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跟王家大院哪个大(这里是山西之大院民居)

山西大院跟王家大院哪个大(这里是山西之大院民居)(1)

山西大院,是近代山西社会的一大缩影。明清时,晋商崛起,号称“海内最富”,晋商在故土营造了华美的宅邸。岁月流逝,当时的风流人物已经不在,而座座大院,昭示着山西晋商纵横天下的传奇历史。山西人杰地灵,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文人墨客。他们像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给当时的社会以积极的影响,同时,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山西民居,也成为了文化的载体,体现着当地的人文思想和民俗文化。

山西大院跟王家大院哪个大(这里是山西之大院民居)(2)

山西大院跟王家大院哪个大(这里是山西之大院民居)(3)

王家大院位于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占地25万平方米,比故宫还要大10万平方米。王家大院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已开放的恒贞堡、视履堡、崇宁堡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余平方米。王家大院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晋商文化的建筑技术发展及建筑艺术特色。清华大学教授王鲁湘感慨地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一座城。”更有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岳,王家归来不看院”,或者更直接,“华夏第一民宅”。

山西大院跟王家大院哪个大(这里是山西之大院民居)(4)

山西大院跟王家大院哪个大(这里是山西之大院民居)(5)

灵石静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先祖王实迁至静升村后,静升王氏从耕作与兼营豆腐业开始,明末靠往被战火摧毁的中原地区贩卖牲畜发迹,生意越做越大,商贸足迹所至,遍布晋、蒙、豫、冀各省。清朝初年,吴三桂叛乱,王家主动捐献军马,由此得到清政府嘉奖和运送军粮的肥差,并推动家族走向鼎盛。由农及商,人丁渐旺,继而读书入仕,遂“以商贾兴,以官宦显”,成为当地望族。静升王氏家族鼎盛于明万历至清康、乾、嘉年间,在此期间,王家入宦者仅五品至二品官员就有42人,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达101人,还有两人分别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参加了朝廷举办的千叟宴。在此前提下,其后大兴土木,营造宅第,自是常事。王家最早筑屋舍于村西张家槐树附近,之后,由西向东,从低到高,逐渐扩展,历时150年之久,终于修建了“五沟五巷五堡五祠堂”庞大的建筑群,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以上。

山西大院跟王家大院哪个大(这里是山西之大院民居)(6)

山西大院跟王家大院哪个大(这里是山西之大院民居)(7)

静升王氏家训主要是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静升王氏十六世祖王廷璋创建王家大院五堡之一“和义堡”时,借用北宋贤士张思叔的《座右铭》立下的家训:“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饮食必慎节,字画必楷正。容貌必端正,衣冠必肃整。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常德必固持,然诺必重应。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凡此十四者,我皆来深省。书此当坐隅,朝夕视为警。”教育后世子孙注意一言一行,律己修身,以忠信为本,从善如流。此外,静升王氏家训还包括王家大院里楹联、匾额上的一些格言、警句,如“规圆矩方,准平绳直;祥云甘雨,丽日和风”“宝珠玉不如宝善,友富贵莫若友仁”“丹桂有根,独长诗书门第;黄金无种,偏生勤俭人家”等等。

山西大院跟王家大院哪个大(这里是山西之大院民居)(8)

山西大院跟王家大院哪个大(这里是山西之大院民居)(9)

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的特征。其建筑装饰是清代“纤细繁密”的集大成者,结构附件装饰均绚丽精致,雍容典雅。院内外,屋上下,房表里,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建筑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从屋檐、斗拱、照壁、吻兽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造型逼真,构思奇特,精雕细刻,匠心独具,既具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具有南国建筑的秀雅风格。这里的建筑群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绘画、书法、诗文熔为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纷呈,各具特色,称得上北方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山西大院跟王家大院哪个大(这里是山西之大院民居)(10)

山西大院跟王家大院哪个大(这里是山西之大院民居)(11)

王家大院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其建筑结构,融历史、哲学、力学、美学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北方民居“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特点。在保持北方传统民居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了卓越的个性风采,不愧为中国民居建筑艺术之精品。

来源:长治市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山西大院跟王家大院哪个大(这里是山西之大院民居)(12)

山西大院跟王家大院哪个大(这里是山西之大院民居)(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