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文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他出生于辛亥革命的那一年,一直活到了新世纪,相比于很多英年早逝的文人墨客,季羡林先生的“长寿秘诀”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要知道,季老当年长身体的年纪正是国家处于动乱的时期,很多人这个时候连肚子都吃不饱,季羡林也是一样,可后来,他正是利用起自己的“三不”养身术,才实现了98岁高龄。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1)

季羡林

长寿的“三朝元老”

季羡林身上闪耀的头衔有很多,除了“文学家”、“国学家”之外,还有“史学家”、“教育家”等一众名头,从某种意义上,他就是一本活字典。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2)

事实也确实如此,从他出生的清朝来算,他已经经历了3个朝代。

纵观季羡林的一生,始终都有书籍为伴,他也一生都以读书为乐,因为书能够给人带来智慧,他的一生中,藏书高达数万册,不管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只要重新坐在书屋之中,那些不愉快便随之烟消云散。

老先生一生当中写过很多文章,在谈到关于“养生”的问题时,他会这样回答:“养生无术是有术。”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3)

这也和他做人的道理是分不开的。

他在文章中曾经写道:人,生活在世界上,必须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其一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其二是“人与人的关系,这也包括了家庭关系”,其三则是“个人的思想与矛盾平衡的关系”。

在他看来,这三个问题若处理好了,生活就会非常愉快,有一个要是处理不好,生活就会有苦恼。

其实,探讨关于“养生”的方式,古往今来已经有过太多的例子了,有人回归山林,过起隐居的生活,能够延年益寿;也有人耗资巨大,用科技的手段来维持生命,同样也能长寿。

无论是采用何种方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在于饮食。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4)

在季羡林已经90多岁高龄的时候,依旧身体健朗、思维敏捷,岁月似乎也没有在他的躯壳内留下太多的痕迹。

那段日子里,季老也经常看别人的养生之道,发现很多人过于追求养生了,导致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有些竟然只吃蛋清不吃蛋黄,可是季老却对这些行为非常排斥。

他的生活非常简朴,也从来没有花钱在“养生之道”上,早餐喝一杯牛奶,吃一块面包,有的时候还会加一把花生米,午餐和晚餐通常以素菜为主,其他并没有什么非常特别的地方。

到了晚年,他也并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还有多久,所以也非常珍惜时间。

他还有一个“三上”,指的是:会议上,飞机上和路上。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5)

这些零碎的时间看起来不足为奇,可它们加在一起却可以积少成多,季老经常把这段时间用来构思文章,等到闲下来以后,他就会妙笔生花,很快就把心中所想表达出来,这其实也是节约时间的一种方式。

他也曾对旁人说过:“看书之余,我也会去散步,散步之余,我也会去联想,很多回忆在此时就会被无端地勾了起来。”

看书能够修身养性,而对于老年人来说,散步则是一种最好的锻炼方式,这也是季羡林老先生一直所坚持的。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6)

用常人的眼光来看,季羡林长寿,还因为他有所追求的事情。

在季老家的客厅里,一直保留着两张照片,一张是风姿绰约的金发女郎,还有一张是德国老妇人。

根据季羡林儿子的回忆,那是父亲在很多年前的一段传奇异国恋。

不过,几十年来,季羡林没有发生什么改变,他也一直以极大的克制来维护一个稳定完整的家,把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之上。

可人们总是要求一位文人成为“道德标杆”,却很少有人真正地去洞察他的内心世界。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7)

有了遗憾,人才会更有动力,毕竟中国也有一句老话:活着,便有希望。

到了最后的日子里,季羡林还是没能扛住病魔的攻击,躺进了北京301医院。

很多医生和护士也见证了季羡林最后的那段生活。

那会,季老非常安静,也不太爱安静,他的主治医师名为杨靖,每天查房的时候,医生和护士都会带着他一起做健康操,相比于医院一些“固执的老头”,季老也比较配合,总会一节都不落的把操做完。

