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刘备谁是真正的奸雄(曹操后悔没有得到他)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谋士群体也是一个亮眼的存在无论是曹操、孙权还是刘备,包括占据益州的刘璋、汉中的张鲁等人,这些枭雄的身边,不可或缺的就是一个个智谋超群的谋士,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曹操和刘备谁是真正的奸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曹操和刘备谁是真正的奸雄(曹操后悔没有得到他)

曹操和刘备谁是真正的奸雄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谋士群体也是一个亮眼的存在。无论是曹操、孙权还是刘备,包括占据益州的刘璋、汉中的张鲁等人,这些枭雄的身边,不可或缺的就是一个个智谋超群的谋士。

曹操有郭嘉、荀攸、荀彧、贾诩等;孙权有张昭、鲁肃等;刘备手下有并称为“卧龙”“凤雏”的诸葛亮、庞统等;刘璋手下有记忆力超群的张松等。应当说,在三国激荡风云的时代,这些谋士群体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这些众多的谋士中,有一个人常被忽略,这个人便是刘备身边的谋士法正。法正的身上,似乎缺乏郭嘉、诸葛亮、庞统那样的主角光环。然而他的智谋和才干,却备受曹操、刘备等人的称赞。

曹操说他“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正邪”?意思是说,天下有能力的人士,大多都被我收入囊中,然而却单单失去了法正。

刘备将其尊为“谋主”,也就是身边谋士群体的第一人。诸葛亮更是对他赞誉有加,说“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

从诸葛亮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他对法正的才能也非常推崇,认为法正在刘备最为狼狈的时候,几乎以一己之力扭转了乾坤,让刘备得以脱离困境,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

三国里的“大牛”,对法正都推崇备至,那么法正有什么才能和作为,他的厉害之处又在什么地方呢?

实际上,法正在最初不过是刘璋手下的一个小小县令。刘璋割据益州,虽然占据了一块好地盘,不过刘璋本人胸无大志,只求能够在乱世中安安稳稳生存下来,至于参与什么争霸天下的事情,他丝毫不感兴趣。

可想而知,法正空有一身才能,但在这样一个懦弱的“主公”手下做事,他的才华也很难有充分发挥的机会。和法正一样,刘璋当时手下的第一谋士张松,也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跟错了人。所以张松发现法正也是满腹经纶后,两人经常在一起长吁短叹,期望能够遇到“明主”辅佐。

后来张松被刘璋派去和曹操联系,恃才傲物的张松,被曹操所厌恶,一怒之下,张松转头劝说刘璋,迎接刘备入蜀,一起对抗曹操。刘璋点头同意,在张松的推荐下,法正成为了联络人,作为使者去拜见刘备。

这时的刘备,处境狼狈,赤壁大战后,刘备作为胜利的一方,勉强占据了荆州南部一带,地盘狭小,活动空间有限,稍有不慎就有被“吃掉”的风险。

法正来了后,对刘璋不满的他,私下里劝说刘备打着攻取汉中的旗号,进入益州的地盘,暗中推翻刘璋的割据势力,有了益州,刘备就具备了称霸的资本。

刘备正是听取了法正的建议,果断决定进入益州。庞统死后,他在法正的协助下,成功夺取了益州,三分天下态势的形成,标志了三国时代的正式来临。

此后曹操趁机攻灭了张鲁,占据了汉中,留下夏侯渊镇守。法正劝说刘备趁着曹操大军撤走的有利时机,出击汉中,还说夏侯渊有勇无谋,不足为虑。刘备在法正的激励下,派黄忠等人灭掉了夏侯渊,夺取汉中,这也为刘备日后自立为“汉中王”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当曹操得知刘备是听从了法正的主意,才占据了汉中后,于是哀叹“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正邪”?只是法正寿命不长,活了四十五岁就去世了。刘备得知法正去世的消息,连续痛哭了好几天,可见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