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

  行胜于言,是清华大学的校风,也是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校长潘先根的作风。

  5点半起床,6点多到校,除开会及节假日外,他总是第一个跨进学校大门,他说:“要求别人做到,首先要自己做到。”

  每周至少两次,亲自监督食堂菜品验收,他说:“任何关乎学生健康的细节,我们都不会放过,这是责任,和职位无关,和良心有关。”

  上任当年,就把个人手机号公示在校门口,一放就是10年,他说:“学校取信于家长,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做什么。”

  ……

  这桩桩件件,他都尽心尽力,亲力亲为。

  从2011到2021,他大刀阔斧,改革创新。

  坚持做家长看得见的管理,办市民认同的本土优质教育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1)

  撰文 | 黄瑄 何林珈

  10年日新月异,这样一所倾注他全部心血的学校,有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成就?今天,小浪就带你看看!

  一流设施设备

  生发享誉全国的特色教育

  下了地铁站,穿过一条闹中取静的公园式小路,高新实验红白相间的教学楼便能映入眼帘。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2)

  虽地处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南核心地带,但安静雅致,将嘈杂隔绝于校门外。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3)

  校内随处可见其文化积淀:大厅内的立柱上,满是古人先贤的诗词歌赋、楼梯间的墙壁上,张贴着告诫世人的名言警句,还有走廊内、教室门口,一幅幅精美的画作,见证着一批批学子的茁壮成长。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4)

  最先吸引小浪的,就是一块木质牌匾,上书“成都高新实验中学艺术教育中心”,这里便是学校艺术教育的生发地。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5)

  门口悬挂着高新实验的艺术荣誉——“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学科(四川)教研基地”“成都高新区美术文创联合项目实践研究基地”,足见其艺术教育地位。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6)

烧制陶瓷的窑炉

  学生们可以在此做陶艺、弹古筝、画岩彩画等,所有设备一应俱全。以陶艺为例,学校有一整套专业的陶器制作设备,揉泥、拉坯、修坯、晒陶、施釉,甚至是烧陶,每一步都可直接在此完成。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7)

  学校德育主任助理左向辉介绍,陶艺是学校的社团课,学生可自主报名,每周上一次,一次一个半小时。

  像这样的优质社团,学校至今共开设了54个,包含岩彩画、篮球、足球、3D one设计、机器人模拟等等,种类繁多。主要由学校优秀教师、校外专业教师或志愿者教师来上。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8)

  对面是舞蹈教室,学校共有三间这样的教室,内设墙面镜、音响和钢琴,是师生们上课的地方,同时也是排练室,用于排舞、拉丁舞、古典舞、拉拉操、合唱、主持等,颇受师生喜爱。

  2020年,学校教职工排舞代表队就利用休息时间,在此训练,一举拿下“舞动中国-排舞联赛”总决赛暨全国排舞冠军赛特等奖的“第一名”。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9)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10)

  学校体育设施设备也是一大亮点。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足球场、塑胶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跆拳道训练房、形体房等应有尽有,完全满足学生日常和中考项目场地需求。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11)

2015年8月,高新实验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学校自建校起,就尤为重视体育。学生们每天都至少能运动一个半小时,尤其是学校原创的40分钟大课间,排舞、武术、跑步、体能训练和放松操……一系列动作下来,所有人都畅快淋漓,以饱满和朝气开启新一天。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12)

  宿舍楼位于操场和艺术中心的中间,一二层是食堂,三层到七层是宿舍。

  每层楼共有26间寝室,由同一宿管管理,都配备了楼层可视对讲系统,陌生人根本无法进入。8人一间,配备24小时热水、个人储物柜、两个洗漱台、一个独卫、一个独浴,干湿分离,床上用品由学校统一配置。

  三驾马车

  助力“低进高出”典范校

  作为连续三年获市教育局表彰的学校,高新实验早已成为业内外“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典范校。

