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还有几人健在(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86岁临终时)

在我军的老一辈将领中,有一位上将堪称能参善谋,文武双全。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唯一的一次大胜是他制定的作战计划。

在长征中,他的部队举着国民党旗帜一路高歌猛进。

平型关大捷是他的得意之作。

八路军第一个鬼子俘虏是他抓到的。

他坐在马桶上还策反过蒋介石嫡系,为我军解放南京扫除了一大障碍。

建国后,他指挥建设了我国的两弹基地。

毛主席曾拉着他的手,夸道:“咱们是一个‘山头’的!”

那么,这位有如此传奇色彩的上将是哪位前辈呢?

跟毛委员一个“山头”

本文要说的这位前辈就是开国上将陈士榘

开国上将还有几人健在(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86岁临终时)(1)

图1

他家可是有实打实的光荣革命传统,推翻过2个王朝。

一般人都爱说孩子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可陈士榘偏不,他是“拿着枪杆子出生”。为何?

因为在1909年,他出生在湖北武昌的清朝新军军营里,也就是他老爹任职的地方。

他老爹大号陈午霆,虽然当时是新军工程营管带,但早就参加了孙国父的同盟会。1911年,陈午霆率部参加了武昌起义。清朝就是老陈家推翻的第一个王朝。老爷子肯定想不到,他的儿子又将在38年后,推翻另一个黑暗的腐朽王朝。

陈士榘的叔叔在德国拿到过医学博士学位,同时,也是我党的地下党员,和董必武前辈是谋逆之交。也就是在叔叔影响下,陈士榘加入了共青团,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7年初,陈士榘在武昌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的警卫团,团长就是大名鼎鼎的秋收起义前敌总指挥~卢德铭

开国上将还有几人健在(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86岁临终时)(2)

图2

南昌起义爆发后,卢德铭率领警卫团起义,但没赶上,只能改道。中途休整的时候,正在站岗的陈士榘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当时,毛主席刚从反动民团手里脱险,穿着蓝色长衫,留着长发,戴着围巾,一看就是文化人。就是陈士榘给毛主席领路去见的卢德铭。

开国上将还有几人健在(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86岁临终时)(3)

图3

秋收起义后,起义部队损失惨重,卢德铭也英勇牺牲。1927年9月29日,起义余部在毛主席的率领下来到了一个小村庄。为了建立新型革命化的队伍,毛主席就是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部队整编为7个连,每个连都设立了党支部。毛主席创造的“党指挥枪”这一伟大构想得以实践。

改编后,陈士榘成为新发展的首批6名新党员之一,而他们的入党介绍人就是毛主席。10月的一天,6人的入党仪式由毛主席亲自主持,入党誓词也是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宣读。这奠定了陈士榘一生忠诚追随毛主席的思想基础。

入党仪式结束后,陈士榘追随毛主席登上了井冈山。40多年后,毛主席在接见军队主要领导时,拉着陈士榘的手说道:“要说‘山头’,我们还是一个‘山头’的,就是井冈山嘛!

开国上将还有几人健在(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86岁临终时)(4)

图4(陈士榘与毛主席)

1930年代初,王明把博古、李德派到中央根据地,毛主席受到了排挤,随后,没有了毛主席的指挥,红军连续失利。1934年,毛主席到根据地南部调研,一路上的接送和护卫全是由陈士榘负责。

7月的1天大早,毛主席在陈士榘的陪同下,登上会昌山,极目远望,感慨万千,并随口吟诵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清平乐·会昌》。

开国上将还有几人健在(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86岁临终时)(5)

图5

当时,毛主席在吟诵出前两句后就停下了,陈士榘想起 “更有早行人”这句古诗,就插了一句嘴。毛主席听闻之后,才一口气将全词吟诵完毕,并笑着鼓励他以后要好好学文化。

8月,国民党19个团大举进犯瑞金。林彪和聂荣臻两位首长决定“抗命”,按照毛主席过去的思路诱敌深入,并予以歼灭。陈士榘奉命制定出“黑虎掏心”的“温坊伏击战”作战计划,并得到批准。

此战,红1军团歼敌旅、团各一个,俘虏了2000多人,取得了第五次反“围剿”中唯一一次大胜。

长征中,陈士榘是教导营营长,毛主席让他担任“设营司令”,也就是前出进行侦查,为大部队驻扎打前站。

开国上将还有几人健在(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86岁临终时)(6)

图6

1935年4月,红军准备攻占贵州的定番城,陈士榘领命后一路疾行,并迅速占领了赤城镇。有两名战士扛着缴获的“青天白日”旗路过陈士榘身边时,他眼珠一转,立刻命令通信员举着这两面旗子给全营带路,朝定番城继续前进。

有了“护身符”,行军果然顺利,定番城的大小白匪远远看见他们时,在城头表示热烈欢迎,可到了跟前才发现是红军来了!不过,为时已晚,教导营的先头连一个冲锋,白匪就作鸟兽散。

毛主席听闻此胜,大笑曰:“陈士榘用兵得当,也学会搞名堂了哟!”

