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艾嘉年轻时的电影(这部悄然落幕的电影中)
作为张艾嘉的徒弟,歌手刘若英曾经唱过一首歌:《我的失败与伟大》。如今,在电影《相爱相亲》上映后,这个歌名似乎成了张艾嘉在电影内外境遇的最佳写照。
文 | 矮木
编辑 | 金石
1
电影《相爱相亲》并不是一个多么复杂的故事,围绕着一座老坟,牵扯出三代女人的情感故事。
母亲想要把自己父亲的坟从老家迁出,但在老家,姥姥作为原配像守护自己一生的信念一样守着这座老坟。年轻的女儿正在经历纠结热恋,与母亲冲撞冷战的同时,也在重新认识、理解上一辈人的爱情与生活。
影片开始不久,年轻的女儿拧着眉头问贞节牌坊上刻的字是什么意思,饰演母亲的张艾嘉随口说了一嘴,意思就是做女人难。
张艾嘉当然是很懂女人的。《相爱相亲》的结构同《20,30,40》有相似的地方,但在这个“20,60,80”的故事里,张艾嘉最大限度地卸掉了以往的包袱,片中的女性都不完美,而是各有各的固执自私,然后在“家”的框架下,对撞、冲突、冷战,到最终和解,拍出了大多数中国家庭狼狈中伴着的温情。
张艾嘉和田壮壮在《相爱相亲》中饰演一对夫妇
张艾嘉也很懂爱。在她的很多电影中,都会存在爱情中的第三个人,例如《最爱》《心动》,包括《20,30,40》中刘若英的戏份。这几乎是普天之下所有爱情故事的必要组成部分。很多时候,纠结其中,我们会问,对不对,值不值。
这一次,张艾嘉很聪明地把时间线拉到了一个旁人问不出“对不对,值不值”的刻度,姥姥为了一个在外人看来根本不爱她的人等了一辈子,没有对不对和值不值,一切成了既定事实。这是一个执拗的女人选择的人生,那个人在饥荒的年代多寄了五块钱让她做件袄,她就在这份对爱的相信里守了一辈子,把自己的名字守成贞节牌坊上的“岳曾氏”,搭上一生的时间也在所不惜,这是她所相信的爱情: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里已经不复存在的故事。
影片的最后,一场乱哄哄的家庭闹剧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结束,镜头从关上的门移开,最终定格在客厅中央一块稍显土气的石头摆件上,那种古玩市场随意可见的做工粗糙的廉价摆件,一块青黑的石头上,庄庄重重地刻着一个字:家。这是张艾嘉为所有问题准备好的答案,让我们焦虑的,给我们痛苦的,给我们安定的,最后都是家。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一个台湾女人会在郑州和洛阳把一部大陆影片拍得如此地道?张艾嘉给出的理由是,她拍的是人的故事,香港台湾或是洛阳郑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存在这世上,都会因爱而喜悦,而固执,而自私,而体谅,会在这些情绪中认清自己在这世界的位置,会在某个时刻突然意识到一个说起来很鸡汤的事实:爱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证据。
2
此次《相爱相亲》,张艾嘉最大的贡献是为华语影坛找到了两位好演员。一位是姥姥的扮演者吴彦姝女士,很多观众都被影片结尾一处情节深深打动,坟被挖开,姥姥抚摸着白骨一脸痛苦,但是又迅速收起自己的痛苦,昂头说道,“我不要你了”。
吴彦姝女士在《相爱相亲》中扮演的姥姥
她是一个自尊又骄傲的女人,但在爱的面前,选择了彻底缴械,即便到了80岁,脸上仍有少女般的天真。她跟张艾嘉饰演的女儿说,带我看看你的妈妈,但是推开门,目光却一直盯着背弃了自己的丈夫的照片。
另一个是田壮壮。张艾嘉说,你们老说我很会拍女人,这一次,你们看,我也可以把男人拍得很帅的。她做到了,张艾嘉坦言田壮壮是自己年轻时会爱上的那类男人,构思剧本时就跟田壮壮说,你来演吧,这角色只能你来演。
田壮壮在影片中饰演张艾嘉的丈夫,是一个不动声色,又波涛汹涌的角色。很奇怪,田壮壮正经八百的大银幕表演还是路学长1997年的电影《长大成人》,但是看完《相爱相亲》,却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这种熟悉我想了很久,也没有答案。
饰演丈夫的田壮壮
后来某一天我突然想起来,哦,是李安早期电影里的郎雄,《喜宴》《推手》《饮食男女》里打着太极拳、颠着炒勺的、也谈着恋爱的那位父亲。
郎雄先生已经离世多年,在他之后,60多岁的演员只能扮丑和搞笑,他们是鲜美生命的天然宿敌,只能为年轻男女的爱情故事充当绿叶和拦路虎。观众们已经很久没有在大荧幕上看到这样的角色——一位幽默的,隐忍的,充满东方智慧和圆融的父亲。在生活四处埋伏好的压抑和焦虑里,他有自己的分寸和志趣,也记得年轻时候买辆车去远方的梦想,一不留神儿还有个艳遇出现给生活荡开一层又一层的涟漪。
这种滋味是那么的可贵和稀缺,这一回,田壮壮也做到了。
3
很诚实地说,《相爱相亲》并不完美。尤其是推进情节的部分,电视台的记者都给拍成了二百五,脸谱化的设置很牵强,而好的影片一定是体谅所有人的。
但这并没有削减我对这部影片的喜爱。事实上,作为一名张艾嘉的老观众,我甚至认为这是她最好的片子。年轻时候的电影也是好的,但其中总会有炫技和刻意的成分,到了《相爱相亲》,64岁的张艾嘉呈现出的是一种历经岁月磨砺的从容,平淡真诚,恰到好处。
这种轻盈,非时间叠加天分不可拥有。只是,在这个时代,这似乎并不符合一些人的期待。
电影上映前,单向街书店组织了一期张艾嘉与许知远的对谈,现场一位观众站起来问,大意是,张姐,你的电影都很温情,但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导演,是不是少了些责任感?