  如此突出的办学成绩,得益于其多元的课程架构有“三驾马车”之称的三大办学特色

  学校以学生多元发展为核心,构建了国家课程、拓展课程、学科融合课程、主题活动课程四大课程体系,从人文与社会、数学与科学、艺术与审美、技术与设计、体育与健康、实践与创新六大领域,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13)

高新实验中学校长潘先根

  十年来,高新实验校长潘先根更是大胆革新,用“三驾马车”,带领学校驶入发展快车道。

  这“三驾马车”分别是:

  美德教育:通过一系列专题教育体验活动,让师生确立美德认知、产生美德情感、形成美德意志、化为美德行为。例如:学校每月会邀请两位社会精英人士,为师生分享行业发展史、特点、所需职业技能品质,以此开阔大家的视野,激发学习积极性,指引生涯发展方向。

  成功课堂:让师生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体验成功。老师利用引领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达成课堂学习目标。课后,各科老师还会在每天下午放学后,到教室外答疑解惑,进行免费一对一辅导,力求学生当天的知识当天过手,实现天天清。

  “四轮驱动”:根据初高中学生学习基础、能力结构、特长构成等,结合成都市规划课题《“成功课堂”三跟踪研究》的推进,对学生进行学习规划和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如将高中学生分为“希望生、艺体特长生、民航基地生、出国留学生”,力图让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在学校都得到全面发展,考上理想学校。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14)

  每年学校面向全省招收的希望班学生,就是这三大办学特色最典型的受益者。

  2015年,外地生胡浩以“很一般”的入校成绩进入高新实验读初中,仅过了三年,他的学习就得到质的飞跃,初三时凭借优异成绩,拿到四七九指标到校名额。

  但他却说,“与其上四七九普通班,不如上高新实验希望班。”

  正是这样一个在旁人看来很难理解的选择,让他成为了如今的“超级学霸”。

  他不仅时常活跃于学校的各大舞台,还常年稳居年级第一。去年11月,更是在成都市第二届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活动中拿下中学组第一名,获成都市“特等奖”。次日,又代表高新区参加2020中国(成都)·美国友诚青少年英语辩论赛挑战赛成都选拔赛决赛,以优异成绩荣列十六强。

  还有13岁被东南大学少年班录取,16岁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的陈勇豪;从西川中学转学过来,而后考上川大的谢嘉颖;其妹妹刘欣蕾也同样是放弃指标到校名额,如今稳居高新区文科前三……像他们这样优秀的高新实验学子,不胜枚举。

  可以说,在高新实验,“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已然成为常态化

  “实干型”团队

  让优秀成为学校基因与气质

  高新实验中学校长潘先根是一名“专家型”校长,更是当之无愧的“实干家”“行动派”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15)

  潘先根是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教师,全国和谐校园创建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科研杰出管理者,担任四川省教育学会德育专委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四川省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曾先后获得成都市优秀教师、成都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成都市最美校园“十佳”中学校长等荣誉称号。

  “行胜于言”是清华大学的校风,也是潘先根始终遵循的信念。从2011年9月,掌舵高新实验中学的那一刻起,潘先根始终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再要求老师。潘先根说:“我始终坚信,想让教师做到的事情,我自己一定要先带头做好。”

  “以学校为家”,是潘先根的真实写照。当提及校长潘先根时,高新实验中学教师党海燕说:“作为老师,我们每天一般七点到校,潘校都会觉得晚了,因为他自己总是最早到校的人,除了去区上开会或重大事情外出处理以外,他基本上每天早晨六点多就到了,一坚持就是10年。”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16)

  如果说,好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领袖”,那么教师就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高新实验中学也汇聚了一批踏实、能干且敢干的优质教师,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中高级职称教师占80%以上的优秀教师队伍。

  在学校 160余名教师,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教师 1 名、省级特级教师 1人,全国优秀教师 2 人,全国信息化工程师 1 人,国家级健美操导师 1 人,四川省优秀教师 2 人,四川省骨干教师 3 人,省先进德育工作者2人,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2 人,市学科带头人 、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20人……

