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常见病因及预防)

常听病人抱怨,尿结石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自己会长结石?这次结石处理了,以后会不会再复发?

确实,不光是中国,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结石发病率增高,一方面源于健康查体的普及,使很多无症状结石被发现;另一方面,主要源于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继发的结石生成。目前,在各大医院泌尿外科,结石患者均可达住院患者的1/3强。并且,再发结石的比例可达50%左右。所以,明确结石的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极为重要。

泌尿系结石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常见病因及预防)(1)

一、饮水量少,尿液过于浓缩: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早已证明结石形成源于饮水量少导致的尿液中溶质的过饱和结晶沉积。比如在中国,南方比北方、炎热地区比寒冷地区结石发病率高;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员结石发病率高。所以,不管任何种类的尿结石,多饮水都对结石的预防起到很好的作用。应保持每日尿量2500ml以上,在不影响正常睡眠的前提下,也应保持夜间充分的饮水量。在预防结石方面,饮水量远比饮料种类的选择重要。

二、尿液中成石成份含量过多或抑制结石结晶成份过少:结石的形成简单说就是尿液中溶质成份的过饱和结晶析出。所以,任何导致尿液中结石成份排泄增多的因素均可导致结石发病率的增加。但在有抑制尿结晶形成和积聚的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尿液中的草酸钙浓度可以达到其在水中溶解度的4倍而仍保持溶解状态。抑制尿结晶形成和积聚的物质包括枸橼酸、Tamm-Horsfall蛋白(肾脏分泌的一种蛋白)、镁等。

结石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成份的结石其病因也各不相同。比如,尿酸结石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目前引起关注的成石因素包括:

1、高尿钙:钙主要在小肠以离子钙形式吸收,其吸收和在肾脏的排泄受甲状旁腺素和活性维生素D的控制。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过量维生素D使用的情况下可导致尿钙排泄增加。因而,过量补钙和使用活性维生素D对尿结石的预防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对于肾结石患者。

高钠饮食也会导致尿钙排泄增加,肾小管钠和钙竞争共同的转运机制。高钠导致肾小管排钠增加,则尿钙排泄也增加。对结石患者每日盐摄入应低于5g以下。而噻嗪类利尿药可直接刺激远曲小管钙的重吸收,缓解高钙尿的发生。因而可作为复发性结石患者的治疗药物之一。

2、尿草酸排泄增加:指尿草酸排泄>40mg/日。高草酸尿一直被认为在尿石的形成中比高尿钙更加重要。体内的草酸源于肝脏合成(维生素C和甘氨酸代谢)和胃肠道的吸收。草酸的吸收量依赖于饮食中草酸和钙的相对含量。草酸可与饮食中的离子钙结合形成不吸收的草酸钙,且这一作用不受胃肠道pH值的影响。所以,饮食中钙含量过少并不能有效减少结石的形成,因为在此情况下草酸的摄入会显著增加。

长期慢性腹泻、胃转流手术均可因脂肪、胆盐的代谢对钙和草酸的影响导致高草酸吸收。

过量食用富含草酸的食物,如坚果、巧克力、煮好的茶、菠菜、土豆、甜菜和大黄是导致高草酸尿的另一原因。

3、低枸椽酸尿:可能源于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慢性腹泻,也可源于尿路感染或特发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成人约70%会发生肾结石。

结石患者服用柑橘类水果可补充枸椽酸,理论上可预防结石的复发。药物推荐口服枸椽酸钾,一方面补钾,一方面补充枸椽酸。

可见,对于尿路结石患者,应避免高草酸饮食、无钙饮食,避免长期维生素C的补充;

肥胖、糖尿病: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尿pH值低、尿液中钙、尿酸、草酸排泄增加。因而,结石发病率增加。

三、尿路感染

铸形结石、磷酸镁铵结石多与尿路感染相关。老年人和妇女多发,尿液呈碱性(pH>7.2)。多由于肾脏尿素分解细菌感染所致。如感染不控制,结石复发率极高。

四、泌尿系解剖畸形

泌尿系解剖畸形影响尿液正常排空,可使尿液中的溶质成分结晶析出,导致结石形成。最典型的比如:男性前列腺增生导致残余尿增加,易于合并膀胱结石。所以,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在处理结石的同时还须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解除尿路梗阻,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结石的复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