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最伟大的人(让我们来赞颂那些著名的人)
8分钟,5个职业领域,跨越2个时空的对谈,1场大师肖像展,三联生活周刊找到这些专注而有趣的人,谈谈时间、生活、经典、梦想和财富。
焦虑与犬儒,这大概是时下最难预防的两大综合征。不管你多么小心,在流量、业绩、贷款、学区、职业倦怠的层层重压下,你或许已经成了前者的易感人群。而如果这些你统统不要,怕是又会不知不觉地撞上了后者。我们不是不想被称为“患者”,我们压根儿就不想成为患者。那么,平凡的我们到底该怎样面对工作、生活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呢?
今天,我们找到了五个不同领域的人,请他们以上世纪那些最光辉的形象为题,围绕各自所在的职业,谈谈时间、生活、经典、梦想和财富。
你可能知道他们,曾被他们的作品深深打动或从中受益;也可能是第一次听说他们,因为他们全情专注在各自的职业领域,忘记被“流量”加持。但这不影响今天我们要展开的一场跨时空对谈,致敬大师,反观自己。在上面的8分钟里,没有人会使用“匠人”来称呼自己或别人。但无一例外,他们在谈话中都说到了——“职业精神”。
假如只能按一次快门周裕隆 X 优素福·卡什
△最经典的丘吉尔,一定是优素福·卡什拍摄的那一张肖像
很难想象,这个矮小、腼腆的33岁亚美尼亚裔摄影师是怎样在一瞬间爆发出勇气,带着礼貌与口音说了一句:“抱歉,阁下”,夺下了丘吉尔几乎不离手的雪茄。总之,一头怒吼的狮子突然安静了下来,而这个经典的瞬间从此被永久记录。人们从丘吉尔脸上看到的不仅是一刻的愠怒,还有他在二战时期的忧虑、沉思、固执和决绝。
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摄影师周裕隆,曾经把这张照片投影到一团夜晚的烟雾上(上图),以这种二次创作的方式与摄影大师卡什对话。周裕隆也拍摄过一系列中外人物:荒木经惟、大卫霍克尼、奥利佛斯通、中田英寿、《消失的爱人》裴淳华、贾樟柯、王千源……拍摄过观念系列作品《山海经》和诸多极具故事性的历史再造情景。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他作为当代摄影师对历史与今天的双重观照。而在他看来,使用大画幅相机的卡什正代表了对快门的尊重,一种在今天非常珍稀的尊重。
△ 周裕隆拍摄的荒木经惟、大卫·霍克尼
△ 周裕隆作品:《消失的爱人》裴淳华、奥利佛·斯通
△ 周裕隆观念摄影作品系列《山海经》之一
△ 摄影师 周裕隆
当我们追忆逝去的时光,往往会翻看旧照,找寻那些年月存在过的明证。然而,一张照片的完成却在瞬间。一个好的摄影师必定是对时间和影像都保持敏感和虔敬的人。而周裕隆则认为一幅好作品“是一个共同体”。他谦逊地把功劳同时归于被摄者、“整体的场”和某种“刚好”的偶然性。对他来说,好的肖像是这样诞生的:“那一瞬间刚好他/她那样了,然后我刚好按了快门。”
假如生活不曾欺骗你李伟 X卡尔·桑德堡
卡尔·桑德堡被博尔赫斯视为美国第一位诗人、是特别美国式的诗人。他13岁时就辍学离家谋生,做过洗碗工、砖瓦工、收割工。几乎打过所有杂工之后,他参加过了美西战争。青年时代,他从没想过做一个诗人。即使在文学院,他更喜欢的也是打篮球。然而,生活的经历塑造了人的命运轨迹。他把从现实中直接提取的诗意写下来,善于运用通俗语言和日常讲话时的节奏描绘美国中西部开拓先驱以及这个国家的工业化扩张。因而他能形象地写道:“爱和理解建造拱形,坚不可摧。”从赤裸、乐观而又强有力的现实主义中,人们读出了生动鲜活的美国精神。当有人质疑他的诗歌缺乏韵律、太过口语、根本不是诗歌时,他却自得地弹唱着民谣歌曲,并写出了三部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分别是《剥玉米的人》、《诗歌全集》两本诗集和长篇传记《林肯传》。
△优素福·卡什拍摄的卡尔·桑德堡肖像。
在今天,不仅诗歌早已远离了我们的阅读生活,文字本身也遭遇着与信息的碎片化同步破碎的命运,我们就像长期居住在风暴地带,被一个又一个热点迅速地卷起又抛下。正因为我们依然需要依赖文字叙说事件、传达信息、倡导生活、传播能量和诗意,呼唤对文字的敬畏就显得十分必要。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李伟
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字工作者应当相信:忠实地使用文字述说生活,生活也将以真诚的诗意回赠我们。《三联生活周刊》的副主编李伟说:“我会认真对待我写下的每一个字。”在信息高速生产的年代,以字为最小单位追求真实性,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带来最大关注度,但谨慎对待传播是不能妥协的。做杂志,当然要心怀敬畏,敬畏生活的真相和读者的判断力,也敬畏文字的深远影响,因为“它的生命力,可能比你的生命力还要长”。
假如此刻传来了音乐田艺苗 X 沃恩·威廉斯
数年前的一个夏日黄昏,田艺苗在大学琴房邂逅了英国作曲家拉尔夫·沃恩·威廉斯的音乐。
