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1)

六十三、李白在泾县的游览

邢少山

说到李白与泾县,绝大多数人只知道李白到过桃花潭,而且名气很大,这倒也不错,但李白不只是到过桃花潭,还到过泾县的其他许多地方,因为泾县很美,很好玩,他自己曾说,“泾川三百”,“寄情于流水,但有长相思。”那么,他究竟到过哪些地方呢?我来给你说说看。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2)

李白到泾川,首次是送他族弟錞 ,有《泾川送族弟錞》诗。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年)。在诗里,李白首先赞美了泾川秀美蜿蜒三百里的风光,他说:“两岸碧山锦石照目,溪上飞翔白鹭鸶。佳境千万曲折,客人边行边赏风景,没有停歇的时候。(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锦石照碧山,两边白鹭鸶。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在琴溪,李白看见水中的白鹤,不由想起从弟李昭赠送给自己的双舞鹤来,于是作《宣城长史弟昭赠余琴溪中双舞鹤诗以见志》以抒别情。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3)

其次,写自己与仙人和明月的关系。他说,琴溪水从上游泻下,山上还有陵阳祠。仙人不来看我,明月倒是老相知。你问我:为什么来此地? 我与仙人卢敖有个约会。卢校书君蓬山振起雄健之笔,常侍御君挥就清丽诗词。江湖也为之大发秀色,草木也新含荣滋。(仙人不见我,明月空相知。问我何事来,卢敖结幽期。蓬山振雄笔,绣服挥清词。江湖发秀色,草木含荣滋。)再次,写了置酒送族弟。他说,我今天置酒送我家惠连小弟,錞弟是吾家白眉,最为贤惠。我惭愧没有谢灵运送谢惠连《海峤》那样的杰作,我敢乱阙《河梁》诗?曾经见你好几次,现如今你却突然要告别。泾川中流漾着彩鹢画船,岸边金羁宝马列队等候。(置酒送惠连,吾家称白眉。愧无海峤作,敢阙河梁诗。见尔复几朝,俄然告将离。中流漾彩鹢,列岸丛金羁)最后,诗人叹息,两人要各自奋飞了。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4)

李白送族弟在泾川看到了实在在的美景。关于这些美景,李白在稍后又在《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与《游水西简郑明府》两诗中作了回应。

我们先来说说《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一诗。李白曰:“乘君素舸泛泾西,宛似云门对若溪。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这是说,我乘你的小船游泾溪,就像在会稽云门山游若耶溪。也仿佛像与你的本家谢康乐寻山水之胜景,何必去东边的会稽呢?诗中的谢良辅(707-780年),字水木,河南省南阳人,唐朝诗人,为越州诗坛盟主,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与李巨卿榜进士第,放泾县县令,后任中书省掌制诰的中书舍人,为皇帝近臣,唐德宗时担任商州刺史。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5)

诗中的泾陵岩寺,亦称陵岩教寺、崇庆寺、天宫水西寺。《江南通志》记云:“水西寺、水西首寺、天宫水西寺,皆在泾县西五里之水西山中。天宫水西寺者,本名凌岩寺,南齐永平元年,淳于棼舍宅建。上元初改天宫水西寺,大中时重建。宋太平兴国间,赐名崇庆寺。凡十四院,其最胜者曰华严院。横跨两山,廊庑皆阁道,泉流其下。”这首诗运用比较烘托的手法,传达出泾西这一胜迹。五色祥云出现,因此在此建立了云门。然后,诗人写出了目睹名刹胜水的情况。他目接神驰,轻舟荡漾,容与不进情状,含蓄地透示出泾西溪水的水流徐缓、碧波荡漾的旖旎秀色。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6)

天宫水西寺,云蒸霞蔚,楼阁掩映,清流飞溅,翠竹扶疏,藤蔓披拂,浓荫匝地,环境清幽,风景佳丽,是极理想的游览和避暑胜地。诗人说它“宛似云门对若溪”,用已为人知晓的会稽名山胜水来比拟烘托。若溪,即若耶溪,传说西施曾在此浣过纱,因又名浣纱溪。《方舆胜览》载: 云门寺“为州之伟观。昔王子敬居此,有五色祥云,诏建寺号云门。”“若耶溪,云门寺,在越州会稽县南”。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遥闻会稽美,一弄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这里,诗人用会稽之美,衬托出了泾西之胜。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7)