全面抗战开始后,陈士榘担任了八路军115师343旅参谋长,面对日寇,他将搞出更多的“名堂”!

“能参善谋”的勇将

1937年9月初,115师奉命挺进平型关阻击日军。

陈士榘被林彪和聂荣臻两位首长调到临时指挥部。到位之后,他仔细研究了侦查分队的报告,然后拿着地图又到平型关踩点,并发现了一段13公里长的地段沟深路窄,两侧有高地,有缓坡,非常方便观察敌情、发挥火力和白刃冲锋,简直是伏击的完美地点。

“行!就这了!”陈士榘拿定主意后,制定了平型关伏击战的作战计划,并得到林、聂两位首长的肯定。

战果就不用细说了。建国后,林彪在一次开会时还特意提起此事,道:“平型关一战,陈士榘真是能参善谋!”

开国上将还有几人健在(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86岁临终时)(7)

图7

当时,日军都是37年的老鬼子,宁死不投降。陈士榘觉得:“不行,我得抓个活的!打打小鬼子的锐气!”而且,他还自学了日语。

11月,陈士榘又协助115师代师长陈光在广阳的同一地段,在6天内居然连续3次伏击了鬼子。

11月4日的第二次广阳伏击战胜利后,陈士榘率部进驻广阳镇。在路过一个院子的时候,他看见几个战士正要扔手榴弹,炸死里面负隅顽抗的鬼子兵。陈士榘立刻上前阻止,并用半生不熟的日语喊话:“缴枪不杀,我们优待俘虏!”

他喊了好几次之后,院子里面没了动静,鬼子也不开枪了,并用生硬的汉语回话:“明白地,明白地!”。等了一会之后,本来耐着性子的陈士榘一看鬼子这么墨迹,干脆一脚踹开院门,冲了进去,趁鬼子还没反应过来,一把把枪抢到手。

他再定睛一看,嚯!这鬼子还挎着军刀,看来是个头目(辎重兵军曹)。于是,他又把对方的军刀也缴了械。

开国上将还有几人健在(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86岁临终时)(8)

图8

这个鬼子是八路军抓的第一个日军俘虏,很多指战员都闻讯赶来看看这个“稀罕物”。陈士榘也成为第一位俘虏日军的旅以上指挥员。这一光荣事迹很快轰动了整个115师,正在养伤的林彪都惊呆了。

1940年11月,鬼子准备在鲁中“扫荡”,并命令赣榆县城的伪71旅旅长李亚藩出兵配合。陈士榘根据上级命令,决定先发制人,拿下赣榆县城。因为此战属于城镇攻坚,所以罗荣桓老总给他特批了重火力~3发山炮炮弹。

由此可见,当时八路军是多么艰苦。

开国上将还有几人健在(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86岁临终时)(9)

图9

赣榆城是座老城,城墙坚固,护城河宽大,八路军火力弱,如果硬要架桥强攻,损失肯定很大。

陈士榘从来都是打仗用脑子的人。他深得毛主席用兵精髓,动手之前,必搞调研。他了解到守城的伪141团和142团不合,两伙人还都琢磨要吃掉对方。

于是,陈士榘展开了“统战”工作。最后,伪142团团长答应作壁上观,八路军可以随便打141团,而且这个位团长还派了一个副团长帮忙。

11月19日夜,八路军突击队化妆成征粮队,伪副团长则带队来到伪141团把守的城门,并喊话说自己回来晚了。守城的伪军一看是熟人,想都没想就打开了城门,于是,突击队撂倒放哨的伪军,大部队随即杀入城内。

开国上将还有几人健在(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86岁临终时)(10)

图10

被打蒙的李亚藩带着残兵败将退守到一处核心阵地,想继续负隅顽抗,等待鬼子救兵。

陈士榘并没有趁势强攻,而是在转天一早,写了封劝降信,限李亚藩在10分钟内答复。过了10分钟,伪军在炮楼上喊话:“八路军兄弟,旅座说了,你们要是有炮,我们就投降!”

这下把陈士榘气乐了。罗老总给的3发炮弹正好有了用武之地。于是,神炮手李玉章连开3炮,把炮楼炸出3个大洞。李亚藩随即带着1600多伪军举白旗出降。

此战,陈士榘的部下仅牺牲3人,伤37人。

虽然陈士榘打仗善用计谋,但真碰上硬茬时,他也从不含糊。

1938年底,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和鬼子勾结大举进攻八路军。陈士榘率部所向披靡,连败晋军2个军。毛主席非常欣慰,并夸赞道:“士榘之勇,匪夷所思!”

开国上将还有几人健在(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86岁临终时)(11)

图11

1944年12月,陈士榘连打带围,拿下莒县县城。罗荣桓老总闻讯,竖起大指:“这个陈士榘能打硬仗!”

