术的巅峰之作,杨贵妃也因一曲霓裳舞在我国的舞蹈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霓裳羽衣曲》是君妃两人爱的结晶。从此杨贵妃更加受到君王的宠爱,玄宗夜以继日地沉溺于声色玩乐之中,不理朝政,由创建开元盛世的唐明皇变成了昏主庯君。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宫中为杨贵妃专门缝制衣物、打造首饰的衣工、工匠们就设置了千余人。
有一天,皇族贵戚们在太液池欣赏一株盛开得洁白如雪的千叶白莲时,玄宗却注视着杨玉环说:“莲花虽好,哪及我这解语花!”意思是说,自然界的花再美,也只能观赏没有情感,而杨贵妃这朵花不只娇媚,还可心声互答,爱语相通!
杨贵妃喜欢看花,唐玄宗就派人寻来名花异草,移栽在槛(木笼)里,槛用木板做底,底下安上木轮子,可以让人拉着移动,杨贵妃想什么时候看、在哪看,都可以随时随地拉过来,这叫“移春槛”。
杨贵妃喜欢玩乐,唐玄宗就趁着酒兴,让杨贵妃带上百名宫女,他带上百名宦官,用霞帔、锦被做旗子,相互攻击,打败者饮酒,往往是没了君臣之分,酒醉而归,取名叫“风流阵”。风流天子在风流阵中得到了极大的快慰。
杨贵妃喜欢在太液池边赏月,唐玄宗就准备在太液池西岸建一个百尺高台,准备与他心爱的妃子登高望月,可惜的是,还没等望月台建成,就爆发了安史之乱。
杨贵妃擅长音乐,击磬击得特别好,乐声美妙悦耳,就是太常寺和梨园的高手也自愧不如。玄宗为了让杨玉环高兴,令人采凿兰田绿玉精雕成磬,并用金银珠宝装饰架子和穗子,又用黄金铸造了两只各重二百多斤的狮子做底座,制作精妙,价值连城。
杨玉环独受专宠,后宫三千佳丽却无人怜爱,心里如何能是滋味!但不管心里有多少积怨,也不敢发泄,只能是含悲凝望,独守空房。这其中失落感最强的,当属江南美女江采苹。江采苹是先于杨玉环进宫的,姿容艳丽,才貌兼备,是高力士在江南为皇上寻求美女时把她带入宫中的。玄宗见江采苹长得超凡脱俗,性情柔顺,就特别宠爱她。
江采苹特别喜爱梅花,她在自己的寝宫前遍栽梅花,又亲自写了“梅亭”两字,以示标榜。花开时节,常立于梅下,废寝忘食,只顾吟诗抒情。玄宗见状,送给她一个“梅妃”的雅号,雅号传开,宫女们则改口叫她梅娘娘了,她竟欣然自得,喜梅更甚,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玄宗有一次与她一起赏梅,讽喻她说,爱妃成了“梅精”了。
梅妃影视形象
江采苹自恃有奇特的美貌,没担心过皇上有一天会不爱她,直到杨玉环入宫夺爱,并且得宠之势越来越盛,梅妃才知自己已如早谢的梅花,在皇帝的眼中没有了位置,心情也就抑郁落寂,凄凄哀哀地度日如年,把个本来就苗条细弱的身材削剪成了一支枯梅。
报春的梅花又盛开了。梅妃愁眉不展地立于梅下,想起往日与皇上并肩赏梅,吟咏玩乐恩宠并施的情景,不觉湿了眼帘。如今,她已被迁到上阳东宫,别说受皇帝宠幸,就是见皇帝一面都难,这一切都是因为杨玉环,想起此事,她就又恨又恼。
那是杨玉环刚刚册立为贵妃不久。某日,玄宗召梅妃和杨贵妃一起饮酒。玄宗拥着一对美人,赞赏不已:一个丰腴,-个清丽,都是绝代佳人,三人飞觥传觞,越喝越高兴,玄宗就要梅妃为杨贵妃赞诗一首。梅妃思索片刻,提笔写到:
撇去巫山下楚云,南官一夜玉楼春,
冰肌月貌谁曾似?锦绣江山半为君。
玄宗见了连称:“好诗,好诗!”
