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

承蒙各位的喜爱,系列科普短文“餐桌上的革命”第三期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上期给大家介绍了2000年前黄瓜和大蒜被引入中国的历史,以及这两种食材的演变与它们各自奇妙的功效。

本期,我们将带领大家来到大航海时代(中国明朝时期),见证茄科植物在全球普及并传入中国的故事。

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1)

大航海时代

第三次餐桌革命发生在约500年前的明朝时期——其实和明王朝没啥关系,真正发生变革的是欧亚大陆的另一端:新大陆的发现。

1492年,哥伦布率领西班牙船队发现美洲,当他们到达位于中美洲的圣萨尔瓦多岛(San Salvador Island)的时候,发现这座岛屿以及整片大陆并不是荒无人烟,而是早有印第安人在这里世代定居。

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2)

哥伦布登陆美洲大陆

印第安人很倒霉,他们1万多年前通过白令陆桥从亚洲来到美洲,虽然他们面前有着广袤的大陆和丰富的资源,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失去了许多旧大陆应该有的东西——那些熟悉的粮食和瓜果蔬菜。

于是,印第安人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培育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食用植物,最著名的就是玉米和诸多蔬菜。

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3)

殖民时期的印第安人

可以说,从美洲引进的作物个个都大名鼎鼎:玉米、红薯、花生、向日葵、南瓜、西葫芦、菠萝、巧克力、土豆、西红柿、辣椒……这些来自另一个半球的食物,多多少少会带有一点异域风情。

而其中和中国人餐桌无缝对接的,恐怕非土豆、西红柿和辣椒莫属了。从江南到塞北,无论贫穷之处还是富庶之地,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即使西北腹地那些干旱地区中最为贫困的家庭,也用炭火煨着洋芋(土豆)。

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4)

土豆和辣椒原产自美洲

从生物学上看,这三种植物都属于茄科,是亲戚。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哥儿仨都是有毒作物!你没看错,它们仨都是从野生有毒植物驯化而来的,至今在它们的身上还残存着原始的印记。

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5)

有毒的茄科植物(颠茄)

茄科是一个大科,而其中大部分都有毒,比如颠茄、马尿泡、曼陀罗等。它们大多都含有一种叫龙葵碱(C45H73NO15)的剧毒物质。

龙葵碱在土豆芽、青西红柿、未成熟茄子中都有富集,在辣椒种子中也能被检测出来。

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攻击消化、循环和神经系统,尤其会伤害负责控制呼吸的神经中枢。

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6)

发芽土豆中含有龙葵碱,因此不能食用

辣椒还含有另一种有毒物质:辣椒碱(C18H27NO3),又叫辣素——别惊讶,它就是能让你舌头喷火,却又欲罢不能的东西!

不过,它的毒性没有龙葵碱强,而且在辣椒中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如果有人吃辣椒被活活毒死,那他一定会上新闻——而且等不到毒死,他八成会先被辣死!

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7)

辣椒

不过,辣味虽位列“酸甜苦辣咸”五味之一,但它本身却不是味道,而是一种痛感。辣素会强烈刺激舌头上的细胞,使其红肿、充血,同时产生刺痛的辣感。

为了疗伤,身体一方面会释放消肿物质,一方面会分泌神经肽类物质,让舌头感觉舒适。而这些神经肽是会上瘾的。于是嗜辣的人就像“瘾君子”一样,越吃越“嗨”、欲罢不能。

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8)

食用辣椒会让人上瘾

顺便说一句,古语管五味叫“酸甘苦辛咸”,而其中的“辛”不是辣椒,是指类似葱姜蒜的“五荤”之味,因为当时的古人还不知辣椒为何物。

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9)

古人所讲的“辛”是指葱、姜、蒜以及其他香辛料中的“辣味”

“没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两顿”。如果评选中国人最喜爱的食物,川味火锅一定名列前茅,而辣椒则无疑是其中绝对的主角。

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10)

四川火锅

但很有意思的是,现在嗜辣如命的四川人,几乎是全中国最后一批认识辣椒的人!

创作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的《四川通志》,通书未提及与辣椒有关的任何事。该书在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刻时,亦未提及有关辣椒的事情。

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11)

《重修四川通志》

而清末出版的《清稗类钞》则记载“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说明辣椒此时已经遍及四川了。

而成书于1909年的《成都通览》则认真地记录了1328种川菜,其中辣椒成为了主角。

综合其它证据,学者们普遍认为辣椒应该是嘉庆末年到道光初年(1820年)前后才大规模入川的!不足二十年后,英国即炮轰虎门炮台,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历史也掀开了新的一页。

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12)

《成都通览》

那么,在认识辣椒前,四川人喜欢吃什么?答案是盐。如果去过川南,尤其是自贡、宜宾一带,就一定听说过一个词:盐帮菜

四川盆地在大约2.7亿年前是一块巨大的海盆;大约1.9亿年前,四周隆起成为山脉,中间的海水潴留、干涸。海水虽然褪去了,但海盐却跑不了。

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13)

井盐的制作

所以大约在西汉年间,四川就成为了中国最主要的食盐供应地。

由于当地人爱挖井取盐,所以川盐也被称为“井盐”,成为四大盐种之一(岩盐、井盐、海盐、湖盐)。而传统产盐区的川南也就孕育出了独特的盐帮文化。

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14)

井盐的制作

四川人嗜辣,但真正能吃辣的还是西北人。看过巩俐演的《秋菊打官司》的小伙伴应该对那成堆的辣椒有很深的印象,秋菊每次打官司的钱就是靠磨辣椒面换来的。

辣椒之所以能够如此容易地“征服”中国人的味蕾,和它们的一种独特习性有关系:耐寒、耐贫瘠、适应力强。

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15)

《秋菊打官司》剧照,背景中的辣椒十分显眼

适应力有多强呢?据说1977年,南非罗本岛(Robben Island)监狱终于同意黑人领袖曼德拉在监狱里种菜(这当然是曼德拉通过斗争获得的)。但是当曼德拉看到那块所谓的“菜地”后才发现——那哪是什么菜地啊?当局不过是把监狱一角堆积碎石料的一块空地给了他当做菜园。

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16)

曼德拉

这块地自打监狱建成就满是废矿渣和石料,既干旱又缺乏腐殖质,连杂草都活不了,哪可能种得活什么东西啊?但是曼德拉还是选择了西红柿、洋葱和辣椒。

第一季时,它们长得并不好,但是这几种顽强的植物还是活了下来。收获从第二季开始逐渐增加,到后来曼德拉居然可以把收获分送给他的战友和狱方——多么顽强的小生命!

体验上世纪英国的食物的历史(来自美洲的馈赠)(17)

挂在枝头的辣椒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四川人嗜辣是因为喜爱,而对于土地贫瘠的西北人来说,他们嗜辣则多少有几分无可奈何!

以上就是本期“餐桌革命”的内容,下期我们将带领大家来到工业兴起的近代,看看肥宅快乐水——可乐是如何一步步走进中国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