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滞销谁来帮忙找销路(两块钱一公斤都没人要)

极目新闻记者 董淑健

视频剪辑 胡祉祺

通讯员 吴滕钰

​湖北省英山县100万公斤生姜滞销,每公斤2元钱都无人问津,该如何为这些刚刚脱贫不久的农民解困?湖北省农科院专家支招:加大力度营销,挖山洞暂贮存。

3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安徽省与湖北省交界处的杨柳镇。

从安徽学来种姜技术,曾创下每亩三万元的收入纪录

3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杨柳镇土门河村。

种姜大户朱昌奇家的生姜地在村后的山坡上,朱昌奇带领五六个人正在挖生姜。只见他先将几棵一米多高的生姜苗连根拔起,将生姜头上脚下倒过来,抖一抖土,然后指着一大把肥嫩金黄的生姜说,看看今年的姜,长得多好!往年这个时候,早有买生姜的车子停在村口路边,催着我们挖生姜,挖多少要多少,一公斤八九块钱,今年倒好,这么好的生姜没人买,两块钱一公斤也没人买。

生姜滞销谁来帮忙找销路(两块钱一公斤都没人要)(1)

今年59岁的朱昌奇是村里的传奇人物,4年前从安徽那边学来种姜绝技,买来小黄姜良种,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每亩地最多可产3500公斤生姜。4年来,他曾创下亩平3万余元的收入纪录,在他的率领下,土门河村以及周边乡镇许多村民都群起效仿,姜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致富的人越来越多,生姜一度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主力品种。

生姜滞销谁来帮忙找销路(两块钱一公斤都没人要)(2)

今年清明节起,朱昌奇再次带领侄儿和全村男女老少种生姜,不仅自家土地能种尽种,还从周围农户家流转了一部分土地,他跟侄儿两家人总种植面积扩大到30亩。

两块钱一公斤,明显低于成本线了

上月底,眼见今年的生姜喜获丰收,朱昌奇心里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往年来收姜的客户都不来了。前天上午,在他的央求下,好不容易来了一位收购生姜的客户,可他的开价让朱昌奇吓了一跳:每公斤2元!

生姜滞销谁来帮忙找销路(两块钱一公斤都没人要)(3)

这个价钱意味着破产。朱昌奇说,我们村种的小黄姜是优良品种,每公斤姜种的成本12块,加上农家肥、七八个月的辛劳,卖这个价钱低于成本了。

关键问题是,“两块钱一公斤商家也不愿来买”,朱昌奇两手一摊失望地说。

前天上午,由于急着用钱,朱昌奇不得不以两块钱一公斤的超低价卖了3000多公斤。

村委会治保主任杨斌介绍,全村共有60多户农民种了生姜,总种植面积超过100亩。

据杨柳镇农机站站长杨双齐介绍,今年全镇种的生姜不下1000亩,加上陶河乡、草盘地镇等周围乡镇,英山县今年生姜的总产量超过100万公斤。

专家支招:加大营销力度,挖洞贮存

3日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湖北省农科院农经所专家罗亚军。

罗亚军说,只懂种、不懂销是许多边远地区农民的特点,我们所正在想办法帮种了生姜的农民兄弟一把。

农科院专家们提出的对策首先就是挖洞贮存。

生姜滞销谁来帮忙找销路(两块钱一公斤都没人要)(4)

生姜滞销谁来帮忙找销路(两块钱一公斤都没人要)(5)

在罗亚军等专家指导下,目前土门河村很多农民家里都挖了山洞,朱昌奇挖的第一个山洞可贮存生姜5000公斤,保质期一年。这样以来,暂时销不出去的生姜就可以存在山洞里,等价钱高时再拿出来卖。

其次是帮种姜农民拓宽思路,在武汉市多家小区、超市搞团购,通过渠道反馈的信息,让生姜找到新的销路。罗亚军说,团购而不是简单地把姜卖给批发市场,让中间商少赚点钱,市民也得到更多实惠。

专家出的第三招是加工增值。罗亚军说,现在大家手上的都是嫩姜,要是让它成为老姜就会增值。要是能投入一点做深加工增值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