杨贵妃面带不悦,伸手夺过诗,匆匆浏览一遍,看见诗中有“月貌”和“半为君”之语,心想,“月”字和“半”字合起来不正是肥胖的意思吗?心下着恼。杨玉环也是才女,略一思忖,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梅妃:
美丽何曾减却春,梅花雪里亦清真,
总教借得春风早,不与凡花斗色新。
这首诗也暗含讥讽,“亦清真”就是太瘦的意思,而以“凡花”比喻梅妃更是充满了鄙视,意思是说梅妃早已过时了。两个女人在“诗斗”,玄宗心里明白,面上只能装糊涂,他不愿意看到二人产生嫌隙。但后来杨贵妃嫉妒心太盛,只要一提梅妃就火冒三丈,又在玄宗面前多次贬损梅妃,说梅妃那句“锦绣江山半为君”是说皇上把江山拱手让人,皇上只当半个天子。其实,玄宗明白梅妃的真正用意,但也只能以对皇上不尊的名义,舍瘦取肥把梅妃迁到了上阳东官。
这日夜晚,明月高悬,玄宗独自在宫中踱步,忽有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花开了,他忽然想起许久都没有见到梅妃了,情不自禁地向上阳东宫走去,隐约看见一个身影在梅树下立着,近前一看,正是梅妃,那瘦削的身形衬着白皙的面孔,煞是凄楚可怜。
梅妃哭诉对他的思念之情,玄宗温情软语地抚慰了半天,一时离不开梅妃,就命跟随他的高力士去杨贵妃处,说是自己身子不爽,不去坤宁宫了,又带着梅妃到了自己的寝殿翠华西阁,拥着梅妃共入鸾帐,缠绵绯恻,恩爱如初。
杨玉环见皇帝昨夜独寝,今晨却未上早朝,加上早就怀疑皇上对梅精旧情仍在,后来果又得了密信,说是昨夜里皇上召梅妃侍寝了,妒火立时就燃烧起来,气势汹汹地直奔翠华西阁而来。
玄宗与梅妃的旧情难忘藕断丝连,但身为一国之君,却难抵杨贵妃的悍妒,只能与自己心爱的妃子偷偷摸摸地约会。昨夜他与梅妃同眠就担心杨贵妃会找来,命高力士亲自在宫门外守候,不准任何人进来。
对皇上无比忠心的高力士在门外守候了一夜,天亮后又累又困。杨贵妃突然而至,吓得高力士立时没了瞌睡,正要奔入寝殿内报信,杨贵妃喝住了他,让他打开阁门。高力士不敢不从,只得故意地大声喊道:“杨娘娘来了,快开门啊!”意在提醒皇上早做准备。玄宗忙推醒梅妃,刚让她穿好衣服藏到夹层中,杨贵妃就闯了进来。
玄宗躺在榻上,假装刚醒的样子同杨贵妃打招呼。杨贵妃突然在榻上发现了一双女人凤鞋,鞋面上用珍珠绣着朵朵梅花,榻上还有一枚翠钿。杨玉环一手拎鞋,一手捏着翠钿,向皇上质问:“这两件妇人之物怎么会到圣上的寝殿呢?陛下昨夜不是独寝吗?”说完把凤鞋翠钿都扔在地上,泪流满面地又把金钗宝钿也扔在榻上说:“这是陛下与臣妾的定情之物,今陛下移情别爱,妾把此物归还陛下,送给陛下所爱之人吧。”
玄宗张口结舌,一时不知说什么好。高力士忙上前打圆场,无奈杨贵妃越劝火气越大,哭哭闹闹没个完。在榻上围着锦被的皇帝感到权力受到了侵犯,想到娇弱的梅妃还藏在夹幕中,立时一股火冲上来,龙颜震怒道:“把杨妃撵出宫去!送入杨府,永远不准入宫!’
夹幕内的梅妃早已被一个知事的小太监送回上阳宫去了,但梅妃体质纤弱,心事又重,连惊带吓连气带怨,从此就病倒了,一朵秀丽的红梅就这样早褪了颜色。后来唐玄宗赏她珍珠一斛,梅妃又将珍珠送回,还给皇帝写了一首诗: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红泪湿红绡;
长门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玄宗看了此诗,想到梅妃的困境,不禁对杨贵妃又恨又恼却又无可奈何,便让人将此诗谱成一曲,称做《一斛珠》流传了下来。
杨妃与梅妃这场遭遇,历来被文人大加渲染,旨在说明宫中妒火烧身,女人间很难相容。这实在是宫中女人的悲剧。她们以姿色邀宠又因姿色相斗,到头来都难逃脱这样的结局:色衰即宠衰。
美丽的誓言和美丽的虚无
杨玉环此时如遭霜打,回到坤宁宫只收拾了几件衣物随身带上,就随着高力士出宫到了族兄、宰相杨国忠家。
杨国忠原名杨钊,与杨贵妃并没有什么亲缘关系,当初杨玉环被册立为贵妃时,杨氏家族封爵受赏,杨钊并未沾着边。当时他生活在四川,十分窘困,仗着杨家的名分,他讨好剑南采访使鲜于仲通,并认识了章节度使。章节度使正为朝廷李林甫专权、自己前程难保而发愁,了解到杨钊的族妹杨贵妃正在皇帝面前大红大紫,就想利用杨钊找杨氏家族做他的靠山,于是就给了杨钊一个职务,让他带上四川的特产前往京城。
杨钊到京城把礼品给了杨家几位兄弟姐妹,大家得了蜀货又感念杨钊也是族兄,亲不亲故乡人,就都向贵妃说杨钊的好话,又兼杨钊长得相貌堂堂,机智善辩,深得皇帝的好感,以后便赐给他一个官衔,还允许他享有随便出入皇宫的特权。杨贵妃见娘家人也就杨国忠还有点当官的才能,就让高力士多在皇上面前美言。果然,在高力士的推荐下,杨钊步步高升为度支郎中,掌管国家赋税,又请皇上赐名为杨国忠。
杨国忠后来又巴结讨好宰相李林甫,被提拔为御使,与李林甫狼狈为奸,做了许多的坏事,李林甫一死,杨国忠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宰相。
杨贵妃被逐出宫回到杨家,吓坏了杨氏一族,大家聚在杨国忠家里,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大家都明白杨贵妃的荣宠得失对杨家的重大影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杨国忠心里比谁都着急,惟恐官位不保。正巧御使吉温去向皇帝禀报要事,杨国忠忙求吉温在适当的时候向皇上为杨贵妃求情。
自从离开皇宫,杨玉环的眼泪就没停过,她到现在才明白,难怪说君心无定,伴君如伴虎,想当初一人独占三千宠爱,谁能与我争一高下?而转瞬间,失宠后妃所居住的长门、有罪宫女禁闭的永巷都去不得了,荣衰只在朝夕间,最冷莫过君王心!
