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徐悲鸿简介(从贫穷少年到艺术家)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中国现代美术家,他画笔下的奔马独步画坛,享誉整个世界。徐悲鸿的艺术人生,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与格局影响深远,在他的身上能够看到卓越的大局观,32岁留洋回国,他放弃了国外的显赫薪资和待遇,投身于国内的美术教育工作。他的身份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画家,对于中国的美术史而言,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是一位具有着英雄气质的艺术家。一起走进徐悲鸿的人生,去感受他对美术事业的无私。

大师徐悲鸿简介(从贫穷少年到艺术家)(1)

出身贫苦,卖画赚钱

1895年7月份的一个夏日的夜晚,江苏宜兴的一家破旧房屋里,传来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这户人家姓徐,他们刚刚得了一个儿子,他的父亲给这个孩子取名为徐寿康,寓意为“长寿安康”。但是寿康的整个童年,却过得并不顺遂。寿康的父亲徐达章,是村里的教书先生,除了经常在四叔给孩子们上课以外,又很擅长书法绘画,经常通过给乡里人画画写字,来赚取更多的薪水来补贴家用。

寿康幼年的时候跟着父亲学习,9岁的时候开始跟着父亲学画。13岁的这一年村里发了大水,家里那几间容身的旧屋,也被洪水给淹了,母亲种的那几亩田,更是毫无收成。徐寿康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为了能够补贴家用,他开始跟着父亲一起卖画为生,辗转乡村镇里的卖画生涯也十分艰苦,但是这一时期却丰富了徐寿康的阅历,开拓了他的视野。在他17岁的这一年,父亲突然病倒,他只能一个人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为此他在三个学校教孩子们画画,虽然这份工作薪水微薄,甚至学校那些老师都嘲笑他没有学历,但是他却乐在其中。

大师徐悲鸿简介(从贫穷少年到艺术家)(2)

其实在他卖画的这些年里,他一直想借机会学习西方绘画,可是苦于没有机会。心中苦闷的他,下一个深秋傍晚看到天空鸿雁哀鸣,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我将以哀鸿自况,发奋绘画!”,此后他改名为徐悲鸿,开始了他学习西方绘画的艰苦道路。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甚至没有接受过正统绘画教育的年轻人,在多年以后竟然成为了一代绘画大师,成为了推动中国现代美术事业进步的艺术家。

立定志向,跌跌撞撞前行

徐悲鸿认定了学西方绘画这件事,19岁的他去到了上海,虽然他心中有梦,但是首要解决的却是温饱问题,而他唯一能够拿出手的就是绘画。带他去上海之前,他的一位同乡好友就将他引荐给了当时复旦大学的校长,本想着能够凭此获得一份工作,可是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顺利。因为校长与他一见面,看到的是一个毫无学问,身材瘦弱,有几分古板木讷的年轻人,他觉得这样的人竟然成不了大事,犹豫了一会儿,就将帮徐悲鸿找工作这件事情完全推辞了。

大师徐悲鸿简介(从贫穷少年到艺术家)(3)

在他来上海之前,身上所有的家当都留给了家里人,口袋里空荡荡的他,连吃饭钱都拿不出来。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他将随身带来的铺盖和大褂都拿到典当行里换成了三天的口粮。他在城市徘徊,希望能够在这个繁华之地找到一份工作。游荡在街头的他偶然看到商务印书馆门口贴出来的告示,这里需要一个绘画插画的小职员,徐悲鸿连忙画了几张画稿送了过去,随后每日焦急等待着能够被录取。

只是天不遂人愿,他先得到的消息是自己已经通过了此次的应聘,接下来就有着管吃管住,又能够额外学习法语的机会,谁知道到了第2天早上,总负责人又驳回了他的画稿,认为他的画风太过粗糙,并不适合这份工作。这仿佛一个晴天霹雳,刚在心中点亮的火焰,就被一盆冷水打灭,黄浦江上吹来的风有几分寒冷,让他缓不过神来。人们只看到那些成功人士站在顶峰上的光彩,却不知道他们曾经为了那份往日后的成功,在暗夜里跌跌撞撞前行多年。

出国留学,成绩斐然

当然命运之神也没有轻易抛弃徐悲鸿,在友人的资助下,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在20岁的这一年考入了震旦大学,这所由法国教会创办的大学,为他日后留学法国打下了坚实基础。徐悲鸿人生的新天地,也是在这里打开的。当时的震旦大学有许多著名的画家,也有许多进步人士,徐悲鸿不仅得到了这些人物的赞赏与指点,增强了他的绘画功底;在当时进步思潮的影响下,他开始寻求中国艺术的改变,他想要打破常规,让中国艺术在世界画坛上大方异彩。

大师徐悲鸿简介(从贫穷少年到艺术家)(4)

