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诗有哪些简短(由激烈的抨击到文雅的批评)

导语:讽刺诗是一种诗歌体裁,是诗歌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它又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文学那样去真诚地反映社会的现实,它通过许多文学技巧,再反映的同时巧妙机智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只要有才能的作家遇上了邪恶、腐败和不幸,就会有讽刺的出现,讽刺诗则是讽刺在文学形式上的实现。讽刺最深刻的来源是魔术,神话和仪式,它基于的本质是对人性的了解,它有时言辞激烈甚至粗鲁,有时巧妙而幽默。

西方讽刺诗最先开始于古罗马,代表的是作者对罗马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尤其在集权的帝国时代,作者创作讽刺诗时面临着不小的危险,毕竟讽刺诗直接对统治阶级宣扬不满情绪,往往会激起他们极大的愤怒,从而威胁到作者的安全,所以最初的讽刺诗作者往往采取匿名的方式,但他们的作品依然受到销毁。不过从另一方面说,讽刺诗仍然发展了下来,并且影响了后世的文学体裁,这或许也能说明讽刺诗所拥有的群众的基础。

讽刺诗有哪些简短(由激烈的抨击到文雅的批评)(1)

罗马

讽刺诗的早期形态

"讽刺诗"的起源也是很有意思的,瓦罗认为其可能来源于传说中的山羊怪物,一种神话中邪恶而多毛的羊腿怪物,它寓意是不大好的,带着一种阴暗、惊悚的感觉,但这种氛围和罗马的讽刺诗带给人们的感受相似。在讽刺诗正式产生之前,在希腊文学叙事和抒情的文学的基础之上,在罗马的城的大背景下,罗马人创造出一种作品类型,聚焦于都市生活,写作内容由之前的普遍人性到塑造独立具体的人物,人物身份多样,涵盖范围广,有王公贵族,有贩夫走卒,也有失去自由的奴隶,作品的主题有关于国家发展的,也有关于居民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但这类作品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表达"讽刺"。

讽刺像是对周围的世界加了一层黑色滤镜,着重描绘人的愚蠢、贪婪、淫荡、虚伪和野心,当然这也由于帝国时期的罗马的社会在发展与变革中,产生了大量的天然的讽刺素材,比如保护人制度带来的社会普遍的不公正,宫廷的奢侈、越加扩大的贫富差距,更具体的还包括高利贷、行贿、诈骗、商业欺诈、圣职买卖、赌博等等。最根源上罗马讽刺诗作者对共和时代更加怀念,对等级分明的帝国时代是有许多不满的。

讽刺诗有哪些简短(由激烈的抨击到文雅的批评)(2)

罗马城

罗马的讽刺诗的某些特征、创作技巧并非属于原创,在早期希腊文学里已经得到应用了。尤其是希腊旧喜剧通常被认为是罗马讽刺诗的精神先驱,旧喜剧作者采用嘲讽、挖苦、恶意的模仿和淫亵等各种手法攻击批评当时位高权重的各色人物,讽刺诗的作者则善用比喻和影射,动物寓言和民间智慧,抨击和形象化的描写,带有思辨性质的完善的逻辑结构。鲁基里乌斯被认为讽刺诗真正的创建者,他对著名人物的讽刺与抨击,使用六音步的诗句,为讽刺诗建立了一种标准范式。

当时的著名讽刺诗人还有有尤文纳尔,他把"愤怒"作为自己创作的推力,开创了讽刺诗的全新创作类型,鲁克斯则文笔犀利,犹如解剖社会结构和人类的组织关系,贺拉斯在批评之余尽量柔和,减少了攻击性,增加了文学性,帕修斯寄望于宗教来感化人们,像个传教士。

讽刺诗有哪些简短(由激烈的抨击到文雅的批评)(3)

