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身边的传统道教文化(张会长为道教正本清源)

作者:张德胜

记录身边的传统道教文化(张会长为道教正本清源)(1)

大青山

阴山山脉中段,是重重叠叠、延绵不断的大青山。山中云雾缭绕,林涛汹涌、峰鸣谷应,见证了千百年来的风雨雷电。大青山的北侧,统统被称作“后山”,后山的大片土地都属武川县管辖。而座落在大青山山脚下有武川西部最大的乡镇——西乌兰不浪镇。乌兰不浪常住1800多户4300多人,可以说是武川的笫二“大城市”了。此地有一个红土梁,红土梁下有一泊湖水,湖面虽不是很大,但清澈如镜,倒映着绛红色的山峦和白色的云朵,微风吹过,波纹绮丽,象一幅被揉皱了的彩缎。乌兰不浪译成汉文就是“红色的泉水”,大概就是由此湖得名吧。

记录身边的传统道教文化(张会长为道教正本清源)(2)

多彩武川

湖水从北边的豁口流出,叮咚作响,常年不涸,优哉游哉地向北流去。像一条晶莹洁白的绸带,一直伸展到毡房沟村前,才与毡房沟的溪水汇合,向东转去流向中后河东红山汇入召河。

毡房沟,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但由于村前有一座大仙庙,常年香火不断,方圆数百里的香客常来此庙进香填油,祈福还愿,所以名声赫赫。

记录身边的传统道教文化(张会长为道教正本清源)(3)

毡房沟大仙庙

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是道教中天地主气造化万物之辰;按阳历当天也恰好是佛主释伽牟尼的诞辰(5月月圆日)。毡房沟在庙前办吉祥道场、祭祀法会。周围乡亲们已经知道这一个惯例,每逢庙会,就放下手头的农活儿不做,来庙上敬香,一来祈求神灵护佑全家平安,二来看个红火热闹,采买些东西。

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这一年恰逢地支轮环之初,乃厚德之土命年,毡房沟庙会更为隆重。除了物资上较往年充足之外,还邀请了政、教两界的名人参会。乡亲们听说之后,不到上午十点钟,庙前的照壁山已被大小车辆包围,山包后通往小庙的土路两侧,挤满了商贩,各色商品琳琅满目。红男绿女,翁妪孩童,各地香客,蜂拥而至。他们有的拿着香烛黄裱,有的捧着鲜花或供品,往返于庙宇和照壁山之间。打把式卖艺的,耍猴子卖膏药的,说快板唱戏的,各自找一片空地,打开场子,高声吆喝,招揽看客。庙宇两侧还搭起了戏台,聘请山西大同晋剧团、土右旗美岱召二人台剧团演出,吸引了当地热爱戏曲的村民黑压压地坐了一大片。

庙宇通往村庄约二百米的河床两侧,搭起了租借来的帐篷,帐篷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宽约十余米,长度有二三十米不等。是给香客们当餐厅和休息用的。每顶帐篷都配备厨师和服务员,外边都有一个锅炉,用来烧水和蒸饭。炉锅膛内烈焰熊熊,顶部摆设了餐桌和椅子,顶部和侧壁用各色彩带及扎花进行装饰,充满吉祥和喜庆的氛围。撩帘进去,有一种城里高档餐厅的感觉。香客们围坐在餐桌四周,吃着免费的油炸糕,绿豆芽,粉条豆腐大烩菜。服务员端茶续水,笑容可掬。

最里面的一顶小帐篷最为精致,黄缎搭顶,红毯铺地,门口的服务员笑容可掬,迎来送往,彬彬有礼。帐篷四壁挂满了大红的锦旗。其中一幅写着“神术无声 有求必应”,另有一幅写的是“大慈大悲 救苦救难”,还有“举拂尘横扫邪秽 挥神剑立斩病魔”。靠墙挂的锦旗最有意思,写的是“仙家慈悲助力 神童金榜题名 大滩村民孙源、闫芳敬献”这面锦旗暗含了乌兰不浪地区流传的一则故事:四川女知青嫁给武川孙羊倌,生个儿子叫孙九川,父亲上庙跪拜求高考得中,孩子果然考下705分,被名校录取……