然而,她又立时否定了自己对君王的看法,觉得皇上还是深爱着自己的,她在皇帝心中有一定的位置,心想这件事不过是君王被她惹得恼怒,一时冲动,很快皇上就会派人来接她回宫的。
然而,两天过去了,宫中并没有动静,杨玉环快要绝望了,她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离不了君王的宠爱,杨玉环的三个姐姐来看望她时,姐妹四人禁不住抱头痛哭。
昔日欢歌不断的长生殿今日像是清静了许多,玄宗一不召乐工,二不聚舞会,不见朝臣也不思朝政,一个人木然坐着,闷闷地饮着酒。
“辇路生春草,上林花满枝,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他怅然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充满悲凉之感,是啊,景色虽好,可是佳人不在,即便春光烂漫也会大添惆怅。
这时,唐玄宗才体会到没有贵妃陪伴身侧的孤独,那是一种多年来共同生活、如影随形的默契与和谐,他对杨玉环产生了一种刻骨的思念。但一想到杨玉环的刁蛮和任性,他就感到气愤,若是再一味地姑息她,她岂不要目无天子王法了吗?
然而,皇上此刻不只是要尊严,更需要爱,需要女人的温柔,没有女人的日子是不堪想像的!杨玉环是他在千万名美女中选出来的,是他最中意的一个女人,费尽了多少周折才把她名正言顺地安置在了自己身边,想起与贵妃的恩爱日子,他不禁又懊悔起来。此刻,他满耳鼓都是贵妃那好听的声音,伸手就可以触摸到贵妃那丰腴的身体。高力士最清楚皇帝的心思,他知道皇帝思念贵妃又抹不下面子,张不了尊口,恰在此时,御使吉温求见皇上。
吉温禀事完毕,小心翼翼地说,贵妃娘娘在宰相家里两天水米未进,思昔伤怀,长此下去,岂不伤了玉体损了倾城之貌。高力士也附和着说,贵妃娘娘出宫前只带了几件衣物,现在怕是缺了许多物什吧。
玄宗沉思不语。他从袖中摸出金钗宝钿递到了高力士的手里,高力士心领神会,低声说到:“陛下放心,老奴俱会办妥,陛下就静候佳音吧。”高力士亲自乘了马车来到杨府迎接贵妃回官。
杨贵妃见了玄宗皇帝,泪流满面,娇柔可怜。玄宗张开双臂,美人扑入怀中。这时,玄宗早已没了脾气,他亲手为贵妃抹泪,又好言相劝,并指天发誓,永远不与梅妃往来,只喜欢杨妃一个人,杨贵妃这才破啼为笑。经此变故,杨贵妃已经认识到了她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她决定以更多的柔情、才智来打动君王的心。她的才华体现在诗文与音乐方面,经常是一首新词,一首新曲让玄宗惊叹不已。她还十分注重保养肌肤,修饰打扮,风采姿容更加艳丽夺人。
杨玉环的三个姐姐也都有姿色,尤其是三姐虢国夫人,天生丽质,不爱铅华,不施粉黛,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落落大方。她早年守寡,妖冶放浪,与杨国忠勾勾搭搭不算,看到妹妹一个人独霸天子,心里竟有些妒意,也想尝尝受宠的滋味。她时不时地在皇上面前露出几分娇态,给皇上送去几眼秋波,惹得皇上对她动了春心,十分留意起她来,并对她说,夫人今后可淡扫娥眉,素索面见君。
日子飞逝而过,三月三上元节挟带着片片新绿、阵阵花香来到了长安城。长安人纷纷出门到郊外踏青。曲江水暖,丽人如织,玄宗皇帝来了兴致,命高力士做了充分的准备,携了贵妃并三位夫人等同游曲江。
这支游乐队伍浩浩荡荡足足排出一里地长。唐玄宗与杨贵妃同乘一车,车子饰以彩帛金玉,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御辇被前后的羽扇团扇簇拥着,极尽皇家之盛。御辇后是韩国、虢国、秦国夫人的车,皆绣幕雕轩,珠绕环翠,华丽无比。
这支队伍引来了众多的围观者,由于车队快行,一路上不断有东西遗落,于是在车队后面又形成了一支纷乱的、争拾遗物的队伍。杨贵妃和三位皇姨看到此景,不禁随手又扔下一些小玩意儿,引来众人争抢,以此为乐。在他们看来,这便是高贵与贫寒的区别,这就是贫寒者对高贵者的景仰和礼赞,杨贵妃的心膨胀得满满的,她感受到什么叫最大的满足和实实在在的荣耀。
曲江池地处长安城东南角,是久负盛名的一个风景区,早在秦汉时就建有封建帝王的离宫别馆,这里建有最大的宫殿望春宫,还错落建置有紫云楼、芙苑园、杏园等名胜,是皇帝嫔妃、王公大臣经常出入和游宴的场所。
曲江的芙蓉园鲜花盛开,贵妃姐妹游赏春景,欢笑追逐,攀折鲜花,欢快非常。四人玩累了,就陪皇上到江边作“流觞”之饮:四个丽人在上游,皇上在下游,她们轮番向下游放入漂摆着斟满美酒的托盘,请玄宗喝酒,把皇上喝得十分高兴,兴犹未尽,又在望春宫大排筵宴。
酒宴上,杨贵妃的心情正与皇上的好兴致相反,她的胸中燃烧着熊熊妒火,这火焰是被皇帝和她的姐姐虢国夫人点燃的,曲江之行一开始,虢国夫人的美艳就引起皇上的特殊关注,时不时地赞赏几句,虢国夫人也频抛媚眼,搔首弄姿。酒宴一结束,杨贵妃就想赶紧拆散这二人的风流情。不过,她再不敢像上次对待梅妃和皇上那样了,只得把肚子里的火一压再压,就说在这殿中闷了,不如大家出去走走。
几位姐姐赶紧附和着,皇上说是酒喝多了点,就在殿内休息休息。虢国夫人临起身之前看了一眼皇上,皇上用眼神示意她留下。虢国夫人就对姐妹们说,她内急要去方便一下,叫她们先行一步。
