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历史及分类(了解对联的起源)

大家好,我是杏坛植杏人“走近对联″专题共五期,这里是第二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对联的历史及分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对联的历史及分类(了解对联的起源)

对联的历史及分类

大家好,我是杏坛植杏人。“走近对联″专题共五期,这里是第二期。

上一期说了什么是对联、对联的构成及对联的张贴问题。这一期,接下来介绍对联的起源、沿革和分类。

一、对联的起源

关于对联的起源问题,说法比较多,比较一致的看法主要有两点:体裁上,对联脱胎于传统文学里的骈文和律诗;形式上,则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古人悬挂桃符的习俗。

这里,主要来说说桃符。

桃符,顾名思义,就是用桃木制作的符,类似我们今天的平安符。

(平安符,来自网络)

古人选用桃木,在桃木板上刻(画)上郁垒、神荼二神的名字或画像,做成桃符,悬挂于门首,借以驱妖魔,除鬼怪,祈求吉祥平安。

那么,古人为什么选用桃木制作桃符呢?又为什么在桃木板上刻(画)郁垒、神荼二神的名字或画像来求平安呢?

相传,桃符上的郁垒和神荼二神为俩兄弟,是黄帝手下长于捉鬼的两员大将,他们住在东海风景秀丽的桃都山上。

桃都山上,有一棵硕大无比的桃树,枝展三千多里,树荫浓密如盖。

树上有只金色的大公鸡,每天清晨时分立在桃树上,准时对着太阳鸣叫报晓,后人称它为“金鸡报晓”。随后,人间雄鸡一一鸣叫,于是天就亮了,此谓“雄鸡一唱天下白”。

于是,世人视此桃树为仙树。

(桃都上的仙桃树,来自网络)

话说桃都山下住着一众妖魔鬼怪,听说山上有这么棵仙树,就都争着跑到山上去啃桃树,以求成仙。

结果,黄帝知道了,就派郁垒、神荼二将去山上捉鬼。兄弟俩不负黄帝重托,拿着绳索把那大鬼小鬼全都给捆起来了,罪大恶极的直接给扔到山后喂了老虎。

此后,郁垒、神荼兄弟俩每天早晨便在那棵桃树下检阅百鬼。百鬼则一见他们兄弟俩,就都吓得魂飞魄散,个个规规矩矩,生怕自己被捆了去喂老虎。

(郁垒、神荼画像,来自网络)

后来,郁垒、神荼兄弟俩善于捉鬼的故事传到了民间。

百姓怕恶鬼进家,每逢过年之际,就用两块桃木板,在上面刻(画)上郁垒、神荼二神的名字或画像,制成“桃符”,悬挂在门上,用来驱灾压邪。郁垒、神荼俩兄弟也就成了门神。

二、对联的沿革

据记载,秦汉以前,民间就有每逢过年挂桃符的习俗。

(来自网络)

时至唐代,太宗李世民因开创帝业期间杀人无数,继位后夜间常作恶梦,于是让秦叔宝和尉迟恭两员大将夜夜披甲持械守卫宫门。后来,太宗念二将守门辛劳,就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戎装像,怒目圆瞪,手持鞭锏,悬挂于宫门两侧,此后邪崇全消。

自此,逐渐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郁垒和神荼,换成秦琼和尉迟恭。

(左尉迟恭、右秦叔宝)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元日》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悬挂对联习俗盛况的真实写照。

直到明代,人们开始用红纸替代桃木板,才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对联。《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上必须张贴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观赏。

从此以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入清以后,对联繁盛之极,鼎盛一时,涌现出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2006年,楹联习俗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此来看,我国对联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

三、最早的对联

一般认为,我国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来自网络)

也有不同看法的。据明朝刘嵩和李九功的记载,江西省庐陵(今吉安)那地方曾掘得铁质大十字架一尊,上铸有赤乌年月,并有联一副: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霭千秋。

赤乌,孙权的年号(238~250年)。据此,有人认为,我国最早的对联实为三国时孙权赤乌年间的这一副,它要比五代时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整整早700年,而五代时的这副充其量只能算作我国最早的春联。

四、对联的分类

对联没有严格的分类。这里,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将对联作个粗浅的梳理,以便大家区分哪些五花八门的名词,不至于被那些名词绕得晕头转向而摸不着北。

张贴的地方来看,有楹联、门联;有厅堂联,胜迹联;等等。楹联是贴在楹柱子上的,门联自然是贴在门上的了;贴在厅堂里的为厅堂联,名胜景区张贴的自然为胜迹联了。

(从左至右:楹联、门联、厅堂联、胜迹联,来自网络)

对联的内容来看,有春联、寿联、婚联和挽联等。春联为迎接新春之联,一般农历年前贴的就是这种。寿联为祝寿之联,婚联为婚庆之联,挽联为哀悼离世之用的对联。这些也都好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张贴对联可能会因习俗而有禁忌。如,有亲人或亲戚去世时,忌贴春联。

(从左至右:春联、寿联、婚联、挽联)

上、下联内容的关系来看,又有正对和反对之说。

正对,是指上、下联分别从两个角度或两个方面反映同一事理,表示相似或相关的关系,内容上互相补充或衬托。如: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岁岁高。

反对是上、下联分别指相反或相对的两类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方面,内容上互相对照,相反相成。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从左至右:正对、反对)

不一而足,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好了,这期就介绍到这里。不知道我介绍清楚了没有,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