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预防跌倒坠床的措施(生活中易忽视的危险)

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堂医院 陈碧蓉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视,以前的一些大问题也渐渐被大家所解决,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我们生活中所经常忽视的一个小问题—跌倒、坠床。

跌倒坠床的常见因素

跌倒在我国伤害死亡中排在第四位,尤其对于血液科,贫血、血小板低、长期卧床、年老的病人更易发生跌倒坠床事件,后果都比较严重,跌倒、坠床所引发的骨折、脑出血风险远远高于其他人群,成为危害健康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预防跌倒和坠床,更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跌倒坠床有以下常见因素。

生理因素

老年群体因为各器官的生理机能存在退行性的变化,会出现平衡能力的下降,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性激素的水平降低,会造成骨质疏松而引发跌倒。

疾病因素

若人们健康状态不好,易发生意外或者伤害,且疾病会导致身体出现虚弱或者行动的受限,进而引发跌伤。

心理状态

对于老年群体来说,一是太固执而不服老,二是不愿意麻烦别人,常常老年患者对自己体力过高估计而发生跌倒情况频繁出现。

药物因素

老年群体较特殊,与年轻人在药物的敏感性与耐受性等方面存在不同,在他们用药后就可能会出现眩晕或者低血压等一些不良的反应,进而导致跌倒的发生。

其它因素

病房的灯光不足;地面太滑、不平;通道存在障碍物;床椅稳定性差;楼梯太滑、太陡;浴室或者厕所没有安装一些防滑垫;患者的起床动作太快或者久蹲大便可能会出现头晕以及体力的不支等情况,这也会引发跌倒。

常见预防跌倒坠床的措施(生活中易忽视的危险)(1)

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病床旁、洗手间(浴室)、走廊是跌倒发生的主要场所,以下时间也是高危时段:

夜间20:00~早晨7:00,该时段人力薄弱,患者反应力降低,陪护人员疲劳致防范意识减弱;外出检查时;长期卧床刚开始下地活动时;夜间上厕所时。

跌倒和坠床重在预防,生活中要注意十个方面。

穿合适的裤子,并穿防滑鞋;

在拖地后由于地比较湿,要避免走动;

在睡觉时要对床档上好,需要离床活动的话要有人进行陪护;

夜间尽量开启床头灯,尤下地活动时;

将常用物品放在随手易取之处;

头晕或服用特殊药物,如安眠药、降压药、降糖药等,下床前先坐于床缘,如无不适,再由照顾者扶下床;

若行走时出现头晕、双眼发黑、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和不能移动等症状时,立即原地坐(蹲)下来或者靠墙,呼叫他人帮助;

长期卧床刚开始下地时,改变体位应遵循“三部曲”,即平躺30s、坐起30s、站立30s后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夜间;

保持过道通畅,尤其在夜间陪床家属需为患者留出过道;外出检查时,必须有家属陪同;

家属24h陪护,不要掉以轻心。

发生跌倒后紧急处理方式 

如果不小心自己或家属发生跌倒坠床,要采用三个处理方式:

(1)一旦发生跌倒,应立即呼救。

(2)先对患者神智以及肢体活动等情况进行查看。

(3)如果患者的神智比较清楚,且肢体的活动也没有大碍,可扶起或让他们平躺。在事后还要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防止出现脑出血或者硬脑膜下的血肿等情况。

若患者存在肢体的剧烈疼痛且活动发生障碍,就要立即拨120,不要对其随意进行搬动,防止出现脊髓的压迫而导致呼吸影响等意外情况。

#超能健康团##医师报超能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