那时她刚刚开始专业研习20世纪现代音乐。在经历了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颠覆性的洗礼后,突然听到一段洋溢着田园气息的乐曲,使她内心感到温暖、恬静。她循环听了很多遍,突然抬头看到窗外树已长得很高,枝繁叶茂。而沃恩·威廉斯那种生活感悟的诚实表达,也从此深深印刻在她的心里。
即使不是古典音乐乐迷,你也一定听过这首《绿袖子幻想曲》。这原是一支早期的英国民谣,经沃恩·威廉斯编曲和创作,成就了现在最广为流传、最受欢迎的《绿袖子》版本。其实,沃恩·威廉斯的作品不止于《绿袖子幻想曲》、《云雀高飞》,他的音乐创作包括了交响曲、弥撒曲在内的几乎所有形式,晚年又为电影这种大众文化载体谱写音乐。然而,对他来说始终不变的是对民间音乐的热爱。这位艺术家10年间足迹遍及英国21个郡,广泛地收集民歌。他曾说过:“作曲家决不能冥想艺术,他必须生活在人群中,用艺术表达整个社会。”
△ 优素福·卡什拍摄的拉尔夫·沃恩·威廉斯肖像
“生活在人群中”,这与田艺苗做古典音乐推广和普及的初衷不谋而合。对音乐作为职业的敬畏,在田艺苗看来,首先意味着忠诚于内心:“你不能为了引起更多的关注,而去媚俗,或者媚雅。”
沃恩·威廉姆斯亲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但他的作品里却几乎没有战火的狂怒动荡,而总是温厚、平和的。而田艺苗弹奏的《绿袖子幻想曲》里,也传达出一种不卑不亢、温柔宁静的气质。显然,她的敬畏还有另外一种意义:“在这个时代,为古典音乐重新塑造一种尊严。”
假如走上灵魂的舞台
陈明昊X劳伦斯·奥利弗
虽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毫无疑问,忧郁俊美的劳伦斯·奥利弗为大银幕贡献了最深入人心的哈姆雷特形象。在舞台上,他更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戏剧演员。他的职业生涯长达60年,横跨剧场、电影、电视。1983年,76岁的他在电视剧中扮演了此生最后一个伟大的莎剧角色——李尔王。把表演当作生命的人常常是执拗和骄傲的。他在1940年与新婚妻子费雯·丽在美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巡演失利时,选择全数退票给观众,致使自己的经济状况出现了严重问题。
△ 优素福·卡什拍摄的劳伦斯·奥利弗肖像
△ 卡什拍摄的奥利弗、费雯·丽夫妇,摄于1954年。
当坚持被视为令人不解、毫无意义的执拗,还有什么理由要继续坚持呢?陈明昊给了我们一种有力的答案:“一定是,因为你爱它。” 外形粗犷、表演张力十足的陈明昊是一位对舞台充满狂热的优秀演员。如果你有幸看过他的戏剧表演,便一定会记住他强大的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
陈明昊是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神奇的96班,是同行眼中的“戏剧狂人”和“表演天才”。 2017年底,王晓鹰导演再次将改编自美国剧作家约翰·洛根作品的《红色》搬上舞台,陈明昊也又一次诠释抽象派画家罗斯科,在剧中酣畅淋漓地讨论着艺术与世俗、日神与酒神、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复杂关系。同样在2017年,陈明昊和他的老搭档刘晓晔在北京东单先锋剧场做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演出——纪念《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十周年。那时,这对搭档筹备四年、排练四个月,在孟京辉导演的支持下,《两只狗的生活意见》横空出世,首演至今已于世界范围内公演超过2000场。这座北京小剧场戏剧的里程碑,并没有固定的情节,以演员为中心,不拘形式、不忌恶搞地表达来福和旺财两只狗离乡进城后的种种生活意见,笑闹中传达出小人物与大世界的碰撞,透露了喜剧里悲伤的内核。当年,那种实验性的、带有即兴互动性的外放幽默与讽刺,让观众开了眼,“原来戏还能这样演!”。陈明昊塑造的舞台角色丰富多样,代表作还有《琥珀》、《明——明朝那些事儿》、《哈姆雷特》、《四世同堂》等。2012年独立执导话剧《蚂蚁没问题》,陈明昊从此开启了导演之路,带着《公牛》、《大鸡》等特约作品,连续5年以导演身份出现在乌镇戏剧节。
△ 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及“演员究竟是怎么诞生的?”陈明昊说,“演员是天生的。”
假如你有一百万美金杨冀川 X 伯纳德·巴鲁克
假如你有100万美金,你会选择做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不必太快。
1900年的一天,30岁的伯纳德·巴鲁克自豪地对父亲说:我已经是一位百万富翁了!他再也不是那个19岁的华尔街办公室勤杂工,靠着跑腿、寄信、送发票、抄写邮件副本,赚取每周3美元的薪水。比起他在1929年大股灾前以2000万美元的身价全身而退,这时的100万或许更能令他兴奋和骄傲。可出乎意料的是,那位犹太人父亲几乎不发一语,只是用一种善意和询问的眼神看着他。这位投资天才需要再过近10年才真正理解了这个眼神的意义。他开始积极投身慈善与社会公共事务,一战后以外交家身份出席巴黎和会,担任过先后六届美国总统的顾问,慈善事业更持续超过半世纪。
