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养花的人都有一颗柔软的心(养花人爱养花的母亲)

喜欢养花的人都有一颗柔软的心(养花人爱养花的母亲)(1)

文/临海凭风

进入五月,这个鲜花盛开的季节,被人们誉为小区养花人的母亲走了。其实,母亲的生日是在大雪纷飞的寒冬,她却选择了鲜花盛开的季节走了,母亲是离不开她养了一生的鲜花啊,牵挂着热爱和眷恋的那些她养育的孩子般盛开的鲜花。

如若追溯母亲结谊花草的渊源,还得从母亲小的时候说起。尽管母亲生在黄河岸边的小村,也可以说穷乡僻壤,但是却她从小受到热爱生活和喜欢养花的父亲的熏陶。母亲说,老实巴交的姥爷,一生没有其他爱好,就是喜欢养花种草。每次外出,见到花木的妙处,便留心讨要和花少许的钱购买苗木,回到家来潜心养育,繁殖嫁接。在姥爷看来,劳动是最有滋味的,姥爷用双手和智慧创造的魅力,带给他一生的享受。花儿怒放,香气馥郁,引来嗡嗡嘤嘤的蜂儿蝶儿光顾,也常常引来路人和邻居们的询问与讨要。姥爷则来者不拒,总是慷慨相送。姥爷的这些善举,耳濡目染了母亲。尤其母亲记住了姥爷的教诲:赠人花草,手留余香和那些做人处事的道理。

母亲把姥爷养花的技艺和习惯传承了下来。带到了大庆石油会战。没经历过大庆大会战的人,根本不知道那时条件的艰苦,住的地窨子,就是房子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为的是冬天防寒。更主要的是吃不饱,期初是母亲带领我们挖野菜,再后来是母亲组织来庆的家属的姐妹们发扬南泥湾精神开荒种地,补贴石油工人不够吃的亏缺,保证石油大会战的顺利进行,早出油、多出油,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喜欢养花的人都有一颗柔软的心(养花人爱养花的母亲)(2)

尽管在那么艰苦的岁月中,母亲一刻也没有忘记养花,用美来装点生活。在我家居室、阳台上都栽种了适合北方气候的柳桃、四季花、月季花,绿萝、虎皮等花儿,还有根据季节不同所栽种的花儿。每到春夏,我家小院都是母亲养殖的鲜花,尤其月季居多,开得好,有开红花、开粉花、黄花、白花、紫色花的。鲜花盛开的时候,芳香四溢,被风儿一吹飘逸很远。

母亲爱养花出了名,“文革”期间,还因此被我们小区的一个姓董的女人(人们背后都叫她“老董婆子”,具体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的质疑,她煽动几个妇女和学生造反派

来到我家,趁母亲不在家,把我家院子中母亲种的花儿连盆全给摔碎了,还给母亲扣上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罪名,到我母亲的家属队,企图抓母亲游街,被军宣队呵斥回去。军宣队队长说:陈队长是咱家属创业队的队长,谁也不能动,动她就等于破坏油田生产罪,一律严惩不贷……由于军宣队的保护,这些人才夹着尾巴逃跑了。以后再没来捣乱,但是花盆都碎了,为此母亲哭了好几天。

喜欢养花的人都有一颗柔软的心(养花人爱养花的母亲)(3)

还好,“文革”的阴霾散去,崇尚美的春天又回到了油田。全社会掀起了“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热潮。母亲依然是不改养花的习惯,重操旧业,我家到处布满了鲜花,而且母亲自费买了花盆养花放在小区广场,那些盛开的鲜花,引来人们欣赏花儿,并询问母亲种花养花的经验,母亲都是不厌其烦地回答。

“五讲、四美、三热爱”好像一场运动,好像具体体现在养花上,好像谁家没有花,就是落后分子一样。记得暮春的一天,晚饭后,前面说的那位造反派的老董婆子,也厚着脸皮来到了我家。

“陈大妹子,我是向你学习养花经验的,尤其是那红色月菊花,开得真好,怎么栽呀?”老董婆子说。

我和姐妹都不是好眼看她。母亲到是态度很好,好像先前和老董婆子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指指窗台那盆盛开的鲜红的绒嘟嘟的月季花。

“你想要那盆那样的吗?”老董婆子点点头。

母亲径直走到窗台前,把那盆盛开的月季花端了过来,递给了老董婆子。

喜欢养花的人都有一颗柔软的心(养花人爱养花的母亲)(4)

并对老董婆子说:“拿去吧,精心养着它。”老董婆子怯怯地接过花盆,连声说着:“谢谢、谢谢……”头点的像鸡啄米,离开了我家。

老董婆子一走,我们姐妹就炸了庙,七嘴八舌,总之是表达花儿不该给这样的人。

母亲发话了:“连这号人都懂得美了,有什么不好。”我们都不吱声了,敬佩母亲的大度和仁厚。

在以后的日子里,随着生活好转,我们家搬了几次家,房子越来越大,小区越来越好,母亲养花的习惯一直坚持,简直是如鱼得水,水平发挥的越来越好。母亲走到哪里,总是有不少人围着她,请教养花的经验。母亲活到90多岁,人们问她长寿的秘诀,母亲说:我就是喜欢养花,看着盛开的花朵儿,即使身处阴霾,心中也会阳光灿烂。

爱花的人,身边总有花开放,开在心里,也开在人生里。爱养花的母亲,一生都笑容满面地面对一切艰难困苦,从不愁眉苦脸,从不向逆境低头。

2020、5、18

喜欢养花的人都有一颗柔软的心(养花人爱养花的母亲)(5)


本文图网络,欢迎关注百荷书房,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