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成功的人都情绪化(层次低的人都是情绪化的)
或许很多读者会觉得我在夸大其谈,怎么我们会没有理性呢,今天来谈谈为什么我们常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理性只有情绪的,我们基本是被情绪主宰着的。
而老子的圣人,又是怎么做到理性的。实质上不止老子的圣人,佛教的佛也能做到理性。
要了解为什么,以及作为常人的我们,是否也存在可能跨越情绪,拥有理性,我们首先必须来了解下:情绪与理性的关系与区别。
本质上情绪与理性,是人类的两种用智方式,我们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用智方式。
大脑里的背景知识【被左右的视觉】我们先来看以下2张图,你分别看出了什么?
这两张图,据说识别有比较大的难度,网上流传比较多的是用来测试所谓的智商,但实际上,小务虚不认为这跟智商有多大关系,你看不出什么,是因为此刻你头脑里,没有对应的背景知识,没有对应的背景图案与之匹配。【答案会在以下文中公布】。
我们再来看如下这张图03:
没错,这是一个人在骑马,你应该一眼就能看出来,之所以能看出是一个人在骑马,是因为你大脑里面事先有了”人骑马“的场景。
你在生活里面或者电视里面一定已经见过人骑马的场景,这些常见的场景被你存储在大脑里面,形成了你的背景知识,形成你的认知。
当你再次看到类似的场景时,你会瞬间把眼下的场景与头脑中的背景场景对上,于是你能看到”人在骑马,有马头,马脚,马尾,一个人戴着披风和帽子“。
如果让一个从来没有见过人骑马这一现象的人来看,比如一个小孩,他只会看见一些黑斑,因为他的大脑里面,没有对应的背景知识,没有对应的场景图片。
因此,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决定的,而是由大脑里面的背景信息决定的。
又或者,你头脑可能已经存在那个场景,存在那个背景知识,但是此刻没有被调动出来,于是你看不见眼前的东西。
比如图02,我现在跟你说,看白色区域,是一双手,你会立即恍然大悟。
你没看见眼前的东西,是因为这两种情况之一:
- 你头脑里,事先就没有相应的背景知识。
- 或者你头脑里原先有对应的背景知识,但你没能从头脑里面调用到对应的场景与眼前的世界匹配。
因此,我们能看到什么,是我们大脑里面的背景知识决定的。
我们现在看下面这张图04:
看完图04,请再回去看图01,你就知道图01是什么了,此时发生什么事情?
图04输入你的头脑,成为你的背景知识,成为你大脑里的认知,于是你能看出图01是什么了,这就是背景知识的作用。
至此,我再强掉一遍,我们能看见什么不是由外界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头脑里面事先存储的背景知识决定的,存储了什么背景知识决定我们能看到什么。
这就是我们视觉的用智方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展开我们的视觉,把各种各样的场景及图形存储到我们头脑里,于是这些场景形成了我们大脑里面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反过来又决定着我们在看当下这个世界的时候,能看到什么。
如果我们展开视觉,然后去跟别人辩论,每个人都将各执一词,因为面对同一个事物,不用人会用他自己大脑里面已经存储的背景知识来解释眼前的东西。
这就是我们视觉天生存在着的缺陷,他不是对眼前的东西的真实反映,我们视觉都是拿每个人自己大脑里面的背景知识来解释我们所看到的世界。
这我们感官用智方式无法避免的缺陷,他是被内置到基因层面的。
意识与理性我们人类的用智方式可以分成2种,即意识与理性。
第一种用智方式:以视觉为代表的感官用智方式。
他的用智方式就是通过类比或者模拟的方式来完成快速判断,类比或者模拟我们看到的对象,如果看到的对象没有可类比或者模拟的,则我们会类比或者模拟自己大脑里面的,事先已经存储了的背景知道。
这种通过类比或者模拟以达成对外界快速判断的用智方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也有叫系统一的,我们平时所说的情绪,主要就是指这一部分。
