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为什么要种树(爱囤粮记性差的松鼠)
最近,抖音上一部视频吸引了网友的注意:一只蹦蹦跳跳的松鼠在把自己过冬的坚果一颗一颗藏在地下。镜头一晃,春天来了,一片森林在原地冒了出来!难道松鼠也知道要植树造林,实现可持续发展吗?究竟是怎么回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下吧!
最爱“种树”的松鼠
实际上,爱“种树”的它们并不是出于对爱护环境的大义考虑,而是因为它们喜欢藏粮食!《冰河世纪》里的那只松鼠,为了把心爱的松果藏起来,甚至引发了地球板块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松鼠喜食橡果、松子等坚果。凭着灵敏的嗅觉,它们能够很快找到坚果和种子。但是,它们有两个致命的毛病:爱囤东西、记性差。
松鼠每找来一个坚果,并不是一次就能吃完一整颗,于是它们就会把剩下的埋进土里藏起来,等着下次找出来继续啃食。为了过冬,它们也会不断寻找食物,挖个坑藏起来当储备粮。
它们虽然机智灵巧,但却像个路痴。因为记性差,它们几乎从未找到过自己藏起的口粮,多数时候,它们会忘记自己的存粮所在地。
每年松鼠埋下的食物只有不到一半能最终被它们吃到,其余的都只能深埋土里。日久天长,那些被松鼠埋入土中的橡果或松子,渐渐就生了根,发了芽,逐渐长成了大树,成为了自然的宝藏。
小编记得看过这样一则趣闻,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努里格生态站的一位摄像师曾跟拍了一只松鼠,见它劳神费力将一颗硕大的种子口粮埋在了树根下,过了一段时间,等它再来寻找的时候,种子已经发育成了两尺高的小苗。
多么富有戏剧性的一幕,估计小松鼠也是一脸蒙圈状!
因松鼠藏粮的行为过于频繁,据科学家们统计,它们每年至少能够“种植”上千棵树木。
小小的松鼠因此成了动物界的“种树”明星。
动物界会“种树”的并不只有松鼠,与其同登光荣榜的还有许多鸟类,冠蓝鸦就是其中的一种。
会“植树”的冠蓝鸦
冠蓝鸦又名蓝松鸦,一种漂亮鸣鸟,体长22-30cm,体重70-100g,翼展34-43cm。头顶上有一个灰蓝色羽冠,受它们心情影响而升降。当兴奋、进攻和求偶时,顶冠会高高立起;受到惊吓时,顶冠会如毛刷一般四面张开。
冠蓝鸦分布于北美地区,偏爱包括橡树和山毛榉的混合林,多生活在森林、公园和花园,通常单独或成对生活。在搜索树叶和泥土中的食物时,极为敏捷和警觉,以家庭组成小群在树木和空地中间活动。
与松鼠相似,冠蓝鸦也有着埋藏、储存食物的习惯,它们经常将一些完好的坚果、果实、种子等食物埋在地下,或是藏匿在灌木丛、树洞中,以备食物短缺与饥饿时食用。
尤其在秋季,它们更是储存大量食物来越冬。一只冠蓝鸦一个秋季储存的橡子常达3000-5000枚。
食物埋藏之后,冠蓝鸦有时会忘记食用,或是根本就吃不完。来年春天,埋在土中的果实种子就会生根发芽,破土而出,生长为树木,群生成树林。可以说,冠蓝鸦是大自然的义务“植树者”了。
……
科学家认为,自然界里的橡树,有80%是这些“植树者”义务种植的。
会“插柳”的卡西亚
说起会“植树”的鸟,就不得不提起一种名为卡西亚的鸟了。据说,它们会种柳树。
卡西亚主要生活在秘鲁,长得像乌鸦,但是叫声却比乌鸦好听太多。因为这种鸟会“植树”,被称作“植树鸟”,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和保护。那么,这种名叫卡西亚的鸟是怎么“植树”的呢?