此时,诗人由云门、若溪而联想到南朝诗人康乐公谢灵运,从游览到怀古,发思古之幽情。据 《宋书》记载: (谢灵运)“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喜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志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辞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寄其意。”这正说明两位诗人有着共同的境遇和雅兴,更何况谢灵运曾用富丽精工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其中许多诗句,深为李白所赞赏。如此看来,李白“游山慕康乐,爱此从冥搜。”( 《越中秋怀》) 也就不足为怪了。“心有灵犀一点通”,“且从康乐寻山水”,一个“且”字,一个“寻”字,一方面写出了李白效仿康乐,“肆志游遨”,搜访幽冥,“以寄其意”的原因,更传出了泾西瑰玮风光的超常魅力。结句“何必东游入会稽”,用反问的方式收束,语气更加肯定,感情更上一层台阶。诗人刚泛舟泾西时,初步印象是“宛似云门对若溪”,一番畅游以后,了解全面了,印象深刻了,得出的结论便是泾西胜似会稽。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8)

再说说第二首《游水西简郑明府》。这首诗是天宝十四载(755年)作。水西,“天宫水西寺”,在泾县西五里之水西山中,本名凌岩寺,南齐永平元年淳于棼舍宅建。诗中提到的郑晏,天宝十五载(756年)在溧阳县令任。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云:“邑宰荥阳郑公,名宴,家康成之学,世子产之才,琴清心闲,百里大化。”此碑作于天宝十五载。又《戏赠郑溧阳》诗,亦当为同年之作,“郑溧阳”即溧阳县令郑晏。又《游水西简郑明府》诗,约天宝十四载(755年)作于泾县。“郑明府”亦当指溧阳县令郑晏。又《春日独坐寄郑明府》诗,“郑明府”亦指郑晏。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9)

李白来到天宫水西寺,第一,他感到了它的壮观与美丽,他说:“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郭。清湍鸣回溪,绿水绕飞阁。凉风日潇洒,幽客时憩泊。”这是说,天宫水西寺雄伟壮观,云锦般照亮泾县东城。清澈的急流蜿蜒回响,飞天楼阁下绿水环绕。白天凉风拂面,悠然潇洒;我时不时坐下休息感觉一下这清幽的味道。第二,他感到这里的气候非常养人,他说,“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石萝引古蔓,岸笋开新箨。吟玩空复情,相思尔佳作。”这是说,五月天了,这里还可以穿貂皮裘衣;就像秋天一样,霜气袭人。石萝藤延引古老的枝蔓,岸边竹丛抽出了新竹杆,一派生气勃勃景象。看到这好山好水,不禁诗意大兴,又想起你的佳作。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10)

第三,他叙述了与郑公的友情。他说,“郑公诗人秀,逸韵宏寥廓。何当一来游,惬我雪山诺。”这是说,郑公你具有诗人秀丽的气质,诗文飘逸音韵宏亮,如霜天一样寥廓。什么时候咱们一起再来此一游,以兑现我点化你成仙的承诺?这两首诗更映证了李白在 《泾川送族弟錞》一诗中说的“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的美景了。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11)

对于三百里泾川,李白即时路过,也把它记下。他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一路皆是景,他有诗曰:“ 三门横峻滩,六剌走波澜。 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 何惭七里濑,使我欲垂竿。”这是说,我看见三座由悬崖对峙形成的山门,横躺在这段溪流上,六个尖锐的险滩就好像钢刺一样,流水翻滚着急速波澜。岸上的巨石如虎踞虎跃,溪中的激流如龙盘龙飞。此处风光一点也不比七里濑逊色,我真想在这里垂竿钓鱼,这里就是天堂。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12)

三座由悬崖对峙形成的山门,横躺在这段溪流上,六个尖锐的险滩就好像钢刺一样,流水翻滚着急速波澜。李白把这些景物也写成了诗歌,说明泾川处处是美景。另一首》《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诗曰:“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这是说涩滩的流水嘈嘈不休,两岸山上到处跑着猿猴。陵阳溪水卷起的浪花如白雪,巨石侧立在水中不能穿过小舟。船夫和渔人,一年里恐怕要撑折一万支船篙在这里头。陵阳溪:,即今安徽省泾县西舒溪。涩滩,在今浸县西九十五里。《明·一统志》载:“涩滩在泾县西九十五里。怪石峻立,如虎伏龙盘。不容舠,《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舠。”谓两岸狭窄,容不下小船。舠,小船。这里的景色多少美丽奇妙。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13)