杨贵妃等人刚走,皇上就拉过虢国夫人的手,同入帐中,了却了二人的情缘色债。此时的唐玄宗,早已把“只爱杨贵妃一人”的话抛到脑后,在云雨风流中享受着醉人的欢娱。
杨贵妃见虢国夫人久不下楼,就担心两人在殿内成了好事,急忙抽身回转殿内,这时已经不见了玄宗和虢国夫人,只见到二个诚惶诚恐的宫女,心里早已明白了一切,又不敢去闯他们的风流地,惊扰他们的美梦,想起上一次被逐出宫的事,只好向两位姐姐大骂虢国夫人,然后愤然独自回宫。
在这样盛大的场合,众多人的面前,贵妃不告而辞,这不是不给皇帝面子吗?唐玄宗一气之下传旨让虢国夫人当晚侍寝,虢国夫人在这件事上决不敢再犯白天的错误,托辞说身体有恙不能侍寝。玄宗觉得自己的老面子是越来越不值钱了,降旨把杨贵妃再次逐出了宫去。
杨玉环第二次被逐出宫去才真正知道皇上的反复无常和君威不可侵犯,认识到,她与皇上再恩爱,也不过是皇上的一个女人而已,他有权操纵她支配她!想到这里,不禁万念俱灰,悲啼不止。杨家见贵妃再次被撵出宫,忙聚在一起劝说贵妃主动与皇上和好,检讨自己的错误,又责怨虢国夫人惹出事端。虢国夫人一再向贵妃认错,请求杨贵妃宽恕。
杨贵妃一离开坤宁宫,皇帝就坐不住了,他与杨妃十余年的朝夕相处已情深义重,觉得自己与贵妃的姐姐偷情确实有些龌龃,就想主动缓和一下局面,让高力士把贵妃喜食的宫廷佳肴拿一些给贵妃送去。
高力士得旨,忙赶到杨府。杨贵妃见到皇上的赐物,又委屈又难过,故意说:“皇上富有四海,后宫拥塞,我不过一寻常女子,弃之何惜,再选一位也就是了。’
高力士说:“娘娘此言差矣。宫中美女虽多,娘娘却是皇上最喜爱的,皇上的脾气老奴熟知,皇上儿女情长,岂能因小过而弃了娘娘,不过是一时气恼罢了,还求娘娘拿一件信物给老奴捎给皇上,以感动圣心,总不能等着圣上来向娘娘认错吧,皇上可是一国之君啊。”
杨国忠及三位姐姐也随声附和,软语相劝。杨贵妃气也出了,话也讲了,心情好了许多,想起皇上对自己的千般恩爱,万般好处,不禁心酸泪涌,一时又想不起送给皇上什么才好。
良久,命侍女立即拿镜台和金剪来,剪下了一缕青丝,用绢帕包好了,递给高力士说:“臣妾今日富贵都是圣上所赐,只有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就将这一缕青丝献给圣上,以表玉环对圣上的依恋之情!”
高力士捧了这包青丝,忙转身回宫献给了皇上。
唐玄宗手摸青丝说:“难得娘娘对朕这一片深情啊。”
高力士忙说:“娘娘流落宫外,又思念圣上过度,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如何是好?”玄宗急了。虽然天色已晚,还是命高力士打开安庆坊的栅门,前往杨府迎接杨贵妃从太华宅回宫。
一件宝物的失而复得会倍加珍惜,一段爱情的断而复续会更加甜蜜。如今杨贵妃又重返宫廷,倍受皇帝的宠爱,标志着她在皇帝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杨玉环满足了,也乖巧了,不再娇纵,不再任性,不再使君王难堪,而是一心一意使君王心欢体畅。
盛夏已过,转眼就到了天宝十载(751年)的七夕,这是传说中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个悲情故事感染着人们,每年的七月初七这天晚上,人们按照例俗摆上瓜果酒肉,祭祀牛郎织女两星,皇宫的妃嫔们各用九孔针、五色线对着月亮穿引,如能穿得上,就谓得巧了。
这年的七巧节,玄宗皇帝命人把节日办得比往年更盛大,更热闹,众人欢闹到午夜时分才散去。贵妃觉得体热,睡不安稳,就到外面乘凉,她仰望星空,心有所感,不觉滴下泪来。
玄宗寻贵妃而来,见贵妃面有泪痕,忙问缘由。贵妃长叹一声说:“妾想那牵牛、织女二星隔绝银河,一年才得一度欢聚,这离别怅、相思苦,怎么能让人忍受?人间不知天上事,神仙该有多么伤悲啊。”贵妃又说:“妾并非只为双星凄恻,牛女二星虽然一年只见一次面,但却是地久天长,只恐怕陛下对妾的恩情,不如他们长远。”
玄宗听了此话,忙说:“爱妃此言差矣,他们纵然长生,哪能比及我与贵妃朝朝暮暮,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啊。”杨贵妃非常感动,拉着皇帝的手说:“既蒙陛下如此情浓,趁此双星之下,乞赐盟约,以坚始终,如何?”玄宗立即允准,拉着杨贵妃来到长生殿的香案前并肩跪下,焚香起誓,杨贵妃心中感到莫大的满足,她相信,这誓言就是一把锁,锁住了他们的身,也锁住了他们的心。
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述了他们的七夕暂言:“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于古绝句成为永恒爱情的写照。但是,山盟海誓往往是靠不住的,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以不变应万变很难做到。当海也“枯”了,石也“烂”了的时候,带给情人们的往往是透彻心脾的悲凉,马嵬坡之变便是毫不费力地把这“誓言”击得粉碎!与这粉碎之声相伴的,是一位绝色而重情女人的悲伤涕泣!