情绪的用智方式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是自动化进化的,本能性完成的,不用思考的。他是我们在丛林中当猴子的时候进化来的,历时200-300万年,它在基因突变与自然选择的共用作用下,被压缩进化成自动反应的惯性模块,它所进化的环境就是我们当猴子时的丛林。
这就是我们的意识,他是通过情绪化自动反应完成的。
第二种用智方式:理性逻辑算法。
也就是人类文明化以后出现的大脑新皮层,基于我们的前额叶层面的理性逻辑体系,也有把这个部分叫系统二的,这个部分在哲学上叫思想,用我们今天计算机的话来说就是算法。
这就是我们人类的两种用智方式,意识与理性【系统一与系统二】;
系统一与系统二我们下面再对这两种用智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大家务必详细了解清楚,这两层用智方式的区别,因为我们人体基本是被这两种用智方式给主宰着的。
我们可以这样说,常人如果不对这两个系统进行学习与区别,他的用智方式就一定是第一种,也就是动物般的情绪般的本能反应,这个意识的用智方式是我们人类的主体,是我们默认状态下的用智方式,我们动不动就调动的本能反应,就是这个基于情绪方面的系统一,它基本牢牢的掌控着每一个人。
而系统二,它是近5000年才出现的,他就是我们的理性算法系统二,他是我们区别动物的唯一用智方式,因为这个用智方式,我们站上了食物链的顶端,成为了这个地球的霸主。
我们的文明,也是这个系统二开启的,人类的文明,就是架构在思想的为我们铺垫的逻辑模型上的,系统二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它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调动出来的。
因为他只有5000年,他不像本能意识的系统一有200万年以上的先天打磨,因此,系统二,需要大量的后天训练,我们今天的教育里的科学体系,训练的就是我们的系统二。
它需要我们后天一辈子的训练,也就是把逻辑算法通过后天大量的训练,内置到我们大脑里面,这种训练难度是极大的,一个人,一辈子专注在一个细分领域,能训练出一个数学家的机率,小之又小。
对于一个数学家,他的大脑瞬间就可以把世界所有事转化成公式,这就是后天大量的针对系统二训练的结果。
系统二是强大的,但它却不是我们默认用用智方式,即使他特别强大,即使他能被训练,但他在系统一面前,永远是被系统一主宰着的,系统一是强大遮蔽系统二的。
我们下面对系统一与系统二再作详细介绍。
请一定务必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否则,我们永远会在系统一的遮蔽下,动物般的本能般的行事。
情商大于智商因此,我们现在可以来对这句话作出详情的解释,为什么情商大于智商?
很显然,智商也就是系统二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人类的所有现代化,都是系统二的结果,我们的文明也是他开启的,但为什么所有人,还是会坚决的认为:情商大于智商。
这里最关键的,就是系统一的主宰性是强大的,因为他是200万年以上的集成,他被内置到我们的基因里面,他是本能的自动化的反应,我们想都不用想的用智方式,所有人,不学习到这一层面,他的默认用智方式 ,一定就是这个动物般的用智方式。
它通过情绪垄断性的主宰着每一个人体。
如果我们没法对情绪的这些特征进行反思,我们是完全在情绪的主宰下做每一件事的,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在用系统一做出判断,我们以为我们有理性,而实际上,只要我们用到我们的感官,我们首先就在系统一的遮蔽下做出每一个自动化的反应。
而系统一在主导时,系统二是完全退位的,系统二在系统一面前,是如此的卑微,如此的听话。
尽管系统二是强大的,但正如上面强掉的,如果你不学习这两个系统的区别,系统二是随时被系统一笼罩着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情商大于智商,这是句是严格成立的,它之所以成立,不是因为系统一的力量比系统二大,而是因为系统一对系统二是主宰性的。
就是因为我们人体主体,系统一历时200万年以上的进化,而系统二只有5000年,它仅仅就是大脑前额叶皮层。
