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努尔哈赤谁厉害(努尔哈赤与康熙帝的众多儿子)

满清皇家历史上,第一代的清太祖努尔哈赤有16个儿子,入关后的清圣祖康熙帝生了35个儿子,长成的有20多个。

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属于大清王朝的创业者,是打天下的一代;康熙的儿子们属于守天下者,是分权、分利享受太平的一代。

康熙和努尔哈赤谁厉害(努尔哈赤与康熙帝的众多儿子)(1)

然而,这些生于帝王之家的皇子们,都有不甘寂寞、喜爱争权夺利这一共同点。其中除了成功继位的皇太极、胤禛两人,余下者多数没落得什么好下场。

先来看看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

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按照出生顺序分别是:爱新觉罗·褚英、代善、阿拜、汤古代、莽古尔泰、塔拜、阿巴泰、皇太极、巴布泰、德格类、巴布海、阿济格、赖慕布、多尔衮、多铎和费扬果,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成功继位的皇太极和后来摄政的多尔衮。

史料记载,这16人中,被赐死的有9人,其中6人还被削了宗籍。

皇长子褚英。努尔哈赤在胞弟舒尔哈齐死后,开始逐渐让褚英带兵并主持一部分军政事务。褚英广有战功,努尔哈赤因其英勇,接连两次封他“巴图鲁”等称号。他以嫡长子及战功,一度被立为早期后金政权的汗位继承人。

但在辽阳大战时,褚英却因贪杯贻误军机,被重罚。而且,褚英与当时的“开国五大臣”额亦都等人及自己一些兄弟不和,终被努尔哈赤解除了兵权。褚英将不满溢于言表,后被废除太子之位软禁。之后,褚英焚香诅咒告状的五大臣和兄弟,并扬言等掌权后处死五大臣和那些兄弟,被再一次告发。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忍痛下令,将36岁的褚英处死。

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一生较圆满。他在努尔哈赤死后后,力主诸贝勒拥戴八弟皇太极继承汗位。以功被封为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成了清朝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三子阿拜,三等镇国将军,顺治四年累晋二等镇国将军,顺治五年64岁去世。四子汤古代,曾因与明朝作战失利受查处抄家。崇德五年死去。五子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四大贝勒之一。按顺序称三贝勒。后与皇太极不合,降为多罗贝勒。天聪六年死后被追夺爵位。

六子塔拜、七子阿巴泰、九子巴布泰、十子德格类、十一子巴布海、十三子赖慕布等都是随军征战的将领,封爵不高,多在中年左右而死。十二子阿济格有些名气,曾封英亲王。屡有战功。顺治八年,被告欲谋乱,遭削爵幽禁、赐死。

康熙和努尔哈赤谁厉害(努尔哈赤与康熙帝的众多儿子)(2)

(代善画像)

努尔哈赤的十四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多尔衮,是清朝入主中原的最大功臣,他的历史已广为人知,不必赘述。

十五子豫亲王多铎,为清朝夺取天下屡立战功。顺治六年36岁染天花而死。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十六子费扬果,在皇太极时以大罪被正法,削去宗籍。

再来看看康熙帝的24个儿子。

康熙帝的儿子们干的最有名的事,就是在康熙眼皮底下演绎了历史上有名的“九子夺嫡”大战,而且斗得伤痕累累、骨肉成仇。但康熙帝的十五子以下诸位,都未曾参与储位斗争。十六子与十七子得到的待遇还算不错,尤其是十七阿哥允礼,在胤祥死后,成了雍正帝最宠爱的弟弟。

康熙和努尔哈赤谁厉害(努尔哈赤与康熙帝的众多儿子)(3)

(剧照)

也详说一下康熙的皇长子。康熙的长子胤禔,为惠妃纳兰氏所生。惠妃虽不出名,但她的叔叔纳兰明珠是康熙朝重臣,当年就是他力主撤藩灭掉吴三桂的。可这大阿哥却智商一般,他早年也比较得宠,在康熙平定葛尔丹的时候还立下过战功。但为了能继位当皇帝,他竟然想到了用魇镇的方法来谋害当时的皇太子二弟胤礽。康熙一废太子的时,命他守卫,他甚至说出了要替父弑子的话,让康熙极为寒心。最后他被三弟胤祉揭发了魇镇丑行,此后被囚禁至死。

皇次子胤礽,因为是孝诚仁皇后所生,为嫡长子。康熙十四年,在还是婴儿时就被立为太子。成年后,他从政曾展示才华,但日久蜕变,浮华堕落。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废,之后又复立再废,终被康熙帝圈禁而死。。

皇三子胤祉、皇五子胤祺、皇六子胤祚、皇七子胤佑、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十一子胤禌等几位,除了幼年病故死的,其他都没有啥大作为,其中随帮参与夺嫡的,都被雍正夺爵或圈禁至死。

皇八子胤禩,是康熙朝争夺皇储的主角之一,也是四阿哥胤禛的主要对手。胤禩的生母良妃,出身微贱,是康熙帝从辛者库里偶然发现的美人。胤禩天资聪颖,才华优裕,朝堂上下赞口不绝,被称之为“八贤王”。就连康熙帝的哥哥,裕亲王福全也在皇帝面前推荐他。康熙一废太子后,命诸臣推举新太子,结果推举胤禩的声势异常大。但这反而引起了康熙帝的忌惮和厌恶。于是康熙复立太子,并从此将胤禩排除在继位人选之外。

雍正继位之初,为谋稳定先封胤禩为廉亲王,之后接连问罪,最终被剥夺爵位、削除宗籍,给其改名“阿其那“,雍正四年死于囚禁中。

康熙和努尔哈赤谁厉害(努尔哈赤与康熙帝的众多儿子)(4)

(胤禩画像)

皇十二子胤祹,康熙时很受重用,但没有结党谋位。雍正继位封他为履郡王。不久,借故将其从郡王降为比贝勒还低的贝子,后又将其降为镇国公。不过,这位胤祹较之其他兄弟气量大,到了乾隆朝被晋封为履亲王,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78岁故去。

皇十三子胤祥,是四哥胤禛的忠心拥护者,雍正帝继位,立即封他为怡亲王,格外予以重用。病死后,雍正帝特例将“胤”字还给了他这个终生对他忠心耿耿的弟弟。

皇十四子胤禵,虽与雍正一母同胞,但因他党同八阿哥胤禩,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康熙死时,雍正先是不许时任抚远大将军的胤禵进城吊丧,后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将其禁锢于景山寿皇殿。直到乾隆继位后,才得到释放。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