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片老电影白毛女(电影白毛女故事)
为什么突然想写《白毛女》这么经典同时又这么“古老”的电影了呢?
近年来,网络上突然刮起一阵“平反”风,像什么“我本善良周扒皮”和“不近女色戴老板”之类的文章频繁出现,而且你跟写这些文章的人还没法讲理,人家的护身法宝是“你又没经历过那段历史,怎么知道我说的不对”,说的好像TA和戴老板很熟一样。
笔者怕再不写一写,哪天再蹦出个“慈悲为怀黄世仁”的文章来就不好看了。
一、电影《白毛女》的拍摄背景和人物原型
关于“白毛女”的由来,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说法,说四川宜宾的罗昌秀就是“白毛女”的原型。
实际上罗昌秀确实是受到地主欺压跑到深山里,头发全白了。但是她是在1956年被民兵发现并救了出来,只能说她的遭遇和“白毛女”类似但肯定不可能是原型。
“白毛女”的故事原型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晋察冀边区一带流传的“白毛仙姑”传说,其故事和我们看到的电影和歌剧《白毛女》大体上是一样的,由当时的《晋察冀日报》记者李满天从农民口中采集到并写成了报告文学《白毛仙姑》发表。
1945年,《白毛仙姑》在贺敬之、丁毅等人重新改编后创作出了歌剧《白毛女》,随后这个歌剧迅速在各根据地上演,成为最有名的革命歌剧之一。
1950年,电影《白毛女》的拍摄计划确定,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担纲,导演由王滨和水华担任。
由于歌剧和电影不同,因此剧本还要修改,导演王滨和水华没有农村生活经验,因此他们请来了河北农村长大的杨润身担纲编剧。
杨润身出身贫农,父亲和杨白劳一样辛苦,也欠地主的债,杨润身就将自己父亲的身影投射到了杨白劳身上,比如杨白劳这个拄着镰刀扶腰的动作就来自于杨润身的回忆。
此外,杨白劳在大年三十那天并不是躲债而是径直到黄世仁家里还钱,这也是杨润身从他父亲的身上采集到的瞬间。
电影在河北平山拍摄时,大春那个吊悬崖砍柴的镜头演员做不了,当地一位六十多岁的农民自告奋勇上场当大春的替身,除了绳子没有其他保护措施。
杨润身问那个农民,万一出事怎么办。农民大叔很看得开,你给我买口棺材就行。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东北电影制片厂里有一些留用的原满映的日本技术人员,他们也参与了《白毛女》的拍摄,并担负起该片的录音和剪辑工作。
其中,剪辑师岸富美子回到日本后随着《白毛女》在日本的走红也受到日本文艺界和电影界的关注。
二、《白毛女》的人物和演员
《白毛女》里主要人物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喜儿。剧组找了无数人来试镜,最后确定下来五个,再优中选优选中了田华,其中一个理由是田华来自河北唐县,离“白毛仙姑”发生地和拍摄地平山并不远。
而且,喜儿的特点是俊俏、年轻、壮实,这些特点田华都具备,因此这个瞬间就成了田华老师在电影界的第一个镜头。当然,《白毛女》是歌剧,里面喜儿的那些唱段都是由王昆等人来配唱的。
大春的饰演者是李百万,他也是《暴风骤雨》里的郭全海。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他能入选主要是因为他长了一副憨厚的面孔。
李百万这么说是谦虚,不过《白毛女》里确实也是藏龙卧虎,饰演配角大锁的是“罗金宝”张莹,而“王海山”在片中也只是跑了几场龙套。