对这两个系统,我们再作详细说明,请务必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区别。
意识【系统一】佛教上所说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其中意就是意识,意识就是对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这5个感官系统所获取到的信息的一个不自觉的综合处理系统。
- 眼睛,感应光波波长的信息,即颜色。
- 耳朵,感应世界物质振动的信息。
- 鼻子,感应气味分子信息。
- 舌头,感应物质能量信息。
- 身体,感应物质体形信。
世界的这些信息,经由我们这五个器官,然后被意识统一自动化处理的过程,就是我们的意识。
意识是我们在丛林中当猴子的时候形成的,它历时200-300万年以上,在基因突变与自然选择的共同打磨下,意识被进化成一个个快速反应的惯性模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本能反应,这种本能反应是不经过我们系统二的理性逻辑的,也就是是不经过思考的,他的调动是瞬间完成的,他是被内置到我们基因层面的,我们不自觉就会这样调动。
比如当我们还是猴子的时候,在丛林中寻找食物的时候,我们首要的情绪就是恐惧,就是时刻保护有张力的神经,心跳加速,毛细血管扩张,呼吸加速,随时爆发,以应对突然从丛林中冲出来的老虎。
这种爆发是内置到基因的,瞬间完成判断的。
相反,如果这只猴子没有这种时刻保持有一定的警惕的特质,反而是过于乐观,那么转眼间这个基因就被老虎给消灭掉了。
这就是丛林时代的生存法则,符合那个环境的基因能存活下来,不符合的被淘汰。
这就是我们知觉体系的构建原则 ,他是严格匹配丛林时代的环境的。
意识的用智方式:模拟与类似以达成快速判断比如面对一只狼,或者说一只其他动物,当我们还是猴子的时候,要快速判断我们是否能打得过这只动物,如果决定斗,要如何斗。如果对方跳跑,那么如何追才能快速追到。
所有这些判断,都必须依赖我们展开我们的视觉,然后快速作出决定。
比如一只狼追一只羊,狼看到羊的前面有一片障碍物,狼展开他的视觉,料定羊跑到障碍物时会拐弯,于是狼不会直接追这只羊,他会走三角形的斜边而不是直接追羊走三角形的两个边,这是展开视觉进行场景模拟就可以快速达成判断的,这是通过视觉就可以本能性完成的
此时,狼不需要去计算三角形勾股定理,就能快速获取到能量,这是丛林时代生存的要求。
比如我们看同一个物体,一个比较远一个比较近,那么我们展开视觉,看起来大的一定意味着它比较近,看起来小的一定意味着他比较远。
这就是我们视觉的用智方式 ,他通过快速模拟与类似来达成判断。
但是这种模拟与类比,却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他是被类比的东西所左右的。
比如下图,箭头的两个圆实际上是一样大的,但是我们只是在左边的圆周边加上小圆,右边的圆加上大圆,结果就是箭头的圆,左边的比右边的看起来大。
这就是我们视觉的缺陷,他是被类比的对象所左右的。
- 小的会使得大的看起来更大;
- 大的会使得小的看起来更小。
这就是我们在丛林时代所迭代出来的用智方式,它时刻在通过类似来达成判断。
比如我们看开头的两张图,我们能否看出是什么,是由我们头脑里面的背景知识决定的,我们看眼前的所有一切,然后来类比我们头脑里面的场景或者经验,或者类比眼前的东西,然后通过这样直接的简单的类比,得出结果来完成判断。
这种用智方式的明显缺点就是,我们能否看到什么,是由被类比的背景知识或场景决定的,比较上面的圆。
- 看起来大,是因为他周边有小的
- 看起来小,是因为他周边有大的。
- 我们看世界的所有一切,都是通过这样的场景类比完成的,并且由此决定我们看见什么。
这种用智方式的明显方式就是快,他已经通过200-300万年的大自然筛选内置到我们基因里面了,因此他的调动是自动化的,我们本能性的就是这样反应。
然而他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他是被左右的认知,我们能看到什么,完全就是由我们所选择类比的对象所决定的,如果我们头脑里面没有对应的场景或者经验,那么也意味着我们看不到眼前的东西。
