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十二结脉(黄帝内经中指出)

文:惟一堂

在河南中医学院许敬生教授主编的《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校注》一书中,卷首对《皇帝内经》进行了校注。身为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可见《皇帝内经》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的重要影响。

黄帝内经的十二结脉(黄帝内经中指出)(1)

《黄帝内经》中指出,每个人的手脚各有三阴三阳脉。三阴指的是太阴、少阴、厥阴,三阳指的是阳明、太阳、少阳。人体的十二经脉分为手足三阴三阳,手三阴经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收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分别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分别是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黄帝内经的十二结脉(黄帝内经中指出)(2)

在《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出,手之三阴,从脏走至手:《灵枢.逆顺肥瘦》篇:“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太阴肺、手厥阴心包、手少阴心三条经脉,均从胸腔内脏发起,走向上肢手端;手之三阳,从手至头,手阳明大肠、手少阳三焦、手太阳小肠三条经脉,均从上肢手端发起,走向头面部位;足之三阳,从头下走至足。足阳明胃、足少阳胆、足太阳膀胱三条经脉,均从头面部发起,走向下肢足端;足之三阴,从足上走入腹,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三条经脉,均从下肢足端发起,走向腹胸部位。

黄帝内经的十二结脉(黄帝内经中指出)(3)

在《皇帝内经》中,提出了气常以平旦为纪的说法。平旦是古时十二时之一。古时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分别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后来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纪时。平旦(凌晨3-5)即为寅时,此时为阴阳交会之时,故侯气以此时为准。

黄帝内经的十二结脉(黄帝内经中指出)(4)

在《皇帝内经》中,还提出了漏水下百刻。漏是漏水的壶,借助水漏出的多少来计量时间的流逝,是守时设备。刻是带有刻度的标尺,用来标明漏水所反映的具体时间,是报时设备。漏刻是我国最古老的测时设备,漏水下百刻即一昼夜十二个时辰的时间,相当于现在的二十四小时。

黄帝内经的十二结脉(黄帝内经中指出)(5)

审稿:高建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