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基本法张新成花絮(天才基本法主演张新成)
“吃一顿1500大卡热量的火锅固然很满足,但分为3顿,每顿500大卡这样可能更健康。”
——张新成
《你好,旧时光》《大宋少年志》《以家人之名》《冰糖炖雪梨》《变成你的那一天》《天才基本法》……
27岁的张新成从中戏毕业之后奉献了不少口碑佳作。
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作品破圈了,人却被框住了。
着实可惜,毕竟他可是顶着“艺考之神”的光环进入了中央戏剧学院。
2014年,张新成以专业分文化分双料第一的优异成绩进入了中央戏剧学院就学。
但这不足于支撑“艺考之神”这一称号。
他还另外取得了其他八张专业合格证: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创作专业第一名;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专业(音乐剧方向)第一名;
第一名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表演专业第一名;
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专业男生第一名;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第十二名;中国传媒大学表演专业第二名;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第九名;
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方向)第七名。
这并非易事,要知道,对于一个艺考生而言,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的考试内容都存在各自的差异,而且艺考的时间都是集中在一个时间段。
同时参加这么多艺考并且都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这难道不是“艺考之神”?
于是,张新成理所当然地被称作“学霸”,被奉为“艺考之神”。
然而他本人却说:
“我不觉得我自己是个学霸,不是这个词不好,就是我觉得我受不住这个名字。”是啊,哪有什么天赋,有的只有百炼成钢,天道酬勤。
1995年出生于湖北荆州的张新成,有一个望子成龙的妈妈。
于是从小他就开始学习声乐、舞蹈、钢琴、英语,白天学才艺,晚上补文化课,是他的常态。
在小镇上,他一直是“天之骄子”。
然而人生就是如此,不是从易到难,就是从难到易,是无法逃脱的。
顺遂之后迎来的就是挫败。
赴考北舞附中,去北京上学,他足足花了三年的时间。第一年,他轻轻松松就过了初试。
那时候他心想:
“这也太容易了。”
他开始沉浸在“要去北京”的喜悦里。
没想到,第二年,他滑铁卢了。
在中国舞和芭蕾考试中,他都被淘汰了。
张新成一脸茫然,手足无措。
“怎么会这样。”
到了第三年,因为一位老师推荐他考歌舞表演专业他才如愿以偿的。
这么一波三折,葬送了他在北京自由自在的念想。
为了督促管教孩子的学习,张新成父母大老远搬到北京陪读。
有一天,他妈妈把他带到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口。
指着来来往往的学生,不留任何情面地对他说:
“你自己看看,比你长得帅的、条件好的有的是,你算什么?” 张新成受到的管束更加严格了,他自己也更斗志昂扬了。
“我感觉自己真的没有天赋。因为有的人天生软度就是好,有的人天生腿就比较长,做动作就是好看。但我没有这些优势。”没有天赋他就不断逼自己,不断磨自己。
在家里,没有娱乐,十几岁的孩子只能不停地练钢琴,补英语。
在校园里,他也卯足了劲儿折磨自己。
舞蹈课上一定要站中间,一定要是第一排,只有这样才能逼自己专注。
表演课上,老师每个学期都会选出20个节目做期末汇演。
他是他们班里的“卷王”,一个学期能交30多个作业。
但是,残酷的是,没有一个能进入到汇演名单中去。
这才是人间真实啊,努力了真的不一定有收获。
“我当时觉得自己可能根本不适合成为演员。” 他很绝望。
更绝望的是,因为他太“卷”了,他被排挤了。
初高中的年纪,他却显得格格不入。
没有零花钱,也不能去玩耍,几乎不参加班级活动和联谊活动,学习上总是“抢在前头”,于是理所当然的,他被孤立了,甚至有的还会被恶语相向。
一个曾经锋芒毕露,神采飞扬的少年,开始变得沉默内敛,自卑隐忍。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他的家里发生了变故:
父亲因为生意周转不灵,欠下了三十多万的外债;
为了支撑孩子的艺术梦想,多年未工作的母亲也去了超市打工。
家里微薄的收入全部砸在了张新成的身上。
努力,他只能选择努力。
机会,他只有一次。
“我确实付出了挺多的努力,当然我一直觉得自己付出的还不够,只是相比较其他人可能努力多一点吧。”
于是,他更加“变态”地逼自己努力。
只有一次机会,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于是,他足足报考了八次考试。
考到后面的时候,都知道可以有学校读了,别人叫他别考了,但是他还是去了。
哪有那么多光环,有的只是背水一战的无奈和没有退路的放手一搏。
“我认真是因为我天赋不太够。”
不是什么学霸,只是一个没有天赋常常被老师贬低的普通学生,只是一个不停地花费更多时间和努力去填补自己的不足的普通学生。
考上中戏的不易,让他格外珍惜学校的理论学习。
在别人已进入中戏就疯狂接戏的时候,他格外专注于学校课程的研究。
“翅膀还没硬,怎么去飞呢?”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后来的他也证明了“原来好的演技真的可以拯救烂俗的剧情的”。
《你好,旧时光》,他来来回回试戏了四个多月,才争取到的。而他也抓住了机会,一遍遍地要求自己爱周周,眼里只能有周周。
深情阳光的林杨成为了不少人心里的白月光。
而之后走红的他,并没有一味地去演主角,他的目标一直是角色。
是演员服务于角色,而不是角色服务于人。
“在我的小小主观认识里,哪里有什么演员成就角色,从来都是角色成就演员。”
不能本末倒置。
于是他塑造了《以家人之名》里的贺子秋:
没有主角光环,狼狈又卑微,温暖又缺爱,让人心疼。
而他也是剧里唯一一个和涂松岩能对得上戏的演员。
张新成真的很聪明,他演戏是“用了脑子”的,更是用了心的。
有一回,他要饰演的角色是一个高智商、固执的面瘫。
当时他没什么表演经验,一直在琢磨如何表现人物性格。
他想:“如果一个人语速特别快,是不是能体现他脑子转得很快?”