1945年,《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不甘心,对我解放区发动进攻。1946年1月,国共双方暂时停火,并与美方共同成立“军调部”,陈士榘任整军处处长。

当时,整编科的科长叫裴治镕,黄埔毕业,又在陆大进修过,算是蒋介石的嫡系。但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他父亲裴野堂是陈毅老总的老师。

在军调部工作期间,陈士榘和裴治镕经常往来,能体会到他很反对内战,于是,就把他当作可以转化的对象。

有一次,两人在卫生间碰见了,于是在马桶上并排而坐。开始时,裴治镕还说我党应以大局为重,交出军队。但是,陈士榘并没有顺着他的话说,而是以陈毅老总为话题开始聊起。

开国上将还有几人健在(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86岁临终时)(12)

图12

他说道你父亲不会教自己的学生去杀人放火,祸害老百姓。所以,陈毅老总所在的我党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根本没想打内战。一番话下来,裴治镕心思已有松动。

后来,陈士榘又找机会单独和裴治镕推心置腹地聊过多次,使他对我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解放天津时,时任86军少将参谋长的裴治镕毅然弃暗投明,几经周折到解放军见到了陈毅老总。

在渡江战役前,裴治镕利用自己的关系策动数位国民党高级将领起义,其中狮子山要塞的起义就是裴治镕的得意之作,这使我军提前两天突破长江天堑解放南京。

而这一切都源于陈士渠的那次卫生间策反。

国共谈判破裂后,陈士榘在1946年冬力主发动鲁南战役,创造了解放战争开始后,我军一场战役歼敌数量的新纪录。

1948年3月,他指挥“陈唐兵团”(政委是唐亮)解放洛阳,把蒋介石的得意门生“邱老虎”邱行湘抓了俘虏。

开国上将还有几人健在(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86岁临终时)(13)

图13

11月,作为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渠率领3个纵队从邓小平同志手里“抢来”一个攻击位置。在淮海战役中,他指挥南线集团集中火力,打出步炮协同的示范战例,让黄维成了俘虏。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大笔一挥,让陈士榘子承父业。

这又到底是哪门子事呢?

做“窝”的司令

建国后,中央军委决定组建工程兵部队。

1952年,在一次研究工程兵部队司令员人选的会议上,有两位未来的上将被提名。一位是陈伯钧,一位就是陈士榘。

当军委把名单呈送给毛主席后,毛主席当即拍板定了陈士榘。

开国上将还有几人健在(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86岁临终时)(14)

图14

主要原因就如本文开头所述,陈士榘的老爹是工兵营管带,他家里有这个兵种的“传统”。在长征中,四渡赤水是毛主席的最得意之作。而在赤水河上负责架设浮桥的正是教导营营长陈士榘,而且架桥质量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次毛主席亲点陈士榘担任工程兵司令员,也算是让他子承父业了。

从1958年4月起,陈士榘率领工程兵将士连续建设了我国第一座导弹试验基地和我国第一座核试验基地。

苏联专家开始给核试验基地选的址是在宁夏境内。但带兵经验丰富的陈士榘提出反对意见,他的理由是当地缺水,而10几万工程兵部队的用水如果从外地运来,那代价将是天文数字。在他的坚持下,这才有了我国的罗布泊核试验基地。

为了这两个基地的建设,陈士榘足足“失踪”了6年。

开国上将还有几人健在(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86岁临终时)(15)

图15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在转年的中直和军直机关新春联欢会上,毛主席特意找到陈士榘,一把拉住他的手,夸道:“工兵王陈士榘同志,你们工程兵立了大功呀!”随后,毛主席又拉住张爱萍将军,对他们二人笑道:“你们两人,一个负责做窝(基地),一个负责下蛋(原子弹),咱们中国人民开始说话算数喽,你们要代我向全体指战员问好呀!”

在随后的特殊年代中,毛主席一直保护着陈士榘,因此,他这工程兵司令一干就是23年!

开国上将还有几人健在(战功卓著的开国上将86岁临终时)(16)

图16(陈士榘上将与第二任妻子李峥)

1995年4月,陈士榘上将身体每况愈下,组织上准备给他举行一次盛大的生日宴。但当工作人员把费用预算拿给他签字的时候,老头子怒道:“我陈士榘一辈子什么时候这样搞过?!不要因为过生日,就改变我一辈子的作风!更不能公款吃喝!我们党员出生入死,绝对不能只为了自己享受!共产党员当官就要像清水一样干净!”

随后,他让工作人员搬来一坛子清水放在客厅中央,在这旁边,他接待了前来祝寿的老战友和晚辈们。

3个月后,陈士榘上将逝世。

弥留之际,他的第二任妻子轻轻地问道:“老陈,你这辈子最爱的人是谁?”但她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老头子在听到后,用微弱却坚定的声音答道:“毛主席!

谨以此文,献给毛主席的忠诚战士~陈士榘上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