我们说,李白在泾县的游览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游山玩水,他把自己的意志、品格与思想浸润到泾川的山水之中。例如他写的《山中问答》和《观鱼潭》便是。他去查济的碧山上,看到峻峭的山势,重重危崖,深深峡壑,水流湍急,桃花落红。他曰:“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他以问答形式写出了这非人间的别有天地,桃花流水的浑然天成。抒发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但同时李白又抒发了作者隐居活的矛盾心理。“碧山”之中这种没有名利,又不冷落荒凉的环境,充满着天然、宁静之美的“天地”,不是“人间”所能比。这“别有天地非人间”,隐含了诗人心中许许多多的伤和恨。体现李白诗“寓庄于谐”,不过这并非“超脱”,使其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奇妙地统一碧山上了。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14)

在观鱼潭,李白有诗曰:“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这是说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这是说,在碧绿的小潭边观鱼,树叶飘落潭水透明清澈口鱼凡跃出水面,被夕阳的余辉染成紫色,水面上处处荡起圆圆的波纹。暮霭浮起,飘入竹林逐渐散去,秋天的月儿,照得沙汀一片光亮。何苦吟着沧浪歌归隐江湖,这潭清水,完全能洗涤我的帽缨。诗人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在观鱼潭形喷发式出来了,并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体现李白追求闲适自由和意欲摆脱利禄羁绊的高洁志趣。

李白在泾县不只游山玩水,而且交朋结友,寻求心灵的沟通。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15)

在泾县,“赐金还山”的李白估计金子、銀子也花得差不多了,现在有人请他吃饭,而且是位有才的青年,这位青年叫崔十五,善书文。崔十五慕名前来拜见,并呈亲笔乌迹书请李白题鉴,李白非常感动,随即赋诗《酬崔十五见招》:“尔有鸟迹书,相招琴溪饮。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读罢向空笑,疑君在我前。长吟字不灭,怀袖且三年。”这李白把崔十五的邀请书比作仓颉本鸟迹,如天上落下了云锦。他要把这请帖怀袖三年。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啊。这诗体现了作者对朋友字迹的珍惜和才华的欣赏,也表现李白对崔殷勤相邀的谢忱和对友情的珍重。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16)

李白信佛,泾县水西寺,寺里有名僧,天宝十四年(755年)春,李白在水西寺时,得知琴高山风景幽胜,又有先人炼丹古迹与典故。遂在山僧陪同下,乘舟沿泾水而下,前往琴溪(琴高山)游览。后临走时,写下《别山僧》一诗:“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这是说,你是何处的名僧来到水西山,乘着扁舟而赏月,宿于泾溪。天亮时分与我只别去上山,手持禅仗去攀登山中蹬道。向上腾起身体顿觉离天很近,抬足向回而视只见众多的山岭很低很低。戏谑放浪哪里肯居支遁之下,风流俊赏与远公慧远而齐名。你我此番别离何日才能相见,相思难眠唯听得猿声阵阵。心灵的相通,使李白恋恋不舍。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17)

李白在泾县为这里的山水风光和风土人情所迷恋。除了与官府名士打交道,他还与山翁樵夫、屠沽渔商相交往。在船上,遇到有共同爱好、谈得来的船老夫也要叙道,叙道。在夜宿漆林渡时,与爱唱酒的船夫对畅饮,开怀吟唱:“李白在《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中说:“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这是写了远处舒展的树林之上暮烟笼罩一片迷蒙,翠绿苍碧的山色深到极致。夜色弥漫进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长亭连着短亭。漆林渡,位于兰山东麓,临泾水西岸(今万园村),境内绕岸山丘丛生漆树木林而得名。李白离兰山后,泛舟续行,夜宿漆林渡。这首词借客观景物的渲染,唱出自己的主观心态,把自己浓厚的主观色彩,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看到的美景中。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18)

