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助理律师应具备什么素质(什么样的法学生会获得一份律师助理的工作)

这篇文章写给哪些有可能找不到工作的同学看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实习助理律师应具备什么素质?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实习助理律师应具备什么素质(什么样的法学生会获得一份律师助理的工作)

实习助理律师应具备什么素质


这篇文章写给哪些有可能找不到工作的同学看的。

我从工作以来,曾经带过无数的助理,具体数字没有清点过,但肯定超过百名以上吧,如果算上实习同学,则300名多不少。好为人师、“毁人不倦”,有些学生进来,一个眼神就相中了,这些学生是没有必要看这篇文章的,任何一家律师事务所、任何一名合伙人、任何一名老师都会看上这样的学生。我承认也有看走眼的事情,但是,是否“三板斧”是可以很快识别的。一周的实习足以发现一个学生的能力状况。

这样的学生非常成熟,虽然年轻但是透露出资深的人际沟通能力,他们能够非常清晰的知道老师布置的任务是什么,还会询问“老师,这个任务完成时限是什么时候?”,他们会理解老师布置任务的目的,甚至指出老师没有关照到的点。他们非常细心,文笔清晰、文字端正。他们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原来,他们刚来就知道如何求助,且获得最佳的咨询。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询问到了合适的对象,要么是其他资深的助理,要么是其他初级合伙人。总而言之,在悄无声息之间,他们就完成了你第一次交给他的任务。这样的学生,我会给一个评价“这还有会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一种让人惊喜的能力。老师看待学生,通常会和自己小时候做比较,如果这个学生表现出的素质比自己小时候优秀,老师自然会欣赏这样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谁都喜欢,实习的第一天开始就想着怎么留下这样的人才,总是想着办法展示单位的美好,如何有发展前途,待遇如何优厚,等等。带着这样的学生,对老师自己也是一种促进,老师要做出老师的样子,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都要特别注意。和这样的助理在一起工作,是一种愉悦。这样的学生,比例不多,但数量也不少。要培养成这样的助理,是这篇文章无法解决的。

我这里想说的是,为什么有些学生找不到工作,总以为是工作难找,其实是素质、能力不到位。说的很不客气啊,但这是事实,单位从来都是缺人才,总是有人找不到工作。人多,但人才不多。这篇文章给哪些差一口气就能够找到一份工作的学生看。

第一,有些小孩从小在家里是娇生惯养,父母都是围着他转的,这种孩子不会听话,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父母鞍前马后,反复交代的。你让这样的孩子一遍就听懂老师交代的任务,怎么可能喔。这样的孩子是很难找到工作的。有时候,想想天底下父母亲都真不容易,从小带上的孩子,送到社会上,还是一个质量不好的半成品,该打磨的没有打磨,该雕刻的没有雕刻,只会一点书本知识,还是一知半解。当然,更要感谢那些教育出优秀子女的父母亲,真正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做出了贡献。我给的建议是:当你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到了单位,老板给你布置任务,你要带一个本子、一支笔,把老师的话记录下来。否则啊,老师交代的任务,记都记不下来,还何谈去执行任务呢。

第二,一定要注意文件的格式,在写文件之前找模板。当你不知道如何写文件的时候,分为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是内容,第二步是格式。内容可以不断深化,不断修改,但是格式是基本固定的。如何把内容写好,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忙时作业,闲时作文”,养成一个勤于笔耕的习惯,把文章写好。内容写好需要能力,注重格式则是套路。

第三,注意完成时限。如果老师没有交代完成时间,通常你要主动询问一下什么时间完成。如果老师说,不着急。这个意思是指,通常不超过2周时间,且你需要在1周时间内汇报一次工作进展。如果你能够在1周之内完成,就算是表现上佳了。比较麻烦的是,两周之内从来不报告,且两周之后,老板问起来,你才交出来是一个根本听懂老板意思的文件。老板浪费了时间,且布置的任务没有很好地完成。老板想开除人的心一下子就凸现出来了。

第四,遵守单位纪律,不迟到、不早提。懂规律是一个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一个学生连准时上班都做不到,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有些父母会认为,这是老板在吹毛求疵,偶尔迟到早退算什么,孩子还是有能力的嘛!事实上,老板不是怎么看的,工作就是工作,不是家庭,父母看孩子,往往只看到优点,或者说,主要是看到优点。但是老板看孩子,既要看有优点,还会看缺点,刚开始录用的时候,主要是看缺点是否明显。因此啊,对于要找工作的同学,如果要作一名上班族、想融入到社会,按时上班下班是必须的。如果上班可能会迟到,一定要预先向上司请假。老板上班后,通常会在各个办公室转一转,如果看到有些学生在工作位置上,会产生好的印象。对于上班后,位置还是空的,老板会记在心里或者随便问一句,“这位***今天来上班吗?”这种迟到早退的人,通常难以得到录用。

第五,保守单位秘密。到了单位,千万不要发朋友圈,吐个槽什么的,一旦被老板发现,通常不会录用。为什么呢?工作是生活是有区分的,刚开始的朋友圈通常是生活圈、同学圈,如果加了老板微信,将老板微信屏蔽掉(老板会气死)或者朋友圈发一些与单位有关的事情,这些都很容易导致单位的信息被泄密(老板还是被气死)。总而言之,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不要发与工作有关的朋友圈了。当然,单位的公众号、单位的宣传消息,尽管转发,特别是老板转发的公众号信息,跟着转发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还没有录用,就不要转发,有拍马屁之嫌喔。有些单位,对于保密要求更高。我给来我们单位实习同学的建议是:不带走单位的一张纸、一个复印件,不发任何朋友圈,不把单位材料带回家,即便加班完不成,也不能把工作带回家做,在这里通过实习获得了能力,把这些能力和知识带走。把在这里实习的经历、记忆带走就行了。

第六,你千万不能发飙。我碰到一位学生,他先在一家国有的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工作,过了不久,他就提前结束实习了。本来是实习1个月,2周后就离开了。“我要写论文,在这里没有事情干,学习不到能力”。安排他去工作时,是他寻求帮助找人帮忙的。但是,他决定提前离开这个实习岗位时,他不会提前打招呼,他是在直接决定后通知一下引荐人。这样的事情不只一次发生,他托人找到了一份工作。过了9个月,他主动离职,又是在决定离职之后通知引荐人。“在这里只所营销的事情,学习不到能力”。这样的孩子,你总会发现他遇到的问题都是小事情,但是造成的后果都是上纲上线的。诸如,和实习同事之间沟通不好、和上司存在任务交代不明确、执行不到位的情况等等。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与从小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关。在看这篇文章时,我给你的建议是:学会从自身找解决方案,学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且,不辞而别,是红线,说明这个小孩缺乏最基本的沟通能力。如果是通过引荐人到一家单位实习或者工作,在实在要决定离开的话,一定要先想好理由,为什么要离开,然后和引荐人沟通,汇报情况取得引荐人的认可,在此情况之下再和单位沟通。虽然结果是一样的,引荐人、单位领导会理解和认可。否则,就很尴尬。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不要断了自己的路。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个学生在以上这几个方面能够引起注意,至少在实习期或者考核期阶段能够不出大错,基本上可以留下来,找到一份工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