逃亡路上爱的葬礼
天宝十三年(755年)间,一首民谣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两角女子绿衣裳,却背大行邀君王。”这首民谣的前一句是“安禄山”三个字的隐喻,后一句是“反叛”之意,合起来就是说安禄山要造反了!
安禄山是一个野心家,他献媚有术,颇会讨好杨贵妃,杨贵妃多次在玄宗面前美言,玄宗封安禄山做了三个重要边地的节度使,统领二十万大军。
安禄山既有精兵良将,又据守边关重镇,谋反的条件日趋成熟。杨国忠与安禄山矛盾很深,曾向唐玄宗劾奏安禄山欲图谋不轨,为了证实对安禄山的劾奏属实,就以安禄山谋反为名,包围了安府,杀了安府的人。消息传到范阳,安禄山带十五万精兵,号称二十万,举起了反叛朝廷的大旗。
大唐几十年无战事,朝廷已久不修武备,各州县的铠甲兵器都已经锈迹斑斑,兵士们素无训练,竟不知怎样使弓用剑。安禄山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直逼军事重镇潼关。
安禄山就要杀入京城了,唐玄宗只得听信杨国忠的建议,逃往四川避难。
天宝十四载(756年)七月十四日的黎明时分,古城长安笼罩在浓浓的雾霭中,人们还沉睡在梦乡里。大明宫凤凰园内虽然悄无声息,却见人影晃动,宫女宫使们忙作一团。皇帝唐玄宗与他的爱妃杨玉环在宫女们的服侍下,正在穿衣梳洗。两人一夜未眠,面带倦意,简略收拾已毕,早已候在门外的宦官高力士迎上前来,小声问道:“陛下,娘娘,可以走了吗?”
杨贵妃驻足门槛内,环视了一遍寝殿,熟悉的梳妆台,带着她体香的锦榻,屋内的装饰、陈设,一一尽收眼底,她舍不得这熟悉的、留下她太多欢乐的富丽堂皇的寝殿,这里有她与君王无处不在、朝夕欢娱的记忆!
两天前,安禄山已攻破潼关的消息传到京都,宰相杨国忠劝谏唐玄宗前往西南蜀地避难。唐玄宗原打算要亲自出征讨伐安禄山,但经不住杨贵妃苦苦相劝,只好同意杨国忠的劝谏。
杨贵妃心头一阵怆然:前途遥遥无期,生死未卜,皇上年事已高,这一路又风雨颠簸,将如何面对?杨贵妃打了个寒颤,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兆。唐玄宗拉住杨贵妃的手说:“爱妃不要难过,还是早点上路吧,等诛灭叛贼,朕与爱妃很快就会回来的。"
唐玄宗和杨贵妃来到了延秋门(长安城禁苑的西门),那里已聚集了唐玄宗的几个爱妃、皇孙、几位大臣和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带队护驾的六军将士,杨国忠鞍前马后地张罗着,车马将士鱼贯驶出延秋门,悄悄离去。
出了长安城,陈玄礼指挥兵士们拆掉包在马蹄上的棉包。立时,古道上响起一阵杂沓的马蹄声。正是“九重城阙烟尘里,千乘万骑西南行”。长安城渐渐消逝在尘埃之中。
虽然安禄山就要杀入京城了,还有一些对皇上及大唐江山无比忠诚的老臣仍按惯例来到宫中上朝。三卫的仪仗队们还整齐地排列着,宫门处的计时刻漏还在“嗒、嗒”地响着。当卫士们打开宫门,却见宫内的男女侍卫们都向宫外奔跑,并大声嚷嚷:“皇上离开宫中了!皇上逃出京城了!”这消息迅速传遍了长安城,引起京城一片混乱。玄宗皇帝仓皇出逃,留下众多的妃嫔、皇子,后来安禄山入长安,被杀者无数。
安禄山剧照
顶着酷暑骄阳,南逃的队伍马不停蹄地疾奔。到了中午时分,已至古城咸阳。此时人困马乏,又累又饿,再也难行半步。玄宗命杨国忠组织大家休息,赶快弄些饭食来充饥。
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咸阳的望贤宫内休息。这也是一种巧合,威名赫赫的大唐天子,此时身边竞无人应召,就连一碗粗茶淡饭也没有人供奉。咸阳城内的大小官吏听说长安城就要失守,早已携家带口,卷着金银细软逃之天夭了,留在城内的尽是些老弱病残的穷苦百姓。看着饥饿难耐、灰头土脸、面容沮丧的皇亲国戚、臣僚将卒,唐玄宗深悔不已。
正在此时,望贤宫外一阵喧哗,原来是几位百姓在一位老者的带领下用几只木桶装了些掺杂着麦豆的粗饭送来,众人也顾不得许多,一拥而上,没有碗筷,就用手扒着吃。饥不择食,皇族贵戚们此时觉得这麦饭胜过宫中的美餐佳肴,吃得津津有味。
稍事休息,一行人马又上路了。跑到半夜,才到了距长安城近百里的金城,城内也是狼藉一片,县令和官吏早已不见了踪影,军士们弄来些米面生火开灶,准备饭食。杨贵妃已是娇容变色,肢疲体惫,饭也未吃水也未饮,依在玄宗身上睡着了。
第二天天未大亮,杨国忠又催促车马上路,又是一阵急奔,到了今陕西兴平西马嵬坡驿站处才收住脚步。唐玄宗与杨贵妃被安置在驿站内休息。此时骄阳似火,酷暑难当,杨国忠颐指气使地骑在马上,挥鞭督促,将士们又累又饿,怨声载道,拒绝前行。
陈玄礼对杨国忠早已恨之人骨,一直苦于找不到机会,今见群情激奋,趁机煽风点火说:“如今天下分崩离析,朝野怨愤,都因杨国忠专权招乱。只有杀了杨国忠以谢天下,方能四海平静!”将士们举臂高呼:“惟统军之命是从!’
