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源于哪里(于斯人也于是人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的经典作品,为初中义务教育必学篇目,也是必背篇目。在初中课本中存在几十年了,上过初中的人都应该背诵过这篇文章。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源于哪里(于斯人也于是人也)(1)

文中有:“故天将降大任于( )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意思是:上天将要把重大职责降临到某人身上的时候,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遭受折磨,使他的筋骨经受劳累,使他的身体肠胃忍饥饿,使他的全身困苦疲乏,使他的行为总是遭受困扰麻烦。这样,便可使他的心态受到震动,使其性格更加坚韧,从而增加他们所未具备的能力。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源于哪里(于斯人也于是人也)(2)

寓意是: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可以使人担当大任,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安逸和享乐可以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

争论的焦点就在:“故天将降大任于( )人也”。现行教材是:“天降大任于是人也”,而网友不干了,我学的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呀!是考古有了新发现?还是我们的记忆出现混乱?你记得是哪一种说法呢?

事件的起因

起因于有网友发的一篇文章:《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动过了!》。该网友困惑于课本中孟子那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中那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自己记忆很清楚的,应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因为当时课上还联想到了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是不是就是这个“斯人”?”?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源于哪里(于斯人也于是人也)(3)

怎么现在的课本就改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了呢?这位网友感觉可能是考古新发现,古文原文略作调整,这也情有可原。

而让这位网友惊诧的是:有人说课本上,甚至古文中从来没出现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几个字!

难道是自己记错了?不可能吧?明明自己记得非常清楚啊!于是问了自己的亲属、朋友、初高中同学及大学同学、同事,所有人的记忆都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源于哪里(于斯人也于是人也)(4)

于是这位细心的网友又找了RJ61版、82版、87版、91版、94版、01版、03版、05版以及山东06版、北师大09版、苏教09版等,都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这篇文章很快被多家媒体报道,引起了多家媒体和广大网友的普遍争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怎么出现的呢?

RJS的解释

这件事情自然引起了RJS的关注,经过核查研判,RJS对此事进行了回应,RJS说所有的教材,一直都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来没有“斯人也”的说法。。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源于哪里(于斯人也于是人也)(5)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源于哪里(于斯人也于是人也)(6)

这个回应和发文网友所查证的RJS语文教材版本及部分省市语文教材版本的结果是一致的,确实没出现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相关专家也发表了个人的看法,他说自己在网上看到了这件事的讨论,他一针见血地说道,从来都是“是人也”,并没有出现过“斯人也”,古代文言文其实有不同的版本,但是语文教材绝对是权威版本。。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源于哪里(于斯人也于是人也)(7)

有了RJS的这种解释,热心的网友更不干了!难道有这么多人都出现了记忆错误?关于这个“是人也”还是“斯人也”的问题直接上了“头条榜”及多家平台榜单第一名!

众多网友信誓旦旦地表示:我学的绝对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么,这个“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

“斯人也”的来源

既然RJS已经做出说明了,网友的疑惑怎么能消除呢?怎么能推翻RJS的说法,从而证明自己所说的无误呢?那就是寻找证据!

一位北京的网友翻阅了自家孩子2019年上初中时的语文课本,发现里面赫然写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源于哪里(于斯人也于是人也)(8)

这篇文章被收录在BJ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的《古文三则》。这位网友告诉记者:“这是我家孩子上中学的时候用的书,2019年在用。”

还有网友在WH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中找到了“斯人也”的字样。。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源于哪里(于斯人也于是人也)(9)

此外,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85页的引用中也出现了“斯人也”的版本。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源于哪里(于斯人也于是人也)(10)

一所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家中收藏了不少古文书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相对权威的古书,如汉代赵歧注的《孟子注疏解经》以及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十三经》,上面记载的都是“是人”。“其实在很多出土的简牍帛书上面,也可以看到很多的错别字。”

大学教授教授此前曾发微博表示,大家读作“斯人”可能是因为这个词在许多名诗名篇中出现过,并且生活中“斯人已逝”这些常用的表达使我们对“斯人”这个词较为熟悉,也感觉更有“文气”,所以读作“斯人”。

也有大学教授说:“我个人认为这个考据意义不大,应该属于学术领域的研讨。大众只要关心大任之所受的磨砺就好,这是文化真正的意义。”

(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