有意思的是,《冰山上的来客》里的三班长白德彰也在片中跑了一个镜头的龙套,他回忆说当年看电影时,一到他那个镜头观众就鼓掌,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其实就是观众入戏了,为大春找到红军而感动,而且白德彰饰演的红军背后有一面红旗。
饰演杨白劳的张守维也是歌剧里的杨白劳,他先后给王昆和田华当过父亲,事实上他出演本片时才32岁,而且他其实是一位知识分子,高中毕业之后在延安上过抗大,出演该片时他已经是黑龙江省文工团团长了。
饰演王大婶的是胡朋,她当年也只有34岁,却是很多电影里的妈妈专业户,大家最熟悉的角色应该是《烈火中永生》里的双枪老太婆。
饰演黄世仁的是陈强,你如果之前没看过《白毛女》,第一眼看上去你会吓一跳,这不是陈佩斯嘛!只能说陈强老师的基因太强大了。
陈强本来是学作曲的,结果却接到通知去演歌剧,他本以为是演杨白劳的,结果却演了黄世仁。
在歌剧《白毛女》在张家口的巡演中,当演到黄世仁拉喜儿抵债时,台下一个群众带头往黄世仁身上扔石头,其他人也跟上,立刻砖头、石头和土块雨点般落在台上,其中一块石头正中陈强的左眼将他打伤。
在河北河间县演出时,当演到最后喜儿哭诉时,一位战士突然站起来举枪瞄准了黄世仁,旁边的排长拿胳膊一挡保住了陈强。事后部队规定,以后再看《白毛女》时,所有部队都不许子弹上膛,必须检查才能进场。
陈强老师这演技啊,开个玩笑说,被打死都不冤。
事实上,关于黄世仁该不该死,也是一个重大问题。
三、《白毛女》剧情上的波折
《白毛女》在编剧、巡演和拍电影过程中,剧情一直在修改,其中改动比较大的有两处。
一处是删掉了小白毛女剧情,据贺敬之回忆,早先的演出里,喜儿是带着女儿“小白毛女”一起在山里生活的,但群众看了演出之后非常不满意,他们找到贺敬之说,喜儿的那个孩子是黄世仁的孽种,不能留!
于是后来小白毛女就不见了,在电影《白毛女》里处理成了孩子刚生下来就夭折然后喜儿埋了孩子,这样既不影响主要剧情和喜儿的形象,也照顾到了群众的情绪。
另一处则是大难题,那就是黄世仁最后的结局,到底该不该枪毙他。
按照电影所描述的剧情,杨白劳之死和喜儿藏进深山是抗战爆发前,而喜儿被大春找到带出山洞,则是发生在抗战爆发后。
抗战时期,我党的政策是统一战线,对于地主的政策则是“团结抗日,减租减息”,真正消灭恶霸地主那是解放战争时的土改。
因此,如果《白毛女》结尾枪毙黄世仁,那并不符合抗战时的政策,所以《白毛女》的结尾一直是喜儿诉苦和斗争黄世仁,并没有制裁他。
但是,群众对此非常不满意,电影《白毛女》的编剧于敏回忆说,当年演歌剧时就有很多群众包括部队战士有意见,其中有个炊事员气愤地把手里的刀砍在砧板上说,你们为什么不枪毙黄世仁?不枪毙他,我就是不服!
后来,经过少奇同志批示,黄世仁罪大恶极应该枪毙。
笔者认为,虽然《白毛女》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但巡演和拍电影已经是土改时期了,因此枪毙黄世仁也符合当时的氛围。
其实,恨黄世仁的又何止中国人,《白毛女》歌剧曾在维也纳上演,演出结束后按惯例要给演员们献花,有外国观众指着“黄世仁”喊:不要给他献花!
《白毛女》的影响力不光是在中国,在日本也曾引起轰动,日本方面还专门排演了第一版芭蕾舞剧《白毛女》并且长演不衰。
最近几年,网络上也有一些奇葩的文章出现,比如有一个大学女生曾发文表示“为了下一代的幸福,喜儿应该嫁给黄世仁”,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这学生别说去研究那个苦难的时代了,估计连电影她都没看过。
你以为你为了荣华富贵忘记仇恨卑躬屈膝谄媚迎合,“黄世仁”就能看得上你把你娶进门啊,可笑、可悲、可怜、可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