室内一圈沙发上坐着各界贵宾。茶几上摆满了中西糕点和时令水果。首席有自治区道教协会主席,旁边有政协武川县领导,还有某钢铁公司的一位处长和某稀土公司经理,个个相貌堂堂,衣冠楚楚。其余几席上的贵宾也都是西装革履,气宇轩昂,谈笑风生。南腔北调,不知是何方香客。靠近门口有三个人,分别是李连旺、徐生旺、郭根旺。这“三旺”是庙会的主办人。

李连旺,是毡房沟村长,庙会会长。此人天资聪慧,学通古今。上学时考试成绩一直是第一、二名。博览群书,过目不忘。 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三国演义》“舌战群儒”的对话和前后《出师表》。《红楼梦》里的92首诗词和毛主席的26首诗词更是张口就来。他还能够横向纵向背诵元素周期表。高中毕业后看着同学们有的入学深造,有的进城当官,有的下海经商,他却毅然回到了毡房沟,一边务农一边修建庙宇。守着青灯黄卷,怡然自乐。潜心专研儒、释、道三教教义。他说儒家思想精髓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九个字。道家思想的宗旨是“道法自然”四字。佛教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八字蕴含了无尽玄机。可谓言简意赅,开门见山,寥寥二十一字道破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释家的出世等人生哲学。

由于今天是庙会佳节,李连旺脱下便装,一派道士装束。头戴紫阳巾,身穿八卦衣,手握拂尘,肩背宝剑,鹤顶龟背,凤眼疏目,面色红润,神态飘逸。

徐生旺,是乌兰不浪村长,庙会顾问。父亲徐九明曾是旧社会乌兰不浪有名的富户,母亲是什八台地主高四毛的千金。乌兰不浪的旺族有“南王北郭两个九”之说,其中一九就是指其父徐九明。由于父母双方都出身地主家庭,徐生旺也遗传了先辈一些洞察世事处人接物的基因,但在那个特殊的“阶级斗争”政治环境下,命运多舛,光景一直没有富起来。

听人说“铁匠一出手,能养十五口”,徐生旺初中还没毕业就跟随一位姓庞的铁匠师傅学艺,钉马掌、打镰刀……乡亲们有什么零碎活计他也乐于帮忙。虽然整天蓬头垢面,但生活渐渐好转。后来又热衷于浏览一些诸如“麻衣相法”、“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等书籍,也结交一些方道术士,逐渐对写讣文、看风水,断八字、择吉日、点阴阳、相面、合婚、占卜有了一定了解。附近几个村庄的乡亲们有婚丧嫁娶红白事宴就请他筹划,他也尽心竭力。不仅能按照传统礼数和规章安排好各项事宜,而且还承担总管和代东的责任,东家们都是言听计从,赴宴的亲友也交口称赞。由于他能够热心助人,正直公道,近几年换届选举时村民投票选他为乌兰不浪村长。今天来安排庙会,着装也十分正式,雪白的衬衫配上大红的领带,一双皮鞋擦得油光铮亮。

郭根旺,是乌兰不浪行政村村委会主任,领导着下设的7个自然村村长,庙会总监。此人浓眉大眼,鼻直口方,身驱凛凛,相貌堂堂。初中毕业后就先后出任大队主任或支部书记,在四十多年的任职期间,他清廉公正,从不以权谋私。有灵活的头脑和过硬的能力,能和颜悦色地化解一些村民间的矛盾,能不偏不倚地处理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上传下达,迎来送往,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嘴角总是挂着谦和真诚的笑容,讲话时也是轻声慢语,有理有据,让人很难反驳。今天他穿了一身整洁的中山装,更显得有大领导的风度。

李连旺和各界贵宾寒暄已毕,就站起身来,轻移莲步,微倾仙驱,双手抱拳,朗声致词:

