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

冬奥的赛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在欣赏各国选手矫健多姿的赛程之外,这次冬奥,不仅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环保降耗的设计理念,而且还将五千年悠久的传统文化精粹与惊险刺激的赛场进行了有效的融合。

例如,大家都在关注的美女谷爱凌,在此次冬奥赛事中获得的第一枚冬奥首金就是在原首钢的滑雪大跳台,你知道吗?滑雪大跳台造型设计融入了敦煌飞天的形象;而这次冬奥会同心奖牌的灵感也来源于汉代玉璧的造型,其中位于张家口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更加颇具特色,来源于传统文化的题材,酷似一柄富含吉祥寓意的洁白玉如意,因此又被大家形象地称为“雪如意”。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1)

如意,是中国文化传统用具中的一种工艺品,因其外形和灵芝相似,民间喜欢用“如意”作为称呼,一般由玉或黄金材料制成,象征着顺心如意。

如意在我国的历史悠久,传说有多种来源,一种是生活器具说:因柄端作手指形,脊背有痒,手所不到,可以用来搔挠抓痒,跟我们现在人们所使用搔痒之具类似,叫“痒痒挠”、也叫“不求人”“老头乐”等待,可如人意,因而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是梵语“阿那律”的意译;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用骨、角、竹、木、玉、石、铜、铁等制成,长三尺许,前端作手指形,又有柄端作心字形者,古之爪杖,和尚和道士讲经时,手持如意,将经文记于其上,以备遗忘;在古代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大约出现于战国之时,又称“搔杖”,我国南北朝对此物的称谓不同。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2)

第三种说法就是根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修真器用章》记载:“如意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这里说明如意是最早时期的兵器,“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辟众魔。”后世为了追求攻击力,把如意改做骨朵,因为如意最早是兵器,所以如意自带辟邪的效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 崇 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南史·韦叡传》:“虽临阵交锋,常缓服乘舆,执竹如意以麾进止。”

唐 张祜 《题画僧》诗之二:“终年不语看如意,似证禅心入大乘。”按,近代的如意,长一、二尺,其端多作芝形、云形,不过因其名吉祥,以供玩赏而已。即古时爪杖、如意之遗制。参阅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释民要览·道具》。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3)

冬奥的“雪如意”赛道依山势而建,远观如同如意的S造型,而玉如意的这种造来源于北斗七星的形状,赛道的三个突出位置分别代表着如意的柄首、柄中和柄端,由顶峰俱乐部、滑道区、下部看台区组成。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4)

场馆设计两条赛道,其一为落差136.2米的大跳台赛道,其二为落差114.7米的标准跳台赛道。位于山下的看台区是“雪如意”的一大亮点,其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这枚如意造型的赛道设计精巧,而酷似祥云造型的“雪如意”顶峰俱乐部将开创先例,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角,献上独一无二的视觉盛宴。

真正的如意实际上跟实用器的关系不大,更多应该属于一种象征意义的艺术作品,如意到了唐代,造型的发展为柄身扁平,顶端弯折处演变为颈部,柄首为三瓣卷云式造型。考古挖掘中证实,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曾出土一柄佛僧如意,材质为银质鎏金,如意首为云头,柄为直柄,实物出土证明佛教传统中有使用如意的经过。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5)

到了明代末期,如意更因其特有的雅致,成为崇尚古风的文人墨客的文房玩赏物件。这时的材质开始出现多样化的格局,用沉香木、竹根、黄杨木等制作,更为雅致和清秀。到了清代,如意发展才迎来真正的鼎盛时期,使用金、银、玉等材质增多,因其珍贵的材质和精巧的工艺而广为流行,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赏赐后妃之玩物,在皇宫的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各种如意,以示吉祥、顺心。上行下效,臣子们也经常献贡如意祝贺皇室寿辰,皇族也拿如意赏赐王公大臣,如意渐渐地成了上层人物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这种习俗被延续和传承下来,到了民国时期,如意更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重要聚会相互馈赠,节假日祝愿称心如意。以灵芝造型为主的如意更被赋予了吉祥驱邪的涵义,成为承载祈福禳安等美好愿望的贵重礼品。

去过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朋友们可能都会记得,在珍宝馆里陈列着一柄玉如意,造型十分优美,还有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诗文,非常珍贵,乃无价之宝。

据记载,这柄玉如意是大学士和珅献给乾隆的,酷爱玉器收藏的乾隆皇帝很高兴,对和珅说:“卿之如意令朕大为如意。”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6)

这是一柄特殊的“如意”,虽然让乾隆老爷子非常满意,却也是因为这柄“如意”,最后很快地将和珅自己也送上了绝路。

和珅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之一,也是乾隆在位时,最受到青睐和信任的宠臣。

民间关于和珅的各种故事和传说很多,也是影视剧创作的主要焦点之一,有一句俗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和珅的贪婪无度,成为反面典型的主要代表。

