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一生评价及启示(34杨震四知)

杨震一生评价及启示(34杨震四知)(1)

我国东汉时有一位被誉为“关西夫子”的清官杨震。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一个叫王密的人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朝廷接受了杨震的举荐,委任王密为昌邑(今山东金乡县)令。王密对杨震十分感激。他私下拜会杨震,执意送上10两黄金以表谢意,并低声说:“黑夜里,无人知道,您就放心地收下吧!”杨震脸色阴沉,斥责道:“你送黄金给我,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自古以来,君子慎独,哪能以为无人知道,就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呢?”一席话,说得王密羞愧难当,他急忙起身谢罪,收起金子走了。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杨震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事。

喜欢历史的朋友,大多都听过“杨震四知”的故事。但是遗憾的是,很多朋友都是不求甚解,顶多是感慨一下杨震面对金钱而不迷失自我的高风亮节,未及深思,根本不知道杨震这一行为逻辑究竟有何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杨震一生评价及启示(34杨震四知)(2)

“杨震四知”的故事的文化内核其实在于“慎独”这两个字,那么,这两个字究竟有什么深层次的逻辑体系和文化意义呢?真正读懂了的人都足以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拥有一份更从容充实、温暖祥和的生活。

“慎独”的普遍意思

杨震一生评价及启示(34杨震四知)(3)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大学》第七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两部儒家典籍都不约而同提及了一个君子品行——慎独。那么,“慎独”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杨震一生评价及启示(34杨震四知)(4)

宋代学人陆九渊说:“慎独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说,慎独即“处世当无愧于心”。“正其心”是慎独,“诚其意”是慎独,表里如一,毋自欺也,是慎独。中国有两个半圣人,其中半个圣人就是清代的曾国藩,他就十分推崇“克己慎独”。

把“慎独”的意思翻译成大白话文,它的意思就变得非常立体和生动了,大致如下:

我们这一辈子不可能一直都活在世人的眼光和监督之下,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一直处于一个公众环境之中的;我们也不可能凭借一双眼睛、一对耳朵、一副头脑,就能看见、听到、辨别所有事情和人物的,也就是说,我们都是一定程度上的狭隘主义者。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自己陪伴着自己的,很多事情都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完成的,我们是如此的孤独无助、异想天开;我们会慢慢知道这个世界有很多未知的东西,也有很多我们左右不了、改变不了的事物,我们是如此的见识狭隘、苍白无力。

杨震一生评价及启示(34杨震四知)(5)

所以,修炼自我永远是最高效的修炼。当我们独处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假象的对象在和我们对话,这个假象者,可以是良知、理想、信念、道德等积极元素,不要是邪念和恶念。“慎独”的意思也就是这个意思,不要因为独处就失去了方向、原则和敬畏,所谓的慎独,其实就是扪心自问的意思。

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能慎重行事,不自我麻痹欺瞒;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不随口妄言。不要认为事情可以瞒天过海,也不要随意去报复性放纵自我。而是要尊重自己的内心,始终如一地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和内心那个光明而又纯粹的自己保持对话。

如杨震那般,有没有人看见他收钱其实并不重要,因为那对他来说都是外象。他在乎的是,以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和塑造,自己绝对不能收钱。他的人格和品性时刻在约束着他,他不会收取钱财的,即便是眼前空无一人,他也会觉得收人钱财的羞耻感仿若裸奔于众。

杨震一生评价及启示(34杨震四知)(6)

慎独并非追求空间上的独居、独处,而是追求心理、人格上的卓尔不群,不同于外在的功利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而要做到“慎独”,最重要的就是说的做的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言行如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

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

清代有个叫叶存仁的官员,从政30余年,甘于淡泊,从不苟取。一次离任时,僚属们临别馈赠礼品,为避人耳目,特地夜里送来。叶存仁见状将馈赠品原封退回,并赋诗一首相赠:“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这就是真正的“慎独”,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慎独。

“慎独”不是要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而是云淡风轻地做着最真实、最纯粹的自我,当然,也必须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

杨震一生评价及启示(34杨震四知)(7)

外表阳光却内心阴暗,说着好听却做着难看,表里不一、言行相悖都不是“慎独”,从直观意义上来看,做不到慎独的君子往往都是伪君子,做到了慎独的小人也都是真小人。

说了这么多,那么“慎独”是不是就是人前人后一个样的意思呢?它有这个意思,却不全是这个意思。提炼一下,“慎独”的核心意思就在于“养心”,“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慎独,之于他人是坦荡,之于自己,则是心安。

