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崇拜的原因 图腾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
什么是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原始氏族时期产生的一种宗教信仰。“图腾”一词系北美印第安语,意思是“他的亲族”。最初的人类由于对大自然缺少认识,对自身的出现也觉得好奇,认为本氏族人的祖先是源于某一种动物,或者与该动物有过血缘或亲缘关系,于是认为这个动物是本氏族最古老的祖先,就当作自己的祖先和神灵去崇拜,希望代表着祖先的图腾成为本氏族的保护神,这样就形成了图腾崇拜。这种图腾既是崇拜对象,又被当作该氏族的标志和象征。
图腾崇拜的产生 是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始人生活和劳动在大自然中,起先崇拜各种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出川土石等等。在自然崇拜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有少数物种与自己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如某种动植物提供了生活资料,或某种动物给人们带来致命威胁,造成了原始人的恐惧心理。在恐惧心理和神秘感支配下,原始人往往把上述自然现象看作是与自己生命攸关的神灵,从而把这些事物神化成超自然的力量。以上两方面的融汇结合,便产生了图腾崇拜。
各个氏族往往将和自己氏族生产和生活有特殊密切关系的某种动物植物作为崇拜对象,从而选择其为本氏族的图腾。
图腾崇拜的特征
图腾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因此人们通常把母系氏族社会称为图腾社会。一般来说,图腾崇拜有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各氏族都相信其氏族与图腾动植物有密切的血缘关系,或直接承认它是本氏族的祖先,并且创造出不少关于图腾的神话,常常从其中引出自己的世系。
其二,每个氏族对自己的图腾都加以崇敬,并有若干禁忌。不少氏族对图腾动植物禁杀禁食,甚至禁止说图腾名称或触摸图腾。但本氏族禁杀禁食的动植物,其他氏族则可猎取、食用。
其三,对本氏族图腾有一套祭祀活动,氏族成员在身体装饰、日常用具、住所墓地等方面,用图腾作为标记,表明他们属于某一氏族。
我们从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即可看出图腾崇拜的痕迹。比如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以及后来的姜寨二期、庙底沟、马家窑几千年发展中,陶器的纹路看似纷纭复杂,但仔细观察,鱼纹、鸟纹、蛙纹图案和人面鱼纹始终存在,经久不衰,这无疑表达了人和鱼的亲密关系,似有“寓人于鱼”或者“鱼生人”的含义。显然是和他们的信仰相联系的,不少学者认为它是半坡氏族崇拜鱼图腾的反映。
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些工具,器皿和陶器上雕绘有不少鸟的形象,说明了当地先民对鸟图腾的信仰,在辽宁红山文化和山西龙山文化中,还有龙的形象,和我国龙图腾的有关传说也相吻合。
其四,图腾崇拜大都和氏族的肇始神话有关。《帝王世纪》记载女登看见与神龙飞舞而下,身体立即有了感应,而生炎帝;附宝野外郊游,突然一道电光环绕北斗枢星,随即枢星坠落而下,附宝由此感应而孕,生下黄帝。庆都与赤龙合婚而生尧,握登见大虹而生舜,女嬉吞慧苡而生禹,等等。
黄帝号有熊氏,相传黄帝曾经率领熊、黑、貔、貅、豹、虎六种野兽与蚩尤交战于涿鹿之野,这六种兽当是以之为图腾的六个氏族,它反映出历史上以熊图腾氏族为首的部族对蚩尤部族进行战争的情况。
商人在追述他们的祖先时,说简狄吞吃了玄鸟(燕子)蛋后生下了始祖契,《诗经》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颂玄鸟》),就是商族以燕子为图腾的传说。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族祖先后稷(弃)是姜塬在旷野践巨人之迹后怀孕出来的,这巨人之迹当是一种被当作氏族图腾崇拜的巨兽的足迹,实际上反映了其女祖先与图腾的感生关系。
图腾形象的演化。从我国图腾崇拜的情况来看,图腾形象有一个演化过程。最早的图腾形象是动物的自身形象,如蛇、鸟、熊、虎等。此后又出现了半人半兽的图腾形象,如传说炎帝人首牛身,女娲和烛龙均是人首蛇身。
《山海经》中记载这类神怪不少,后来在汉代的画像石中也有反映。最后图腾进一步神圣化,形成了如龙、凤等具有多种动物特征的综合性图腾形象,如龙兼有蛇、兽、鱼等多种动物的形态,是以蛇为主的综合性的幻想物,凤的图腾同样如此,这意味着它们可能是吸收多种动物图腾的特征融合而成的一种图腾,反映了华夏族不断融合的过程。
图腾崇拜对文化艺术的影响。图腾崇拜存在于很长的历史时期,它对当时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神话传说,而且在服饰、绘画、雕刻、舞蹈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如上述以五彩狗为图腾的南蛮人,其子孙“好五彩,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就是在服装上面作上狗图腾的记号。信奉龙图腾的一些古越人氏族,“纹身断发”,在肉体上刺上龙纹图腾。高车人以狼为图腾,“其人好引声长歌,似狼嗥,”我国汉民族中有些姓,有些也是图腾名称演变的,如熊、马、牛、邬、乌等。
图腾崇拜这种古老的风习,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著名的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曾列举了世界各民族的许多图腾名称。如北美易洛魁人塞奈卡部落以狼、熊、龟、海狸、等动物为图腾;澳大利亚卡米拉部落分为六个氏族,分别以鬣蜥、袋風、负鼠、鸸鸸、袋狸、黑蛇为图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