狼奶喝多了的人,总会更迷恋家国天下的豪迈,但哪怕对张艾嘉稍微有点了解,大约是问不出这句话的。前段时间流行过一个肉麻兮兮的句子,叫“从没被生活欺负过的脸孔”,人生漫长,对小鲜肉们如此下定义也许为时尚早,但如果把时间拉到足够长,真说“从没被生活欺负过的面孔”,一定是张艾嘉如今的样子。
让一个没被生活欺负过的人去承担宏大叙事的责任,本身就是荒诞。何况,换一种角度说,谁说传递温情,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年代传递温情,不是另一种责任?
事实上,张艾嘉一直在电影里为所处的时代做着注脚。为什么选择郑州和洛阳,她说,因为这两个城市就像今天所有的二三线城市一样,到处都是挖掘机和工地,一切都在迅速地消逝。
电影中,她和田壮壮想去找过去的街道办,却在一片机器的轰鸣声中没有了方向。再去找1953年的婚姻登记资料,柜台那边的小年轻们事不关己地说,我们这里只接收了1978年以后的。
主张金钱和效率的年代,并没有多余的地方盛放温情。尽管片名叫作《相爱相亲》,但张艾嘉更像是用一个温情脉脉的故事,讲出了这个时代家庭关系的最大病症,就是相爱却不懂相亲。她将这个命题隐藏在了电影的英文片名中:《Love Education》,爱的教育——一个会用丝线绣上自己男人名字当作遗像的年代永远结束了,在一个狂奔的年代里还有没有真挚的爱以及如何去爱,才是摆在我们面前更为迫切的命题。
4
只是,张艾嘉的期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毕竟,这是一个连思考问题的机会都不愿意多给的年代。
《相爱相亲》在北京的第一场试映会上,影片结束后,张艾嘉跟台下观众做了简短的交流。她说,原本片子的名字就想叫“陌上花开”,很美的一个词,应和影片“等”的主题,结果遭到宣传同事的强烈抵抗,说叫“陌上花开”铁定卖不出去,最后才定了现在的名字:相爱相亲。
那场放映之前,金马奖刚刚公布了入围名单,《相爱相亲》以7项提名领跑。张艾嘉问宣传人员说,这下宣传会不会好做一些,宣传答,不会。
张艾嘉玩笑似的说着这一切,但你还是能轻易捕捉到她言语中的无奈,“现在,文艺片不好做呀。” 这一次,她收起《念念》时的任性和野心,希望在通俗的世界里真诚地讲好一个故事。只是,在冷冰冰的商业规则面前,这种希望并不容易成真。
电影《念念》是张艾嘉在风格上的一次大胆尝试,只是结果并不如人意。
《相爱相亲》公映后,出于对这样一部片子命运的好奇,我会每天刷手机看看相应的信息,并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幅景象——在豆瓣上,看着评分从8.1涨到8.2,一直到最后的8.6。超过两万名观众参与打分,看过的人大体都认为这是一部好片子。但在购票软件上,《相爱相亲》越排越靠后,到今天,它的排片率仅为0.4%。大多购票软件的首页已经看不到它的身影,需要点击被折叠的“全部”,才能在一片打打杀杀的影片名称中,看到它孤零零在那儿。
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院线经理们才不会去冒险为一部文艺片开什么绿灯,打打杀杀挺好,二人转电影挺好,人们爱看热闹、爱看打斗、爱死了视觉技术包装出的一阵又一阵虚伪的高潮,于是,谈“爱”本身的片子越来越少了,爱成了稀缺品,连同它背后的真诚和缓慢。
《相爱相亲》的境遇令不少影迷和专业影评人不忿,他们在社交网络中发声:为啥就不能给好电影更好一点的活法?张艾嘉本人倒是很平静。电影上映三天时,她发了一条朋友圈,写道:“二十多万观众去看了《相爱相亲》,有些人翘班去看,有人等午夜场,有人要跑到遥远的戏院去看,我才明白,原来看一部想看的电影这么困难。”态度中有无奈与失落,但言语中尽是克制与体面,“我不再是一朵花,也未坚挺成一棵树,但一直希望是一座桥梁,能让人和人之间更容易来往。简单直接单纯是最好的爱的方式,无论这个世界变得多么现实,我们要始终相信爱的无私无畏。”
不出意外的话,《相爱相亲》恐怕要重复许多文艺片先前的命运,以并不尽如人意的票房悄然落幕。好在,上乘的口碑背后,是这份“爱的教育”的动人与传播。只是,如果有机会见到张艾嘉,我特想跟她说,张姐,我们记者队伍里,也有好人啊。
每人互动
你对张艾嘉的哪部电影印象最深?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侵权必究
想看更多,请移步每日人物微信公众号(ID:meirirenwu)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