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忆父痛断肠(清明节思父凌子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明天又是清明节了,我的义父凌子风离开我们已经20整年了 ,每到清明之际就特别怀念我的义父他老人家。
我从两岁多时就没了父亲,从小没有得到父爱,长大后机缘巧和,拜凌子风为义父,从小失去的父爱重新又找了回来;义父在电影艺术上对我的影响更使我受益终身。
我与义父的缘分要从1978年开始说起。那时,我刚刚从部队转业到淄博市文化局文艺科,配合中国新闻社组织的《聊斋》剧组在蒲松龄故居进行拍摄活动,工作中得到了中国新闻社电影导演谷雷鸣的赏识并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1980年接受谷雷鸣的邀请正式调入《精变》剧组担任剧务工作。在苏州拍摄外景时,谷雷鸣大哥突然病故,我忍住悲痛义不容辞担起重任,为使拍摄工作顺利进行,当时三天三夜没合眼,拍摄任务一结束,累得摊倒在地上起不来。
中国出版社电影导演谷雷鸣大哥
《精变》外景拍摄完成后,我们来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进行后期制作。我居住的招待所是308房间,凌子风导演住在208房间。我见到凌导演的第一面是在门卫传达室等待打电话时见到的。那时凌子风导演正在打着电话,见我要来打电话就对我和蔼可亲地说“要不你先打”,我说不着急。凌导演打完电话后并没急着走,等我打完电话以后就问我,你就是《精变》剧组的那个好剧务吗?我们北影都知道,《精变》剧组有个好剧务,原来说的就是你吧!
被凌导演这么一说,弄得我很不好意思,觉得那么有名的一位大导演,居然知道我这个小剧务。看我有些腼腆便对我说,到我房间里坐会儿吧。我怯生生地跟着导演到了他的房间,看了他拍片的一些资料,也与他交流了一下我对电影艺术的理解,没成想得到了他的大加赞赏,当即送给我《骆驼祥子》的海报并在上面签字留念,同时把家里的住址一并留给我,说有什么事就直接到家里找我。
义父凌子风导演
后来,一来二往也就熟了,再后来,突然有一天,凌子风导演说:“锡才,你做我的儿子吧!”我被这突如的盛情弄得不知如何是好。要知道,有多少人想巴结凌导演都想认做他的儿子,被他一一婉言拒绝。没成想居然相中了我,接着把我邀请到了家里,认识了我的义母以及妹妹和弟弟,全家人热情地接纳了我,从此,我又有了第二个家。
当时的义母叫石联星曾饰演过赵一曼,后来不幸病故。在中国新闻社吴江社长的撮合下,义父与中国新闻社的编剧、导演韩兰芳重新组织了家庭,韩妈妈现居住在美国。
义母石联星饰演的赵一曼
义父凌子风和义母韩兰芳来淄博时,我及夫人、儿子一同照了个全家福。
1983年,我正式被调入北京电影学院凌子风创作组,担任制片主任,参与拍摄了《狂》(死水微澜),从此开始了我在北影10年的拍摄经历。
1999年,义父凌子风因心脏病复发在北京病故,享年82岁。义父住院期间,我在病榻前精心伺候,尽了当儿子应有的孝心,尽管多方努力,终因年高体弱驾鹤而去。
著名相声演员牛群前来家里吊唁
义父在去世后的一周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举办了“凌子风电影艺术“研讨会。会上孙道临、张瑞芳、牛犇等著名演员前来参加,共同缅怀了义父大人的电影艺术及取得的辉煌成就。
与义父凌子风、斯琴高娃等的合影
与电影《狂》的女主角许晴合影
受义父的艺术教诲和耳濡目染的熏陶,加上我自身的刻苦钻研,在电影电视剧的艺术道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参与拍摄了的电影有:《狂》《精变》《赌王出山》,电视剧《蒲松龄》《少年特工》《古庙》《山凹》《山河吟》《桃色将军》《债市风云》《贼和他的妻子》《南天飞鸿》《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以及淄川交通平安系列短剧等,担任剧务主任,制片主任,副导演等职务。参与拍摄的电影公司还有上海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等。
2006年创作编导拍摄的《沂蒙情怀》在韩国获得特别奖。
在电影电视剧中扮演重要角色, 其中在《山河吟》中扮演民兵队长;在沂蒙情怀中扮演山花的父亲;在《桃色将军》中扮演国民党连长等等。在舞台上成功的塑造了样板戏《红灯记》中李玉和、《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少剑波、《沙家浜》中郭建光、《平原作战》中赵永刚等英雄形象。
义父凌子风生平介绍:
1917年生于北京,1934年毕业于北平美术学院雕塑系,1937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舞台美术系。 1938年在武汉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美工师。同年赴延安途中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任团委、编导、委员长。1940年后任冀中军区火线剧社副社长、乡村艺术干部学校校长。1941年创作舞台剧剧本《哈娜蔻》,获晋察冀边区鲁迅文学奖。1943年返回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教,演出《把眼光放远一点》、《前线》 等剧目。1945年在张家口任华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教员,在歌剧《 白毛女》中饰杨白劳。1946年在延安电影制片厂主演《边区劳动英雄吴满有》。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延安任战地摄影队队长、西北电影工学队教学部长。1948年任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联络员、石家庄市电影、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凌子风1948年开始执导影片,处女作《中华儿女》是新中国最早得到国际荣誉的影片之一。凌子风至今导演故事片20多部,“文革”前,《红旗谱》是他的代表作。之后又拍摄了影片《李四光》和名著改编系列片《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狂》。其中影片《边城》获得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凌子风的创作个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他喜欢选择老北京底层普通百姓的生活,表现他们在旧社会复杂环境中的挣扎与欢乐,描绘他们纯真、善良的本性,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凌子风作品对于人性的探索,特别是对于女性性格、心理的探索,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尹锡才口述 杨玉宝整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