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惊险拆弹(高难度手术助力)

近日,家住洛宁县的王女士(化名)终于能够睡上一个安稳觉了,困扰了她多年的“脑内巨型炸弹”,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开元院区神经内科的帮助下,成功得以“拆除”。

十大惊险拆弹(高难度手术助力)(1)

五年前,王女士因脑梗死住院诊疗时发现了脑部巨大的动脉瘤,为此她曾辗转多处就医,但考虑到手术花费较高、风险较大,王女士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进行系统化治疗。近期,她了解到,脑巨大动脉瘤就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甚至会危及生命,这让她下定决心解除这个心头大患。于是,她来到河科大一附院开元院区神经内科就诊。

据科室副主任戚纪胜介绍,脑动脉瘤并不是肿瘤,它是指颅内动脉管腔局限性扩大。在血流的冲击下,管腔不停地扩张,如同吹起的气球,随时存在破裂出血的风险,是名副其实的“定时炸弹”。因此,全科上下高度重视,经充分论证且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决定实施密网支架植入并动脉瘤栓塞手术。

在科室主任杜敢琴以及戚纪胜的带领下,神经内科介入团队通过精细地操作,运用密网支架,即血流导向装置阻挡动脉血进入动脉瘤,使瘤腔内血流淤滞、形成血栓并最终萎缩。一个半小时后,“巨型炸弹”的危机被顺利解除。术后第二天,王女士便可以正常下地活动和行走,这让她十分欣喜。

十大惊险拆弹(高难度手术助力)(2)

据了解,密网支架采用钴铬合金制成,是一种形状似套袖一般的网孔结构。致密的网孔可以阻挡从动脉进入动脉瘤的血液,使动脉瘤最终“坏死萎缩”。目前该手术技术较新、难度较大,需要手术操作者经验丰富、“胆大心细”。但与传统的介入治疗相比,它能够减少甚至免除弹簧圈的填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发概率、节省了总体费用。此外,患者在术后24小时即可正常下床活动,使手术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明显降低。

“包括王女士在内,近几个月来已经有三位脑动脉瘤患者成功接受该手术,均恢复良好,患者也比较满意。” 戚纪胜说道,“这也激励着科室人员不断学习,强化临床科研能力,提高诊疗水平和技术,努力为患者带来更优质贴心的医疗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