在桃花潭那更不用说,他一首《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把桃花潭和汪伦名扬了五湖四海,红遍了半边天,虽然他对那次行动的策划者万钜写过一首诗《赠万钜》指桑骂槐地写过他,李白说:“汪伦说活甚奢华,七里那寻八里店,孤村唯有一桃花,漫行陌上崎岖路,遥望扶风豪士家。曾到街头无酒卖,万村渡口实堪嗟。不是说有万家酒店吗,哪有呢,崎岖的道路上,只有一家姓万的豪士。我到了街头去买酒,那里根本没有酒卖,这万村的渡口太差劲了。但他们毕竟是从长安起的老朋友,这次早过漆林渡又想起了万钜,写了《早过漆林渡寄万巨》,诗曰:“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峣岩注-公栅,突兀陈焦墓。岭峭纷上干,川明屡回顾。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何日睹清光,相欢咏佳句。”说西行经过大蓝山,来到南边的漆林渡。水色清明倒映青天,森林烟云缭绕如一匹白丝稠。流水翻腾沸涌,浪涛奔注。清潭落满天上星光,龙啸如烟。高耸的岩石上有注公栅,还有突兀而起的陈焦墓。矗立的山岭,明媚的清川让我频频回顾。思念万夫子你啊,如同解渴想琼树。什么时候一起同睹这清丽的光景,吟咏欢乐的佳句。漆林渡即今章家渡,因绕岸有漆树为林故名。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19)

万钜这人很有文才,但不想做官,唐玄宗时秘书郎钱起推荐他,他辞官不就,后去了泾县隐居。当时的“大历十才子” 卢纶和他有诗相赠,诗《送万巨》曰:“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卢纶表达对友人此去路途艰险的担忧。后游桃花潭发现他是幕后指挥,逛了他来,李白一时生气,说了些气话。而今天李白寻古观景,到东岸瞻仰三国陈焦之墓,观察唐武德六年(623年)猷州刺史左难当所筑的城栅遗址,想到万巨未能前来同游,遂于漆林渡作了这首诗,表达对万钜衷心的思念。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20)

在途中李白不忘自己的老朋友,还有《泾溪南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曰:“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奔蹙横澄潭,势吞落星石。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恨君阻欢游,使我自惊惕。所期俱卜筑,结茅炼金液。”这是说,蓝山耸天而立如同一道墙壁,突兀而出像鲸鱼额头。如奔如蹙横在澄彻的深潭之前,其势吞没落星之石。溪沙带着秋月的明辉,潭水摇荡光映寒山翠碧。如此佳境真应缓棹慢行,如此清辉光彩真能留客脚步。遗憾的是您不能来此欢游,使我心中又惊又忧。我所期望的是您我共同在此占卜选址,盖筑茅屋炼长生不老之药。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21)

诗中说的泾溪,在泾县西南一里。蓝山,在泾县西南六十里,危崖高耸,下临落星潭。落星潭:在蓝山下。相传晋时有陈霜兄弟捕鱼于此,见一星落潭中,故以为名。蓝山山腰间旧有石台,名“放歌台”,又名“饮酒台”,相传李白曾与汪伦等人在此饮酒放歌。蓝山有瀑布注入山下,经五里长的溪滩,汇入泾溪。此滩名叫“活泼滩",因李白在此游览过,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太白滩”。诗中的昌浩,幽州节度使判官,安禄山使者,泾县人,李白好友,李白曾多次写诗赠他。这诗首一写蓝山风景之奇特,喻幽州形势之危急。二写佳境,促友人醒悟。三是劝告友人趁此脱身,归隐林下。正如“君若不来同游,我将深以为憾,亦自知警惕,誓不汝从也。”表达出李白希望友人何判官能同他一起,在蓝山隐居,炼丹学道。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22)

早入桃花前,李白还游过罗敷潭,有诗《春日游罗敷潭》曰:“行歌入谷口,路尽无人跻。攀崖度绝壑,弄水寻回溪。云从石上起,客到间迷。淹留未尽兴,日落群峰西。”罗浮潭,位于桃花潭的上游。行歌到谷口,路都没有人攀登。这是说,我唱着歌走到山谷的入口处,前面的路没有了,也没了人的踪迹,攀上悬崖,度过绝壑,玩弄着水流,寻找溪洛回流的道理。说从石头上流来的,客人们到此在野花中着了迷。在这里赏花玩水,还没有玩够,没有尽兴,西边的太阳已经到落到群峰里去了。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23)

