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直觉思维训练(左脑逻辑右脑感性)

小崔是位连锁餐饮企业的项目部经理,按照公司要求,向董事会起草了一份饮品项目的改革方案。可是,前后经过三次董事会研究讨论,方案都被否决了。王总不是说理论上可行但还需要研究,就是说方案不错,领导层再评估评估。总之,就是一句话:该方案暂未通过。

小崔为此很苦恼:明明自己的将市场环境、客户需求和竞争优势等分析得准确到位,逻辑论证上没什么问题,怎么就是“不通过,待研究”呢?

其实,有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不是你方案本身有什么缺陷,而是在工作中,你只是一味地使用左脑进行逻辑思维——调查研究、分析数据、逻辑推理、得出结论。而忽略了做事的人的主观意愿、投入程度及经历经验。

也就是说,在工作中,你仅仅是用左脑理性地分析一个项目的可行性和逻辑性,而忽略了决定该项目命运的领导和具体实施该项目的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使这个项目“人性化”是方案不通过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最终严谨的逻辑败给了人的主观意志,理性思维败给了感性思维呢?

《波士顿咨询工作法:精准运用直觉》这本书给出了我们答案。该书指出:工作中,完全运用左脑理性地进行逻辑思考的方式是最大的陷阱。工作中,右脑的感性思考或者说是“直觉”常常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反直觉思维训练(左脑逻辑右脑感性)(1)

这本书的作者内田和成先生是BCG公司日本前总裁,多年来一直从事企业咨询活动,为很多知名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公司新业务战略、全球化战略等。2006年,被美国《咨询》杂志评为“全球有影响力的25位咨询顾问之一”。

那么,工作中,如何科学地使用左右脑,让我们的提案、决策、计划等既符合逻辑又充满人情味,积极有效地被推进呢?

书中给出了三种方法:首先,着眼于全局而不是紧盯一个点,把问题放到大环境下考虑。其次,有些重要决策时,请相信自己的直觉。第三,用右脑去思考,用左脑去验证,左右配合,做出正确的决策。只有洞察全局,相信自己,科学地使用左右脑,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决策。

一、着眼全局,把问题放到大环境下考虑

当你发现依靠逻辑思考无论怎么也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时,那么,你需要考虑的是:是否没有考虑到大环境大背景的因素。

例如,小张是食品生产厂的员工,近半年来,他发现他们的销售额一直下滑,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很难出现新的增长点。但是同类公司的销售额却一直增长。用逻辑分析了商品、容量、价格、质量、调查了客户满意度等因素,仍然没有新的突破,那么就要考虑大环境因素了。

经过分析,小张发现,选择他们公司产品的用户都是年轻人,而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年轻人渐渐的变老,随后也发生了喜好上的变化,不再选择他们的产品,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的喜好又复杂多变,这就是的他们失去了一批忠实的客户,这是导致销售额下滑的根本原因。

这样的分析,无疑是右脑发挥作用的结果。有时候,左脑逻辑数据的说明固然没有问题,可是,我们也需要用右脑进行全局性考量,只有立足全局,才能全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重要决策时,请相信自己的直觉

企业的重要决策靠直觉。有些人可能要笑掉大牙,哪家公司的决定决策不是数据分析,调查报告等一项一项“计算”的来得,拍脑袋的决定能做企业?

重要决策靠直觉说的不是凭着自己的喜好来拍脑袋。而是建立在逻辑分析基础上的经验判断或者观点提出。

很多企业的转型都是从这一步开始的。

尤妮佳公司创始之初是仅经营女性用品的,后来发现婴儿纸尿裤市场的需求是女性生理用品的数倍,决定进军婴儿纸尿裤市场。这个决定遭到几乎所有管理人员的反对,创始人高原庆一郎也只给管理层说直觉感觉这是可做。后来就是尤妮佳与花王、宝洁等竞争共存,纸尿裤成了尤妮佳的主营业务。

立足于经验的直觉,是可以帮我们做出决策的。

优秀管理者的直觉来自于他丰富经验和左脑逻辑的分析,由此可见,左脑和右脑的工作其实是分不开的。

三、用右脑去思考,用左脑去验证,左右配合,做出正确的决策

右脑进行感性思考,左脑进行逻辑思考,用右脑的感性完善左脑的逻辑,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决策准确度。

我们可以用搭框架的方法来理解。比如,要修建一个房子,这要房子要有卧室、厨房、书房、卫生间等,那么你的右脑就是用来设计这个房子的图纸的,而你的左脑呢,就是具体计算是需要水泥多少吨,需要砖头多少块这类的。只有左右脑配合,才能建造成房子,

特别注意的是,要利用右脑去关注和发现决策者或者实施者的主观态度,也就是说,他们的积极性对这个决策的实施至关重要。

假如一项决策不能够得到实施员工的理解支持的话,就算通过了,也是实施不下去的或者名存实亡了。这样的例子在公司简直不要太多,例如,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值日如果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或者得到大家的认可,都会执行不下去。

四、结尾

工作中,我们不但要用逻辑思维去论证我们的观点,还要用右脑的感性思维去丰富完善它,左右脑同时使用,才能打造出强大的商务直觉和感性力量,让我们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充满干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