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宰相真实故事(民间明朝河长)

文|魏泽洪

“小李官”,本姓李,名讳不详,祖籍江淮人氏。明朝河运官吏;品位已无从考据。

明朝中叶,朝廷委派他到位于山东省平原县王凤楼镇的水务镇管理朱家河河务,衙门就设在镇子中央。因其身材短小,当地人呼之为“小李官”。

平日里,小李官有个习惯——喝茶。并且十分讲究,茶必好茶,水必好水。

小李官上任之初带了个跟班,身材高大,膀阔腰圆,且身手敏捷,腿脚麻利,尤其会手绝活,日行百里,人称“飞毛腿”。

小李官听说济南府有个趵突泉十分出名,泉水清澈,绵软甘甜,适合沏茶,于是就吩咐跟班隔三差五的去济南趵突泉挑水。

要说这小李官喝茶讲究,可不是一般的讲究。你道如何?单就挑水这件事,他就能整出许多故事来。每次跟班从济南将趵突泉水挑回来,小李官只喝前头的一桶,从来不喝后头的一桶。究其原因,他认为后头那桶位于跟班身后,免不了有污秽之嫌(放屁污染泉水),故而如此。

一日,衙里来了上差,巡察河务,夜宿衙门后堂。小李官摆酒摆菜,小心侍候;跟班更是跑前跑后,端茶送饭。一家人忙活了大半宿,直到夜阑更深才上床睡觉。

次日清晨,日上三竿,跟班还在呼呼大睡。等他醒来的时候,院里静悄悄的,连个人影都没有。跟班睁眼一看,太阳已经老高,早晒着屁股了,不由得激灵灵打个冷颤,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因为今天是他去趵突泉挑水的日子,如若此时出门,怕是天黑之前赶不回来了;如果挑不回水来,耽误老爷喝茶,肯定是要责罚的。

这小李官有个毛病,他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如果一天不喝茶,就浑身紧巴巴的,上不舒坦,下不舒坦。大抵是南方人初到北方,一时适应不了当地干燥气候。

话说跟班,坐在炕沿,傻不愣登呆坐了半日,左思右想,无计可施。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还有句话叫作急中生智。正在跟班走投无路之际,忽然脑门灵光一闪,计上心来。他知道古镇北门外的绿瓦寺旁有口甜水井,名唤“玉渊潭”,镇子大部分百姓都去那里挑水做饭,沏茶待客。跟班心想:要想不挨骂,何不到那里挑一回水,以次充好,眼下救急,兴许能躲过此难。

跟班思前想后,心意已决,就横下心来,挑起水挑子,迈开步子,大步流星径直出了镇子。

古镇东面有条大河,河宽水深。河的两岸栽种许多树木,可谓茂密成林,遮天蔽日。古时候,这里曾是官道渡口,是古镇往来济南的必经之路。

跟班躲进树林,躺在草丛里美美睡了一整天,静等天黑,再去玉渊潭打水。

跟班不仅腿快,而且心眼活泛。他挑着水筲,大摇大摆走出镇子的时候,还故意和几位熟人打过招呼,意思是说我已经外出挑水了,倘若老爷见不到我,不经意问起,会有人告诉他我去济南了。其实,这是跟班使的障眼法,耍了个小心眼。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我挑回来的水是济南趵突泉的泉水,而不是别处的,万一有人碰到老爷,说起此事,很多人会给我作证……”

这"玉渊潭"本是古镇绿瓦寺外的一口甜水井,据说是当地一位名仕捐资打凿。"玉渊潭"濒临芦苇塘,蒹葭环抱,风景优美。芦苇塘又与古黄河相通,常年不枯,玉渊潭水更是富富有余。

天色渐暗,行人稀少,跟班估摸着到了家家户户烧火做晚饭的时间,早已错过了排队取水的时辰。便一手提着扁担,一手提着水莦(手抓莦提系,以免弄出响声),弯腰弓背,做贼一般,偷偷溜到水井边,先躲在暗处,环顾一下周围,见天色昏暗,四下无人,于是就飞快地施展身形,跃上井台,三下五除二,顷刻之间打满水筲,抄起扁担,捡僻静处,急匆匆赶回家去。

回到后衙,禀告老爷:“水挑回来了!”。

等小李官验明正身,跟班便将前头那桶水倒入水缸,后头的那桶水撂在原处,然后转身去厨房拿燎壶(即烧水壶)。他将燎壶灌满新水,燉在炉火上。

等水烧开,跟班忙不迭的给小李官沏上一壶好茶,端至老爷跟前。

他一边瞅着老爷喝茶,一边心情忐忑地垂手站立,听从吩咐。

小李官坐在椅子上,慢悠悠地品着茶水,享受着下班后的悠闲自在。而跟班心里却在不停地打鼓;有心想活动活动腿脚,又怕老爷瞧出破绽,就傻傻地一旁站着,心下思忖:如果此事露馅,该如何应对……

跟班看到老爷慢悠悠、美滋滋的喝着热茶,没有一丝异样的表现,悬着的心缓缓地落了下来。

时间约莫过了两袋烟的功夫,跟班目不转睛地盯着老爷的一举一动,生怕出什么幺蛾子。见他神色自如,没半点异常,心里绷紧的那根弦才渐渐松弛下来。他心下嘀咕:"看来老爷没喝出水的异样来!"便上前小心翼翼地问道:“老爷喝茶今日与往日有何不同?”小李官道:“没什么不同啊!怎么了?”听到老爷没喝出什么异样来,跟班顿时挺直腰杆,把实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小李官。

小李官诧异地问道:“你是从镇子哪口井里打来的水啊?”跟班实言相告:“是绿瓦寺边上的那口甜水井!”小李官又说道:“这水很好啊!和济南趵突泉水没啥两样!以后你就不用去济南挑水了,去那里打水就是了!”跟班唯唯诺诺,提溜着的心才算真正落了地!

列位看官,跟班这次情急弄险,急中生智,不仅蒙混过关,而且由此免去往返济南挑水的苦差事,演绎出一段奇闻乐事,让人捧腹不止。

从此,古镇绿瓦寺的这口水井可就出了大名了!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功夫就传遍了平原郡的大小村寨;时间久了,越传越玄,神乎其神,慢慢演绎成水务的甜水井和济南趵突泉相通,被冠以“小趵突泉”的雅号。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逢年过节,或待客迎宾都到这里取水,担桶提壶,络绎不绝。一时间,水务甜水井声名鹊起,誉满四方。

古镇水务是官设码头,人口稠密,河运发达,商业兴旺,商旅云集,加上拥有优质井水,小李官乐不思蜀,于是就在此娶妻生子,长期定居了……

小李官百年之后,被葬在古镇东南方向——古黄河的西岸上。他的后人还为他竖了一块石碑,上刻墓志铭,记述小李官的生平。

据上了年岁的人讲,小李官的坟茔与墓碑,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尚且存在。文革期间,坟茔被造反派铲平,墓碑推倒,运至镇北碧水潭边,用作修桥石料,现今已不知所踪,估计早已没入地下,无迹可寻了。

可惜的是当时竟无人留意,抄录碑文,作为实物佐证,后人仅凭口口相传,叙说他的奇闻奇事,未免有些遗憾,让人摸不着门道。

虽然小李官的坟茔和墓碑早已湮灭和消失,但小李官的故事却被古镇一些有心人记在心上,世代传讲,也算是一件幸事!

民间宰相真实故事(民间明朝河长)(1)

民间宰相真实故事(民间明朝河长)(2)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