△ 优素福·卡什拍摄的伯纳德·巴鲁克肖像
人们常说巴鲁克是白手起家的传奇典范,其实他的经历更多地证明了:卑微与伟大之间的道路并非用金钱铺就,而是要通过由时间、智慧、善意以及金钱所共同创造的价值。正如惠金所CEO杨冀川所说,金融家巴鲁克后来成为伟大的外交家、慈善家,正是善用了他的财富影响力,将自身的智慧和影响力延展到创造财富之外的领域,从而建立了更广阔的事业。杨冀川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布朗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在专精金融之外,还是一位资深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并乐意输送这种美好,为社会文化与艺术活动提供助力。
△ 惠金所CEO 杨冀川
虽然隔了一个世纪,人类获取财富的途径和理念已经有了许多的不同。但或许在一点上,杨冀川与巴鲁克是一致的。他们都相信:金钱的价值并不只局限于数字,崇尚财富的年代,才更应该倡导 “与人为善,对这个社会做有益的贡献。”
赞 颂 那 些 著 名 的 人写在最后
1941年,美国作家James Agee与另外一位摄影大师Walker Evans合作出版了一本书,名为《现在让我们来赞颂那些著名的人》(Let Us Now Praise Famous Men)。然而,书中没有任何一位真正的名人,只有大萧条时代的三个美国佃农家庭。他们不一定了解“罗斯福新政”是怎么回事,但那个时代就写在他们的脸上。作家与摄影师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他们、歌颂他们、向他们致以深沉厚重的敬意。在这部作品里,平凡的人,恰是最该被给予关注和赞美的人。
△由作家James Agee和摄影师Walker Evans合作的人文纪实作品
《三联生活周刊》也在找你们。
我们将持续关注,在平凡岗位中坚守职业精神的你们。
如果你碰巧在这段时间经过上海虹桥机场T2航站楼,不妨驻足片刻,看看正在那里展出的由惠金所支持举办的卡什肖像作品。如果看到《三联生活周刊》的点评,但愿我们的分享带给你更多的感想,也欢迎微信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眼里的职业精神,跟我们一起来聊聊大师、凡人和敬畏。在向上世纪的伟人投去敬畏目光的同时,请留意卡什的那句话:
“我的乐趣在于拍摄伟大的心灵、
伟大的头脑和伟大的灵魂,
不论他们著名或是卑微。”
就是这句话,给了我们灵感,来进行这一场关于职业精神的跨时空对谈。我们歌颂那些著名的人。而你也是那个著名的人。告诉我们:你是谁?
你在做什么?
什么对你来说是重要的?
而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又对你有怎样的意义?
我们会坚定地站在这个时代的土地上告诉你:
我们敬畏不凡,也无惧平凡。
视频制作工作人员名单
出品人:李伟
Producer | Li Wei
总策划:刘华
General Planner | Liu Hua
导演:郭航
Director | Guo Hang
制片人:刘华
Executive Producer | Liu Hua
项目统筹:张澜千
Line Producer | Zhang Lanqian
创意编辑:TAN、张陈健
Creative Editors | TAN & Zhang Chenjian
采访/字幕翻译:李笑容
Interviewer & Translator | Li Xiaorong
文案:刘华、李笑容
Copywriters | Liu Hua & Li Xiaorong
摄影师:陈卓、赵康
Cameramen | Chen Zhuo & Zhao Kang
化妆师:芳芳
Make-Up Artist | Singsing
灯光:于福亮
Light Effect | Yu Fuliang
助理摄影:卢家骏
Assistant Cameraman | Lu Jiajun
制片助理:张澜千、罗启宏
Assistant Producers | Zhang Lanqian & Luo Qihong
平面设计:大白
Graphic Designer | Renee
剪辑:毛豆、小哲
Editors | Modo & Jason
调色:余心言
Colourist | Yu Xinyan
后期制作:郭航工作室
Post-Production | GUOHANG STUDO
混音:左耳工作室
Sound Mixer | Virgin Ears Studio
特别感谢:刘香、蓝天
Special Thanks to | Liu Xiang & Lan Tian
场地鸣谢:中国国家话剧院、施坦威之家北京
Acknowledgements | National Theatre of China
Steinway Hall Beijing
策划/编辑:刘华
作者:李笑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