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北区有发展吗(河北崛起之路在何方)

环首都圈冰火两重天,圈内的北京成功实现去工业化,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经济一路高歌,2019年GDP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跻身世界顶级城市之列。而圈外地区却如同黑洞边上的阴影,伸手不见五指!

天津河北区有发展吗(河北崛起之路在何方)(1)

为何会出现这种两极分化结果?为何珠三角、长三角都能携手同行,一起繁华,而京津冀却众星捧月,只见月光,不见星光?

问题的根本在于,珠三角和长三角都形成了研发、设计、制造、营销、出口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大部分经济活动在区域内进行,分工明确,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定位,即使是昆山这种县级市也承担了特定的角色。反观京津冀,并没有完整的产业链,经济活动各行其是,驴唇不对马嘴!北京的上下游企业都在南方,唐山以钢铁、石化等重工业为主,天津以商业、贸易、化工、医药、金融、地产、贸易为主。京津冀的制造业主要是独立的个体,如同大海中的孤岛,与周边的联系较少。京津冀有很多科技和制造类知名企业,如小米、联想、长城、京东方、清华紫光、中科曙光等,但其制造主要在南方,因为南方有齐全的供应链,制造的成本更低。

天津河北区有发展吗(河北崛起之路在何方)(2)

天津近年出现的问题本质上是产业问题,天津有人口、有港口、有商业,但缺少形成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的健康产业,如同没有活水流入的水塘,水质已然腐坏,何谈崛起?河北的情况也是如此!

产业链的缺失令京津冀经济区先天不足,说是城市群,其实只是概念。没有产业上的融合,没有完整的产业链,经济没有坚强支撑,京津冀拿什么拧成一股绳?由于貌合神离,河北与天津并没有因为北京在科创上的崛起而受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就指明了京津冀崛起的唯一道路,那就是:构建京津冀自己的产业链,给经济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京津冀如何才能构筑起像珠三角、长三角那样的产业链?

1、北京要发挥核心作用

天津河北区有发展吗(河北崛起之路在何方)(3)

北京现在虽然已经去工业化,但北京有大量中国500强,每一个500强背后都是一根或数根产业链条,只要北京的特大企业决定在环北京地区构建产业链,这事就成了一半!此外,北京还是中国科创企业最聚集的地区,如果它们把制造业务放在京津冀,则必然会带动配套企业在此投资建设配套企业。如同台积电去美国建厂,可不是它一个去,还会带走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汉唐集成、帆宣系统,以及封装、材料企业。

2、科技企业要发挥核心作用

京津冀有很多科技、制造企业,以小米为例,它每年的手机、智能终端销量达上亿部,总金额超2000亿元。如果小米坚决要求在天津建设制造基地,代工企业不可能不同意。最近苹果和高通不就要求部分制造业务转移到印度和越南吗?小米相关供应商有数百家,即使其中十分之一一起过来,所能创造的价值也非常巨大!京津冀像小米这样的企业还有二三十个,每一个都带来一点产业链,最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初长三角、珠三角起步也是从一个个孤立的制造工厂开始的。

天津河北区有发展吗(河北崛起之路在何方)(4)

3、打通京津冀省际壁垒

珠三角产业链比长三角更完整、更高端,根本原因是珠三角在一省之内,行政障碍较少,而长三角横跨好几个省,利益众多,关系复杂。产业链最忌中间环节太多,这样会增加成本,降低效率,影响运转,这也是工业园更受欢迎的原因。

其实河北与天津合并更有利于京津冀产业链的建设,但不现实。所以只能明确产业分工,建议天津集中发展集成电路、信息通讯、电子、光电等产业,河北集中发展机械、电气、汽车、手机、计算机、家用电器、电子元器件等产业,相近产业成立专业性工业园,分布在天津、廊坊、雄安、保定、唐山、沧州等六个城市。上述六市之间实现税收、社保、公积金、公交、高速收费、行政收费等的统一,避免重复收费,切实打通产业链壁垒。

天津河北区有发展吗(河北崛起之路在何方)(5)

4、组建京津冀1 6融合发展委员会

由北京、天津、保定、雄安、唐山、廊坊、沧州七市构成京津冀核心区,成立由各市一把手组成的发展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区域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产业链建设保驾护航。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京津冀将在2030年前形成中国第三个具备内循环能力的产业链,京津冀经济区这个中国第三极,真正从规划走进现实,天津将实现复兴,河北将实现崛起,北京将成为北方大脑,带动整个北中国崛起。

一个有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制造能力,有商业模式和开创精神的京津冀值得期待!

城市、经济、科技、地理、人文,欢迎关注猴军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