“福生无量天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道友:

“鄙人李连旺,承蒙仙家指点,各级领导及广大道友的厚爱,重修庙宇以来,斥资数万,耗心费力,终于使毡房沟仙庙灵光普照,恩泽四方。乌兰不浪地区香客上庙祈福,均得善报。某钢铁公司那位崔处长2000年慈母病危,上庙祈祷后逐渐康复,如今年近百岁,身体健硕。每年都不辞劳苦,来此还愿布施就是一例。其余得神仙庇佑消灾解难,禳祸得福者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今后还请在坐诸位鼎力相助,献计献策,慷慨解囊,广布善缘,使道家文化广泛流传,为生命留下光泽,为社会留下慈悲,为自己留下芳香!下面请道教协会张主席讲话。”

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首席上站起一位五十多岁的道士,只见此人身材魁梧,美髯飘逸,慈眉善目,和颜悦色。开口讲话中气十足:

“我道教起源于东汉末年,创始人是张道陵,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以“道”为最高信仰。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清静纯朴,无为无私,寡欲不争,慈俭济人,是最完美最高尚的品德。但由于道教是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而成,一度被扣上封建迷信的大帽子。十年浩劫时,又被当做牛鬼蛇神无情打压。还好,随着祖国有了改革开放的的春天,道教也迎来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时代,慢慢恢复了元气。我国现行《宪法》36条第一款规定,公民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第二款又进一步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这就为道教的存在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李连旺先生为弘扬道法,耗资费力,修建庙宇,广行善事,为我们内蒙古地区广大道友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我将上报国家道教协会,对毡房沟道观和李连旺先生精神上、物质上予以大力支持,使道家思想深入人心,使万千民众脱离苦海,不再迷茫。古语说:盖起一座庙,胜养十万兵。让我们共同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

村委会主任郭根旺一边鼓掌一边开口发言:“张主席的发言给我们增添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也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要带领一班人在做好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的同时,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勤奋工作,勇于实践,同时要争取政府和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使毡房沟成为集农牧业生产、宗教活动、文化旅游全面发展的先进村落。”

政协武川县的那位姓董的领导满头银发,高颧骨,大脸膛,也不失时机地插话:“我也不讲什么大道理了,明天回到县里,我就和县委书记沟通一下,并且和林业局要点树苗,让水电局在这里打井上电,使庙宇周围绿树成荫。再把井水抽到高处,形成人造瀑布,好多景区都这样干,咱们要干得比他们更漂亮!李连旺、徐生旺、郭根旺要多多筹集善资,重修庙宇,再铸金身。古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咱们要让毡房沟大仙庙象武当召、美岱召、广福寺、贝子庙一样香火不断,名声显赫!成为传统文化宗教圣地,也成为青山绿水旅游胜地。”

徐生旺是铁匠出身,但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弱。董主席话音刚落,他就接过了话筒说:“董主席讲得最实在了,现在咱们的庙会能有这么多信众参加,原因在哪里?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十分重要。一是毡房沟庙宇历史悠久,她的前生是五台山寿宁宫道院的上峰分院高道创建,周围百姓几代人都受到神灵庇佑。二是此庙选址风水极好,正好符合太极图中吉地。三是此地供奉药仙也极为灵验,百姓口口相传,深信不疑。四是此庙每逢祭祀法会,总有神鹿显灵。许多目睹者仍然健在,可以作证。关于这座庙宇的传说,真是离奇古怪,神乎其神。比如:山西崞县走西口人逢凶化吉,喜结良缘,在毡房沟落脚生根;八路军游击队伏击毙日军;还有郭怀翰求卦明祸福、张腾云学艺拜仙人;赵淑普突围歼日寇等等传奇故事……民间口口相传,等各位用餐过后,我再详细叙说。”

座上所有佳宾都鼓掌道好,期待听三“旺”讲这些传奇故事。

这才是:仙庙奇闻趣事多,亦真亦假难评说。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