恰在此时,有二十几个吐蕃使者在驿站西门与杨国忠相遇,截住他要食物。陈玄礼见状高呼:“杨国忠与吐蕃私通,预谋反叛!”
将士见统帅发令,利箭齐发,杨国忠的坐骑被射中,杨国忠弃马逃至西门内,被将士们追上,将他砍为数段,割下首级,挑在西门外。杨国忠的儿子、夫人皆被杀死,同行的杨贵妃姐姐秦国夫人也被杀,虢国夫人在逃亡路上被人杀死。
驿站外的血腥屠戮,驿站内的皇上、贵妃并不知晓。忽听驿站外人声鼎沸,唐玄宗忙惊问高力士:“外面为何如此喧哗?
快宣陈玄礼见朕!”高力士领旨,陈玄礼随即来到。唐玄宗问:“众军为何呐喊?”陈玄礼禀报:“杨国忠专权招乱,又与吐蕃预谋反叛,激怒六军,将士们已把他杀了!”
唐玄宗惊呆了!他是一个聪明人,六军将士跟他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杀了他的宰相,看来他这个皇帝是左右不了这些“护驾”的六军了。他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对陈玄礼说:“杨国忠罪当诛杀,六军将士有功,待平定叛乱以后,定当赏赐,将军去整顿队伍继续前行吧,以免延误了行程。”陈玄礼站着不动,外面的吵声更大了。玄宗便向陈玄礼询问,陈玄礼看了看皇上,说:“陛下,将士们杀了杨国忠,但贵妃娘娘还在,他们心怀忧惧,不杀贵妃,誓不护驾。”
唐玄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惊疑地看着陈玄礼,问他为什么要杀贵妃,陈玄礼冷峻地说:“群情难抑,众心难违,还请陛下割爱!”唐玄宗一个趔趄,高力士忙上前扶住。玄宗声音凄哑地说:“杨国忠纵有罪,被诛杀也就罢了,妃子随驾,并不参与国事,六军为何要逼杀妃子?’
陈玄礼辩驳道:“只是军心已变,微臣实在是无法弹压,如之奈何,还望陛下三思。’
杨贵妃满面泪痕从里间走出来,她来到唐玄宗面前,双膝跪地前行几步,拉住玄宗的衣角:“陛下,风云突变,事出非常,我兄已遭杀戮,波及臣妾,看来是臣妾命薄,前生事定,只是陛下的恩德臣妾今生难以相报了!就让臣妾去死,不要难为圣上了吧。”言罢,跪地呜咽不止。
唐玄宗急忙扶起杨贵妃:“爱妃莫急,容朕再想想周旋之策。”
这时,驿站外喊声迭起:“不杀贵妃,死不护驾!”
唐玄宗命侍女扶贵妃到里间休息。他急切地拉住高力士:“你有何良策?”
高力士为难地说:“陛下,恕老奴直言,当此之时,陛下安全最为重要,陛下安则国家安,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贵妃虽然无罪,但贵妃在陛下身边,将士们如何能够安心?外面军士已将驿亭包围,若再延迟,恐有他变啊。”
唐玄宗一阵眩晕,手扶额头,艰艰地对陈玄礼说:“将军去安抚六军吧,切勿莽动,朕自有道理。”陈玄礼听旨走了。
杨贵妃深为唐玄宗的处境担忧,便跪在地上哭道:“臣妾受皇上深恩,杀身难以报答,今事已至此,望赐自尽,以解军危,陛下安全至蜀,臣妾泉下有知也就瞑目了。’
唐玄宗老泪纵横,仰天长叹道:“天啊,为何如此无情,我与爱妃的恩和义难道就要在此了断吗!朕枉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却不能保全爱妃,要它何用!?朕宁可国破家亡,决不肯弃舍爱妃!’
杨贵妃哭道:“陛下于妾恩深似海,但事已至此,无路求生,若再留恋臣妾,恐怕玉石俱焚!妾身不足惜,陛下万万不可身蹈危境!请陛下速速决断!舍贱妾而保全陛下及社稷江山吧!’
高力士见状,也跪地向唐玄宗说:“娘娘既已慷慨捐生,望万岁爷以社稷为重,割爱吧!”唐玄宗依依不舍地望着杨贵妃,躬下身来,慢慢地为贵妃理着发髻,突然猛地转过身子,颤声说:“高力士,那、那就遂了娘娘的愿吧。”高力士听了皇上的话,忙从地上爬起来,不迭声地答道:“遵旨!”
皇上话语虽轻,匍伏于地的杨贵妃却感到像炸雷响在耳畔,她蓦地收住了泪,木然而又陌生地望着唐玄宗。玄宗回过身来,恰与杨贵妃的目光相对,一刹那间,唐玄宗的心里不由得一阵发抖,他第一次看到杨贵妃这冰冷、麻木和绝望的神情,多情的美目中失去了光彩,变成了一潭冰冷的死水。
杨贵妃乞求皇上割舍对她的恩情,及至皇上恩准,她又恍然悟道:生死关头,赐死她的是皇上,就连高力士也求皇上赐她速死。可见这人生的虚假,真实的冷酷,七夕之夜两情久长的灼热誓言都消逝了吗?