原来,这种鸟非常喜欢吃甜柳树的叶子,在吃甜柳枝叶的时候,它们常常会从树上咬断一根嫩枝,衔走飞到土地松软的地方上,用嘴在地上啄一个洞,将柳枝插进去,再慢慢享用柳叶。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甜柳树生命力很强,极易成活,插在地上的甜柳枝经过日晒和雨水的滋润后,便会生根发芽,逐渐成活,不久就可以长成1米多高的小柳树。
而卡西亚鸟喜欢成群活动,它们往往会插出一片甜柳枝,没多久,就长出了大片的甜柳树林。从此后,它们再也不用为没有食物吃而发愁了。
20世纪70年代,秘鲁遭遇大旱,首都利马北部一片荒芜,土地贫瘠,那里从没有人去种过树。但多年后,人们却惊奇地发现那里出现了大片的甜柳树林,而“植树者“就是卡西亚鸟。
就这样,卡西亚鸟无意间便成了“植树造林的能手”了。或许连卡西亚鸟都没想到自己会因为吃播甜柳枝叶而一举成名!
除了上面这些“植树”小能手,动物界还有隐形的大咖,它们不止会“种树”,就连树的种子都承包了,直接把种子带到土地肥沃、养料充足的地方包场!
一起来看下
会“孕育”种子的印度犀牛
尼泊尔树林中生长着一种特瓦树,但是它的种子无法在阴暗的林下发芽生长,想要生存,种子就必须离开森林,找到丛林外开阔的土地。也许是上天眷顾,这项任务还真有一种大型动物愿意完成,它就是印度犀牛。
印度犀牛最爱食用特瓦树的果实,当地人将特瓦树的果实称作“犀牛苹果”。犀牛通常是白天在林间觅食,傍晚离开树林,前往河边广阔的草地,享用鲜美的青草饱餐一顿,在此“公共厕所”完成其一天里最后的一件大事。
夜幕降临后,白天进入印度犀牛胃里的特瓦树种子,便和一堆“肥料”被排到了草地上。一场雨水过后,特瓦树的种子从土壤里伸出了嫩芽,在犀牛的粪便里欣欣向荣。印度犀牛会“孕育”种子也因此得名。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鲜为人知的是,一类树栖蚂蚁也摄食种子。这些蚂蚁的巢以泥贴在树干的凹陷处筑成,它们将四处寻到的种子辛苦运回巢穴中,殊不知,其中的一些种子一入巢穴,便悄悄快速地萌发。于是,天长日久,蚁穴周围长出了一株又一株的植物,光秃秃的蚁穴也摇身一变,成了生机勃勃的“蚂蚁花园”。
研究表明,在整个地球的热带雨林里,大约70%的植物依靠动物传播种子。
一位美国热带生态学者曾系统地研究了南美热带雨林里水果的大小、颜色与其种子传播者的关系,他发现雨林里的水果可以分成两大类:体积小的红色水果和体积大的黄色水果,前者的种子传播者是鸟类,后者的则是哺乳类。
一位法国专家曾在研究吼猴时曾发现,吼猴经常睡眠的区域幼龄植被结构明显与其他地方不同,这些地方被吼猴取食的植物种类幼苗明显密集。原来,吼猴食量很大,又不经常移动,于是,许多被吞下的种子都被排泄到同一区域,种子随后发育成小苗。几十年后,这一小块森林结构就会区别于邻近森林,这也就解释了原始热带雨林的植被分布不十分均匀,或多或少地呈斑块状的原因。
……
看了这么多动物界的“环保代言人”,是不是感慨大自然的奇妙无比?它似乎为每一个物种都做了精心的安排,讲述着一个个神奇有趣的故事!
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都是大自然的精灵。若每消失一种飞鸟、一种走兽,我们就失去了领略一种美的可能,地球生态也就失去了一份屏障。
愿大家记住此次疫情这刻骨铭心的一课,爱护野生动物,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作者:周亚楠
来源:中国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