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与王石(君子之争以决战胜决斗)

8月5日19:16,万科发布澄清公告称,(1)本公司不掌握股东持股的即时情况;(2)从未向任何媒体透露中国恒大购买本公司股份的事宜,也从未授权任何人士对外发布相关信息,前述传闻不属实。公司对于制造虚假消息的行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8月7日晚9点,万科独董华生再发微博表示,介入万科之争目的之一是推动人们看到市场信息披露之严重不足和改进的巨大空间。如有人说恒大买入不足5%故本不必披露,这是对中港披露规则无知。按港交所规定,买入另一上市公司金额达本身市值5%就得公告。

8月8日10点19分,融创老板孙宏斌微博澄清并没有买万科股票。

许家印与王石(君子之争以决战胜决斗)(1)

【解读】

这个公告因何而起?

请看8月4日、5日万科A股大盘:4日以10.01%涨停,5日再大涨6.51%,盘中甚至一度逼近涨停。

从这个事实看,万科股票和万科品牌以及王石势力都相当强。以至于财经评论家秦朔公开在视频中讲到"王石不会输"。

但是,万科8月5日19点16分发布的"澄清公告",是源于先前恒大发出的:"截至8月4日,公司透过其附属公司在市场上收购516,870,628股万科A股,目前持有的万科股票比例为4.68%,耗资91.1亿元"公告以及市场的各类质疑,包括"五大知情方谁是泄密者?答案正浮出水面"、深交所就中国恒大买入万科A股一事要求万科说明是否私下提前透露恒大集团持股信息,以及恒大是否发布否认买入不实言论等信息的"关注函"。

事态更加严重的是,整个社会以及相关企业、相关人都渐渐趋于理性的时刻,乌云再次翻滚,而大多人确对雷声置若罔闻,不再敏感。独董华生也开始调侃、幽默地表达观点。

此时,企业家圈子里传播着一篇哈佛校长在西点军校的最新演讲:捍卫人文教育。她说:"最近英国文化委员会一项调查显示:在国际上,超过半数的领导人持有人文学科或社会学科的学位,而75%的商界领袖表示,最重要的职场技能都与人文学科有关。即:分析问题的能力、人与人之间沟通能力好写作能力"。

毫不客气地讲,这是一篇对中国企业家群体"打脸"的文章。

只是中国企业家们目前还没有时间和心情去研究、正视而已。

跳出万宝、万恒事件看,中国企业家、商人、企业管理者、股民缺乏的正是"人文精神"而不是赚钱本领。历史上,西点军校文化强调的则是"领袖的洞见、聆听多方声音、对不同情况充满敏感度、多视角看待世界的能力"等。这也是哈佛一直坚守学习西点的理由。因为他们坚持共识:"正确的历史,是美好的现在与明天的基础。"

我们应该承认,与资本相关联的任何举动、事件,都不应该是丑陋、龌蹉、卑劣的。即使过程中充满瑕疵和无奈,但也应该是合理、合法的。企业家要在变化中学会战胜内在的惰性,重塑自我与世界。

就在各方都以《正式回应》回应质疑时,几家著名财经媒体给出的专业性质问相当有看头:比如,多家知名企业面对市场上突然流传的公司消息,不是仔细核查并审慎回应,而是习惯性地一口否认,然后再承认的"打脸"现象越发严重。说的就是恒大买入万科2%的股份后的"回应",以及不久万科发布的"截至2016年8月4日,中国恒大通过其附属公司在市场上收购51687万股万科A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68%,总代价为人民币91.1亿元"事实。

这种变换口径、不审慎的应答,即便按照分析人士认为"有其苦衷",是不是也该彻底改改了?

涉嫌违反信息披露的要求——真实、准确、全面,不仅可能给投资者形成误导,导致其作出原本不应该的投资决策,也一样换来深交所要求万科说明"是否存在私下披露恒大持股信息的情况,并要求向恒大核实,其相关人员是否直接或间接向市场发布'否认买万科'的不实言论"的"惩罚"。早在2013年,证监会就明文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在公司网站及其他媒体发布信息的时间不得先于指定媒体,不得以新闻发布或者答记者问等任何形式替代应当履行的报告、公告义务。

半年来,宝能、华润、万科、恒大品牌并没有获得好评,企业和企业家之间的正常经营思路、发展途径、财务往来、人情世故,都被现实的丑态、窘迫"解释的一塌糊涂"。仿佛中国地产企业和企业家,无论发迹、路径、现实、未来,都已成了逃不脱"咒语"的事实。

那么,从2013年著名的"光大乌龙指事件",到今天的恒大、万科,这种动辄否认的文化现象,到底是谁的错?谁来承担责任?8月7日,证监会对"光大董秘"梅键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20万元的新闻事件被翻出,还有8月1日滴滴出行与优步中国并购交易带来的"困惑",同样是"一直否认"、然后快速"承认"。信息流动越来越快的今天,带来的口碑受损、利益受损,不知道管理者们是如何策划的?

事情发酵到8月7日立秋,不知许家印、王石对"程咬金、搅局者、报复者"的解说如何接受?是像他们著书立传时表达的"每一步坎坷都是历练,愿赌服输、绝不怨天尤人"?还是某些人猜测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澄清是必须,要不然真乱成一锅粥了。不但品牌价值会随之快速地贬损,主流文化也会被急剧稀释"。某位财经人士对记者表示。

早有观察家8月4日就善意地提示:只有做到客观、辩证的对待一个企业、企业家的投资行为,才不至于出现"万宝之争"乃至"万恒之争"的闹剧。而种种"质疑作弊"的迹象表明,万科如果不声明,许家印如果不正面回话,他们都将成为"江湖文化"的牺牲者,不但辛苦建设了几十年的中国企业家精神付诸东流,自己的眼光、格局、理性、智慧、影响力也将与国际化水准越来越远。

事实上,十年来,中国多个品牌创始人,从何伯权到张兰、吴长江、王石,一轮接着一轮的演绎着"股权悲剧"。能够走向世界、培育优秀接班人的企业家,要么坐牢,要么沉寂归山,留下的守业者还有多少精力去经营市场和产品?企业家呼吁的公开公正的经营环境何时形成?

公众有理由期待证监会调查结果,期待万科"对于制造虚假消息的行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变为行动。公众不但可以获得真正的法律知识和股市经验,也能够看到中国优秀企业、企业家的科学精神。

7月30日,为了培育更多合格的创业家、企业家,马云带着湖畔大学学生登门造访海尔创始人张瑞敏。与其说是"听张瑞敏讲《管理百年》,感受海尔32年的痛苦",不如说马云要借机发言:"我知道,海尔碰到的很多问题,阿里也碰到了。我们要改,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屋顶,不要等到下大雨时再去修"。

他们都没有谈万科、王石的话题。但是,当网民们看到穿着麻布衣衫的马云站在高大的张瑞敏身边合影时,都点了很多个笑脸。见过无数成功人士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的马云,借力反思自己的能力。和张瑞敏一样,他认同:"管理没有最终的答案,只有永恒的追问"。

智慧、聪明的企业家一定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历史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拷问许家印、王石、傅育宁:你们全部的智商和情商加在一起,能不能顶上一个张瑞敏?

真正的企业家之间的商战是要靠思想、智慧,而不是江湖义气。

企业家可以决战,但不可以决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