  值得一提的是,秉承“办市民认同的优质教育,为每个孩子的未来负责”的教育理念,高新实验中学对教师招聘要求极高。

  教师团队主要由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省级及以上重点中学招聘的优秀教师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优选的大学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组成。

  此外,学校高度重视艺体教育,聘请了大量业界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开发艺术课程,保证了艺体教育的“专业性”和“纯正度”。同时,学校也邀请了校外专业人士、志愿者进校授课,让每一位高新实验学子都能接受最广泛而纯正的艺术教育。

  食堂自营 管理精细

  做最有“温度”的校园食堂

  吃好饭、吃饱饭,是校园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食堂向来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小浪也来到学校食堂体验了一番。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17)

  六大步骤、规范流程 保障食品安全

  学校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与卫生,从食材供应、验收,菜品清洗、烹饪,到食物留样、弃样,都有一套完整、规范的安全保障措施。

  食品原材料供货商由区教育局统一招标,渠道公开透明;米油调料等选品严格,均为一级品牌;食材验收由副校长和行政干部亲自参与,校长经常督查;就餐前半小时,由校医、老师提前试餐;菜品留样定时定人定岗定量,留样48小时,确保一切菜品可溯源。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18)

  菜品色香味俱全 “建议簿”暖胃又暖心

  每一周,学校菜品基本保证餐餐不同样,天天不重样。糯米排骨、孜然兔腿、干锅排骨、香辣猪蹄等特色菜品更是深受师生喜爱。

  为更好满足师生需求,食堂特设“建议簿”。师生可以写下对食堂菜品、味道等相关建议,餐厅主管张云素也会在当天即时反馈,“我们的菜品是可以根据师生意见进行增加的,但也要考虑菜品适宜与否。”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19)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20)

  每日必备龙骨、棒骨汤 营养均衡又美味

  为保障学生营养均衡,食堂严格按照中小学生一日平衡膳食宝塔进行膳食搭配。其中,最令小浪印象深刻的,当是学校每日“标配”——骨汤,以龙骨和棒骨精心熬制数小时,再配以不同的蔬菜,有效促进学生骨骼生长,增强免疫力。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21)

  管理精细、物美价廉 家长满意度超九成

  自建校起,高新实验中学的食堂始终为学校自营

  早餐5元,有鸡蛋、稀饭、小菜、包子、蒸饺、麻圆等等,午餐11元、晚餐10元,都是两荤两素一汤。张云素也提到,学生三餐费用固定,加餐不用再给钱,只要不浪费、不挑食、不带走,一定管饱!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22)

  在物价攀升的当代,为了最大程度实现物美价廉,学校还会不定期组织干部和教师代表前往市场调研。

  营养又美味、贴心又温暖,多年来,学校家长对于食堂的满意度高达9成。

  小结:

  2021年年初,高新实验中学校长潘先根曾写下:助力高新教育高质量发展之梦,办好市民认同的本土优质教育。

  而什么才是真正的本土优质教育呢?在教育日益发展、评价愈发多元的当下,潘先根校长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一所学校的优质与否,不仅在于学生升学成绩,关键取决于家长口碑。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23)

  作为“低进高出、高进优出”典范学校,多年来,不少高新学子放弃四七九,选择高新实验,步入985、211、双一流大学,不少家长选择将家中所有子女送到高新实验。

  2020年,高新实验中学连续第三年被评为“成都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优秀学校”。此项表彰是成都市教育局对全市高中高考质量出口的唯一表彰,是对学校高中教育教学高水平最科学、最权威的评价

  高新实验中学的教学成绩早已毋庸置疑,然而,育人绝不仅仅以成绩为衡量标准,高新实验中学始终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24)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25)

成都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低进高出的典范)(26)

  未来,学校将在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上持续发力。潘先根介绍,学校将在校内打造艺术长廊,以文化环境浸润助力艺术教育;在教学楼顶打造劳动实验基地,以屋顶农场丰富校内劳动教育,让高新实验学子成长成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