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洋品牌历史(日本经典品牌三洋正式消亡)

随着三洋电机将其在日本国内最后的子公司—三洋鸟取技术解决方案公司(三洋TS所有股份转让给JIA 一家由投资基金公司以运营管理基金为目的专用公司,三洋(SA NYO这家曾令三星、海尔等争相效仿的家电巨头,将在3月31日带着那些传奇故事退出历史舞台,这个结局已经越来越近,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三洋品牌历史?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三洋品牌历史(日本经典品牌三洋正式消亡)

三洋品牌历史

随着三洋电机将其在日本国内最后的子公司—三洋鸟取技术解决方案公司(三洋TS所有股份转让给JIA 一家由投资基金公司以运营管理基金为目的专用公司,三洋(SA NYO这家曾令三星、海尔等争相效仿的家电巨头,将在3月31日带着那些传奇故事退出历史舞台,这个结局已经越来越近。

3月31日转让将正式生效,4月三洋电机所有职员将转往松下。为做好售后服务,三洋电机的法人地位依然存在但日本三洋事实上已彻底消失。

三洋的开创人井植岁男,年仅14岁时就随同其姐夫—松下幸之助参与见证了松下电器的创立与发展,43岁时,井植岁男从松下辞职创业,三洋电机在日本大阪正式成立。三洋”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暗含着井植岁男要将产品销往世界的雄心。

从自行车用照明灯开始,三洋依次进军收音机、洗衣机、电视机等领域,独创的喷流式洗衣机更是让三洋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企业。1960年代,三洋已确立其家电巨头的业内地位。鼎盛时的三洋年销售额超越2万亿日元(约合1038亿元人民币)股价远超松下、东芝等竞争对手,员工数一度超过10万人。

井植家族始终牢牢掌握着对企业的控制权,这令三洋充溢着旧式日企的气息与缺点:公私不分、效率低下。家族与管理层之间经常陷入争执,甚至到忽视企业利益的水平。对内管理僵硬老化的三洋,对外界的变化也后知后觉,曾任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社长的井植敏就曾说过:疏于了解对手。

井植敏也曾试图反击,但三洋的重建之路却屡屡受挫。

公开层面,三洋“打破”一些长达半个世纪的家族经营机制。记者出身的野中知世于2005年4月接替井植敏,就任三洋电机董事长兼CEO时,就一度引发外界的高度瞩目。然而就任后三洋的经营管理愈发混乱,与投资者临时的对立也令她不堪重负,2007年3月,野中知世离开三洋。

三洋的业务重建也令人忧虑。代工曾为三洋带去巨额利润,也使三洋最终走向消亡。

自1990年代开始,由于具备了日本电器企业的明显优势—精细的生产质量控制、完备的零配件供应等,三洋开始为其他企业代工生产,这为三洋在短期内创造了巨额利润,与同时期其他日系家电企业的苦苦挣扎相比尤为抢眼。靠代工就能赚取利润,这使三洋没有动力进行创新、业务转型也迟迟难以实施。

彩电业务上,三洋偏重于彩电机芯的生产,这一点区别于索尼、三星、松下等日韩企业以整机生产为主的模式,最终,三洋的客户成了三洋最重要的竞争者。三星内部一位高层就曾尖锐指出,以前是三星为三洋的电视机制造代工,现在三洋连为三星液晶电视代工的资格都没有了

海尔自2002年开始与三洋开展合作,并成立了合资公司,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当时说:海尔一直在学习三洋的创新精神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

2011年12月,三洋电机大阪总部的SA NYO标识被撤下,Panason取而代之,家电制品也都同样被换上了松下的标志。2013年4月26日,三洋最后的产品氢电池“爱乐普”改用松下品牌,至此三洋所有产品在日本完全停售

如今的三洋在日本仅剩空壳,剩下的一点海外子公司能做的也只是管理资产和等待松下的宣判”结局无外乎三种:业务并入松下、直接停产,或者分拆出售。

唯一的好消息似乎只剩下松下决定保留的几项技术,包括电饭煲、能将米做成面包的烤箱、空气清新技术和供超市使用的大型冰箱等。但那个曾经在市场上风行60多年,深刻影响了海尔、三星等电器巨头的SA NYO再也无法呈现在人们生活中

其它业务同样如此。2002年时三洋还是全球最大的数码相机OEM产量最高占据了全球30%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电池OEM厂商之一,三洋OEM产品还包括充电器、CPU上的风扇、闪存、模拟半导体芯片等。三洋坚持以代工制造为核心业务一直坚持到2005年。但是当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时,代工产能往往首当其冲出现过剩现象,这是三洋最大的隐患。

2004年三洋电机的子公司新潟三洋电子的半导体工厂在地震中受灾,由于未加入保险,造成约500亿日元(约合25.95亿元人民币)损失,由此背负了巨额债务。三洋曾将危机归咎于这场天灾,但其无法回避在业务转型过程中的失误。

2005年11月,三洋宣布将逐步从综合家电制造商转型为以充电池、太阳能发电等绿色能源业务,以及手机等移动通信业务为主的科技企业,大幅缩小红色家电业务。

问题接踵而至:三洋最重要的利润来源手机业务因缺乏创新,市场份额不时被索尼、松下、三星等品牌蚕食。2006年12月,由于电池质量问题,三洋宣布召回130万块手机电池。2007年3月,联想和美国消费品平安委员会联合宣布,将主动召回20万块三洋生产的笔记本电脑锂电池。

尔后三洋旗下业务一个个被分拆。2007年5月,通用电气获得三洋电机信贷公司的全部股份;2008年1月,京瓷收购三洋手机部门…

最终,三洋还是回到松下的怀抱。2008年11月,松下宣布收购三洋电机,2010年8月,松下通过股票公开买卖,获得三洋电机80.77%股份,之后决定将三洋完全子公司化,2011年3月29日,拥有57年上市历史的三洋电机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

但对松下而言,三洋最有价值的局部是电池业务,而三洋的家电事业与松下产品形成了竞争。松下以整理重复业务为由,将三洋原有的家电业务逐个出售,三洋的招牌业务—洗衣机与冰箱的核心技术被松下完全转让给海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