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类比对象,也直接决定我们能看到什么,这是可怕的。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用智方式,却是我们人类的主体。他有几百万年的进化,他的调动是瞬间完成的,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我们已经完成判断了,我们以为是我们自己在做判断,而实际上,本能已经帮我们完成判断了。
意识的用智方式是内置到基因层面的,他是通过情绪来调动的,我们想都不用想的用智方式,这种用智方式跟一只狼的用智方式是一样的,他是我们在丛林当与动物们搏斗时的用智方式,他是如此的低智以至于我们用这种用智方式在丛林中跟所有动物搏斗,还常常沦为其他动物的食物。
这就是我们人的意识。他一方面是主导性的,一方面确是满足各种缺陷的,仅仅是因为他是我们在丛林中当猴子的时候进化完成的。
作用于系统一的背景知识
我们在头脑里面构建什么样的背景知识,我们就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没有应对的背景知识,我们就看不见相应的世界。
我们永远只能看见我们想看的世界。
眼睛就像一个假的镜子,它看不见这个真正的世界,它所看到的世界,都用我们头脑里面的背景信息,去解释它所看到的一切,头脑里面如果没有背景知识,那么它看不到任何东西,比如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世界对他来说,可能接近一张白纸。
同样一张图,同样一个世界,不同人会用不同的背景知识去解释它,结果不同人,面对同一个世界却看到了不同的世界,我们永远只会看到自己想看见的世界。
因此,输入什么样的背景知识变得至关重要。
作用于系统一的偏见如下这张图,是一位白人看一位黑人时的大脑神经情绪反应区,图中红色部分为恐惧的神经活化区,说明白人看黑人时,大脑不自觉就出现恐惧的情绪。
这种恐惧情绪怎么来的?
当反过来扫描一位黑人看白人时大脑的情绪反应时,则不会出现这些恐惧,因为黑人看白人是不会恐惧的。
为什么白人看黑人,大脑会激活恐惧情绪?
因为,在白人的大脑里面,事先存储着一些背景知识。如“黑人都是粗暴的,危险的”,而这些背景知识,可能仅仅来自于社会的一些偏见,或者一些电视场景,然后被存储为背景知识。
这种背景知识使得白人在看到黑人的瞬间,自动化在大脑情绪区激起恐惧反应。
我们看如下这图:
黑人小孩与白人小孩,是可以无任何障碍和谐相处的,因为在小孩的头脑里,没有被事先输入这些偏见。
这些“黑人都是危险的,粗暴的”的偏见,它只是一种文化观念,一种种族歧视,但一旦被一颗大脑接受了,即形成相应的背景知识,这种背景知识是直接作用的大脑的情绪区的,直接形成一个人的恐惧反应,结果导致就是种族之间的冲突,这是一种可怕的背景知识。
可见偏见的可怕性。这些都是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系统一的。
任何观点,不管正确不正确,有道理没道理,一旦被输入一颗大脑,形成背景知识,随即产生不可消除的偏见,这种偏见直接内置到大脑相应的神经区域,场景一旦出现,条件性反射产生对应的行为,这些情绪化的动作,是不经理性大脑的,这也是为什么,偏见一旦形成,由于它作用的是我们的系统一的情绪区域,因此,他是情绪化的且具有危害性的。
这种情绪化的反应,往往是瞬间完全的,此时系统2的理性还没反应过来,系统1已经执行完毕。
因此,作用于系统一的偏见是可怕的,有危害的,一旦偏见形成,是很难消除的。
系统一的情绪是主宰性的任何知识,任何现实生活里面的信息,观点,随时都有可能被我们接收到,并且形成我们的经验,然后被内置到我们大脑,成为条件反应时的背景知识。
特别是恐惧情绪的一些场景,一些引发恐惧的观点,都有可能被内置到我们大脑中成为调动恐惧反应的背景知识。
人七情六欲里面第一情绪就是恐惧,这是因为人类大脑的进化场景是在丛林中当猴子的时候完成的,而丛林中时刻面临突然冲出现的老虎的危险,于是,大脑的基本核心情绪之一就是时刻保持恐惧,这在丛林时代是生存下来的必要反应。
然而恐惧在今天却引发种种现代病,其引发的原理就是一个引起恐惧的场景一旦输入到我们大脑,成为背景知识,它随即会在后续的生活中,不断通过情绪反应区主宰着我们。
比如为什么社会会倾向男人长得高大些,而歧视小个的?这是因为人类还没有文明化以前是需要跟其他动物搏斗的或者在农业文明早期,如果发生种族之间冲突,高大的人在战斗时是有优势的,这种心理倾向是内置到基因的,因此,矮的人面对一个高的人时,会不自觉激活恐惧区域,因为他如果不自量力,要去挑战这个高大的男的,矮的基因是遗传不下来的。