“慎独”的逻辑辩证

我们每一个人从小都会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外界环境要求我们活成什么样子,比如在父母心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一个好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这种生活的态度和要求,是具有公示性的,它是时刻会接受到社会和环境的评判和监督的。还有一个便是我们的内心世界,它是具有极强的隐秘性的,有很多事情和想法是不愿意也不想告诉大家的,比如我们不想做一个乖巧的人,而是想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表现得十分乖巧,可是内心里始终存在着很多热情奔放、自由放纵的想法。

杨震一生评价及启示(34杨震四知)(8)

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着一定的人格分裂症,我们服从领导,却又渴望成为领导;我们感情专一,却又期待被不同的人喜欢……也正是因为我们都是一个矛盾体,才必须要充分理解慎独的逻辑和意义。

慎独的基本逻辑其实就是应该怎么样去应对矛盾,尤其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矛盾。有些人表面上衣冠楚楚,背地里禽兽不如;有些人表面上喜笑颜开,背地里悲春伤秋;有些人表面上忙碌充实,背地里空虚寂寞;有些人表面上谦卑有礼,背地里愤懑不平……这些都是“慎独”没有做好的表现。

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和生存都是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制约的,所以我们都将也必须要在乎外界的眼光。比如我们不会随意在大庭广众之下去干一些出格的事情,衣冠不整地走在大街上,大家会感觉我们没有修养;比如我们也会去认真估算我们的行为成本,有很多恬不知耻的人会去公然调戏一个长得漂亮的小姐姐,但一般都不会在清醒的状态下去公开侵犯一个异性,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成本是什么?

杨震一生评价及启示(34杨震四知)(9)

但是,我们的行为和良知是不能永远依靠道德和法律的制约、公众和环境的监督才保持良性的状态,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自发性、自觉性的自我建设,这就是“慎独”。我们在职场之中,为什么很多领导开会常说:“你们要做到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要做到上班和下班一个样”?先不说这种职场的心灵鸡汤是否全对,但它背后的本质逻辑就是在引导员工要做到“慎独”。

“慎独”在方法论上,是一种应对自己身上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矛盾的一种理论逻辑,在方法上,其实就是自我建设、自我修炼、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和工具。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虚伪且喜欢自欺欺人的。你老婆问你喜欢某某白富美吗?你肯定说你不喜欢,你最爱且只爱孩子他妈,但背地里没少幻想着自己能坐拥后宫佳丽三千;你应聘的时候,公司的人力资源会问你真的热爱这份工作吗?你一般都会信誓旦旦地说,这绝对是真爱,恨不得掏出自己的心肝脾肺肾来以表忠心,但是要不了多久,只要你感觉自己没有得到自己预期的薪资,没有感受到同事们的友好,没有看到成长的希望,没有实现自我的价值,别说公司不是你的真爱了,就像你的另一个黄脸婆,每天看着都烦,你爱的并不是这份工作,而是这份工作背后能带给你的生活以及你的自我……

杨震一生评价及启示(34杨震四知)(10)

那么,人自私一点有什么不对吗?人有一些不便启齿的私欲有什么不好吗?为什么要像圣人那样去“慎独”呢?那样不是挺累的吗?做个普通的、矛盾的人不香吗?

其实“慎独”并不是苛求,并不是说不允许每个人在背后有任何欲望和想法,慎独是一种自我生命和价值体系的修补与完善。我们内心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私欲,或者偶尔会冒出一些遥远的想法,其实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我们被两种不同的环境左右,被它们分割成两个不同的自己,那就是很危险的了。因为我们长期游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之中,迟早会丧失做人的基本原则。

比如职场之中的阳奉阴违,其实很多人都曾经干过,甚至还被一些人奉为圭臬,认为这是办事灵活、不吃亏的宝典。但是,你认真去想一想,为什么职场中阳奉阴违是大忌,很多人因此终生无出头之日?因为它是见光死的,领导永远是喜欢表里如一的,无论听话的还是不听话的,他都希望你能当着他的面,开诚布公地表达你真实的意见。你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以为自己既可以做人又可以做鬼,但是当别人不知道你是人是鬼的时候,你便陷入了做人也不是做鬼也不是的困境了。

杨震一生评价及启示(34杨震四知)(11)

当你混迹于俗世的时候,总会遇到来不及思考或者身不由己的时候,毕竟谁也无法真正独立于俗世,但是,当你夜深人静的时候,当你风平浪静的时候,当你无所事事的时候,当你被“隔离”的时候,你便需要自发地去反省和修补自己的价值体系,哪些东西是对的,哪些东西是错的,哪些事情是不能触碰的,哪些事情无伤大雅……受伤不可怕,可怕的是受伤了无法自愈,“慎独”便是人在思想上一种常见的自愈方法。

“慎独”的现实意义

前面说了那么多,其实都是一些理论上的解释,任何理论和文化的落脚点都应该在经世致用上,那么,“慎独”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假如有一个人,他做不到“慎独”,也没有“慎独”的意识,那么他的生命和生活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呢?