在这所大学的课业完成以后,当时的北洋政府打算资助一批留学生,徐悲鸿与政府中的有些进步人士交好,凭借着这个机会,24岁的他终于能够前往法国巴黎留学。他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当时的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每次学院考试之中他都要力争上游,平时的闲暇时间,他没有沉浸在巴黎的浪漫风情之中,反而永远马不停蹄地奔波于这座城市的各大博物馆,对于那些经典名画细细研究,大学老师的每次研讨会他也不会错过。

即便徐悲鸿如此努力,却仍然被外国人瞧不起,当时的中国在全世界面前都是一副软弱无能,封闭落后的样子,外国人以高高在上的眼光,贬低着徐悲鸿的努力,甚至从来不认可他的天赋。尽管有着嘲笑与质疑,徐悲鸿却没有卑躬屈膝,或者是显露出半分谄媚的姿态,他对那些瞧不起他的外国学生说到,他到这里来学习代表的是中国,要向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发出挑战,他们各自代表自己的国家,等到学业完成之时再来一决高下。

大师徐悲鸿简介(从贫穷少年到艺术家)(5)

这是他对于自己的底气,也是对于自己国家的底气,徐悲鸿为了争这口气,这几年的留学生涯更加废寝忘食。尽管有北洋政府的资助,可是他的巴黎的留学生活,其实跟国内的待遇差不多,他整日沉迷于绘画之中,时常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为了在博物院临摹那些画作时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他甚至在一天之内连水都不喝,更谈不上吃饭。有一个冬日他去观摩画展,在会场一呆就是一整天的时间,等到他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外面下起了鹅毛大雪,可是他一天都没有吃饭,身上所穿衣物单薄,导致他患上了严重的肠痉挛,让他以后在做饭的时候,都会痛苦到体力不支。

对于勤奋的年轻人,上天也不会辜负他的付出。1927年,徐悲鸿结束了他的留学生涯,准备返回中国,这个时候他在法国所创作的这些作品,已经有9幅入选了法国国家美展,徐悲鸿这个名字开始响彻全球艺术界,他所获得的成功,只能让那些与他一同入校的学生自愧不如。当时的外国人觉得徐悲鸿想法荒谬,因为在他们看来,一个从中国而来的年轻人,连进入艺术殿堂的资格都没有,徐悲鸿却用自己的努力,狠狠的打了他们的脸。

大师徐悲鸿简介(从贫穷少年到艺术家)(6)

重回中国,一身傲骨

徐悲鸿32岁学成回国,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人民生活在动荡不安、苦不堪言的社会之中。接受过新思想潮流的他,虽然不能上场杀敌,是他的手中还有画笔,他愿意为国家的生死存亡,尽一份微薄之力。徐悲鸿用了三年的时间,创作了这一幅经典的巨幅油画《田横500士》,《史记》中五百壮士被敌军围困,宁死不屈的这个故事,被他搬上了中国油画的舞台。当时的中国政局动荡,日寇横行,国家灾难深重,为了不让人们丧失气节,他选择在那种艰难的条件下,创作了这幅具有时代号召力的油画。

大师徐悲鸿简介(从贫穷少年到艺术家)(7)

这一幅油画展现了徐悲鸿的铮铮铁骨,他有傲气也有傲骨,对待外国人是如此,在当时腐败不堪的国民党政府也是如此。上世纪30年代,蒋介石十分欣赏徐悲鸿的才能,他想让徐悲鸿为他亲自画一幅肖像,谁知这位大师断然拒绝。当时徐悲鸿所住的地方正对门就是一位国民党官员的府邸,所以他还在自家的门上贴了一幅“中立不倚,隐居放言”这样的对联。1941年讽刺蒋介石所发动的“皖南事变”,他不畏强权连夜画出了那一幅《怒猫图》,表达对国民党的讽刺之意。在那个时代中,能够像徐悲鸿一样敢说有敢做之人,将国人的傲骨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师徐悲鸿简介(从贫穷少年到艺术家)(8)

对待失了节气的国人,徐悲鸿展现的是一身傲骨。但是对于那一些极有才华的后生晚辈,他又展现出了一代大师的柔情。1931年,有一位青年冒雨拿着自己的作品前来他家中求教,这位青年衣衫破旧,一看就是贫苦人家出生的孩子。只是翻开他手中的那幅山水画,却感受到别样的清新之气,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享誉中国画坛的傅抱石。当徐悲鸿听闻了傅抱石自学画画的故事以后,他当即立断决定资助傅抱石前往日本留学。如果当时没有徐悲鸿的慷慨解囊,中国画坛上又会少了一位知名画家。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得第四年,担任中央美院教学工作的徐悲鸿突发脑溢血,最终与世长辞,徐悲鸿离世时仅有58岁,这个让人钦佩的一代画师,用毕生的热情投入到绘画创作中,也倒在了自己最喜爱的事业上。他曾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曾经心怀大志,一意孤行与世间苦难对抗到底,最后的他带着一身铮铮铁骨,离开了这世间。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参加文献:

《一代大师徐悲鸿》

百度百科

维基百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