只有那些因恐惧而选择逃跑或者智慧逃生的小个基因,才有可能存活下来。
这是恐惧情绪在基因层面的表达,同时也是这种情绪主宰力的证明。
偏见就是直接作用于系统一的情绪区的任何观点一旦形成我们的背景知识,特别是情绪类的场景,情绪类的经验,一旦被我们接收形成对应的背景知识,那么他首先是作用情绪区的,这种情绪区的反应是不经系统二的,是没有理性的。
它是快速的条件反射,本能反应,因此他是盲目的具有危害性的。
- 我们所看见的世界,都是自己头脑里面的世界;
- 我们对当下所产生的恐惧,也是因为头脑里面对应的恐惧背景信息;
- 我们时刻会用过去所发生的并且存储在我们头脑里面的世界来解释当下的世界。
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经历过,人生经验变得丰富了,对一切都有自己的看法了,能做出正确判断了,甚至还因此成就了一番事业,往往这种时候,并不一定代表着是好事,一个经验或者一种信念越有效时,他会越被我们坚信,一旦我们过于坚信一个信念,立即变成了对这个信念的固执与偏见。
如果我们的大脑里,具有大量的固执与偏见,那么我们看当下的一切问题,都会用这些以往的固执与偏见来解释他们,我们就永远只能看到一个旧的世界,不管这个世界已经发生多么翻天地覆的变化。
在一个固执的头脑里面,它永远会用旧的原先的已经存储在头脑里面的那个旧观点旧经验,来解释当下的,甚至未来的所有的事情。
这就是固执与偏见的可怕之处。
放下偏见,解放系统一除非,我们愿意放下这些成就我们的信念,不再执着他们,他们固然曾经成就我们,他们当然是功臣,依旧具有参考价值,但我们决不迷信任何以往成功的经验,我们深刻知道,一旦迷信任何信念,我们立即会被他主宰,我们立即会变成他的奴隶。
因此,我们时刻保持对任何信念的审视态度,任何进入到头脑里面的知识,都没有好坏对错之分,都具有借鉴参考的意义,但他们都是相对的,他们不是永远的真理,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真理,只有暂时的正确,这是我们面对当下一切宇宙观与世界观时应该拥有的一种科学态度。
更何况,这个世界时刻在变化着,意味着,我们需要放下以往的执着,让新的信息能否进来,如此,才能形成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背景知识,这就是为什么活到老,学到老的必要性了。
一旦能放下对偏见的执着,并且保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接收新的知识,新的认识,我们立即能看到一个更广大的世界。
一旦我们执着任何事情,情绪立即通过系统一主宰我们,情绪一旦在位,系统二是绝难调动出来的
系统一与系统二
人类的文明是因为系统二而展开的,但是这个系统二只有5000年,他缺乏先天的训练,不像系统一,有300-400万年的时间大自然迭代内置到基因层面,因此,系统二的理性调动是极其困难的,即使有时候调动出来,他也是不成气候的,他需要大量的后天训练。
一个人终其一身专注在一个细分领域,能训练成科学家的是少之又少的,这就是系统二的难度。
同时,系统一实在是太强大了,它对我们人体是垄断式的,主导式的,尽管他在今天的工商业社会已经漏洞百出,错误连连,但他依旧是我们日常用智的主体,这就是系统一遮蔽的独裁性。
尽管如此,我们首先得承认系统一是我们人的基础,人的主体,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人体99.99%以上,都是系统一,系统二在系统一面前,奴仆都不如,尽管系统二才是当今的必然选择。
我们今天几十年的教育,就是训练系统二。其目的非常简单,就是用系统二来跨越系统一的遮蔽性,系统二才是未来,这也是为什么,当下的人工智能,当下的机器人,才代表着未来。
因此,来自系统二的终身训练,是跨越系统一遮蔽,唯一有效方式。
系统二的训练可以内置到大脑神经元,仅有如此,才可能有一点希望在关键时刻,抗衡系统一,即便如此,系统一几乎就是人体的全部,是人体的基础,是基因层面的表达,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是主人。
我们因此必须深刻的知道系统一的强大遮蔽性,承认它,才有可能意识到,当家作主的,不是系统二,是系统一,仅有如此,才能时刻保持对他的审视及怀疑。