罗马人

讽刺诗的思想基础

希腊化时期,希波战争使得爱奥尼亚的文化精英大都逃难到了雅典,这股东学西进的潮流促成了雅典文化上的黄金时代,在加上这一时期希腊的民主政治的繁荣发展,国内呈现一片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对于逃到希腊的文学精英来说,希腊本不是他们的国家,希腊人也不是他们的同胞,但都接纳了他们,对于希腊公民来说,这些新来的文化精英虽然不是本国同胞,但他们依然尊重其才华和智慧,所以在此基础上,文化上的国家概念似乎被模糊了,不再以对国家表示绝对的忠诚作为个人能获得精神上的幸福与满足感的方式,相反超国家理念发展起来。而到了罗马快速扩张时期,大量外族人民被纳入罗马,人们遇到的情况与希腊化时代类似。

超国家理念认为,人们应该注重个体的思辨和思考,像犬儒学派那样抛弃传统生活目标,或者像斯多葛派那样追求美德与智慧,或者像伊壁鸠鲁派那样培养内心的宁静。民间哲学则采用布道的形式,间或插入引语,或者讥讽与幽默,对人的愚蠢,偏见和罪恶作出反思或是嘲讽。

讽刺诗有哪些简短(由激烈的抨击到文雅的批评)(4)

罗马

神庙在罗马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样,神庙在讽刺诗中也是一个经常出现的意象,这反映的其实是宗教神论对讽刺诗的创作的影响。神庙是供神的宗教场所,同时也是重要的公共建筑,一般建于城市的中心或是靠近中心的显目的位置。罗马在迅速扩张之后,不仅传承着原有的宗教信仰,崇拜自己的神,也在积极接纳外来的宗教与神,这使得罗马呈现众神信仰的气氛。许多讽刺诗以神庙作为诗歌背景,这是因为神庙聚集了罗马城形形色色的人,众生百态,而神庙中的活动也体现着罗马人对宗教的虔诚,以及宗教对罗马人的道德上的约束以及把重要人物神格化的习惯。可以说讽刺诗中提到神庙,提到宗教教义与神,并且把神庙塑造的高耸而充满威严,是引入一个罗马人的道德的圣地,而以此反衬人们品德的败坏,以及唤醒人们的良知。

对私德堕落的批判

在尤文纳尔的第一卷诗集的第六首诗中他写到:"去,问问自己,为什么图利娅如此不屑的吸气,那位声名狼藉的养妹对她说了什么?当毛拉经过古老的普蒂克提阿神庙时,就在那里她们停止了夜间游荡,她们在那里撒尿。"普蒂克提阿神是罗马人信奉的贞洁女神,代表的是当时的罗马人对妇女性道德的规范,能进入这所神庙的平民女子,必须是符合罗马人对妇女的性规范的,比如只能结一次婚,不能同丈夫之外的人有性关系等。这首诗尤文纳尔批判的是已为人妻,却不守妇道的女子,这首诗有比较浓重的厌女情绪,诗中奉劝一个男子摆脱婚姻,细数了妻子的缺点,包括不知廉耻、卖弄学问、通奸等。

讽刺诗有哪些简短(由激烈的抨击到文雅的批评)(5)

罗马女性

这首诗虽然有厌女的主观情绪,但其反映的社会背景也有一定真实性。尤文纳尔的时代,经济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以及社会整体的风气糜烂,人们贪图欲望享受,泯灭道德观念,妇女自然也不像从前那样恪守贞洁,即使已有家室,仍然夜不归宿,游荡街头,与情人野合,诗中所写的在普蒂克提阿神庙内撒尿就是一种女性放纵的反应。尤文纳尔虽然主要在讽刺妇女,但这背后传达的是,罗马社会的整体失德。

社会的繁荣使得罗马社会的财富积累增加,人们的生活越加富裕,不止是满足于温饱,而是对财富有了更大的野心和更狂热的崇拜,人们追捧着能炫耀财力的艺术,比如建筑,建筑是当时权贵和富人专属的奢侈活动,当然不是指一般的建筑,而是用名贵的原材料,比如大理石,把建筑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让其外表更宏伟,在饰以繁复精美的壁画、彩窗、雕刻。豪华的建筑成了体现身份地位的一张名片,权贵把自己的住宅建立得豪华无比,国家也遵循着国民的意愿改建公共建筑,使其成为自己国力的一种象征。

讽刺诗有哪些简短(由激烈的抨击到文雅的批评)(6)

