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辛弃疾的几首诗(辛弃疾的这首送别词)
古代由于交通和通信的不便,亲朋好友之间往往一别,短则数月,长则数年难以相见,所以古人尤为看重离别。因此抒写离情别绪也就成为了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一句句送别诗词,无不饱含着广阔深厚的思想感情。即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读后依然动人心弦。
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晏殊的“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苏轼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不胜枚举。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鹧鸪天·送人》,就是一首送别词。
《鹧鸪天·送人》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作,写于公元1178年,也就是宋孝宗淳熙五年春。当时辛弃疾自豫章赴行在临安途中,于江上送别友人时有感而发。相较于辛弃疾的名篇《青玉案·元夕》、《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等,这首词很少有人知道,但它除了依依惜别的深情外,还具有对社会人生哲理性的深沉感慨,发人深思。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词的开篇,辛弃疾便以一句“唱彻《阳关》泪未干”,写尽离情。《阳关三叠》是唐代,乃至整个古代历史,最为经典的送别歌曲。历来以缠绵悱恻之情,哀怨凄惋之音,为世人所称道。辛弃疾在这里却说,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没有干,可见其充满了无限伤感。
但对以国家的恢复事业为己任的辛弃疾来说,离情不过是小情,更能引起他抒发感慨的还是关于国家的大情。“功名馀事且加餐”,意思是说,建立功名不过是身外事,不要为此劳神伤身,应该多多吃饭。按说辛弃疾是十分重视建立功名的,《水调歌头》词中他曾说:“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
那么辛弃疾为何又在这里说建立功名是身外事呢?这就体现了此词思想感情丰富而深厚的一面了。辛弃疾不是不在意建立功名,而是不满南宋统治集团对金地屈膝求和,让他的报国壮志始终难酬,最后落到被迫退隐的地步。所以这句是辛弃疾的愤激之语。
紧接着的两句“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是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即水天相连,好像要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虽说是写景,但是这两句亦饱含深情。江水远送树木,其实说的就是辛弃疾目送友人的离船,行驶到水天相连处。它的意境似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而“乌云带雨”,则与他自己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
下片起三句“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令人遗憾怅恨的事情,恐怕有千件,万件之多,难道只有悲欢离合?作为送别词,辛弃疾却说离别不是唯一令人遗憾怅恨的事。透过这里辛弃疾的反问语气,我们可以联想到,在他心中势必有着更为遗憾怅恨的事情。
最后两句“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便说出了他心中所认为的最令人遗憾怅恨的事情。即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人间的道路才更是艰难。简单来说,就是因寻亲访友、求取功名、漫游山川等自然原因造成的离别,还不值得去遗憾怅恨,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离别才最遗憾怅恨。
对于辛弃疾来说,人为原因就是南宋朝廷一次次对他的弹劾罢官,促使他四处奔波,壮志难酬,也产生了一次次身不由己的离别。由此可见,辛弃疾的最后两句,包含了他自己的伤心经历,也为世人展现出了更广阔、更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
综观辛弃疾的这首词,无疑包含着广阔深厚的思想感情,动人心弦。而辛弃疾所说的“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想必大家都深有感触,毕竟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很多人为原因造成的离别,及遗憾怅恨的事情。总的来说,辛弃疾的一首送别词,很少有人知道,读后却发人深思。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