和珅据说最爱收藏的器物,便是如意,各种珍稀材质,各种玉质如意,在后来和珅被抄家之时,仅如意便有1200余柄,要知道故宫的器物都有档案,据查故宫当时共有如意仅238柄,而和珅的府中却超过故宫的总量,小小一柄如意,便是数倍于皇宫,可见其平时贪得无厌的本性,也透过这柄如意,暴露出和珅权倾朝野、聚敛贪腐的野心。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7)

据说和珅当时制作了两柄如意,一柄送给乾隆皇帝,一柄送给了当时的皇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和珅的计划可能是想溜须拍马和送投名状,却不知触犯了皇室的大忌;

因为皇室中对于皇位的窥视不仅仅是一个皇子,历朝历代的皇位之争都暗藏着各种腥风血雨,作为乾隆最亲信的和珅,知道了乾隆将皇位传于永琰的秘密,想用送如意的方式告知永琰,却不料惹起永琰反感,担心有可能会让乾隆误会永琰结党营私,有可能会废掉他的太子之位。

永琰的这种心理我们现在可以理解,毕竟还没有坐上皇位,任何的一点张扬和宣传都会被看出是不成熟的标志,而且皇位之争,落败者的下场和结局都是很惨的,未能即位登基前,有多低调就多低调,根本不敢做出任何张扬的举动,而和珅的这柄如意,不仅将寓意表达的清清楚楚,也让永琰一下就处于被动的地步,接受也不是,不接受也不行,万一是老爹乾隆的试探之举哪,即使不是老爹操控所为,这么明目张胆的礼品,不是等同于昭告天下,储君是俺吗?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8)

果不其然,这柄如意也成为和珅后来的罪名之一。据说永琰收到如意后,愤愤地对左右说,和珅老贼如意,我是大不如意。

后来果然如此,嘉庆登基后,乾隆做太上皇,嘉庆四年乾隆归西后,永琰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立即清算和珅,乾隆去世仅十五天,和珅被免,在和府里搜出无数金银财宝,整整抄出了十一亿两白银,和珅个人所拥有的财富超过了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总收入,真正的富可敌国。

世间万物,发展都是有着一定的规律,万事就是如此,物极必反,乐极定会生悲。

正是因为在乾隆手下太如意了,和珅气焰冲天,连太子都得看他的脸色行事,而且还顺带成为全国首富,那么一旦遇到改朝换代,就必然成为世上最不如意的人,看看权倾一时的和珅和大人,最终落得乌纱被摘,家产被抄,家人被流放,自己也被“赏赐”白练一条自尽,哀叹“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的结局。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9)

大千世界,红尘一生,每个人都想得到“万事如意”的结局,却不知人生旅途,基本上就是在如意和不如意之间游走,谁也不可能真正得到“万事如意”。

因为,如意的背后是利益,而人与人的利益往往是矛盾的,你要“万事如意”了,别人就可能走投无路了。

所以,如意如意,遂我心意,万事不要太过于炙求,关键是如何对“如意”合理分割,以求和平共处,就像胡雪岩说的“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如果把自己的如意建立在让别人如意的基础上,这如意事就容易长久;反之,倘若只有你自己如意,别人就不能如意,你的如意是建立在其他人的不如意之上的,你的如意就很容易变为不如意。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10)

最后回到此次冬奥赛事上来,为了让各国的运动员真正地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我们的冬奥场馆,无数的工作服务人员,从场馆的设计到餐食的准备,从赛程的准备到住宿安排,无不体现出大国的气度和胸怀,也让大家真正的领略了“疫情”之下,面向未来的担当气魄。

尽管如此,仍然有个别不和谐的举动和非议,从开幕式的民族服装到轻拂领奖台的反常举动,某些如了所有人的意,却被指责的话题看了的确生气,例如说冬奥会的餐饮过于油腻这一个话题,看了以后觉得有些无奈;其实,国际赛事,岂能尽如人意,相信我们的付出一定会赢的大多数人的赞许和理解,对于那一小部分非议,就让时间来做一个评断吧。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解读冬奥赛场的传统文化精粹-玉如意)(11)

在我免费推广的文字专栏系列下方,还有专门的鉴定方法介绍课程,如果您觉得我的文字对你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学习玉器的鉴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点击下方的链接课程,不仅有各种鉴定识别的方法,还有如何利用自己的收藏,实现以藏养藏的梦想,50堂课程,只需要转发订阅成功,还可以分享50%的培训费用,看看其他学员的好评和课程的目录,还不赶快动动手指,跟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