杨贵妃随着高力士缓缓地走出驿站,六军将士一睹绝世美人的凄容和骄姿贵态,一时鸦雀无声。杨贵妃望那山坡之上,佛堂之前,正有一棵梨树形神俊逸,就回身对高力士说道,就在此吧。高力士忙把皇上赐予的三尺白绫系好。贵妃回身对高力士泣道:“公公是旧人,圣上春秋已高,望能体察圣意,小心侍奉,再转奏圣上,休要念我。’
高力士一直陪伴皇上,与杨贵妃也相随多年,此时也老泪横流,泣不成声。杨贵妃留恋地看了看群山蓝天,仰天长叹一声,投缳自缢。霎时,风息了,喧哗止了,梨树枝上的白绢,把一个美丽的生命映衬成一片惨白,一片死寂。天神地鬼用出奇的沉默注视着这一幕爱的葬礼。
杨玉环气脉全无,高力士命人解下尸体,放在驿站的庭院之内,命陈玄礼前来相验。尊皇上之命,他用随身携带的紫色锦褥一条裹了万娇之躯,草草葬于马嵬坡道旁。那锦褥上还残留着昨日的温馨,还带着美人的体香,它裹着一代红颜已埋在冰冷的黄土之下了。
六军又策马前进了。逃生路上留给唐玄宗的是割舍不断的对贵妃的思念,十六年的情爱生活历历在目,贵妃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如刀削斧刻般在他的脑海中越发清晰起来。经此战乱,又因思念贵妃,唐玄宗骤然间衰老了许多。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让位给太子李亨,自称太上皇。他又回到了长安的皇宫内,只是物是人非,佳人难求了。唐玄宗常喃喃地说:“高力士,速召贵妃前来伴驾。”然而,到哪里去召杨贵妃呢?两情缱绻的往昔,只有到梦中去寻觅了。
天高地邈魂归何处
六军将士逼迫缢死杨玉环后,拥着满面悲凄的唐玄宗向西南逃去。蜀道上,阴雨绵绵,晦暗潮湿,恰在此时,栈道上传来阵阵铃声,唐玄宗思念杨贵妃,即兴写下《雨霖铃》曲,后用作词牌。唐代崔道融有诗云:
华清宫里打撩声,供奉丝簧束手听。
寂寞銮舆斜谷里,是谁翻得雨霖铃。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从成都返归长安。杨贵妃草草葬于马嵬坡,令他时时不得安宁。他命高力士去给贵妃重新移葬,打开墓穴后却发现贵妃的尸身早已腐烂化作了泥土,只有一个胸前佩戴的用金线绣的丝织香囊还完好无损。高力士怕皇上知道贵妃尸身腐坏伤心,就拿回那个香囊来安慰他。
玄宗得了香囊,如见贵妃,泪流满面,整日不释香囊,直到他郁闷死去。《全唐诗》中有一首《太真香囊子》的诗这样写道:
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泪香。
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
还有的史书记载,贵妃墓中并没有贵妃的遗体,由此也引发出贵妃到底有没有死在马嵬坡的疑问。
有一种关于贵妃没有死在马嵬坡的说法:一个素来与贵妃特别好的侍婢顶替贵妃死去,贵妃逃出马嵬坡,流落人间,吃尽万般辛苦,东渡到了日本,后来老死异乡。至今在日本还有一座贵妃墓。
据《新唐书.后妃传》记载,杨贵妃死后,“裹尸以紫茵,瘗道侧”。长安收复后,玄宗自蜀回京,“密遣中使具棺椁他葬焉。启瘗,故香囊犹在,中人以献帝视之,凄感流涕”。说明现在的墓冢是个衣冠冢。
另一种说法是,有个大胆贪鄙的歹徒,为了得贵妃墓中的陪葬珍宝,掘开了墓穴,拿走了值钱的东西,把贵妃的尸首不知扔弃在何方,却留下了遗落的莲花香袜,也留下有关莲花香袜的诗词佳句和种种传说。
《全唐诗外编》李远有《老僧续得贵妃袜》的诗:
坠仙遗袜老僧收,一锁金函八十秋。
霞色尚鲜官锦拗,彩色依旧夹罗头。
轻香为著红酥践,微绚曾经玉指勾。
三十六宫歌舞地,惟君独步占风流。
唐李群玉也有《李远获贵妃袜》的诗:
故物犹存事渺落,把来忍看旧时香。
拗连倚锦分奇样,终合飞蝉饮瑞光。
常来凝酥迷圣主,应随玉步浴温汤。
如今落在吾兄手,无限幽情付李郎。
唐玄宗所作的《又作妃子所遗罗袜铭》中写道:“罗袜罗袜,香尘生不绝。细细圆圆地下得。琼钩窄窄弓弓,手中弄新月。又如脱履露纤圆,恰似同衾见时节。方知清梦事非虚,暗引相思几时歇。”表达了玄宗睹物思人的悲凉心境。
香袜也引出了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传说香袜被一个马嵬坡前开小酒馆的老妇拾得,当做至宝,凡是要看一眼莲花香袜的人均须交予她一百钱。老妪的钱囊渐渐地鼓了起来,发了一笔小财。其他传说即如诗中所说,莲花香袜被一老僧拾得;还有李远获贵妃莲花香袜之说。一只香袜竟引出这么多的传说,足见杨贵妃之事流传之广。
据说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愈发思念杨贵妃,达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恰在此时,有个蜀地来的道士,说他有神仙之术,能招魂魄,让贵妃与唐玄宗见上一面。唐玄宗大喜过望,即命道士在兴庆宫设帐召魂,以求一睹爱妃容颜。