而且,季老在吃东西的时候也始终秉持着“需要论”,就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并没有那么多细致的讲究。

90多岁的老人,大部分吃的食物都是清汤寡水,可季老不一样,他最爱吃的食物是高油的北京烤鸭,每个月都会要求吃一次,除此以外,他每隔几天就想吃上一顿胡萝卜馅的饺子。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8)

广大医护人员们也非常敬重这位国学大师,他们都会亲切地称呼季羡林为“爷爷”,从2003年到2009年逝世,季羡林在南楼病房度过了6年的时间。

对于这样一位“国宝级”人物,医院自然也是格外照顾的,将他的起居生活安排的非常规律。

301医院综合外科一病区护士长库洪安曾照料过季老,她说:“爷爷平时非常喜欢睡觉,这可能也是他的长寿秘诀之一。”

因为多年的习惯,季羡林在每天睡觉前都会吃上一颗安眠药,然后一觉睡上12个小时,这期间他的睡眠质量非常好,医生们夜间探房,总能听到他均匀的呼吸声。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9)

起床之后,他马上就会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

早餐到午餐之中有3个小时的时间,这一般都是季羡林工作的主要时间,他会让身边的秘书给自己读一读当天的报纸,了解一下医院外的世界。

午饭过后,长长的午休时间便开始了,这一觉,通常能睡3个小时左右。

由于季老的名望和社会地位,也经常有人会前来拜访探望,这些时间通常被安排在下午。

在小腿做了手术以后,季老更是不怎么运动了,他仅仅只是偶尔让工作人员推着轮椅带他去窗台边上看看。

由于不爱运动,再加上他本身就很消瘦,最后几年的时间里,季羡林的身体上都出现了萎缩的症状,特别是腿部的关节处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僵直状况,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医生们特意为他编了一套活动操,好在他也比较配合。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10)

2008年8月6日,是季羡林的生日。

那一天,时任总理都亲自来到了病房为他过生日,那天他的状况也很好,亲自收拾起了桌子上的物品,然后将腿摆直,双手也平放在桌子上,就像是小学生在听课。

很多照顾季老的护士们也赶来了,他们主持了生日会,季老全程都在下面听着,若觉得某位护士讲的好,他就会表扬一番,说:“看来是一个合格的播音员。”

若某位护士紧张,表现得有些扭捏,季老则会说:“放开一点,学生都听不清楚了!”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11)

看来,季老早已融入了角色。

老人通常会比较喜欢小孩,季老也不例外。

他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逢年过节,医务人员们也会把自己的孩子带来陪伴季羡林,季老也总高兴地合不拢嘴。

对于文人而言,作品受到了认可,也是非常令人高兴的。

一次,一位病友慕名而来,他一次性从书店买来20多本季羡林的著作,想要个签名,那会季老的视力已经走了下坡路,手脚更是有些不听使唤,可他还是坚持把20多本书一一签名。

其实,季老的长寿,跟真正意义上的“养生之道”并不太大的关系,他所做的一切,都离不开自己的“养生之道”,那便是“三不”。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12)

独创的“养生之道”

这“三不”对于季羡林而言也不仅仅是他对于晚年的生活态度,他的一生都遵循着这个准则。

其一,便是“不挑食”。

这点很好理解,可放在老年人身上,却又不太好理解。

年轻的时候营养均衡一些是应该的,可到了老年,身体本来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再“不挑食”,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可季羡林一生都不在乎什么高糖高脂肪,生活充裕了以后也不会去刻意的节衣缩食,正常情况下,他一日吃三餐,包含了青菜、肉、蛋等食物,可有的时候胃口好了,他也会要求吃一些牛羊肉甚至是鱼虾。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13)

很多老年人都对这些食物非常忌讳,可季老一直到离世都不以为然,他并不赞成那种“前怕狼后怕虎”的生活态度,只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所以,季老才会经常提出要吃烤鸭和羊肉馅的饺子。

