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歌历史(数九歌的历史源远流长)

现在过冬至,一顿饺子就交代过去了。

在古代,这一天可没有这么简单。

按照古代历法,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二十四节气循环往复,是以冬至为开始的。

这一天可不简单,最晚在汉朝,这一天就被定为了节日。

《汉书》上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这一天阳气开始慢慢起来(所谓阳气就是白天开始变长)这是君子之道兴起的象征,所以要过个节来庆祝一下。

《淮南子》上说:“冬至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冬至这一天,天子率领三公九卿举行重大祭天仪式。

除了祭天,后来好像还发展出了给领导送鞋袜的习俗,例如曹植写过《冬至献履袜颂》,就提到:“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

这些都是贵族的事情,老百姓更关心的是,这寒冷的冬天怎么熬过去。发展出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数九歌历史(数九歌的历史源远流长)(1)


一、消寒歌

消寒歌人人会唱,诸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沿凌走……”这是现代的消寒歌,殊不知,这消寒歌最晚在明代就出现了。

《帝京景物略》上就记载了当时人们的消寒歌:

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这句话好理解,类似现在的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这是形容刮风,风吹过院子的篱笆,像是筚篥声响。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说冷,睡觉就跟在外头睡一样。

五九四十五,家家推盐虎。——盐虎就是形容雪人,堆雪人。

六九五十四,口中呬暖气。——天气变暖了,呼出来的已经热气了。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减少衣服了。

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猫狗都不再晒太阳,开始寻找阴凉地了。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虼蚤出。——终于天暖和了,没有被子的穷汉们,不用再蜷着身子睡了,可以伸展腿了,可是蚊虫跳瘙又出来了。这句最幽默,穷人什么时候都不好过啊。

谢肇淛的《五杂俎》中也记录了一首九九消寒歌:

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

这个和咱们现在的已经很类似了,简单易懂,不用解释。

数九歌历史(数九歌的历史源远流长)(2)


二、消寒九字言

消寒歌属于民间,文人雅士们发展出了更有趣的方式。用可见的方式来记录这这八十一天的寒冷。

就是选取九个字,每个字都是九画,正好九九八十一画。然后每天描红一笔,这样正好九九八十一天,把这九个字描好。

九个字自然好找,但硬凑九个字,没有具体含义就太没水平了,所以最难的是选这九个字凑在一起正好是一句文雅的话。

有时候凑不齐就要硬凑,例如下面这个清代雕版:津飛紅花流香春送风。这句话本来很文雅,但是流字不是九画,所以雕版上就把上面那一点给去掉了。

数九歌历史(数九歌的历史源远流长)(3)

注意流字


当然这对于有才华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例如最著名的这句: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每个字都是九画,这句话的寓意还很深刻,似乎在告诫一个朋友,在苦难的日子多珍重,春风最终要吹来。很有意境。

其他的还有:庭前屋後看劲柏风骨——这句也很有意境,等待春风,也赞颂松柏风骨。

最妙的是有人竟然写出了对联。有人写消寒图: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朋友到了为他对上: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上联下联每个字都是九画,都是九个字,这样可以每天描笔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副对联: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庭前春幽狹草巷重茵。对仗工整,意境也很深远。

这样的游戏还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管城春满。四个字简单,背后却大有文化。

所谓管城可不是管制城市,而指的是笔,韩愈在《毛颖传》里说:“笔受封于管,号管城子。”所以管城春满就是用笔把春天涂满了,多么有诗意。

后来人们觉得光描红没意思,就在空心的九个大字的笔画内记录天气,例如下面这句:“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中间就写满了字,冬至这一天写着“晴冷日。”第二天就写“云开见日。”……记录这数九寒天的天气状况。

“冬尽既至,春岂迢遥。”——冬天都快过去了,春天就在不远处。

数九歌历史(数九歌的历史源远流长)(4)


三、消寒图

老百姓搞不懂这么复杂的文字,就涂抹简单的图形。例如画上九九八十一个铜钱,每天在铜钱里点一个点,当然这一点不是瞎点,是要记录天气状况的,当时还有口诀:“上点天阴下点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如果晴天就在下面点个点,如果下雪就点在中间。正所谓:“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数九歌历史(数九歌的历史源远流长)(5)

铜钱消寒

铜钱有点太俗了,追求高雅的人就开始改用梅花,画梅花一枝,上有八十一瓣,日染一瓣,九九八十一天,染出一幅墨菊图,这才是:“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

数九歌历史(数九歌的历史源远流长)(6)


四、消寒图和消寒歌的结合


有图无文不雅,有文无图不美。古人为了追求美,自然要把这两项结合起来。

例如这幅消寒梅花图,画了九帧图,每幅图上下分别有一句七言诗,然后还有三个字点题,把历史故事和消寒结合起来,意味无穷。

冬至一九初,七字传千古。谢家飞雪洒庭除,柳絮语;——说的是下雪,说的是东晋才女谢道韫把飞雪比作“柳絮因风起”的故事。

二九河冰坚,至孝昭灵感。求鱼奉母戳先贤,跃双鲤;——二九水结冰,讲了将王祥卧冰求鲤鱼的故事。

三九朔风高,夜把狼烟扫。蔡州城外雪填濠,入虎穴;——三九下雪,说的是李愬雪夜入蔡州的故事。

四九天气寒,不管炊烟断。洛阳雪地卧袁安,闭柴扉;——四九天寒,说的是东汉袁安在洛阳困雪的故事。

五九去迎春,青旗报芳訉。土牛竹马赛芒神,出东郊;——五九立春了,说的是立春的习俗。

六九雪花飞,才与贤臣会。宋祖深宵出禁图,论兵机;——六九还飘雪花,说的是赵匡胤的故事。

七九值上元,军中来众宴。狄青夜夺昆仑关,逞奇谋;——七九里有个正月十五,说的狄青智夺昆仑关的故事。

八九试春耕,丰年展鱼梦。陇畔时闻布谷声,劝农桑;——八九春耕,布谷鸟叫了。

九九寒尽消,漏洩春光早。莺啼燕语报花朝,杨柳枝。

数九歌历史(数九歌的历史源远流长)(7)



还有把消寒图画成一个葫芦的样子,中间加上九九八十一个圆圈,在圆圈的涂抹中消寒,这倒是没什么,有趣的是组成这个葫芦的文字。

一九升至一阳生,孔明登台计东风。

二九节气近消寒,三圣大战虎牢关。

三九硬冻遍地冰,三国英雄赵子龙。

四九天寒冷气生,刘备招亲在江东。

五九正在正月中,百步穿阳黄汉升。

六九头上打了春,孔明先生把令行。

七九春来把衣换,张松近图献西川。

八九雁来水发酥,孙权战国在东吴。

九九本是又一年,献帝社稷三分通。

把消寒歌和三国故事融合在一起,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大概在冬天的长夜之中,老人们就指着墙上的字给孩子们讲那些有趣的故事。

数九歌历史(数九歌的历史源远流长)(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