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孩能叫醒死去的人(七秒钟凝视一个孩子死去)

我们一起读秒。一秒,两秒,三秒,四秒,五秒,六秒,七秒。结束。

七秒钟,到底是一闪而过的瞬间,还是接近于无限般的漫长,取决于用这七秒去做什么事。如果持续用七秒钟凝视一个孩子在雪地中孤独死去,这短暂一瞬或许会发生某种奇特的弯曲和延拓,就此缠绕住目击者此后的一生。Netflix的新剧《七秒》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只是,这七秒钟的概念一直被隐藏到最后,在那场法庭质证中,助理检察官KJ悲愤又无助地向陪审团做最后的陈述,她试图还原那个不曾有人见证的一瞬。那七秒钟,警察雅布隆斯基就看着那个黑人男孩儿的生命一点点逝去。

一个小孩能叫醒死去的人(七秒钟凝视一个孩子死去)(1)

资深罪案剧迷都能从《七秒》之中轻易地看出著名美剧《谋杀》的影子,没错,魏娜•莎德——《谋杀》的编剧操刀了这部新作。同样的悬疑罪案题材,同样阴冷沉郁的氛围,只不过这一次,她转变了悬疑的落点与方向。在一开始就让凶手出场,毫不避讳地交代给所有人。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相较于传统罪案剧中的以寻找真凶为本,《七秒》则更着力于刻画在极端环境下的人性拷问。正义何以被遮蔽,人心如何被撕裂,人性中的善意怎样熄灭,人性之恶又如何沸腾。

一念之差。这个故事完美地诠释这四个字。缉毒组新到任的年轻警察雅布隆斯基驾车去医院见自己即将生产的妻子,在冰天雪地中不小心撞到了一个骑车的黑人男孩儿。警队中的上司和几个兄弟赶来,队长迪安吉洛决定掩盖这件事,他们处理了现场,留下那个孩子独自在那个大坑中,让鲜血漫浸雪地。故事转场于男孩儿的家庭,雅布隆斯基,几个涉案的警察,一个作为目击者的女孩,以及——助理检察官KJ和她的搭档警探大鱼之间。

一个小孩能叫醒死去的人(七秒钟凝视一个孩子死去)(2)

魏娜•莎德的前作《谋杀》改编于一部同名丹麦剧,但是她为美版故事重新注入了魂魄。这一次,在《七秒》之中,那些魂魄再一次被她化用,仍然保留了前作的经典设置,两个落魄侦探,外表吊儿郎当,内心满怀正义。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是个黑人女性。没错,这故事在凶杀、悬疑之外,被有意识地纳入了众多社会性议题——种族、帮派、女性、宗教。与其说,那宗死亡是故事的主线,不如说更像是一滴意外滴落的催化剂,把这座城市中原本长久以来暗藏不露的一切突然激活——黑警察与贩毒帮派的肮脏交易,只知道麻痹人心的虚伪教会,一直努力脱离帮派环境但终究不得的黑人民众,还有一系列由肤色、性别与性取向共同构成的潜规则。

从类型上讲,《七秒》仍然是一个标准的社会派硬汉侦探故事,只不过,这一次的硬汉人设由黑人女性担纲。助理检察官KJ同样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往,一段深埋心底的惨痛记忆,热爱酒精,独来独往,情感混乱,郁郁寡欢;而她的男性搭档大鱼犹如自己的镜像,邋遢、臃肿、被妻子抛弃,终日和几条流浪狗相依为命。这两个体制内的局外人,主流社会的边缘者,美国梦的背面,却联手准备对抗最强大的势力与惯性。一对落魄男女组成的唐吉诃德式的战队。他们为数不多的武器不过就是执拗的性格,作为普通人的同理心和残存的本能善意。

一个小孩能叫醒死去的人(七秒钟凝视一个孩子死去)(3)

《七秒》会令人联想到诸多经典美剧的人设与故事,除了《谋杀》,还会让人想到《罪夜之奔》。《七秒》之中,雅布隆斯基被黑暗浸透,自我挣扎、怀疑,然后臣服于黑暗的过程,像极了《罪夜之奔》中那个入狱的男孩。

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个“好人”杀死了“好人”,却意外由此坠入恶之谷的故事。作为新晋调任的警察,雅布隆斯基来到这里是因为上进,他寄希望于自己的能力与未来,但身处的这个行当,必须有极强的融入感,他不被接纳,一切都是空谈,但被接纳的代价却又过于残忍,他必须参与那些黑警察与毒贩子们的保护费交易,假装排查一些,打击一些,但实则也乐见于某些势力做大。雅布隆斯基原本应该有着正常的生活,刚刚成为父亲,面对琐碎的一切,只不过,因为这一场车祸,不由分说地被拽进了泥淖。事情发生后,他的动摇和脆弱,代表了人性中最真实的那部分,面对一桩足以改变自己命运的突发事件,有时,我们才会意外撞见那个一直有意无意压抑和回避的内心黑洞。

一个小孩能叫醒死去的人(七秒钟凝视一个孩子死去)(4)

长久以来,人们都企图只相信那些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而对于潜藏在表面之下的残酷真相视而不见,而那一切从未消失——死去的小男孩的身后,是一个挣扎于底层暴力街区的普通家庭。父亲发奋努力只不过想让孩子脱离以前的环境,但似乎收效可疑。自己的弟弟参军回国后,找不到工作,只能再度流落帮派。孩子在出事之后,理所当然地被认定为帮派成员。这个男人一直用沉重的工作和对教会的虔诚麻痹自己,当孩子死去,教堂给他的建议不过是接受上天的安排。而那个小小的警队内部,原本是铁板一块的样子,大家称兄道弟,但只不过是分赃均匀时的假象,纰漏甫一出现,内部就分崩离析。这故事中,每个人都是破碎的,他们看起来或者玩世不恭,或者横行街头,无论表面多么放浪形骸,但生活与精神的内里其实早已布满孔洞与疮疤。

这个故事有着悲怆的宿命感,每个人都竭尽全力紧握命运,但用力过猛,把一切都捏得粉碎。最初的意外不过是一块石子,但之后泛起的涟漪无声地吞没了一切,掩盖、自保、直到主动灭口证人,这些人极速坠向深渊,以自己或许都未曾预见的速度。

和《谋杀》的逼问到底不同,《七秒》到最后,并没有惩恶扬善的结局。但相较于法律,更深重的惩处来自于人心。宣判时,太太抱着孩子决绝地离场,这远比多年的刑期更加蚀骨。家庭、团队、人心,一切都灰飞烟灭。但这到底算得上正义降临吗?

自由女神巍峨伫立,火炬高擎;正义女神蒙住双眼,拿起天秤。只是,从这座城市望去,只能看见自由女神的背影,而本为了理智不被搅扰才蒙住双眼的正义女神,这一次也真的无视苍生。白雪之下,似乎什么都未曾发生,一切如旧。死去的人早晚会被淡忘,作恶的人还随意游荡。有时,这才是生活的真相。

文| 杨时旸

本文刊载于20180320《北京青年报》B3

一个小孩能叫醒死去的人(七秒钟凝视一个孩子死去)(5)

往期精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