道士在帐内施了一番法术后对玄宗说,他找遍了天上、地下也没找到杨贵妃的魂魄,于是又到东海蓬莱去找,终于在那里的仙山上找到杨贵妃,杨贵妃就住在“玉妃太真院”中,贵妃听说道士是玄宗的使者就召见了他,还关切地询问了皇上的身体好不好,并且向道士讲了天宝十年七月初七晚上在长生殿上与皇上的密语盟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情愿世世代代为夫妇。杨贵妃还拿出那对金钗钿盒,让他交与玄宗。道士拿出宝钗钿盒,玄宗更加深信不疑,恳求一定要见贵妃一面,道士最终安排了玄宗与贵妃的魂魄隔帘相见,了却了玄宗一桩心愿。
唐玄宗有一首《幸蜀回》写道:
幸蜀回居南内,梦中见妃子于蓬山太真院,作诗遗之,便焚于马嵬山下。
风急去惊语不成,觉来仙梦甚分明。
当时苦恨银屏影,遮隔仙姬只听声。
从这首诗中不难看出,所谓道士招魂一事均为枉说。
杨贵妃墓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县马嵬镇西的马嵬坡。马嵬原是一个不大的集镇,是通往西南的官道,历代都在此设有驿站,因此又称“马嵬驿”。马嵬驿有土坡,坡形向北逐渐升高,故又称“马嵬坡”。马嵬坡前有西(安)宝(鸡)公路穿过,北依黄山,南望秦岭,现在是陕西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贵妃墓由门楼、献殿、墓冢、碑廊、雕像等景物组成,具有浓郁的唐代建筑风格。门楼古朴典雅,建于民国25年(1936年)。门楼横额上有“唐杨贵妃之墓”七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原国民党陕西省主席邵力子的亲笔题字。踏进门楼,迎面是一座仿唐式献殿,共三间。越过献殿,便是一座青色砖石砌成的圆形墓冢,高达三米,这就是贵妃墓。
贵妃墓原来是个土冢,相传冢上白土,香气宜人,可滋润肌肤。游女纷纷拾取,使得墓土被大量取走。为了保护贵妃墓,此后便用青砖砌成了圆顶墓冢。贵妃墓东西两侧碑廊嵌有唐宋以来历代名人学士题咏的碑文三十二通,上面刻有温庭筠、李商隐、郑畋、林则徐、毕沅等人的诗作,最为著名的当属毕沅的《过马嵬咏古》和林则徐的《题杨太真墓》。墓冢之后是一道风景墙,踏过长长的三十七级台阶,便是一片开阔地,遍植绿草、鲜花,间以青石小路。开阔地中央矗立着一尊巨大的汉白玉杨贵妃雕像,雕像高六米,像身高三点八米,用料考究,工艺精美,在雕像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座仿古游亭,檐角高翘,龙飞花艳。
如今的马嵬镇因马嵬坡上的贵妃墓早已蜚声海内外,每年游人如织,四季不断。从唐至今,一千多年来,不知有多少游人凭吊贵妃墓,多少诗人题咏马嵬坡。据《马嵬志》记载,历史上曾有人汇编过马嵬诗作,得诗五百余首,但未能全部流传下来,很多都遗失了。这些诗词碑刻对这一历史事件及杨玉环其人的评论各不相同,或褒或贬,莫衷一是。
有的诗文同情杨玉环,如“古来花貌说仙娥,自是仙娥薄命多;一曲霓裳未终舞,金钿早委马嵬坡。”还有“渔阳浴铁陷宫闱,蒙难君臣走马嵬。自是明皇耽逸乐,却将倾国罪蛾眉。”有的诗文谴责唐玄宗薄情寡义,如:“命委马嵬坡畔泥,惊魂飞上傲霜枝。西风落日东篱下,薄幸三郎知不知。”还有唐寅的诗写道:“欲与君王共辇还,马嵬路狭转头艰;早知怨自思萌蘖,悔不当时乞赐环。”
有的诗文则褒奖杨玉环死得高尚,如:“二百年来事远闻,从龙谁解尽如云。长均兄弟皆何在,却是杨妃死报君。”有的诗文则说杨玉环因美而亡,如:“春梦悠扬生下界,一堪成笑一堪悲。马嵬不是无情地,自遇蓬莱睡觉时。”
论风流,情深怎比长生殿?论哀怨,命薄何如马嵬坡!究其杨玉环的一生,她享尽了人间的大富大贵,却以大悲结束。
从而也印证了一点,在封建时代,女子只是供帝王玩乐的工具,是皇帝的依附,没有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生命的尊严,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杨玉环所演绎的不过是封建时代宫中女人命运悲剧的一幕而已。
杨贵妃的可悲之处在于命运多舛,先寿王,后公爹,何去何从全不由自己做主。先嫁寿王,年龄彼此相当,感情甚笃,琴瑟和谐。被公爹强占,既有含羞忍耻之初心,也有遇到知音的喜悦,更不用说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吃不尽的奇异珍馐。也许物极必反,最后杨贵妃在奢华之后,被哗变士兵威逼,用白绫结束了自己年仅38岁的生命。这种命运的跌宕变化,非一个弱女子能够改变。
后人题咏马嵬驿的诗词很多,我以为清朝翰林缪东麟的子弟书《忆真妃》极具代表性,现选录如下,与读者共同分享:
马嵬坡下草青青,
今日犹存妃子陵,
题壁有诗皆抱恨,
入祠无客不伤情。
万里西巡君前去,
何劳雨夜叹闻铃。
最后以一首小词做结,送给大家:
秽事讹传愈千年。
诗曲精妙当世赞,
胡璇绝伦仙女美。
七夕私许鸟枝愿,
三镇战火二都漫。
马见白统香魂散,
孤坟青冢任评弹。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在岛屿读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