也只有在系统二正常调动出来时,我们的决策,才不至于情绪化,才有可能运用理性逻辑做出正确的决策。
佛陀与老子
佛教的修行为什么要远离红尘,其本质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作用于系统一的感官体系的,它会遮蔽我们。
所以佛陀会说,你要六根清净,所谓六根就是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这6个部分就是作用于系统一情绪的,就是我们在丛林时代当猴子的时候进化而来的,它具有强大的束缚力。
所以佛陀说,你要修行,你首先得远离红尘,也就是先跳出这个系统一,修行才可能得到善果,可见这个系统一的强大之处。
佛教的修身,本质上就是修掉这个系统一的动物性。
我们看老子:
老子明确的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就是在说系统一的遮蔽性。
因此,佛陀与老子,他们的整个修身体系,首先对抗的,就是修这个系统一的动物性,因此他们都建议要放下,就是放下系统一的贪婪与执着,否则,只要系统一情绪在,系统二永远出不来。
因此,任何不学习系统一与系统二区别的人,基本都是被系统一的情绪主宰着。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常人都只有情绪而没有理性,因为你不学习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那么你第一状态下,一定是被情绪给笼罩着的。
当我们清晰的知道系统一的这种强大的遮蔽性时,知道他的所以然时,你才会意识到,所谓的放下的真正含义。
所以老子的圣人因为无为,不想有所为,因此系统一完全得到掌控,反而如此,圣人可以无所为。
佛陀也说,只要你够空,你就是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就是为什么,老子的圣人与佛陀的佛,他们可以拥有理性,因为他们已经超越了系统一的情绪,超越了动物系。
正因为放得下,正因为无为,正因为够空,结果就可以很好的控制住系统一的动物性,于是系统二就可以很好的调动出来。
当你真正放下时,你就会发现,真正的力量来自于超脱系统一的主宰,此时,系统二就能随心所欲的调动出来,此时你就是佛,你就是圣人。
此时,你就能无所为,但此时,你也不想有所为。
这也是王东岳先生所说的:“人生无意义”,所谓的无意义的意义在于,当一切都无意义时,一切都放得下时,系统一随即无法主宰我们。
此时,我们即可随心所欲的调动系统二。
汇总
人类的用智方式有两种:意识与理性【系统一与系统二】。
系统一有200万年以上的进化,内置到基因的,他是人类的主体,是我们日常本能的用智方式。我们不自觉调动的都是系统一,他的特征是快,不精准的,情绪化的,存在诸多缺点。
系统一是我们在丛林中当猴子的时候进化完成的,他基本就是我们的动物性,他通过情绪牢牢把控住每一个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智方式,如果不加以区别,就是这个系统一情绪。
系统二只有5000年时间,他的特征是慢,但精准,他是我们的理性逻辑。
系统一是系统二的基础,系统一在调动的时候,是屏蔽系统二的,只有在系统一退位时,系统二才有可能调动出来,即使如此,系统一随时会出来干扰系统二。
我们的所有后天努力,就是要通过学习,通过修行,使得我们的系统一的动物性得到控制,仅有如此,系统二才能出来当家作主。
最后 ,永远不要小看系统一的威力,系统一对我们人体来说,是独裁性的,垄断性的,他几乎就是我们的全部,系统二在他面前,是再渺小不过了。
因此,我们终身学习的,终身修行的,就是克制系统一,调动系统二反过来审视系统一,这是一个终身话题,是最具难度的。
但却是唯一正确的方向,系统二才是未来,但他却离不开系统一。
小务虚专注务虚,因此注定糟糕的务实能力,然而生活是残酷的,即使老子的圣人也需要为腹,如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支持纯粹的创作活动,读者的支持是每一位创作者的精神动力
层次低的人都是情绪化的,而境界高的人都是理性的,如何做到理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