于是表演的时候,他眼睛不眨地盯着对方看,以不屑和木讷的态度快速地对话。
更多的时候,他是想着怎么立得住角色。
《大宋少年志》里的元仲辛,聪明机智,狡猾机敏,负责有担当。
对于这么完美的角色,他非常警惕。
“你再聪明的人,经验没有那么足,就会有缺点,把缺点放进去,可以中和油腻。”
太完美容易显得油腻。
于是为了立住角色,他刻意放大了元仲辛傻气的一面。
无伤大雅的不足反而能增加角色的可信度,让其变得有血有肉。
除此之外,为了让角色更真实。
设计了一个摸项链的动作。
并且他向导演提议,不用刀剑,改用蝴蝶刀。
“我是个小痞子,是个在泥土里长大的孩子,不是大侠,不应该用那些武器,我觉得我手上应该玩些什么。”
于是为此,他学习了一个月的蝴蝶刀。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部戏,张新成为了更贴近角色,总会学习一项新技能。
《蜗牛与黄鹂鸟》,他学会了指挥;
《冰糖炖雪梨》,他完成了百分之九十的冰面滑冰动作;
现在的演艺圈,缺的不就是这种用脑子演戏的演员吗?
特别是在二十代、三十代的演员中。
张新成,演技好、教养好,俨然就是娱乐圈里的三好学生。
然而成也三好学生,不足也是由此而来。
太乖巧,太“根正苗红”,往往就欠缺了点个性,欠缺了点魅力。
也许这也是他不能大爆的原因。
综艺是明星的一个圈粉利器,而张新成往往在综艺里总是欠缺了点综艺感。
他总是很低调,不争不抢,却有着极强的好胜心,特别尊重游戏规则,总是力求完美。
而这反而是综艺里最不该出现的东西。
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其实我的好胜心还是挺强的,但我知道这是一个特别不好的事情,因为它会让我变得很尖锐。所以我在慢慢地改正自己,其实我经常告诉自己,有些时候吃亏是福,而让自己吃亏有时候是很大的本事。”
但是那又怎样呢?
人是不可能没有缺点的,如果你刻意去保持一个完美的形象,大家是会讨厌你的,如果一个人太完美了,你会觉得他和我们不太一样,你就会想找出他的缺点,把他推下神坛。
张新成对自己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
他成为一名好好演戏的专业演员,演员需要的是观众缘,不是粉丝与话题度。
于是他常常可以隐藏自己,就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神秘感。
“我不能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工作,这是我一生真正热爱的事情,我要把他当作我热爱的事业去做。”
面对瞬息万变的舆论,他也很淡然。
一开始,大家骂他,到了后面,大家都夸他,对于他的不足只字不提,这真的是可以了吗?
其实他心里清楚,
“你怎么可能永远那么好,这是不可能的。”
对于别人对他的“具有少年感”的评价,他也欣然接受。
“如果可以,我愿意一辈子都拥有少年感,因为它意味着一种好奇心,可以让人不断进步的好奇心。”
对角色,他有好奇心去研究,他有野心去塑造。
一个人一定是具备所有因素的时候,他才会成功。
对于角色的树立是这样,对于演员的大红大紫也是如此。
而无论怎样,他都会前往那一个目标。
一个人要去一个地方,不管他坐车、打车、开车,是走是跑,哪怕是滑滑板,最终他都会过去。
张新成也是一样,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