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网暴的事件(敬逝者再谈网暴)
文 刀笔,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遭遇网暴的事件?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遭遇网暴的事件
文 刀笔
刘学州死后,新闻铺天盖地。
网暴,屡见不鲜。
回头翻翻,我写过乔任梁父母被网暴、酒店遭猥亵女孩被网暴、直播间女孩被网暴起哄喝农药致死······
不厌其烦。
但是,还是得一遍遍重复。
说了有人听吗?
白岩松说过:说了是白说,但不说,白不说。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我希望这世间公平正义是倚靠正理求得,而不是每每都要用生命的血换短暂安宁。
有人用这样一句话形容这个15岁就陨落的男孩:
“一个被嫌弃的男孩的一生。”
出生就被父亲卖掉换娶母亲的彩礼;
4岁时养父母去世被姨妈收养;
姨妈因为婚姻破碎后来也撒手人寰;
在颠沛流离的成长过程中遭到校园霸凌、遭遇性侵······
在1个多月前,他在网上看到孙海洋夫妇找回丢失14年的儿子。
15年来不断在失去的男孩子越来越迫切地想要寻找“家”这个对于其他人来说十分平常的概念。
他孤身到三亚寻找亲生父母,可惜这世间并不全是误会消除后的大团圆结局。
他被生母拉黑,生父怕他打扰现任妻子连家门也没允许他进。
从小到大只过过两次生日的他,却看见自己的弟弟一次生日就请了8桌人吃席。
他在网上发视频寻亲,却被网友嘲——
“寻亲是为了房子为了钱”“炒作”“这么困难还有钱去三亚旅行?”“上个中专晒奖状想表达什么?”
最后几条微博里,每一条的一个字母——r,e,b,i,r,t,h。
合起来是rebirth,意思是重生。
他分享了《理想三旬》和《亦是此间少年》两首歌。
正当最好的年华,他不是没想过涅槃重生,可他挡不住这世间恶意汹涌。
有人说:“他的死应该怪他父母,和网友有什么关系。”
有人回答:“反过来看,如果网友站在他这一边,舆论站在他身后,他不仅不会死也会有个好结果。”
他点赞了鹿道森的一篇长文,21年12月25日淹没于大海的一名25岁摄影师。
他留遗书的方式像是在模仿小鹿。
鹿道森遗书配文:无须为他立碑,只愿玫瑰年年为他盛放。
刘学州遗书配文:生来即轻,还时亦净。
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这八个字,我从里面看见了——清清白白。
清白二字,说出来的太无力,那便用命来挣吧。
小鹿跳海,刘学州在海边服下安眠药。
我想到的其实是,安眠药是处方药,如果刘学州没有失眠,没有抑郁症,应该拿不到药的。
在鹿道森遗书下面,有个网友说: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叫刘学州的男孩,请你一定要抱抱他。
“刘学州的亲生父母将涉嫌遗弃罪,但因与刘学州的自杀不构成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实施网暴的网友不构成犯罪。”
造谣成本低,维权成本高。
律师呼吁立法惩治键盘侠,但是定罪量刑的标准实在太难界定。
刑法有其谦抑性,惩治的都是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犯罪人,是道德标准的最低要求。
因为酒驾的频繁发生,为了减少酒驾事故,酒驾入刑。
自此看守所“络绎不绝,一位难求”。
而网络不实名也是为了保护网友的隐私。
我们都知道,安全意识十分重要。
如果隐私不受保护,在网络上被人随意获取,也对无害的人造成了太大的危险。
以暴制暴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可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这是个并不完全惩恶扬善的世界。
就像鹿道森小时候只是因为长得像女孩子就被语言侮辱,被校园霸凌。
没有道理可言的,在最低道德底线之上,在不犯法的条条框框里面,杀人的方式太多。
所以到最后,弱者反抗的方式,只能是以死抗衡。
而后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舆论的风突然转向,铺天盖地全是同情,甚至分不清其中哪些人就在之前对其恶语相向。
今天热搜说“刘学州父母或将因遗弃入刑”,如果没有这轰动一时的自杀呢?
真的能看见他们被绳之以法吗?
在刑法上,出卖自己的子女也被定为拐卖妇女儿童罪。
但是在现实里,子女告父母,又真的能扯清清官都难断的家务事吗?
法官是不是会和蔼地当个和事佬,劝说和解,然后再不问后续如何;
网友是不是会事不关己却不高高挂起地随手留下一句“起诉就是图钱。”
很多年前,我们没有舆论自由;现如今,我们在一定框架下有了言论自由。
但是我们从不珍惜,用它杀人。
人有三性,天性为善,秉性为恶,习性可善可恶。
谁都存有悲悯之心,所以血泼满大地,终于换回了白。
但好论是非,恶意揣测是人的秉性,可以遏制,无法抹杀。
所以法律惩治网暴是必要的。
即便成本过高,即便实施难度太大,这部分的立法也终究不可以永远缺失。
就像之前有键盘侠侮辱先烈而入刑一样。
在我国法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一些过于卑劣无有底线的键盘侠也必须要受到专门法律的严惩。
最根本的在于素质道德教育,习性才是受到环境影响最大的。
所以说教师这个行业永远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正是因为教师行业门槛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孩子们的道德教育,在下一代中无脑发言的三观不正者才变得越来越少。
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不仅仅是学校里教书的老师,还有原生家庭,今天写下这篇文章的我,一个温柔礼貌的陌生人,都在潜移默化地给承受方带去习性的改变。
我惋惜生命居然这样流逝,但我知其必须且必要。
这是走向和谐的必经之路,他只有15岁,但他不仅仅是自杀者,他其实是英雄。
他以己之身,换得后来很多人讲话之前深思熟虑,换得后来一些悬崖边收回来的脚。
-END-
作者:刀笔
审核:诏安
校对:晏南亭
编辑:刀笔
图源: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