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书心得(资治通鉴怎样求取真善美平衡)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资治通鉴怎样求取真善美平衡)(1)

我们为什么要通过历史来看自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我们不确定现在的行为是否正确的时候,可以看看历史上类似的事情,看看古人是怎么决断的,又产生了什么后果。

看历史的目的是要看自己,重温历史故事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现在、更好地把握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学家讲述的一些历史故事可能不是完全真实的,但也有其价值所在。这种价值可以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以是予以理性批判的,为的是启迪大家思考。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资治通鉴怎样求取真善美平衡)(2)

“司马光砸缸”看似后人编撰,却揭示了逆向思维价值

大家有没有想过,从小耳熟能详的“司马光砸缸”,有可能是假的?

在思想史上,珍贵思想的一个来源就是要敢于去质疑,不要轻易接受别人告诉你的事情。这是人文科学发展给予大家的一条宝贵经验。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是后人编出来的。在司马光生活的宋代,根本就没有那么大圆口的缸。宋朝的缸,有个专有名词叫瓮,是小口的。考古证实,小朋友能够掉不下去的大圆口缸,要到元代以后才出现。

可见,大家看历史,千万不要用今人的生活经验去猜想或假设古人的生活环境。今天看上去平常的事情,在古人那里可能是破天荒的、难以想象的。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清代宫廷剧里的人吃苹果,这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我们今天吃的苹果,是1871年一个美国人把种子带到中国进行种植的。烟台的苹果为什么特别有名?因为这个人是在山东登陆的。

又比如说,我们现在坐着的这样一种姿态,其实不是中国古代一直就有的。高桌高椅,不是汉族人的文明,而是游牧民族带进来的,唐代后期才开始在日常生活起居中出现。南宋以后,我们的很多家具还是很低的,明代人用的家具才基本上达到今天的高度。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资治通鉴怎样求取真善美平衡)(3)

在电视剧中,汉武帝喝着葡萄酒,这又是真是假呢?这有可能是真的。因为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很大一片活动范围就是今天的新疆,那里的人已经掌握了酿造葡萄酒的技术。通过跟西域的交流,把葡萄酒带来给汉武帝喝,是有可能的。

回到“司马光砸缸”,虽然这个故事是后人编撰的,但不能因此就否定它的意义。这个故事里,司马光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善于逆向思维。简单来说,逆向思维就是跟别人反着想问题。

我一上来就跟大家说要善于质疑,这其实也是一种反常规的思维、一种逆向思维。故事里的那个“缸”,就像是一个框架或障碍。如果不打破它,就会束手无策。

所以说,很多历史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依然有其意义。我们平时说,每一个人都要勇敢地追求真善美。但严格来说,真、善、美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完全重合。我们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中,也未必能够在同一时间、同一件事情上,把三者同时包含进来。当发生矛盾的时候如何取舍?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资治通鉴怎样求取真善美平衡)(4)

史学著作本该严肃,为何讲述占星师规劝唐王的传说

《资治通鉴》是一部严肃的史学著作,但也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

在李世民的时代,民间出现了一个谣言说唐朝三代以后“武氏女王代有天下”。李世民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到他的儿子那一辈就要结束了,这显然无法让人接受。

一天,李世民请来很多武将一起喝酒。喝酒的时候,大家可以赋诗、行酒令。但是,武人不擅长写诗,也不会对对联,怎么办?李世民想了一个办法,让每个人把自己的小名说一遍,大家哈哈一笑,今天就算开心了。

轮到一个名叫李君羡的武将上场了,他很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自己小时候叫五娘。一个将军,或许还是满脸络腮胡子,小名却叫五娘,这种反差实在太大了,在场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

李世民突然联想到了前面的那个谣言。这个武将叫五娘,是有条件造反抢皇位的。再一查发现,这个武将的官职是左武卫大将军,有一个武字。他是哪里人?武连县,又有一个武字。封什么爵位?武安县公。李世民觉得,他虽然是个男的,但符合“武氏女王”的特征,就找借口把他杀了。

之后,李世民找来占星师李淳风,请他看看心头大患有没有除掉。李淳风看了天相后回复“没有除掉”,李世民感到非常恐惧。他跟李淳风说:实在不行,我把有嫌疑的人全部杀掉,一个不留。李淳风劝道:千万不要这样,因为天命不可违逆,星相已经形成,只能顺势而为。如果滥杀无辜,势必会有更大的报应。思索再三,李世民终究没有选择大开杀戒。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资治通鉴怎样求取真善美平衡)(5)

这个故事显然也是后人杜撰的。因为有语音学专家发现了一个问题:现在的普通话里,数字“五”跟“武”是同音字;但在唐朝,这两个字的读音不一样,数字“五”并不能直接联想到“武”。

可是,司马光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他其实是想表达李世民再厉害,也不能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而滥杀无辜。滥杀无辜一定会受到更加严重的惩罚。这就是在告诉以后的帝王,就算手握生杀大权,也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去残害他人。

正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间最大的美德就是生。你要给人希望,给人以生命的意义,给人以生的价值,才配得上是“天子”。

所以,即便这个故事不是那么真实,但司马光认为值得讲。它对于封建君王、对手握生杀大权的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资治通鉴怎样求取真善美平衡)(6)

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人文关怀与教育

《资治通鉴》里很多看似讲不通的地方,其实有它的深意。很多看似漏洞或难以理解的地方,如果用思想史的方法来读,就会发现这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

在《资治通鉴》一书中,司马光试图告诉世人: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不要光想着求真,而应求取三者的平衡。这也正是我的这次演讲所要表达的一个主要意思。

今天的科学教育,相对来说更为注重求真的训练,这一点没有错。但在引导大家走求真道路的时候,或多或少忽略了求善、求美,也难免会导致缺乏人文关怀。缺乏人文关怀和教育,就会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就难以在真、善、美之间求得和谐与平衡。这是人文科学尤其是历史学、文学、艺术要带给大家的基本素养。


稿件来源 | 《解放日报》2020年4月7日 第11版,本文有删减

本文作者 | 姜鹏

责任编辑 | 少时

新媒体编辑 | 笺迟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资治通鉴怎样求取真善美平衡)(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