杨震一生评价及启示(34杨震四知)(12)

如果你像杨震一样,是一个领导,而且是一个不错的领导,一定会有人以各种名义给你送礼。那么,你是收还是不收呢?不收,显得不近人情;收,却代表与我们的传统认识相违背!

如何在一个两难的问题之间去找一个平衡点,这就是“慎独”的意义!我可以不收,因为我心里从来没有收的概念;我也可以收,因为自始至终我就只想着收!

对立统一不是问题,问题是有些人对立之后就不想统一,总是想着欲盖弥彰或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问题。

杨震一生评价及启示(34杨震四知)(13)

但是,也有很多人说,我就是世间一蝼蚁,没想那么多,就是想简简单单地活着。

可是,生活真的会因为你的个人想法而周转吗?你真的可以克制自己不去想太多吗?当想法蔓延的时候,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人的想法其实是闲不下来的!很多口头上说自己没什么想法的人,往往是想法更多的人!

那么究竟该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呢?很多人在这个角落里看不清方向,不停地天马行空着。可是有些思路是越想越乱的!

若我真的一无所有,我越应该忍受孤独,越应该在一个人的时候不去乱想!

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有许多许多的幻想,如果不管我们内心多么狂热,永远不忘自己的初心,这就是真正的“慎独"!

杨震一生评价及启示(34杨震四知)(14)

“慎独”是君子,不“慎独”呢?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啥意思?掩耳盗铃的意思!品行低下的人,独自一人时常做坏事,见到品行好的人便竭力掩饰,那又有什么用?素养、品行的高低是一种由内及外体现出来的东西,无法表里如一的小人们,平日里散漫惯了,又怎能伪装成功?倒是更让人觉得虚伪与造作,而毫无益处。

自古以来,慎独就是圣人先哲们追求的修身境界,“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这么高的要求,臣妾做不到怎么办?

慎独,不是曲高和寡,而是一种“自我约束法”,慎众亦然,同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自我约束。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天热口渴。路遇梨树,行人纷纷摘梨解渴,唯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为什么,他说:“此非吾梨,岂能乱摘?”别人笑他迂腐:“乱世梨无主。”许衡正色回答:“梨虽无主,而吾心有主。”

既要自律慎独,也要严己慎众,这是修身律己的两种不同境界。

杨震一生评价及启示(34杨震四知)(15)

慎众,慎的是“从众”。群体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容易受群体的意识、情绪和选择影响。正如《乌合之众》一书所说,“群体中的个人,不过是众多沙粒的一颗,可以被风吹到无论什么地方”。所以,当身处群体中时,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不为“生态”所染,不为“氛围”所乱,不为“情绪”所惑。

其实,这就是佛教所谓的“入世”与“出世”,也是道教所谓的“羁绊”与“释然”,更是儒教的“可为”与“不为”。

杨震一生评价及启示(34杨震四知)(16)

其实,慎独也好,慎众也罢,提出的都是一个“做好自己”的问题。要回答的是,当把个人放置在一个独身自处、无人监督时,少了外界的压力、没有他人的监督的状态时,该如何“自处与自守”?在这两种颇为极端的道德情境下,如果还能把握住自身,才算是真正接受住了拷问。就像杨震说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就像许衡说的“吾心有主”,真正应该敬畏的,不是利益的算计、外在的压力、制度的约束或者他人的评价,而是道德的信仰、内心的律令,这是守德修身的最高境界。

无论是慎独还是慎众,说到底,都是一个修身、修心的过程。有了坚定的内心、坚强的自我,无论外界是嘈杂还是幽暗,都能秉承道德原则,守住本心,做好自己。做到“慎独”与“慎众”,才能在独处时不愧屋漏、不欺暗室,在众人中反躬自问、自反而缩,从“不能”、“不敢”升级为“不想”,最终“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