建筑

这其中神庙是最受重视的,人们崇拜神,也崇拜钱,所以干脆选择让神与钱合二为一。表面来看是神拥有了钱,神庙被改造得豪华到无以复加,用进口大理石建造,神庙内供奉着大量的金银财宝,本质上来看,这其实是把钱进行神化,在罗马的扩张进程中,世界各地的财富被聚集到罗马,富人们利用金钱实现奢侈生活,普通公民孜孜不倦地追求着金钱,更多的金钱,金钱成为一切活动的目的,成为罗马发展的动力。商业的泛滥也提高金钱的地位,金钱成为了社会的主人,在罗马,一切均可买卖,执政官的选举需要比拼金钱实力,法律的裁判需要考虑金钱因素,金钱可以贿赂官员,换来实权。

讽刺诗有哪些简短(由激烈的抨击到文雅的批评)(7)

神庙

这样的背景之下,神庙曾经代表的道德似乎成为一种笑话,很难说那时在富丽堂皇的神庙里祈祷的人他们心中崇拜的是神还是钱。这成了讽刺诗创作的中心。

讽刺诗最终的衰落

讽刺诗作者既关注民生的道德,也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从不同的方面提及一系列的社会与政治问题,但罗马讽刺诗从本质上来说不否定专制或者帝国崇拜本身,即使它对共和时代有向往,它抨击的滥用制度的个人,而对这些制度的本身,持接受的态度。比如佩西乌对宫廷的腐败与残暴的谴责,马提亚尔对强权铁腕手段的抨击。新奥古斯都时期的讽刺诗稍有改变,可以在神授王权、国王对国际事物的垄断、政府和宗教的关系,甚至个人与政府和宗教的关系等多方面,提出自己的怀疑,这些讽刺诗有时会激怒统治阶级,使得作者本人受到伤害,诗歌受到焚毁,但大多数时候,讽刺是可以被看作公民发表观点的一种手段。

主要原因是罗马的讽刺诗诗人即使提出了许多意见或是不满,但并没有威胁到社会的稳定统治,而不像后来英国革命时期的讽刺诗诗人,他们往往一边写着讽刺诗,一边密谋发动革命。

讽刺诗的历史是漫长的,从罗马到中世纪时期,在文艺复兴时期又重新被发掘,在风起云涌的近代欧洲历史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英国、法国等都有相应的讽刺诗出现,英国蒲柏的讽刺诗是讽刺诗发展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讽刺诗凭借其辛辣、激烈和犀利的风格,甚至还有粗鲁的谩骂与攻击,在众多文学体裁中有强烈的存在感,但到了蒲柏这里,讽刺诗走向了温和,也有了全新的形式,即英雄双行体,采用了古典的、文雅的语言,诗歌意象丰富、格律讲究,情感动人而深奥。这其中的原因是人们对难以改变的社会现实的情感不再那么强烈,难以找到这背后的要去谴责的个人,毕竟社会的复杂化,一种社会现象往往是多方原因造成的,所以直白的愤怒的抨击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

讽刺诗有哪些简短(由激烈的抨击到文雅的批评)(8)

蒲柏诗集

蒲柏把英雄双行体发挥到极致,赋予讽刺诗以全新的面貌,但这似乎也预示着讽刺诗的终结,一方面由于后续诗人无法突破蒲柏,但另一方面,估计也是讽刺诗变得如此温和和精致以后,好像也失去了曾经狂野、粗犷的魅力。考佩就曾指出蒲柏:"把诗歌变成了一种机械的艺术,每只夜莺都记住了他的节奏。"

讽刺诗有哪些简短(由激烈的抨击到文雅的批评)(9)

蒲柏

结语:讽刺诗是一种人对于周边和自身的不满的释放,它在每个时代都给予人以警醒,查里曾说:"当人类的心灵被嫉妒和恶意控制的时候,讽刺诗就会为自己开辟道路。"讽刺诗的作者总是很敏锐地觉察到社会的诸多的变化,把目光聚集于其中令人疑惑的,不满的和愤怒的事情上,但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观念在变,根深蒂固的不公正的社会现象激起的不再是愤怒,而是同情,这导致了讽刺式的转变以及衰落。

参考文献:

《罗马的遗产之讽刺诗》

《从考古学角度看罗马的讽刺诗的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