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人工造雪(从树林里背雪覆盖赛道)

首次人工造雪(从树林里背雪覆盖赛道)(1)

魏庆华刚刚又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随着冬奥会临近,这种工作强度已经成为常态。从12月27日11点半到第二天早上4点,他所在的山地运行团队连夜对冬季两项赛道开展压雪和雪道开槽的工作。

“我们的主要工作是造雪、压雪、制冰、切冰,还有场地的安全防护、场地设置以及物料运输。”作为张家口古杨树场馆群山地运行经理,魏庆华有着近20年的造雪经验,是个不折不扣的造雪专家。

首次人工造雪(从树林里背雪覆盖赛道)(2)

魏庆华。南都记者 王凡 摄

出生在作家曲波笔下的林海雪原,黑龙江人魏庆华是国内最早接触到造雪工作的一批人之一,他也见证了20年来中国造雪的变化:1996年,我国举办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把林子里的降雪用编织袋背出来再覆盖到雪道上,相当于“靠天吃饭”,到现在,中国已经有自主研发造雪机公司,正向欧美国家迎头赶上。

生在林海雪原,与冬奥结缘

南都:能否简单介绍下您的个人经历?您是如何与冬奥结缘的?

魏庆华:我是黑龙江人,出生在张广才岭的林区,那里也是曲波笔下的林海雪原,可以说在冰天雪地中长大,我也酷爱滑雪运动。1992年我大学毕业直接就到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工作,一干就是10年。2001年我离开家乡,先后到北京南山雪场、张家口万龙雪场工作,直到后来到云顶乐园担任副总裁兼滑雪场总经理。

说到和冬奥的结缘,早在2011年,张家口云顶乐园就参与到冬奥相关的准备工作中,我作为雪场总经理也在冬奥会雪上赛场的选址方面做了一些报告工作。可以说从前期编写报告到后来的筹办,我都全程参与。到了2019年6月24日,我们的山地运行团队就已经进入场馆第一线工作。

南都:您所在的造雪团队有多少人?

魏庆华:我们造雪团队目前是52人,全部是中方人员,其中就有和我一样有20多年造雪经验的工作人员,我们不光有一流的设备,关键还有专业的人员。尤其是在过去的两个雪季的测试赛中,我们对如何造雪如何维护都经受住了考验,保证能为冬奥会造出高品质的雪。

南都:造雪方案如何出炉?

魏庆华:我们后台有精细的造雪、压雪的方案,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应急预案。比如80厘米的雪,高温融雪了怎么办?我们可以剥离10厘米,底下还是新雪;或者我们撒盐,使雪面硬化。包括应对大风和暴雪等极端天气,这些都是在雪场有多年管理经验的人员和冬奥专家一起商量后出来拿出的方案。

南都:山地运行团队还有一项工作内容是安全防护,能否介绍以下?

魏庆华:安全防护指的是在赛道的转弯下坡处,如果运动员有摔倒的危险,我们要在一些地段设置必要的防护网和保护垫。

山地运行团队也会参与到突发情况的处理中。比如运动员摔伤后,我们在场地会辅助医疗保障队伍第一时间进行救助,进行往外运输。赛时我们山地运行就从原来的造雪工作转到其他岗位上,造雪工会以雪地摩托车司机的角色参与到医疗团队的工作中。

首次人工造雪(从树林里背雪覆盖赛道)(3)

这是12月12日夜间拍摄的正在造雪中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新华社发

中国造雪20年:从靠天吃饭到自主研发造雪机

南都:您作为国内最早接触到造雪工作的一批人之一,如何看待我国造雪技术的变化?

魏庆华:我一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雪场没有造雪系统,就是“靠天吃饭”。我还记得我们国家举办1996年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时候,还是把林子里的降雪用编织袋背出来,再覆盖到雪道上。

我真正接触到造雪是2001年在北京南山雪场的时候,当时从奥地利的公司进口了一套整装的造雪系统,我全程参与了这一套系统的安装,当时第一次对造雪有了深入的了解。

造雪这一块在国外技术比较成熟,近些年来在我国一些大型雪场的开发建设中,也都会引进国外知名品牌的成套造雪装备,比如意大利的天冰造雪系统。

我国也有研发造雪机的公司比如卡宾造雪机、河南诺泰克造雪机等,和此前相比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现在整体还处在学习引进和消化阶段,自主研发道路还比较漫长。

南都:国内在造雪系统上一直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是存在“卡脖子”的技术还是市场需求并不强烈?

魏庆华:首先,在技术细节上,我们还要做相当多的功课,因为像水的雾化以及临界造雪、成雪质量等等,还要继续追赶。

此外,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我觉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从市场规模上,现在我们还处在欧美国家70年代末80年代的一个水平,这跟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都有关系,我觉得可能还需要10年、20年的路要走。

近些年来,我国的滑雪旅游人次从不到300万到目前近2000万人次,市场规模明显扩大。

本次北京冬奥会举办后,市场的需求会更强烈,供给也就相应跟进。现在我们国家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推广冰雪运动,包含室内已经有大大小小近800家雪场,特别是南方地区克服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人接触到了滑雪项目。

首次人工造雪(从树林里背雪覆盖赛道)(4)

雪场正在人工造雪。新华社发

国内造雪人才和产业发展还不匹配

南都:造雪塑形的技术难度体现在哪?

魏庆华:技术难度包括风对造雪的影响,需要考虑如何让更多的雪能落在雪道上。你还要对雪质进行有效控制,不同场地不同温度下造雪对湿度的选择也不同。

我也是冬季两项的国际裁判,对标准赛场的标准和竞赛的规则比较了解,赛场在造雪方面的设置尤其在关键区域的设置是非常精准的。前几天,OBS(奥林匹克国际转播服务主转播商)跟我们提出要求,能不能在射击的靶位区域造雪达到50厘米或更厚的80厘米。我们拒绝了这个要求,因此那个地方对厚度要求就是30厘米,高了会影响运动员比赛。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进行“精修”,对赛道的宽度、雪的厚度都要再加打磨。

南都:现在国内造雪人才队伍是否短缺?成为一名专业的造雪师要经历怎么一个流程?

魏庆华:现在人才跟产业的发展还是不匹配的,冰雪运动产业发展比较快,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还没跟上。其实造雪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还有压雪塑形工作,场地的塑形和雪道状态的保持和养护。

要成为一个专业造雪师,你要熟悉雪场的工作、造雪机器设备、造雪原理。在什么温度、湿度、水温下去造什么样的雪,这需要实践的积累。

其实造雪师是一个技术含量比较高,又很辛苦的工作,需要经常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工作,除了有技术还要有热爱。比如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山地运行团队经常是连夜作业,像今天就工作到4点多,只休息了两个小时,我就又要去开会,到了赛时只会更加紧张。

南都记者 王凡 发自张家口崇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