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布林肯访问巴基斯坦(布林肯前脚刚走)

据环球时报4月16日消息,在美国务卿布林肯结束访问以色列的行程后不久,以色列候任总理兼外长亚伊尔·拉皮德就主动联系中国谈合作,他们准备将地中海之滨的海法港交给中国上海一家企业经营,时间长达25年。

以色列政府这一举动表明他们的外交政策风向已经出现了变化,而这一切和拜登政府退出中东地区,并且在伊核问题上做出让步,导致中东国际局势面临巨大变局有很大关系。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以色列开始对美国不满了。不过他们选择与中国达成合作也并不稀奇,一方面,中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能力,明白人都不会放过合作共赢的机会;另一方面,中以本就有深厚的合作基础。

美国布林肯访问巴基斯坦(布林肯前脚刚走)(1)

包括印度媒体“印度趣谈”网站也站出来为此事说了句公道话,该媒表示“美国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审视以色列在外交上走向中国的前景,不要以中美对抗的眼光看待一切”。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美国一直在警惕以色列与中国逐步加深的经贸关系,特别是2014年以色列时任总理内塔尼亚胡果断决定批准了与中国的技术合作协定,之后中以经贸往来日益频繁。

由中国企业建设、运营的以色列第一个私有化港口也正式投入运营,虽然在特朗普任内中国与以色列的合作受到影响,但拜登上台之后又进展迅速。

美国布林肯访问巴基斯坦(布林肯前脚刚走)(2)

而随着伊朗核问题的不断发酵,以及拜登政府在中东事务上的冷淡态度,以色列逐渐走向中国。虽然中国对以色列的影响力不见得会超过美国,但过去以色列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坚持贯彻美国主张的时代恐怕已经彻底过去了,而这是先后两代政府的不作为所导致的结果。

实际上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遇冷并不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

自2005年以后,美国就在进行本土能源产业的开发项目,直到2019年成为能源净出口国,美国在供应链上对中东政策的依赖一直在减轻。

而在美国本土能源产业开发的过程中,其中东战略因为长期无法直接创收,逐渐成为了美国的战略负担,到2012年的时候已经表现出了比较明显地脱离中东的倾向。

美国布林肯访问巴基斯坦(布林肯前脚刚走)(3)

只不过当时美国“脱离中东”的政策倾向还不是那么明显,特朗普在任期内,基本否决了奥巴马的中东政策,并且要求以色列在地区事务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以充当美国政治意志的延申。

这也就是特朗普在任内加强对以色列政治及各方面投入的原因。而其中的成果也是有的,至少当时他确实给中国、以色列之间的一些合作计划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甚至是导致一些项目胎死腹中。

不过当前的拜登政府在中东政策上毫无作为,他们一开始试图用伊核问题充当突破点,但在发现自己的军事威慑毫无作用之后又妄想与伊朗缓和关系。

结果伊核问题直到现在也没个下文,反倒是惹得以色列非常不满,后者强烈反对拜登对伊朗的妥协政策。

美国布林肯访问巴基斯坦(布林肯前脚刚走)(4)

于是乎在特朗普任内受到重重阻力的中以关系,在拜登任内发展迅速,而美国对中东国家的影响力也正在逐步削弱。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近段时间拜登政府一直在海湾国家那里吃闭门羹。

美国要求石油输出国组织增加产量平抑油价,并且带头开仓放油,但海湾国家根本就不买账,不经意间,美国几乎失去了过去牢牢控制着的对国际大宗原油的定价权,这是在过去三四十年里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在围绕伊核问题展开的中东事务上他们非常失败,而逐步脱身中东的政策背景下,以色列作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外来户”为了自己的安全与中国加深合作关系,实际上也是换了一种方式与海湾国家建立联系,这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只不过拜登眼里似乎容不下这粒沙子。

美国布林肯访问巴基斯坦(布林肯前脚刚走)(5)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美以关系会受到中以关系的冲击,因为中国并不寻求在中东地区的军事投送能力,同时也对参与中东的地区安全事务没什么兴趣,中国始终无法替代美国能够直接为以色列提供安全保障的地位。

对美国的外交关系在未来对以色列仍然是摆在最重要位置上的政治关系,但这对中国来说无所谓,因为我们投入的东西并不多,能够以正常的经济手段在收获经济利益的同时顺带收获政治利益,这笔账怎么算都不会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