其二,便是“不嘀咕”。

人到了晚年,更是会杞人忧天,身体出了一点点小的问题,都会担心是某种疾病的征兆,季老也从来不在乎这些。

他从来不会轻易去考虑自己的身体是否存在病痛,也不愿意让自己陷入那种思维的怪圈,只要自己不在乎,那么多活一天,就是赚的。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14)

所以,即使在医院的那段时间里,季老也没有过分忧愁,人到了那个年纪,什么也都想通了,此时若心里没有什么负担,整个人都是非常愉悦的,那么身体的器官也会跟着放松下来。

“怕什么来什么”,就是一个反面教材。

季羡林人生的最后时光里,睡觉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清醒着的时间并不多,他也从来没有对当下的环境有过什么不满,处于一个“淡然处之”的境界,整个人的状态都非常好,所以大家才觉得老人的身体也非常硬朗。

而最后一个“不”,则是“不锻炼”。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15)

人们常常要求家中的老人加强锻炼,可季羡林对这种做法持排斥态度。

这里所说的“不锻炼”并不是完完全全坐在那里不动,而是不要为了锻炼而锻炼,如果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锻炼上,那么日子过得也就没有意思了,日复一日的下去,生活也没有什么滋味。

所以,季羡林老先生从来不会刻意选择锻炼,而是采用一种“因地制宜”的做法,比如某一天太阳好了,他就会出门晒晒太阳,活动活动,医院的医生们为他量身定制了健身操,他也会跟着做。

归根到底,季羡林的“三不”,所反映出的还是他的生活态度。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16)

他的一生当中,心态都非常乐观,曾经还养过一只名叫“虎子”的猫,读书读累了,他就会去和猫玩,那只猫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后来,他又弄回来一只名叫“咪咪”的波斯猫,让两只猫一起玩耍。

“咪咪”是正常寿命而离世 ,季老又得了新猫,起名为“咪咪二世”。

这些都是常人的快乐,可对于一代学术泰斗也同样适用,他也为猫写过散文和诗词,所谓“艺术源于生活”,恐怕就是如此了。

很多人都会以为,“倔强”的文人脱离了习惯生活来到医院,情绪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特别是301的主诊大夫陈雯。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17)

陈雯是一位年轻的医生,她也知道对方的来头,初次为他诊疗的时候,一切都非常小心,生怕弄疼了季老。

可季老来到医院以后一直面挂着笑容,还对医生说:“没事,不疼不疼,你们换吧。”

然而,在换药的时候,陈雯已经看到了老人额头上豆大的汗珠。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这是陶渊明的诗句,也是季羡林的座右铭。

护士长刘珍荣也曾听季老说过这句诗,当时季老还说:“人生要面对很多事情,生死也是如此。”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18)

医护人员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季老就会经常和他们聊聊天,听到老人一番番话,大家紧锁的眉头也会展开了。

即使身患多种疾病,季老还在住院期间写了一本新书,并且分给了每名医护人员。

大师的谦虚,在此时也表现了出来,他对大家说:“年轻人,哪怕是从书中能学到几句有用的话,也完全够用了。”

他和医生护士们的感情,完全超乎了普通的医患关系。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19)

季老喜欢吃香椿,又一次,护士崔国艳在家中炒了一大盘带到了医院,季老也吃得津津有味,一大盘子很快就吃完了。

正是这样的人生态度,让季老活到了98岁。

在季羡林逝世以后,崔国艳非常伤心地说:“明年香椿下来的时候,爷爷吃不上了。”

他的人生态度同样值得很多人学习,那些陪伴在季老身边的人,也都感觉自己被老人上了一课。

季羡林养生经历(98岁高寿季羡林的长寿秘诀)(20)

参考文献

1.季羡林长寿秘诀:养生无术是有术 新文化报

2.他爱上的异国女子,一生未嫁 澎湃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