综上所述,李白虽然三次来泾县、几乎走遍泾县、写下十多首诗,因泾县“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的壮丽美景,李白被深深吸引了。他在泾县游览,没有像我们今天旅游有明确的路线图与时间表,他是根据当时的天时、地理、人际关系,随性而为,随遇而安。欣赏泾县的美景,并通过山水、人文与人际关尓抒发自己的情感。他是个爱玩也更重友情的人。泾县的水西山、大蓝山、桃花潭一带,吸引了诗人,让他流连忘返,魂不守舍,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和珍贵的遗迹。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之前李白就接到谢良辅、郑鍔、何昌浩、崔何和族弟李錞等友人之邀畅游泾川。这年深秋李白终于从宣城骑马来到了泾县,这是他首次来泾县,他认为泾川佳境超过了浙江若溪(今浙江绍兴城南),从而打消了去浙江剡中的念头。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24)

我们说过,陵岩寺,即现在的水西寺,唐代为江南佛教胜地,山上有崇庆、宝胜等古寺,总称水西寺,始建于南朝,唐初扩建。“乘君素舸泛泾西,”是乘木船到泾西,从县城到水西有一道青弋江而隔。“宛似云门对若溪。”云门寺是浙江有名的风景地方,可泾溪比云门寺还要好看。“且从康乐寻山水,”康乐,即谢灵运,南朝著名诗人,曾封为康乐公,故称谢康乐。他在永嘉县任大守使,很不得志,于是他游山玩水,写了许多著名山水诗,李白把谢良辅夸赞于谢灵运。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25)

 李白再来泾县是天宝十五年(756年)春,于宣城沿泾县琴溪而上,从泾县城南门而西折,经枫坑、丁家渡、章家渡、越蓝山岭、经苏囗河过桃花渡到桃花潭的。这次到桃花潭是应泾县县令汪伦之邀而来,汪伦曾两次邀请李白,是汪伦派人送到当涂的。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26)

这次,他从太平麻川河乘木船下行经龙门境内麻川往桃花潭而来。这次当船行使到龙门麻川涩滩时,李白看到小船在形如刀似的乱石中急流而下很是担心,但看到船工镇定自如,篙起船行,又很佩服。李白被眼前情景所感染,于是写下了《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一首。在桃花潭重游的日子里再次受到汪伦的盛情款待,这时汪伦已经谢职,过起了隐居生活。这几天特意邀请李白在他的别业作客,随后李白写下《过汪氏别业二首》。李白在离开桃花潭后,在汪伦的陪同下来到了泾县蓝山永安寺处,诗人被这里美景所迷,在石台上与汪伦饮酒放歌。后来人们将此石台称作“放歌台”,又名“饮酒台”,今存后寺,已加修茸。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27)

在寺庙山下青弋江处有个很深的江面,到晚上天上星光反射,如似星星落江,故称落星潭。晚上李白观赏潭滩的白沙与秋天的月亮相映衬,解渴同琼树。何日睹清光,相欢咏佳句。”他们俩都巳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这次提到“注公栅”。他想自己能与当年左公一样赴疆场杀敌卫国该有多好啊!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28)

李白第三次来泾县,是上元二年(761年),这时李白巳六十一岁。流放遇释后他沿途在湖北、江西等地盘桓一年多,于这年春天回到皖南,辗转于宣城、泾县、太平、池州、黄山、当涂、金陵(南京)等地,最后投靠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定居于采石。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29)

啊,李白来到泾县,打开了自已的胸襟,他饱览泾川的风光,他的眼帘徐徐展开,把泾县的一切收囊中。他在泾县,随便撕一角山水,都可以用诗歌去赞颂。来来去去的场景、人文、人情,始终让他难以忘怀,他把它们藏在心底,遇到了阳光雨露,又喷发出如火的诗文,尽情唱吟;在潭边、野渡、山群、石崖,照样把那良辰日月歌颂。高低贵践,人情世故,山峰枫林,只要合他的口味,一律酿时诗,并饱含深情。不是啜饮孤独,而是让心情自我翻新。好吧,既然缘分与泾县约定,不管是黑夜与黎明,不管是急流险滩,不管是官员与平民,只要有招应,李白便奔波不息,骑马奔行。李白在泾县的游览及留下的遗迹与诗篇,如今成了泾县的文化遗产,李白把泾川风光描绘得何等之美,“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如今成了宣传泾县的一张永久的、难得的名片与旅游圣地!

李白去安徽哪里旅游(宣城记忆之六十三)(3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